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华县咸中《共青团员》周刊

文摘   2024-11-08 20:16   北京  
我与《共青团员》周刊
作者:薛天宝

我的中学时代是在咸林中学度过的。1959年我由华县二完小(即后来的教师进修学校附小)考入咸中,在初六二级三班学习,后又考上本校高中,在高六五级二班就读。

早期的咸中东门小院 自咸中校史馆

我在初中时担任过班长,多次当选过学校“三好学生” 和县级“模范团员”。我天赋喜欢画画,常常给班里和学校办壁报,写标语。有时学校搞文艺演出我也画布景。
由于我各方面表现不错,又有一技之长,上高中后,就被咸中团委吸收为宣传委员,主要任务就是办《共青团员》周刊。
这是一次难得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从来没干过,一切都得从头学起。特别是排板、制板、印刷这门技术,只好虚心地请教学校团委书记梁宽学老师。在梁老师手把手辅导下,我很快适应了这个陌生的工作。和我在一起工作的还有高六六级的尹喜昌、胡淑珍等同学,我们团结一心,任劳任怨,埋头苦干,把团刊办的既生动又活泼,深受全校广大团员、青年的喜爱。
《共青团员》周刊每周一出版,版面八开单道林纸那么大,除刊头四字用红色套印外,其余全为黑油墨印刷。该团刊创刊于1962年,其宗旨是:围绕学校德育教育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内容大体有四项:表彰好人好事;推荐各班团支部开展“一对红”活动的经验和先进典型(“一对红”活动就是一个团员与一个青年结为一对,互帮互学);介绍中外名人刻苦学习的事迹和箴言;有关报刊摘录与编辑部的评论。形式多样,有诗歌、散文、采访、插图等。稿件来自各班团支部。选用的稿子先由我们过目后再送梁宽学老师审定。据说,该刊一直办到文化大革命开始才停刊。
当时,团委只有一台老油印机,还是四十年代的老牌子,爱出毛病,经常得自己修理。制版时,蜡纸下面放一块小钢板。用钢针笔刻版时,用力要适度。过重易刻透,过轻,印不上。版制好后,将其上机,然后用油滚子来回滚,用力要均匀,上墨要适量,否则,就会印坏。周刊每次要印二百余份,再由我们分头送到各班团支部。
干这种工作不仅要有责任心,不怕麻烦,还要占用我大量的课余时间。有时要干到深夜,有时周末也不能回家。但苦中有乐,至今我也难以忘怀这一段美好的时光。


原文来源:网友推荐
原文作者:薛天宝
整理编辑:华州文史荟萃

华州文史荟萃
探索华州人文历史 记录华州风土习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