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河村庄探源 | 混沌大卤到村庄的演化

文摘   2024-07-02 19:43   山西  


回顾历史,过往的一切都化入典籍、遗迹与记忆之中,有的隐而不彰,悄然成为今天的一部分。可以预见的是,今天正在发生的一切,还要继续化,融于未来的“历史”与“现实”里面。这个“化”,始终贯穿过去、现在与未来,其中蕴含的要义就称为“神”,也就是历史精神。

先了解太原盆地的演化,才能更了解潇河流域村庄的故事。

🔺由上图可以看出,在众多史学家划分春秋时期各国地盘时,虽然太原盆地、四川盆地不在当初诸侯国的核心区域,但也绝对不能直接从正统文化中剥离,太原盆地和四川盆地一直按照稳定、交流的方式传承、演化着。

他们有着更为得天独厚的地理空间和气候条件,稳定的在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中积累了厚重的文化。太行山、吕梁山、云中山、系舟山和太岳山,这五座山与其自生的水系形成了天然的山水之间的灵气,也形成了老百姓口中说的举头三尺的神灵。农耕文明的持续,也让这片土地的人们尚贤、尚公,世人在繁杂的社会生活中感觉诸子百家的学说消失了的时候,这里的人们的却用自己的生活状态诠释着墨家、道家、儒家等的精华所在。

中国早期文明的发展历程,大致是从氏族到邦国,太原盆地也不例外,在龙山时代末期,形成了万“邦”林立的局面,邦国之间互相独立。随后夏、商、周三代王朝的形成,均经历了“由伯而王”的发展历程。春秋战国时期,“伯”被整合进五等爵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早期国家“外服”区域的邦伯被纳入中心王朝的过程,也是早期国家统治区域不断开辟以及政治体制随之演变的过程。太原盆地的这一时刻,则表现在晋源区和小店区的王畿之地和郊外之甸。

《有关记载》  

商制,文献所记有侯、甸、男、卫、邦伯,均属地处王畿之外的“外服诸侯”。殷墟甲骨资料表明:殷邦境外的“多方”或“多邦方”,常常是商王国征伐的敌国。它们的君长被称为“方伯”或“邦伯”,如人方伯、羌方伯、盂方伯、周方伯等。殷邦边境和邦境内的君长,被分别称为侯、伯,如杞侯、犬侯和井伯、宋伯等。它们是商王国的屏藩,常受商王之命征伐多方,商王亦往往派兵助征。方伯和侯、伯称号的不同,反映了这些君长与商王关系的亲疏差别。

外服是分封给邦伯的封地,以后演化成“五服”“甸(日祭)、侯(月祀)、绥(宾,时享,即每季祭祀纳贡)、要(岁贡)、荒(终王死时才来通知)”,此说只是依据远近表示小诸侯应尽的义务和待遇,所以不能算地方行政区。只有商王直接统治的疆域内,才算是地方行政区划开始的标志。

商都城称作“邑”或“商邑”,其外七十至一百里内属于商王直接控制的区域,称作“蒿”(郊)、“鄙”、“奠”(甸)。邑、郊、鄙、甸此四地相当于商王朝的王畿地区,在《尚书·酒诰》中称为“内服”。


太原盆地潇河两岸村庄的形成,经历更漫长的过程。在太原盆地的洪水还没有退去时,人们生活在太行山、吕梁山中,以及山脚下的高地,这些地方有很多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那么太原盆地在每个历史阶段,都被怎么称呼呢?出现过哪些历史地名呢?

【台骀时期】:台骀泽

【伊祁·尧时期】:陶唐尧城

【大禹治水时期】:夏禹治水,既修太原,因大禹治汾于太原,所以太原又有“夏墟”,“大夏”之别称,古晋阳城还有以“大夏”命名的城门。

《有关记载》  

《禹贡》说得清楚,禹受命而治洪,先划区域之界,顺山势、削树木为标记,以高山大河为界,最先从冀州起步。诚如《禹贡》所言: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

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五个古代地名,即壶口、梁、歧、太原、岳阳。壹口,是古代的自然地名,即古今闻名遐迩的“黄河壶口瀑布”,在今山西省吉县西北。梁、歧都是山名,梁山在今陕西省韩城县西;歧山,在今陕西省歧山县东北。这三个古地名所指的地方,分别位于黄河晋陕大峡谷南出口地带的东西两畔,夹河而峙;另外两个古地名,一个是太原,一个是岳阳。所谓太原,就是台骀渲汾障泽之后出现在汾河中上游的大平原,即位于山西省腹地的太原盆地。所谓岳阳,在古代北岳霍太山之南,即今太岳山南霍州市境。因其地在霍太山之南,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故名岳阳。这两句古话又告诉我们:大禹冶水起始冀州,“从壶口开始兴工,开凿了粱山和岐山,(疏通黄河后)又从太原修治(疏导汾河),一直到霍太山的南边。”可见大禹冶水就是从流经山陕的黄河中游开始的;就是从古太原的汾河中游开始的。

《诗经》:“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楚辞·天问》:“禹降省下土方”。

据郭沫若推断,“土方距殷京(今河南安阳)约十二三日之路程,每日平均行程八十里计,已在千里之下”。也就是说,土方当时主要占据山西临汾以北、晋中、太原、忻州等地,与其他方国相比,离王室比较紧。


【夏朝】:大夏、西河、武观城

【商朝】:夏墟、沚国、箕子城

【周朝】:唐、北唐、狄(翟)国,狐氏大戎,赵氏田,阳邑、祁氏田、司马弥牟为大夫,贾辛为大夫,司马乌为平陵大夫,魏戊为梗阳大夫,知徐吾为涂水大夫,韩固为马首大夫,孟丙为大夫、赵国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韩、赵、魏三国又称为“三晋”。三家分晋是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是中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定的标志,史学界以此作为东周时期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点。之后,赵国定都晋阳(太原)。

《有关记载》  

方国或方国部落是指中国夏商之际时的诸侯部落与国家。狭义的方国仅包含那些称为“某方”的国,而广义包括所有的与中原王朝对称的国。多数方国规模较小,仅仅是一些原始的氏族部落,但还有少数方国规模较大,已经具备了完善的国家机构。如土方、羌方、周方等大的方国甚至达到了能与当时中原共主王朝夏朝与商朝平等抗衡的规模。


有关姓氏,在周王室有 "赐姓命氏" 的能力时,姓氏是分开的,比如:

赵鞅(?-前476年),嬴姓,赵氏,原名鞅,又名志父,亦称赵孟,春秋时期晋国赵氏的领袖。

荀子(前313年-前238年),姬姓,荀氏,名况,字卿,尊称为荀卿。

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社会阶层发生剧烈变化,姓与氏合一。

明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自战国以下之人,以氏为姓。""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 秦汉以后,中国人开始以氏为姓、姓氏合一。姓的数量于是大增。春秋时期,古姓不过30个左右。到了明代,据明王圻撰 《续文献通考》的统计,已有4657姓。

尖草坪区柏板乡镇城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小店郑村新石器时代遗址、清徐境内都沟新石器遗址、马峪谷文化遗址、汾阳市境内北垣底遗址、祁县境内梁村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址、义井和东太堡的“新石器文化遗址”进一步证明,在七八千年前的母系氏族公社早期,太原的先民就曾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榆次西长凝贾鱼沟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古交旧石器文化遗址”的发现,证明早在10万年前就有人类的活动足迹。殷商时太原为古国北唐,考古学家曾在太原许坦村一带,发现了商代的文化遗址,定名“许坦型文化”,还有位于太谷的白燕文化遗址等,这些都证明了人类在这里活动频繁,跨越时代较长,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再延续到阶段社会产生以后的夏商文化。

还有叠层相压的猫儿岭古墓群,岁月绵延自战国西汉、唐宋,至明清时期,形状种类纷繁,连贯完整,文物丰富,反映了榆次两千多年来,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俗等方面的社会演变。

当大洪水到来时,这里的人们积极地与大自然进行斗争,勇敢应对自然界各种挑战,拯救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

汾河中游从太原盆地的兰村汾河出山之冽石口至晋中灵石县灵石口。中游之末的灵石口至下游起始的霍州市北部边山这一段为峡谷型河道,是著名的古北岳——霍岳的山涧峡谷。平缓的汾河,进入灵石口后,由平原盆地涌进高山峡谷,宽平的河道变为崎岖狭窄的峡谷型河道,水流变急。这里正是当年大鲧治水,筑埧塞洪的地方。

春秋时期太原盆地也称为大卤,这里的“大卤”,像维吾尔语中的“达拉”、蒙古语中的“塔拉”,意思是“宽广辽阔的草原”。《公羊传》和《榖(gu)梁传》都作了注释:"中国名此地为大原,夷狄则名之为大卤,其实为一地也。"唐代的《元和郡县图志》中也有"中国曰大原,夷狄曰大卤,其实一地也"的记载。

《禹贡》中所说的“既修太原”,就是从这里溯流而上,北至太原盆地北缘的二龙山冽石口。汾河之水从源头流出,在高山峻岭、峡谷河涧的吕梁山中,湍流了200多公里,终于在太原西北部边山二龙山冽石口,冲出大山进入平原。河道变宽了,河床变平了,汾河之水流速迅速变缓。充满泥沙和其它流泄物的浑浊之水,在变缓的流速和平宽的河道中,迅速沉淀、淤积,形成冲积扇、洪积扇,造成河道壅塞,河床隆起,水道多条,横流泛滥的三角洲地貌,为水患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也成为汾河中游的太原盆地地貌形成诸多原因中,至为重要的成因之一。

从冽石口到灵石口,整个汾河中游的太原盆地,就在成千上万年中被汾河和汾河的支流,造就于太行山和吕梁山之间。当汾河在灵石口到霍州的狭窄峡谷中,水流受阻,尤其是遇到雨季滂沱,水涌潴留,逆行聚汇。其中,也有来自号称华北水塔的太行山倾泻而出的潇河、文峪河、昌源河、乌马河、津水河等水,水量急增后,形成大片的水域、沼泽,当时人们就在这样的依山傍水环境中,逐水而居。

三国后期以及西晋时候气温相对暖湿,能够保证充足的水热条件,种植双季稻。但在其后期气候则逐渐变冷,而根据《中国自然历》记载,也更能够体现出这种明显的气候变化。在南北朝时期,北方水量也有减少,汾河河道、潇河河道等才在太原盆地逐渐形成。这时北方不仅仅受困于战乱,农业生产也几近停滞。随着战火的重燃,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五胡乱华,以及北方人口避乱大量南迁,南方进一步取得了发展。

与之相伴生的就是北方农业生产之下的迅速衰弱;“自永嘉丧乱,百姓流亡,中原萧条,千里无烟(《晋书•慕容皝载记》)”

与此同时的太原盆地水量减少,昭余祁大湖,再通过雀鼠谷下泄。公元前二世纪成书的《吕氏春秋》还把昭余祁称为全国的九薮之一,而相隔300年,至公元一世纪《汉书·地理志》记载:“九泽在(邬县)北,是为昭余祁,并州薮。”清末学者王先谦在《汉书补助》中对“九泽”解释为“陂泽连接,其薮有九,故谓之九泽,总名日昭余祁”。此解释说明,昭余祁大湖,已淤淀成九个较小湖泊了。昭余祁在唐、宋时期已近湮废,元代前后干涸消失。

昭余祁这个古湖位于太原盆地中部,约在今介休以北,平遥、祁县、太谷以西,文水、汾阳以东,方圆数百里,是古代山西境内最大的湖泊。被列为全国九薮之一。其大小可与楚之云梦(洞庭湖),吴之具区(太湖)等匹敌。

【秦朝】:太原郡,治所在晋阳,太原郡辖7县:晋阳、界休(山西介休)、邬(山西介休东北30 里)、兹氏(山西汾阳)、离石、榆次、霍人(山西繁峙东),包括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

【汉朝】:太原郡所辖二十一县为晋阳、葰人(今繁峙境内)、界休(今介休南)、榆次(今榆次北)、中都(今平遥西北)、于离(不详)、兹氏(今汾阳南)、狼孟(今阳曲黄寨东)、邬(今介休北,一说在平遥北)、平陶(今文水西南平陶村)、汾阳(今静乐西)、京陵(今平遥京陵村,或说在祁县西)、阳曲(今定襄境内)、大陵(今文水东北)、原平(今原平南)、祁(今祁县东)、上艾(今平定南)、虑虒(今五台东北)、阳邑(今太谷东)、广武(今代县西南)、盂(今阳曲大盂)。

汉代全国设十三州,并州刺吏部设治晋阳,这也是太原称并州之始,太原简称“并”来源于此。是时,太原为全国十三州部治所之一,闻名遐迩。榆次曾有汉代城墙遗址,以及伫立在榆次田野上的“堠”都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

【三国】:东汉后期,地方州牧与豪强地主势力不断膨胀,日益威胁着中央集权,黄巾起义之后,东汉王朝名存实亡。三国时期,太原属曹魏政权并州太原郡。匈奴中郎将、匈奴中部、匈奴左部、匈奴右部均属于太原郡管辖。

【西晋】:三国后期,长期维持同盟关系的吴蜀两国相继走向衰落,三足鼎立的均势逐渐被打破,统一战争的主动权被曹魏掌握。西晋王朝建立后,再次实现了南北统一。西晋时,太原属并州太原国。

西晋氏族衣冠南渡时,闻鸡起舞、枕戈待旦、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刘琨选择逆行守卫太原。

【东晋南北朝】:在实现统一之后,西晋朝政迅速走向腐败,“八王之乱”后西晋王朝在内耗中走向灭亡。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在黄河流域纷纷建立民族政权,地方行政也相对混乱。北魏时期,太原属并州太原郡,地名晋阳。

东晋十六国时先后晋阳被刘渊、石勒、慕容燕、苻坚占据。北魏仍为太原郡,兼置并州。南北朝时,晋阳又是东魏和北齐的别都,始终保持着“霸府”的地位,高欢、高洋父子坐镇太原、遥控朝政。

北魏时期,太原郡辖地在今山西省太原(晋阳县)、县、县、和顺县之间的一带地区,阳曲及以北属秀容郡。

北魏时期郦道元(约470年-527年)的《水经注》给后人研究水文地理有很高的价值

1、地理方面:放眼全国,综合性地理著作,为后人研究古代水文地理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2、文学方面:文章生动多彩,山水文学之祖

3、农学方面:治水营田、改造自然

4、丽学方面:包罗万象,引用大量文献,很多文献已经失传,只在水经注中保存下来,所以,水经注对研究历史、地理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我们更应该学习他求实的态度和勤奋的精神

【南北朝后期】:南朝在“侯景之乱”之后彻底衰落,丧失了再次统一的机遇,北朝在东西分裂之后,西魏(北周)经过发展由弱转强,掌握了统一战争的主动权。隋朝建立后,再次开创了大一统局面,并且重新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太原属太原郡,地名晋阳。

《有关记载》  

隋初文帝开皇十年(590)巡幸河东时,正值介休郡役民疏理汾河河道,在汾河流经介休郡治所介休县南境(即今灵石县南)的河道中,攫出一块奇石。史称。此石“其色苍苍,其声铮铮”,似铁而非铁,似石而非石,石上似乎还有四个字“大道永吉”。疏理河道的役工以为怪异,四处传播,官家差役闻讯,以奇闻报奏官衙。役吏不敢怠慢,层层上报,急奏正临幸是郡的当朝皇帝隋文帝。足智多谋、有极强驾驭天下之术的文帝杨坚,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随即颁制一道:“天降祥瑞,河出灵石,贞利天下,国运大昌。”并划出郡治介休县西南之地,新置一县,因“灵石”而定县名。这就是灵石置县之始,此后沿置,历隋唐宋元明清民国,至今沿用,千余年县名不改


【隋唐】:唐朝建立后,继承了隋代郡县制度,在郡县以上增设道级行政区,实行道、州、县三级行政,并在部分地区设置都督府与节度使,掌管地方军政权力,地方势力再次崛起。唐代时,太原属河北道太原府,地名晋阳。

隋末,李渊、李世民驻守太原,因晋阳古有唐国之称,李渊父子定都长安后,遂以“唐”为国号。因此,唐文化的发源于太原。唐初,曰并州初置大总管府,又改大都督府。唐朝的几位帝王曾数次扩建晋阳城,并相继封其为“北都”、“北京”,为河东节度使治所,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并称“三都”、“三京”,诗人李白曾盛赞“天王三京,北都居一”。

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后晋、后汉、北汉,或发迹于晋阳,或以此为国都,一时间太原名声显赫于举国,传为“龙城”。榆次也走出了后汉皇帝刘知远,后汉皇后李三娘。

【北宋】:北宋王朝建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对地方军政与财政力量都进行了削弱,实行路、州、县三级行政,太原属河东路太原府,晋阳移除,增设平晋,地名阳曲。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灭掉了以太原为都的北汉政权,最终统一全国。由于憎恨太原军民对宋军的顽强抵抗及恐惧太原“龙城”的美誉,遂下令火烧晋阳城,又引汾、晋之水夷晋阳城为废墟,一座历经1476年悠久历史的古城遭到了彻底的破坏。三年之后,新的太原城在距古晋阳城北四十余里的唐明镇重新崛起。嘉佑四年,设太原府治。

【金朝】:北宋灭亡后,在经过长期的军事对抗之后,南宋与金朝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黄河流域被金朝控制。在地方行政上,金代基本上沿用了北宋与辽代的体制,太原属河东北路太原府。

徐沟治县,进一步带动了太原盆地祁县、平遥、太谷、榆次、文水、交城、汾阳、介休等地的金融商贸。

【元朝】:元朝建立后,因疆域空前广阔,地方行政上在继承了两宋与金代制度的基础上,增设行中书省,开创了后世行省制度的先河。元代时,太原属中书省冀宁路,地名阳曲,古驿道得到空前发展。

元曲对于山西的戏曲发展也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元曲四大家关汉卿 、 白朴 、 郑光祖 、 马致远也基本出自山西。

【明朝】:明代初期,统治者一方面继承了前代的行省制度,并对行省边界进行调整,由此产生了众多全新的行省,另一方面为了显示与前朝的不同,改称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明代时太原属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太原府,是山西省的省府所在地。明初,朱元璋封其三子朱棢为晋王于太原,遂因此扩建太原城,成为明代九边重镇之首。

明朝建立后,各地官吏纷纷向明政府告具各地荒凉情形,中原地区处处是“人力不至,久致荒芜”、“积骸成丘,居民鲜少”、“多是无人之地”、“累年租税不入”、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芜,财政收入剧减,直接威胁明王朝统治,就连朱元璋也深知:“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为了恢复生产,维护大明江山,制定了移民垦荒为中心的振兴农业的措施,决计把农民从狭乡移到宽乡,从人多田少的地方移到地广人稀的地方。至此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延续五十年的迁民活动。

明洪武三年(1370年),因山西等边地急需军粮,政府募商人输粮换取盐引,凭引领盐运销于指定地区,称为开中。四年,制定中盐则例。计道路远近,运粮多寡,考虑中纳商人能否获利等因素,以确定粮引兑换额。以后,政府根据需要,陆续实行纳钞中盐法、纳马中盐法、纳铁中盐法及纳米中茶法、中茶易马法等,进一步成就了一批晋商。

一夫一妻制的典范皇帝朱祐樘,是潇河南张楚王村的好女婿。

在明朝后期,1544-1622年,气候逐渐由湿转干,更是在1638年-1643年,出现了长期的连旱期,而这可能是中国东部地区过去2000年最为严重的持续性旱灾。

【清朝】:清代初期,大部分制度都沿用了明朝的体制,对行省边界再次进行调整,基本奠定了后世行省边界的基础。太原属山西省太原府,仍为省府所在地。

此时晋商已经成为山西的代名词。

1911年辛亥革命后,阎锡山被举为山西都督,于太原建立晋系军阀,经营山西长达38年,期间韬光养晦保境安民,使山西成为全国最富裕省份之一。

《桂源铺》   南宋·杨万里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相关资料来源于《中国历史地图集》与《中国地名沿革对照表》,以及网络图片。

太原盆地有记载的出现最早的人物

清徐县王答村的名字由来是与唐叔虞有关吗?

潇河南 | 农历三月十七徐沟镇西楚王村赶集

古驿站--太安驿,她从春秋战国一路走来

太原两山之间的大卤,古“大卤之战”,或称“大原之战”

看见山西
分享名著,分享生活点滴,分享美图美文,分享育儿成长的心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