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老红军的后代——画家艾红旭

文摘   2024-11-02 20:17   北京  
这画家是老红军的后代
——红旭七十寿诞贺辞
作者:张书省


(注:原文有删节)首先要向艾红旭伉俪表示70寿辰的祝贺和50金婚的祝福!向我们华县在陕西在中国艺术星空的这颗星星致敬!向红旭表达一份致敬之意和感谢之情!
画家艾红旭 网友供
上世纪50年代,华县县城的东街住着一位老红军,鲜有人知道他曾血洒疆场,战功卓著。他瘦小羸弱的身影没有任何威武高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日复一日,默默复默默。那时候,我常在这位老红军家的斜对门做客做事,所以老红军的身影在我心中留下了无法磨灭的深刻印象!
共和国初期的青少年,憧憬未来,更向往革命。老红军的神秘,让十五六岁的我油然而生敬意,而长我几岁的老红军的儿子艾红旭,也让我悠然而生情感。他上学,他参军,我去他的部队营房,他也来我的县委机关,他到西安工作在水产公司上班,我也只晚了三年到西安上学工作,这一交往就超过了半个世纪,至少在时间上超过了金婚的爱妻!
红旭很低调,不张扬;很自然,不做作;很淳朴,不奢靡;很厚重,不浮躁,总是那么一片诚心实意的眼神,总是那么一种抿着嘴角的微笑!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他在古都西安已声名鹊起,依然是那种见人的微笑,做人的低调!你能不敬重他么!
古都长安那是中华文明之根所在地,是英才辈出、大师荟萃之地,我真不明白既没有大学文凭,更没有美术学院科班经历的红旭怎么就能拜上巍然如一座大山的刘文西先生为师。刘文西自创黄土画派,弟子何止三千,高足何止上百,然刘文西携爱生每每陕北之行,大漠写生,却都有艾红旭的身影,红旭无其所长,导师何以偏爱?直到上个月黄土画派远涉青海,刘文西的身边还是有红旭在侧,红旭的忠心、诚心、虚心、耐心,特别是其敬爱之心,你能不敬重他么?!
八红旭在西安办画展,开幕式我始终陪其左右,亲身目睹刘文西在几近两个小时里从头至尾一幅不拉地欣赏了红旭的画作,还停下来在多幅画作前指点细节、耳提面命,末了还挥笔为红旭大书一幅“在创作中提高”,引来掌声一片。我后来以3000多字篇幅记述了这次罕见的师生情谊在《陕西日报》和《各界导报》发表,在省上在政界和艺术界引起极大反响,聆受教诲之余都夸赞“你那个乡党艾红旭真了不起”。
我当然也很骄傲,而更多是为我所敬重的朋友艾红旭骄傲!
红旭的国画作品今天已在西安,在陕西,在中国,有了一席之地,这很了不起!也很不容易!
毛泽东与杨钟健 艾红旭绘
我们向他致敬,就是因为他以一种执着,一种韧劲,一种好学,一种勤奋,一种追求,一种稳健,一种低调,一种默默,一种脚踏实地,一种吃苦耐劳,一种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一种九死不悔、负重前行、对艺术矢志不渝,对人文忠心耿耿,于是创作出了一帧帧田舍农野的美丽图景,塑造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大师才俊和村童老妪,创造出了一方方的大千世界,勾勒出了一幅幅具有浓郁时代精神的美好画面。八年前我在报纸上评价其形神兼备、情理交融;诗情画意,出神入化。虽非幅幅达此高度,但却幅幅都无俗作。我曾从艺术上评价红旭是“情至极致画自工”,今天我更要从人生高度评价红旭是“人至大气品自高”,这应该是恰如其分的。
向红旭致敬是因为他为我们这片乡土这个时代奉献出了堪称代表时代高度的艺术画卷,还因为他的敬业,他的笃诚,他的勤奋,他的执着,为我们同代人和后代人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标志,特别是他崇高的人品实在是我们这个社会这个地方的一种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的人文传统的一种美好传承,这也是我们衷心感谢他的本真所在。
顺便不得不说一句,在我们民族精华的这份美好传承中,红旭的书画艺术在其女儿身上得到发扬光大。艾薇不仅工于中国画,擅长山水画卷,更在油画创作上把父亲的人物画维度和西方的艺术境界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她已在广州、在北京获得了广泛认可,这真让我们欣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们自然要感谢蓝,要感谢给了青自然生命和艺术生命的艾红旭伉俪!艾薇应该是红旭伉俪给这个世界创造的最大遗产和最大贡献!

1999年,画家艾红旭绘制的刘氏父母画像。刘合心供
红旭的父亲是老红军,我父亲也是老革命,他们都没有享上今天的福,而我们这一拨人实在是幸运至极,幸福至极!我们应该珍惜!为了子孙,为了明天,为着民族,为着国家,有力气就再发挥点正能量,到80岁,90岁,100岁,我们再一块聚会,吃红旭和夫人的筵席!
再次祝福红旭伉俪,也祝在座各位朋友一起健康长寿!

原文来源:《雨润长安城》
原文作者:张书省
整理编辑:华州文史荟萃

华州文史荟萃
探索华州人文历史 记录华州风土习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