此文刊发于《海丝文化》2024年03期“深度”版块,今鲤城文史学会公众号全文转发。作者林建强(笔名阿拉伯菜农),系鲤城文史学会执行会长。
古代的金溪,位于古南安县一都金鸡山下,自双溪口至丰州城,是晋江流域在南安丰州九日山下的一段。接金溪绕丰州城而行的为黄龙溪,出丰州城东侧起方为晋江(笋江、浯江、溜石江、蚶江)。
中唐时期的金溪,溪水直逼九日山下,涨潮时水位更高。清·道光《晋江县志》有“晋江,自县东石头而入,潮达黄龙溪而上”【1】的记载。因此,石佛岩之前的山下,古有“钓台”,累石为之。秦系隐居九日山时,自号“南安居士”,因时常到钓台垂钓,又号“东海钓客”。明代蒋一葵,字仲舒,常州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举人,万历三十九年(1611)任灵川知县,后任京师西城指挥使。此君喜欢四处访问古迹,勤于记录。因尧山是其读书堂之名,故所著称《尧山堂外纪》。《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是书取记传所载轶闻琐事,择其稍僻者,辑为一编【2】。该书记载:“秦系,字公绪,会稽人,有诗名于天宝间。后隐南安九日山,自号东海钓客,南安人号其峰为高士峰。”【3】漫长岁月之后,泥沙堆积,溪岸前移,昔日钓台早已不见踪影,也是憾事一桩。所幸,石佛岩与秦君亭尚留往昔的记忆。
若论金溪之美,可从南宋泉州人傅自得的《金溪泛舟序》里面略窥一斑。此序较长,故取精华叙述。
事由:绍兴(二十六年)丙子(1156年)八月十一日,(傅自得)携酒襆被(襆被:行装)谒朱元晦(来拜见朱熹)于九日山。
游玩:到晚上的时候,相约徜徉于金溪渡头。唤舟共载,信流而行……
景色:溪光山色,随月照耀远近,上下更相辉映殆,非尘世境界。
感觉:朱子曰,乐哉,斯游乎。举杯引满,击揖而歌。
效果:楚骚九章,声调壮大。潜鱼为之惊跃,栖鸟起而飞鸣。
金溪霞光(图片来源于网络)
金溪还是宋代官员九日山祈风仪式之后,游览九日山之余,然后乘船返回郡城的首选之一。例如,南宋淳熙十年(1183)十一月秋,泉州郡守司马伋等人,到延福寺东侧的通远善利广福王祠(昭惠庙)举行遣舶祈风仪式以后,游览九日山风光,在怀古堂稍为憩息,等待潮涨乘船而归。此事刻石于九日山。
由此可见,金溪景色优美,自古乃文人士子欢喜之地。
南宋洪迈创作的文言志怪集《夷坚志》之夷坚丁志卷十一“金溪渡谶”提到,泉州府南安县有金溪渡,距离县城数里之遥,溪流阔百许丈。因江水湍险深浚,没办法架桥。旧时相传有谶语云:“金溪通人行,状元方始生”。泉州人都希望在学业方面与谶语相符,所以,姓金者多更名通行,姓方者更名始生。但却没有灵验过。直到有一天,给事中(宋代主管门下省日常公务,兼有监管、纠偏等职责,四品职衔)江常从京城返回泉州,丁母夫人忧。建炎丁未(1127)年,选择其母的墓地于金鸡渡的南岸。工役者日有履险之劳,暂联竹筏为小桥,金溪始通人行。当年出生的泉州人梁克家,后来中了状元,当了丞相。所谓通人行之语,应该指的是这件事情的应验。
建炎元年(1127),一代名相泉州人梁克家出生,并于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中了状元,一路拜右丞相,封仪国公、郑国公。当然,若依明万历《泉州府志》的记载,金溪(金鸡)浮桥建于宋宣和年间(1119年),比《夷坚志》的说法早了八年。可见,“金溪渡谶”既有一定的史实基础,也有移花接木之文创风格。
如今,金溪的水依然清澈可见。同时,金溪桥还是通人行,泉郡一如既往地人文鼎盛。今天的金溪也通车行,泉郡持续经济繁荣。金溪所在的南安,亦然。
金溪建桥,其实也不太容易。《八闽通志》卷之十二云:潮汐入(南安)县境,双溪口、金鸡桥俱通晋江潮汐。潮大至双溪口,潮小至金鸡桥【4】。莫怪乎最早的金溪(金鸡)浮桥不可久之,盖因潮汐威力太大。
南宋《夷坚志》认为金溪浮桥系建于宋建炎丁未年,即1127年。明代万历《泉州府志》则认为建于宋宣和年间(1119),府志为正史,且《八闽通志》也记为宋宣和年间,两厢印证,应可采信。另有本地书籍认为金溪浮桥是泉州最早的江上浮桥,似误。下游不太远的笋江浮桥,建于北宋•皇祐元年(1049),系造舟为梁。
自泉州郡城迁址以后,丰州则为南安县的县治,下南安的石井、官桥至丰州的必经之路,以通行金溪最为便捷。于是,到了宋嘉定年间(1208-1224),僧守净始建石桥。后水决其半,僧惠魁修之【5】。清代道光《晋江县志》记载:守净有道术,安平朝天门楼、兴化军安利桥,延平可渡桥、武荣金鸡桥,皆其所建【6】。
僧守净建造的是一座木石结构之廊屋式石桥。综合《泉州府志》、《福建通志》等记载,僧守净倡建石墩,基础为睡木沉基,先以人工整平墩位,然后安放木头,再垒筑石墩。用木头来做桥墩的基础,可以加大重力的承受面,减缓桥墩下沉。此技术早于几十年已在安平桥建设中采用,技艺相对成熟。上架巨木为梁,桥上竖柱横梁,钉桷盖瓦,加上屋盖,即成廊屋。
明·万历《泉州府志》记载,南宋末期,桥被洪水冲毁,延福寺僧惠魁重修。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僧灵应又建。明·永乐元年(1403)毁于火,成化十年(1474)泉州知府徐源牵头复建。万历二十一年(1593)南安知县蒋如京重修,万历四十三年(1615),南安知县赵时用又修。崇祯三年(1630),因水灾损毁,南安知县李九华重修。清·顺治五年(1648),郑成功同清兵鏖战,金鸡桥毁于兵乱。此事记载于四库全书版的《福建通志》:“国朝·顺治五年毁于寇,梁尽坏,石墩亦尽圯,今以舟渡。”【7】金溪再次无桥,两岸往来回到摆渡的时代。康熙四十一年(1702),知县李延基重建,时隔54年后,金鸡桥重新立于金溪两岸。
古金鸡桥饱经沧桑,多次维修,且好几次与火灾有关。万历二十三年(1595)泉州进士通政使周维京为之叹曰:“溪之有桥也,实自宋·嘉定始。历我明,吏斯土者先后修葺之。累石架木,覆以亭,量长百余丈。厥后不戒于火,仅石墩齿齿存耳”【8】。万历诗人黄克晦曾赋诗感慨曰:“桥断天鸡何处舞,江空野鹤有时闻。”到了解放初期,金鸡桥无存,仅有桥墩还依稀可见。
1965年10月,金鸡拦河闸在古金鸡桥遗址上动工兴建,成为晋江下游重要的水利枢纽,闸墩上游建人行桥1座。1979年11月,又在拦河闸闸墩上增建公路大桥,1981年10月正式通车。2005年4月,在金鸡拦河闸下游500米处重建金鸡拦河闸(新闸),2007年4月下闸蓄水。
如今,连接金溪两岸的武荣大桥即将建成,是连接泉州动车站东西大道与南安、安溪区域的重要跨江通道。现代化大桥的雄姿,仿如一句“金溪有桥、四通八达”,穿越时空回应了明代宰相泉州人史继偕的理想:“逶迤远势卧长虹,西引地形接郡雄。”
坊间很多人说是开金鸡,灌晋南,但从现实所为来看,“筑金鸡,灌晋南”更为合适。
晋江南岸因地势问题,取用晋江之水并不容易。明万历年间任泉州卫指挥佥事的王豫,想到了把大火残存的桥址拆墩后,筑坝截流以抬高水位,再以渠道方式向晋南供水的办法,如今看来是非常科学合理的事情,但在当时却被视为恶行,遭到大肆挞伐。
泉州府志认为:欲从金鸡桥凿渠以导大溪之水。殊不知大溪之水,一泄二十里而不可挽,无论南安上游诸乡万姓,断山脉,毁坟墓,废庐里田土,为害之大……纵万一成之,然自金鸡截流而南,则安溪、永春舟载不通,而二县之民坐困;南安、晋江溪流不至,而二县之源顿竭,泉州郡治亦不成其为郡治矣。
《闽书》贬之:南安之水,流合晋江之笋江,以入于海。襟绕郡城,一郡风气也。而说者谓晋江南乡田常旱,七首塘不足赖,欲分一支以入南乡,不知溪小力微,分则两涩。万历间,有治兵使者(指王豫)排众议欲开之,舆情大骇,工竟不就,兵使者坐罢官。
王豫,竟因一件科学利民且十分必要的水利工程,而被唾沫吐到被罢官。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王豫,当为这一水利工程的先行者。
读史明智,鉴往知来。2023年,“两高替代工程”开工,两条连接晋江金鸡拦河闸上游的封闭式供水通道将替代南北高干渠的供水功能,力争于2025年底把晋江的优质原水输送到洛江、泉港、惠安、泉州台商投资区、晋江、石狮等地区。2018年向金门供水也取自金溪水源。
金溪,乃泉州母亲河晋江的一部分。清代陈石钟(康熙年间举人副榜)诗云:夹岸山来十丈高,长溪春晓涌洪涛。陈石钟还有一首诗是写金鸡桥的,诗曰:带映长江推保障,襟连瀚海作篱藩。明代万历进士何乔远也有诗云:桥水金鸡上,扶携相与还。明代万历二十年榜眼史继偕的《金鸡桥》写道:逶迤远势卧长虹,西引地形接郡雄。一日舆梁思惠政,万年舟楫属神功。
清代泉州人陈桂州《题金鸡桥》诗作:“九日山涵碧水流,虹桥横锁一溪秋。金鸡唱彻人间晓,惊起卧龙霄汉游。”最后一句“惊起卧龙霄汉游”需要特别说明一下,据南宋《夷坚志》所述,金溪往下是黄龙溪,有龙。宋代时期曾两次现身,北宋出现过一次,事后泉郡曾会在端拱二年(989)得中榜眼。南宋又出现一次,事后泉郡石起宗在乾道五年(1169)榜眼。
上世纪六十年代,南渠和金鸡拦河闸工程建设先后实施,“筑金鸡,灌晋南”最终成为现实,灌溉了晋南大片农田,改善了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郭沫若有诗云:金鸡唱、灌青阳。晋江入渠,浩浩荡荡。益地增产,幸福无疆。金鸡吟,产黄金。内涝归海,海波不侵。党之功德,天高海深。
【1】清·道光《晋江县志·卷之五·海防志·潮汐》
【2】《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杂家类存目九·《尧山堂外纪》·一百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3】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二十七·唐·秦系》
【4】明·泓治《八闽通志·卷之十二·地理·山川·泉州府·南安县》
【5】明·泓治《八闽通志·卷之十二·地理·桥梁·泉州府·南安县》
【6】清·道光《晋江县志·卷之六十·人物志·仙释·宋·守净》
【7】清·四库全书版《福建通志·卷八·桥梁·泉州府·南安县·金鸡桥》
【8】民国《南安县志·卷四十六·艺文志二·记·崇祯庚午重修金鸡桥记》
林建强,笔名阿拉伯菜农,地方文史学者。长期专注于泉州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和推广,现任泉州市鲤城文史学会执行会长、泉州市“政府立法咨询专家”、泉州市政协委员。
撰文 | 林建强 排版 | 吴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