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发生在华县农村“牛懂人言”的故事
文摘
2024-11-11 20:33
北京
永宁堡的“孺子牛”
作者:张稳善
华州柳枝镇南关村的曹家巷,以前叫永宁堡。这永宁堡是一座规模较大的城堡,四面城墙环抱,城墙四角分别修建了老爷炉子、瘟神庙、老君殿和娘娘庙(麒麟送子)四个庙堂。这四方神圣庇佑着祖祖辈辈栖息在这里的百姓,使得这座古老城堡呈现出一派宁静祥和、欣欣向荣的景象。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前后,永宁堡曾发生过“牛懂人言”的故事,听来令人不可思议。柳枝镇曹家巷 刘焕民摄
当年永宁堡有一户王姓人家,祖辈以农为生,一家人老实本分、勤勤恳恳,靠勤劳的双手开了不少的土地,日子也就过得比较滋润,于是就添购了一头小牛。这家人很善良,几年来精心饲养,人不离牛、牛不离人,出入相随。儿过十二便成人,牛过三岁要犁地。这一晃就到了第三年,俗话说,新牛上手牵着走,这头牛似乎通了人性,知道是它该出力的时侯了,它在主人的牵引下在地里走了两来回后,便自己一步一步随着行子向前走,再也不用牵着走了。就这样,牛顺顺利利地耕完了一块又一块地。此后几年风调雨顺,主人家连年丰收,上地下地都哼着小调、唱着小曲。这牛犁起地来也慢条斯理、洋洋得意,久而久之,牛对每块地也都熟悉了。当年的永宁堡城外到处是乱石泥沙,唯有城西北一片平地上,堆砌着许多小坟头。永宁堡以曹姓为主,死后埋葬的比较分散,王、杨两姓埋葬的相对集中些,这便有了相传中的王家陵、杨家陵和品三陵(详情不知),当地人简称:王陵、杨陵、品三陵。岁月更迭,世事沧桑,在风吹日晒、雨水冲刷或野曽刨挖下,一些老坟头已无人认领,变成了一堆堆土丘,而那些土丘经过代代庄稼人的开恳平整连成了一片,成了耕地。有一天,主人家出门前对着牛说:“今天去犁王陵那块地去。”说完主人便将牛缰绳盘在牛头顶上,牛背上搭上牛“跟头”和“炮杆子”,一切收拾好牛便出了门,主人扛着犁手拿着牛鞭杆紧跟其后。四条腿的牛走起路远比两条腿的人走得要快得多,牛一到自家地头便停住了,主人一看大喜。古语曰,老马识途,小蚁识水。可那只是民间传说,这知道自家地在哪里的牛还闻所末闻。主人也感疑惑不解,第二天有意说了一句:“今天去犁杨陵那片地。”同样的方式,牛在前,人在后,果然到了自家那块地牛停下了。主人心中暗想,这条牛真通了人性。华州柳枝牧牛图 刘焕民摄
后来到了土改时期,土地归公,主人欲将此牛卖掉。待他谈好价钱,将牛绳交予买方牵走数十米后,奇迹出现了,牛用力挣脱缰绳返回主人面前,双腿跪地,久久不起。见此情景,主人心软了,心生不舍,退了买家的钱,将牛牵回了家。土地归公后,各家的牛也合成一群,一起下田,一起回槽,主人一直陪伴照料,直到终老。古人有云:宁杀腑地虎、不宰跪地牛,主人将此牛挖地深埋入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评价此牛:俯首甘为孺子牛。其实笔下的这家人并非别人,是我舅舅家,如今能记起此事的人恐怕已是寥寥无几,况且我的表哥己经八十多岁,也不记得家里之事,这还是当年听我母亲说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