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瓜坡镇:我的家族是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

文摘   2024-11-13 20:15   北京  
本文作者简介:张向亮,网名,佛,初中毕业,华州区瓜坡镇北沙村人,地地道道的农民,以种地为生,平时打打散工。闲时就爱看看诗歌散文。《岁月留彩》特约撰稿人,在北沙村第三届春节联欢会上,自编自演快板《赞北沙》首次亮相,得到观众好评和赞赏。

热爱这片黄土地
作者:张向亮

(前言)今天要写的这篇文章可能有些长,截止目前还在更新编写中,至于能写多长,有多少字数,心中还是未知数。我边敲边发,持续写作,持续发表,同时也感谢大家持续关注。

瓜坡镇北沙村 刘焕民摄

我的家族

老房子和后续一间的房子成为一个整体都是南北结构,后续的一间比原来的三间房子基地略高、几乎和北面的院子是平的,记忆中可能比院子还能稍高一点。进得客厅下一个台阶,从客厅到我父母房间要上两个台阶,记忆中从下往上第一个台阶是个圆形的青石台阶,由于经常踩踏,石面上已经是黑明油光发亮,第二个台阶石是块普通的不规则的椭圆面石,经常踩踏石面已经平整光滑。其实两块台阶石都是很普通的两块石头,说起来第一个青石台阶石还有些历史,第一个青石台阶石是一块老房子的柱堆石,像这种柱堆石,在我们这种张户人家屋里那家能没有一两个。
我们张户的老祖先曾经在我们北沙村也是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与我们村南村的张户、秦家巷的秦户,村北头的刘户,都可算得上是村里的大户,要么我们村里最多姓氏就是张、刘、秦三大主姓,张姓分为二张,南村也就南堡子的张姓,说起这个姓氏按父系血脉讲那才是我真正的祖地,说起来又是一段历史,我想这篇文章里我暂且不说,把这段历史留给另外一篇文章,也许这里又给读者留下一个我的历史我的悬念,在这里对大家说声歉意,且等分享我下篇文章《我的另外一个家族》。
说起历史,说起过去,说起我们这些大户人家的兴盛与衰落,像我们这些大户人家都有自己的祠堂,自己的专用的马房、磨房,账房,甚至还很多房子、院子,院子都是独立独院的专用,就像我们经常在电视电影里面看到的大户人家的东院西院,东房西房,像这些我们这些大户人家当时肯定是有的,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有些也无从以查证溯源。在这里我也不想对我家族的历史做过多的陈述,无从查证的历史难以入笔,虚虚构构的历史缺乏真实性没其多大意义,但有些可以待以证实后可以写入别的文章,以供家族的后人们欣赏和读者的欣赏,也让其家族后来人知道这个家族的兴盛与衰落和当初先人们是怎样辉煌与腾达。
历史就是历史有些已无证以查源追溯,不过在大人们的交谈和称呼中还能听到一点历史的痕迹,像马房爷,豆腐房子爷,弹花柜奶,前头屋里,后头屋里……等等,这些交谈和称呼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从这些交谈称呼中不难看出这指的是某些地方的称呼和对某些人的尊称。
一个家族的兴盛与衰落不足为奇,这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多有上演,家族的兴盛与衰落与历史的兴盛与衰落一样,上下五千年每个历史时期每个历史阶段都有过它的兴盛与衰落,历来朝朝代代如此,从辉煌走向衰亡。曹雪芹的《红楼梦》中的贾府,曾经是多么的的辉煌,在电视剧中最后的结尾,贾宝玉蓬头垢面的出现在镜头,身披一件烂披风,满脸的胡须艰难的行走大雪之中,那画面不由人想起了陋室空堂《好了歌》,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看完这首《好了歌》,是不是对人们常说的三年河东,三年河西有了更深的了解。历史在走,时代在变,物欲横流的时代,以金钱为主的时代人们的情感思想也在发生着变化,现在的人把亲与情只建立在几辈或者几代人之间,或远点的血脉关系也没了亲与情的观念,所以一个家族最多出了三辈就会远而淡之。

不管一家族或是一个历史时期,兴盛与衰落它就是一个过渡时期,从另一个时期走向另一个时代,有兴盛就有衰落,翻过来说有衰落就有兴盛,一辈当官三辈打砖这句话翻过来说三辈打砖一辈当官,只要有一人当官就可能改变整个家的命运,甚至改变家族亲戚,过去不难,但现在不等于没有,放眼可看那些富二代,星二代,甚至还有官二代,不说二代甚至现在连三代都有,说到这里话题可能扯的有些太远了吧,说到底可能也没人知道我要说什么,想说什么,表达什么意思,好像这段也不是这篇文章该说的话题。

瓜坡镇北沙村 刘焕民摄
笔锋回转,话回正题,原归正传,上面利用两大段多文字写了一段我家家族史,回过头来继续写我家的老房子老院子,在这里写能写到与我血脉亲近的人。

(未完待续)


原文来源:岁月留彩
原文作者:张向亮
整理编辑:岁月留彩、华州文史荟萃

华州文史荟萃
探索华州人文历史 记录华州风土习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