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盆地除了峪道河遗址、杏花村遗址和上贤遗址以外,找到昭余祁周边古遗址分布图,可见在这一时期,环绕昭余祁形成了密密麻麻的聚落。
以上贤遗址-峪道河遗址组成的遗址群在湖西岸文水县附近,恰如古典时期罗马城邦一样,扼住整个昭余祁(地中海)贸易圈的中心。
而非常巧合的是,在昭余祁的东岸祁县,也有一个如同迦太基一样的强大遗址-祁县梁村遗址。这个遗址面积达2平方公里,该遗址从仰韶文化庙底沟时期延续到庙底沟二期,与西岸上贤遗址有一定时间重叠,但到了龙山时代,随着上贤遗址群的兴盛,梁村遗址逐渐衰落。
除梁村外,环昭余祁还有多处其他重要遗址,其北岸有太谷白燕遗址。其南岸有北洹底遗址等。这些遗址共同组成了昭余祁古国繁荣的核心腹地。
或许,昭余祁才是石峁文化(双鋬鬲文化)扩张的源头。
杏花村遗址其实在中国考古学中名气很大,分布于太行山脉两侧的龙山文化就以此命名,即杏花文化,石峁有段时间也曾被归为杏花文化。
石峁文化本身是以双鋬鬲为特征的稳定器物组合《石峁文化的命名、范围及年代》。而杏花文化最具特征的标识性器物就是侧装双鋬手陶鬲。
根据《陕北龙山时代至夏时期的陶鬲》研究认为,陕北的双鋬鬲遗存当属杏花文化及其后继者同属同一系谱文化遗存。
而在《杏花文化的侧装双鋬手陶鬲》一文中,提到通过陶鬲系谱研究,可知杏花文化是自具特征、演变清晰、源流自有,并对周边地区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化。
该文甚至明确提出杏花文化早已对石峁所在的榆林地区进行了文化渗透或者说文化殖民。
《石峁文化的命名、范围及年代》曾给出下图,即双鋬鬲遗存分布范围(文中相对谨慎,实际范围更大,当在30万平方公里上下)。
既然双鋬鬲源自杏花文化,那么上图中,石峁和杏花到底谁才是这一文化的真正核心?或者两个古国的关系到底是什么?
是不同国家?还是邦盟关系?还是,诸侯与天子!?
尧迹禹都?
尧、舜、禹、夏在何处?
对中国来说,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中国考古学家心中的一道枷锁,各地都想参与一把,各地又似乎都有一定道理。目前来说尧都最有可能的还是山西陶寺,而夏最可能的则是河南二里头遗址。
那属于这一时期的昭余祁呢?是否能纳入但这一体系中呢?
观察昭余祁古国的遗址,我们发现了很多很有意思的地方:
1、阳邑,位于昭余祁东岸,阳邑是否让人想到了大禹的阳城?
2、平陶:光绪九年版《文水县志》云:平陶城,在县南二十五里,尧为唐侯时都于此。汉为县,属太原郡,后魏改名平遥,后以西寇内侵,徙居京陵,今平陶都。
平陶村刚好在上贤遗址南边,距离上贤遗址仅2公里。
3、尧村:相传为陶唐氏自涿鹿迁居此
4、洛阳:没错,在昭余祁北岸也有个洛阳,且在不远处还有个洛阳村,除了洛阳还有洛阴村,此洛阳以北即是汾水。
5、洛阴水:《水经注》卷六汾水段:《魏土地记》曰:汾水又南出山,东南流,洛阴水注之。水出新兴郡,西流径洛阴城北,又西径盂县故城南。
洛阴水即为今太原杨兴河,而洛阴村和另一个洛阳村都在杨兴河畔不远。
尹:在洛阳村南方不远,有南北尹两村,考虑到当时南边不远就是昭余祁,那这里在4000年前会不会存在一条名叫“尹水”的河流?
6、龙门:洛阴水(杨兴河)汇入汾河的地方就叫龙门,即大禹治水的重要一站
脑洞时刻:
最后,我们是否可以大胆联想一下:
假如这里才是中国上古故事的发生地呢?
假如上贤遗址就是尧都(平阳?),而上贤梁就是陶丘呢?
假如位于太原的洛阳就是夏都呢?史记曾提到大禹都平阳,然后又提到或曰晋阳,晋阳就是今天的太原。
我们知道夏朝都城在伊洛之间,而昭余祁北部有洛水、洛阳和尹(水)。
国语提到“伊洛竭而夏亡”,今河南的伊洛水是否枯竭过,尚不得知。
但昭余祁所在的水系却十有八九真的枯竭过。如下图所示,昭余祁在新石器时代已经较更新世大幅萎缩,此后数千年间萎缩加剧,最后消失。
而昭余祁的经历似乎也可对应“尹洛竭而夏亡”的故事。
相似的,湖水既然有萎缩,就会有扩张,从上图看,无论是上贤遗址还是洛阳地区,均是更新世湖水褪去后的湖畔。此类地势本就较低,雨季来临最容易遭遇洪水。即使现代,在洞庭湖、鄱阳湖填土造陆的地区仍免不了洪水袭击。
那么4000年前居住在此类地形下的昭余祁人呢?也必定时常遭遇洪水,而这就对应了尧舜禹所遇到的洪水。
卫星图可以看到,上贤遗址实际上实在一块台地上,而上文提到的面积达1平方公里以上的上限梁更是台地上的台地。是否与防御洪水有关?
综上,我们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或许昭余祁才是尧舜禹乃至夏朝前期的核心所在。
石峁、陶寺均是其诸侯(上古时代诸侯本非直辖,更多则是名义上认同,互相之间随着实力消涨还会发生战争)。
随着气候变化,河洛水枯竭,昭余祁缩小,昭余祁繁荣不在,又发生“太康失国”等乱局(对应陶寺、石峁革命?),昭余祁古国衰落。
但其繁荣成为了高地龙山和低地龙山的集体记忆。
数十年后,东南淮河流域具有低地龙山背景的少康,自称夏的正统继承人(实际可能不是),借助东方势力(斟浔、斟灌势力)在今河南新砦、二里头地区建立国家。这个国家继承了“有夏”的国号(类似东汉、季汉),并且沿用其地理名字,将国都附近河流也称“尹、洛”。并且认大禹为祖,融合江淮本地传说(即禹会等),重塑传说。
自少康之后,夏朝历代天子序列完整(之前的序列应当是有缺漏的)。
到了末代君主桀,少康建立的夏朝被另一个低地龙山势力商推翻。
此后随着时间推移,禹建立的夏(高地夏)与少康建立的夏(低地夏)的传说合流。逐渐累积成今天我们看到的传说。
太行山、吕梁山、云中山、系舟山和太岳山,这五座山与其自生的水系形成了天然的山水之间的灵气,也形成了老百姓口中说的举头三尺的神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