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弛养育:我不再评判我的孩子,给他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而只是专注地、如其所是地观察他,不做任何评判

文摘   2024-09-28 22:34   陕西  
哈雷:国家注册二级心理咨询师,坐标西安,青少年来访者遍布全国各地。接受孩子与家长网络咨询及心理陪伴服务。



孩子在成长,面临大环境对孩子心理世界的冲击,孩子对不良的体验,他的回应模式可能就是离开学校那个环境。


孩子的行为在本质上是中性的,既不能说是“好”,也不能称作是“坏”。这是个无数个因果叠加的表现。


就像老虎捕食野鹿本身无关“好”“坏”,只是一种自然现象。


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如此,都是无数因果作用的自然结果。


我们从孩子的成长中截取一些片段,例如孩子这段时间黑白颠倒了,孩子不好好上学了,贴上“不好”或“问题”的标签。


我在咨询中经常会听到很多父母这样描述自己的孩子。


他就是不值得信任,不管他根本不行。


他就是想玩手机,所以不愿意回到学校去。


他明明知道下周考试,他还不看书学习,他就是对自己没信心。


他就是胆小,从来不敢一个人外出......


当我们对孩子有很多评判的时候,我们自己不开心,孩子也会觉得自己被定义为某某孩子,他的能量会更低。


评判是我们无意识的一个行为。例如忍不住评判孩子的学习,睡眠,饮食,孩子的言语,想法,感受,行为等等。


我们很少意识到,我们的评判只是我们过去形成的旧观念的投射。它们无法反映孩子纯粹的现实。


评判总是主观的,带着我们的想法和认知。作为父母,我们需要中立地看待问题。


那作为父母,如何放下对孩子的评判呢?


在《松弛养育》这本书中,给出了我们一项重要的练习。


用一周的时间改掉评判和贴标签的习惯,做到能迅速发现自己在说话和思考时做出了评判和贴标签的行为。


这两种行为都不容易被发觉,当你升起评判孩子的某个行为的念头也更难被察觉。


作为父母,如果你认为自己不是那种喜欢评头论足的人,这个练习会颠覆你的认知。


一个朋友第一次做这个练习的时候,发现自己竟然那么喜欢评判。要是不带着评判想问题或说话,几乎连一小时都坚持不了。


他说自己的脑子似乎在不停地把事物分为“好”和“坏”两类。看到自己如此喜欢评判,他既觉得意外,又有些不适。


做完这个练习后,他说自己还发现了另一个事实:自己评判自己的次数也非常多。


他甚至评判他喜欢评判这件事本身。


那做这个练习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不是为了评判自己,或者拿评判来衡量自己,而是为了觉知。


觉知永远是转变的第一步。倘若意识不到我们的信念和想法,我们就会永远处在蒙昧之中。


只有看清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思维模式,我们才能带着觉知去做决定。


如果我们只是在黑暗中射箭的机器人。希望所有箭都能落到靶盘上,但自己没有起码的方向感,那又有什么效果呢。


具体练习方法:


步骤1.邀请家长拿出笔记本,努力记下你在接下来的一小时或一天里做出的所有评判。


步骤2.过后再带着觉知和共情查看你都记下了什么。


步骤3.尽量不要评判你自己或者你记下的内容,只需不带感情地阅读。


步骤4.如果你能用一双觉知的眼睛来看待你的评判,你就能在它们出现时越来越快地发现它们,然后放下它们。


下面是一个妈妈记录评判的示例:


孩子让我在楼下等她那么久,真是拖拉,不懂得体谅父母。


他在逃避,每个周一他都睡到很晚,然后说自己不想去学校了。


他对我撒谎了,一点儿也不关心我的感受。


孩子昨晚翻来覆去睡不着,他一定是焦虑明天到不到学校去。


他就是享受现在家里舒适的生活,不想去学校受苦。

......


选择晚上仔细阅读我们记下的内容,是发现和反思我们自身偏见和陈

旧观念的好机会。


孩子们真的是我想的那样吗?

真的是我评判的那样吗?

他们那样做是不是有他们的苦衷,或者有我们自己的原因?


这种向内的思考能让我们感受到孩子的内心,而非只把他们看作我们自己的想象中的角色。


事实上,任何人永远都做到不评判。我们只能觉知自己的旧观念,这样就不会把自己的评判投射到孩子身上。


当发现我们在评判孩子后,我们就能及时停止把评判投射到孩子身上,并允许他们独自面对他们的事情,而无须时时讨好父母。


对我们的孩子保持中立的态度能给予他们尝试不同选择的空间和自由,而不必让他们担心被父母贴标签。


只有对自己共情并保有耐心,我们才能保持这种中立的态度。


我们对孩子的评判实际上折射出我们对自己的评判。


看清这其中的联系后,一切都会改变。


所以,邀请身为父母的你能够用中立的眼光看待自己。别再因孩子不去上学这件事感到自责和愧疚。


尝试用下面这段话来安慰自己:


我是一个不完美的人,会犯错、有缺点。这不是缺陷,而是生而为人的现实。我是一个真实的人,真实的人都会这样。


面对孩子的休学问题,我很无能,也很无力。


我尝试了很多方法,都无法帮助孩子,我很沮丧,但这并不是因为我“不好”,只是因为我是一个正常人。


我的孩子们也是如此。我不再给他们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而只是专注地、如其所是地观察他,不做任何评判。


当我不带评判地观察他们时,就表明我真正相信孩子拥有自我调整和活出自我的能力。


这是我送给自己和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我始终觉得,一个人让你觉得舒服,一定是允许你做自己,而且你感觉在他那里觉得很安全,他也从不会评判或给你贴标签。


那对我们的孩子来说,也是一样一样的。没有一个孩子希望在父母的眼里,是有问题的,是被贴上标签的。


作为父母,你想要自己成为孩子的避风港,让孩子可以成为自己,与孩子好好相处,还是希望孩子拒绝走近你。


当你愿意从评判,给孩子贴很多标签转向共情,当你愿意站在中立的角度,去看你的孩子,他就是你的孩子,真实而可爱。



作为父母,我们不要评判自己的孩子,而且自己保持松弛感。先养育自己,再养育孩子。

希望我们做父母的都能松开自己的手,让孩子成为自己,绽放自己的生命之光。我们不控制,孩子就不会太内耗。

不做控制的父母,不做内耗的孩子10.1日开启,跟哈雷一起共读这本书吧。


心理咨询师哈雷老师亲自领读!欢迎家长报名参与!

添加助理微信:haleixinli 或扫码下图小程序码,报名参与共读。


如果你没有时间读书,也可以报名参加哈雷老师的音频课。随报随听,与多位家长学习交流!


哈雷心理咨询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哈雷老师的个人公众号。哈雷专注于青少年心理咨询。坚持日更心理学知识,青少年心理成长故事,用文字的方式聆听、理解、接纳、陪伴每一个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