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末周初,天下初定,大争之时,潇河流域远离政治中心,偏安一隅,仰韶文明与白燕文明滋养着这块土地,各部落混居,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虽偶有争斗,却也沿袭尧夏之风,且这方山间谷地和冲积平原肥沃的土地足以让人们繁衍生息,大家也持续着千百年来维持生计的营生,耕种牧羊,酿醋酿酒制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相安无事。
直到公元前1035年,不知因何事,该唐地民众与周王朝起了冲突,威胁到了周王室的北大门,为了加固在河东地区的统治。同年十月,周公旦率军平息唐国叛乱,将唐国百姓迁到杜地,并将周王室子孙迁到唐地。周成王十年(前1033年),周成王将唐地分封给弟弟叔虞,叔虞于是成为唐国国君,因此故称唐叔虞。
当时叔虞十五六岁左右,由于唐国地处夏人故墟,四周遍布戎狄部落,如果想顺利执行周政,彻底瓦解这里的氏族社会习性,形成周朝宗教礼法等级社会,不能一蹴而就。唐叔虞的任务是镇守流落在今山西地面的夏人后裔所形成的戎狄之族,所以分他的是“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命以《唐诰》,而封于夏虚,启以夏政,疆以戎索”。叔虞封唐接受的任务就是“镇抚”,一镇、二抚、三征,这一点一直延续到晋文公及其晋国后任,镇抚的主要对象就是夏后氏之族及其流落之后与本地土著形成的戎狄;而“唐叔虞受之,以处参虚(这种说法出自商实沈),匡有戎狄”则说明,叔虞接受了受封到参墟太原的使命,到戎狄之中去生活,镇抚、融合他们(匡的本意是筐,饭器,引申为匡正、纠正,匡有,匡正并拥有)。
中国古代最早提出“一国两制”的人是周公旦,最早贯彻执行“一国两制”的,并影响后世的人是唐叔虞。唐叔虞在治理古唐国的道路上一点不敢松懈,在治理过程中本着“一国两制”的原则。
事实无可雄辨地证明,唐叔虞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周王朝制定的“启以夏政,疆以戎索”治国方略是成功的。周公旦当时的制度设计和国家安全设想得以实现,也在当时为周朝形成了“选建明德,以蕃屏周”的重任。页达成了周成王初期执政的布局,以周成王为主的周朝天下,以姜太公为辅的齐国屏障,以唐叔虞的诸侯国为拱卫的“三足鼎立”安全局面。
唐叔虞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执行“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方法,以夏戎之政治夏戎之地:以夏戎之法理夏戎之民。这样“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在戎狄杂居的部落里面深入人心,这也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同时唐叔虞的到来,也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技术,在唐地大量种稻植桑,当初十分尖锐的民族矛盾得以缓解。农业和牧业都得到显著发展,政绩斐然可观。
就在唐叔虞执政一年后,唐地种出了今天我们熟悉的晋祠大米,而且出现同茎异穗(一枝禾苗上两个稻穗),叔虞认为这是天降福瑞,才能得到嘉禾,于是献给周成王,周成王命叔虞将嘉禾送往东土馈赠周公旦,周公旦接受赐禾后,赞美周成王之天命,写作《嘉禾》。
海内无出其右,没有比粮食倍增再好的消息了,周成王或者周公旦,将一个代表鲜活而向上、所有美好祝福拥于一身的字赐给了唐国,这个字就是“晋“,为嘉禾并穗而创造的一个新字。(在存世文件中,甲骨文无晋字,金文无晋字)
“君子以自昭明德”,周易中的这句话,对晋字的起源有了更深刻的剖析。晋字代表着积极、阳刚、如日出东方时刻充满着希望和力量,又有着柔性的力量,如周公旦般无私付出。在易经八卦形成后,晋字才正式出现。
《彖辞》曰:晋,进也,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周礼·春官·典瑞》又曰:王晋大圭。只有晋字,才能吻合唐国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的社会现象。这分明是昂扬向上的的青春咏叹,一幅江山春光图,从渐次勃发到万木葱茏,不仅有希望的景象,还有耕田者勤劳的姿态,柔中带刚。
为何周王室如此高兴?以至于这件事的影响力,到30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也都能对当时天下乘禾的现实景观念念不忘。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无论是周公还是成王,都面临由天下大乱到天下大治的必要过程。从《康诰》的文辞中不难发现,康侯也不负众望,在卫国励精图治,尽管康侯治理有方,实现了周公保境安民的最低要求,但也没有到达成王和周公旦理想治世的目标和效果。
周受命于天,可以分封土地和臣民,没有比土地和上天给予的祥瑞更为令民众信服。他们希望天降瑞相,出其不意的呈现在世人面前,进一步提振周王室的气场,维护成康盛世的基本体面。恰在此时唐叔虞不负众望,天降祥瑞,周王室定然会大势宣传,并在此地建祠立庙,祭天地祖宗、传檄天下,天佑周朝子民。可惜《归禾》《嘉禾》都已失传,无法从文字中体会当时中央政权的喜悦。而且这个祥瑞是帝王专门做封禅所比不了的,丰收更能让天下所有人,都感到安居乐业的喜悦。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天降祥瑞,必然立庙祭祀,那么里面不可能只供奉稻穗,周成王要拱卫周王室,最大的依仗就是外公的齐国和弟弟的唐国,那么庙里供奉的最佳人选就是:周成王和唐叔虞的母亲,邑姜,诏封叔虞母后 “显灵昭济圣母”,正殿奉“圣母”邑姜,称之为圣母殿。
或许这样就可以解释晋祠主殿,为什么是八根盘龙柱,“九”和“五”象征帝王的权威,称之为“九五之尊”。圣母殿作为王后的主殿,建设中便取阴数中最高数八,所立廊柱有八根(嘉禾并穗,粮食翻倍,也应取双数)。又因为祭祀的是天降祥瑞,所以在廊柱上所雕制是木雕盘龙,而不是凤。而且该庙宇建好就用了创造的新字,起名为“晋祠“,并且周易六十四卦中,”晋卦“的最直接卦辞是:沉寂的大地,在阳光下充满生机,大地是被动的,主方是被动的,主方的晋是被动的,不是自己要晋升就晋升,而是必须由客方来晋升。即周天子是奉天掌管大地,我是被动接受上天给的权力,上天降下的祥瑞,预示五谷丰登,国祚昌盛。
天降祥瑞,而且是事关天下所有人吃饭问题,社稷大事,在周朝宗制礼法的一顿操作之后,“晋“代表了上天祥瑞,”祠“让大家可以对上天祭祀,这样“晋祠”就落户太原盆地,并且深入人心,不仅是周王室定期祭祀,当地百姓祭拜也是络绎不绝,同时也在戎狄杂居的各部落中的人们,与周王室形成了第一个统一的认知。
当然,三千多年了,圣母庙在宋朝被毁后又重新修建,有关圣母庙传说很多,各自祭拜圣母庙时来意也不尽相同,但是晋祠这个名字确实来自周朝,圣母庙前的周柏也用现代科技测出了3000多年的生命。而且晋祠也确实是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晋祠的到来也是继周武王立国在嵩山封禅之后,举国最大的一次欢庆。
周成王和周公旦因嘉禾而创的“晋”,给唐国改封这个美好称号,应该也算顺理成章,毕竟唐叔虞与周成王均为武王姬发大宗一支,同宗同源。这或许也是,晋侯燮父虽然没有经天纬地的功绩做背书,而可以更换唐国国号的根本原因。之后晋祠周边的大片稻区被后人誉为“北国江南”,这样的收获,离不开台骀和大禹的治水,更离不开唐叔虞和燮父的不懈努力。我们后人饮水思源,感恩先祖,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再说一下所谓的晋水,是条语焉不详的河流,不知道之前叫什么,因有了晋这个字,然后文史专家把这条清澈的由悬瓮山下奔涌出的河流称为晋水。因周代早期,以山地川泽命名国名、地名的习惯并未普遍认同。《周礼·夏官司马》中明确表示,“邍师,掌四方之地名,辨其丘、陵、坟、衍、邍、隰之名。山师,掌山林之名。川师,掌川泽之名”。这句话的另一层含义是,从周朝起才开始对河流、山川进行正式命名,后世无论是春秋争霸的诸侯还是战国七雄的国号,均与地名无关,相反是国号确定了国界的范畴。所以,“晋国的晋”字不是由晋水来的,这条晋水名字真正登上历史舞台,最早也得在晋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7年),晋阳城建城之日,有了晋阳城,也就有了晋阳湖的名字,之前晋阳湖叫什么呢?应该是叫台骀泽的吧?或许是这样的。
虽然史料没有记载唐叔虞和燮父的生卒年,但是《左传》中记载,辅佐西周国周康王的四大诸侯,其中包括齐丁公、卫康伯、鲁公伯禽和晋侯燮。他们在周康王之时发展壮大,为西周国的稳定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四个诸侯也分别被赐予宝鼎,以彰显其功劳。这就可以证明周康王鼎盛时期,唐叔虞应该已经去世,燮父已经接班,而且已经称呼为晋侯燮,说明赐鼎时已经由唐国更名为晋国。
或许晋祠竣工之日,也是燮父搬到晋祠附近之日,更是开启了晋侯燮的称呼,修建皇家园林耗时耗工,或许唐叔虞没有等到竣工的那一天吧?
《竹书纪年》:康王九年“唐迁于晋,作宫而美,王使人让之”。这句话虽然是记载燮父修建宫殿过于豪华,而让康王都觉得太奢侈。但通过这个记载,我们可以看到,第一:说明当时的晋国已经很有钱了,甚至超过了周王室,第二:这次燮父修建的宫殿就不是周王室修建,而是燮父自己掏钱修建了。
晋侯燮作为晋国第一任君主,为了推动晋国发展,更是与周王室之间频繁交往,为晋国的发展赢得周王室的极大支持,更是为他的儿子晋武侯留了丰厚的遗产。这段时间,正好是周王室与晋国之间的蜜月期。晋武侯继承侯爵之后,延续着父亲的宗旨,积极参与周王室组织的各种活动,跟着周王天下游走。文武成康之时,西周国君出巡中原,多为了解群众疾苦,发展国民经济。到周康王后期,周王室的发展到达稳定期,天下安宁,百姓乐业,《史记》有“刑错四十馀年不用。”
大家其实都会心里打问号,为什么燮父要从太原盆地搬到临汾一带呢?
有两个可能,第一个,据史料当年唐尧(祁尧)也是从太原盆地搬到临汾一带定都,现在科技已经鉴定了尧定都的陶寺遗址。目前我们还不能完全明白当时的气候情况及执政者的处境,或许是他们遇到什么问题,效仿先人进行了搬迁。
第二个,为了让太原盆地到周都城的通道更加顺畅,也或许是周王室的战略需要,周王室周边的小国出点什么问题,远水解不了近渴,齐国距离周王室太远了,所以让唐国把政治中心搬的距离周都城近一些,根据后面历史的进程看,晋国一直在帮着周王室清理周边的小国。而且从史料来看唐叔虞的后代们,也只有晋侯燮这一支搬走,其他的旁支均留在了太原盆地与戎狄一起生活。有一段历史记载大家可以参考:
晋献公与狐姬的婚姻,在当时引起的一番议论。
《国语·晋语四》:“同姓不婚,恶不殖也。狐氏出自唐叔。狐姬,伯行之子也,实生重耳。”韦注:“狐氏,重耳外家,与晋俱唐叔之后,别在犬戎者。”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叔詹曰:“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
以上的争论明确的表明两点:
①狐姬与晋献公同是出自唐叔虞,狐姬:姬姓,狐氏,属于周王室姓,晋献公与狐姬是一家人,同姓不能结婚。狐姬为狄(通“翟”)族,狐突之女。
②近亲结婚的后果就是难以生育,而且生育后会有缺陷(针对晋文公的耳朵)。
唐叔虞后代留在晋祠老家的人,一直在这里负责繁衍生息、守护宗祠、联姻强部、一国两制、同化戎狄,燮父的一支则在外面负责光耀门楣。
这里简单了解一下唐叔虞后代们姓氏的演化:
①狐突,姬姓,狐氏,名突,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说明唐叔虞后代中,这些旁支与狄戎生活中,不断的裂变,也演化初很多氏族,可以说留在老家的人们,上面有人,安稳生活,他们繁衍的后代,用现代人的话,可以称之为,他们散是满天星,聚是晋大强。
②晋文公姬重耳,姬姓,晋氏,名重耳。还有天下王氏出太原的姬晋,姬姓,王氏,名晋,字子乔(一说字子晋),又称王子乔。也就是说周灵王与太子不和,太子姬晋到了周成王建的宗祠“老家”,在太原盆地繁衍生息,后代以王为氏,开创了自己的氏族。
到晋武侯时期,政治中心就是古曲沃了,约为今闻喜、曲沃二境及降县、翼城部分区域,此时晋国爵位已经是“侯”领地进一步扩大,不能以“伯”时“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去衡量,也不能与其它诸侯国相比,其领地超大的原因,除周王的偏爱外,或许应与当时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等情况都有关)。《汉书·地理志》:“闻喜,故曲沃。晋武公自晋阳徙此。”(这里用公,或许因为这一搬家,多了块地盘,地盘太大了吧),这也说明,应该是唐叔虞的孙子正式搬迁到了曲沃一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晋国南徙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建都立庙、修茔造墓。根据考古发现推测,在境南(今闻喜境)建都城,在境北(今曲沃境)立茔域,南北呼应,驻兵把守,确保国家安全稳定。
今晋南西周时属京畿要地,除晋国为“侯”爵封地之外,其余诸国均为“伯”以下爵位封地甚小。公元前811年,晋国发展強大,臣服邻邦倗国,为防止倗国东山再起,晋献侯的儿子,晋穆侯徙都于降(原倗国境域,今降县境),晋国领土第一次扩张。《毛诗正义·唐谱》:“南徙居曲沃,近平阳焉……其孙穆侯又徙于绛云。”公元前746年,晋国吞并霸国,晋文侯的儿子,晋昭侯徙都于翼,(原霸国境域,今翼城境),封其叔成师于曲沃(今闻喜境),《史记·晋世家》:“昭侯元年,封文侯弟成师于曲沃。曲沃邑大于翼(曲沃邑为晋国领地,属“候”国,领地自然大;翼原为霸国领地,属“伯”或“子”国,领地自然小)。“晋国领土再次扩张。
或许是山西自然地理的原因,或许晋国确实是周王室的拳头,谁不服就替王室揍谁,整个西周时期,晋国作为周武王的后代中一支,也作为周王室的屏障,兢兢业业搞事业,不断向那些诸侯国亮拳头,虽然真正的大仗也没打几次,但威慑力一直存在,虽然晋国自己国内也总是内乱不断,但国力一点没耽误,一路上终归是在不断扩大地盘,扩充军队,这也成就了春秋时期继齐桓公之后的晋国霸业。
晋国政治中心虽然南迁,但潇河两岸依然有晋公族势力在这里。潇河这条河流,在西周初期间,是防御北地来犯的自然屏障,同时也是一国两制的自然分界线。
通过周王室在晋祠的大肆祭天,大家都承认了周王朝天子的地位,对潇河北民众的生活不过多的进行干预,遇到矛盾就去晋祠进行评理,说个公道,大量历史证明,这一方针成为晋国的传统国策,并对后来晋及韩、赵、魏三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而形成三晋文化体系中尚公、尚法、尚贤的特色。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您怎么向朋友们介绍晋祠,介绍三晋文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