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盆地人物拾遗~从唐叔虞到晋文公

文摘   2024-05-09 18:29   山西  

      对于夏商周断代工程,国家于1996年启动。

      对于周朝来说,太原盆地是祥瑞降下的地方,是非常重要的地方,而对于太原盆地从唐叔虞到晋文公时期的记载,却成了断代工程,时间约公元前1000年~约公元前660年,历时300余年。

      虽然我们现在不能知道这300余年,具体谁在太原盆地管理,但是我们可以从晋文公时期往前倒推。

      先了解一下晋文公时期有什么历史资料可以查找,晋文公姬重耳(前697年或前671年-前628年 ),姬姓,晋氏,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国君(前636年-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为狐姬。狐姬为狄(通“翟”)族狐突之女。

      《左传》中有,“大戎狐姬生重耳”。

      《史记·晋世家》晋献公十二年:“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夷吾母,重耳母女弟也。”

      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载,上古时候,北方有翟国,翟国为赤狄建立。翟姓的来源,主要是以国为姓。春秋时期的赤翟,其势力最终被晋国歼灭(或者因其所居住地为晋国的老家,逐渐被通化),部分人遂以翟为氏。据《国语注》所载,新安翟姓,春秋时赤翟(即赤狄)之后,以种名为狄姓,后改为翟姓。春秋时,翟人大多为晋国臣民,逐渐融合于晋人。翟人的后代就以原国名为姓,称翟姓。 后来晋国又灭于韩、赵、魏三国。到战国时,这三国又先后灭于秦国。在这长期战乱中,翟国人都以原国名为姓,逃奔迁居各地。 由于各地方言不同,翟姓形成了两种读音,居于北方者读(Dí 音狄),迁居南方者读(Zhái 音宅)。

      再看看晋献公与狐姬的婚姻,在当时引起的一番议论。狐姬:狐氏为姬姓。正因为狐氏为姬姓,属于周王室姓,晋献公与狐姬是一家人,同姓不能结婚。

      《国语·晋语四》:“同姓不婚,恶不殖也。狐氏出自唐叔。狐姬,伯行之子也,实生重耳。”韦注:“狐氏,重耳外家,与晋俱唐叔之后,别在犬戎者。”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叔詹曰:“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

      以上的争论明确的表明两点:

①狐姬与晋献公同是出自唐叔虞的,燮父一支到了现在的晋都城,别支一直留在太原盆地老家与戎狄一起生活。

②近亲结婚的后果就是难以生育,而且生育后会有缺陷。

      如果以上晋献公与狐姬的婚姻历史资料属实,结合重耳儿时在狐突外公家生活,逃亡时又来到外公家,而且在这里娶了叔隗,生了孩子(因重耳多年逃亡,孩子估计也留在了这里生活了)的事实,那么多年来争论的唐叔虞封地,也就更可以明确是在太原盆地了。

      不管晋都城后来搬迁到哪里,太原是唐叔虞安息之地,是晋国所有族人的老家,老家设有祠堂,而且是周成王亲自设的,而且还是天降祥瑞的荣耀。

      能豁然开朗的明确这段历史,是不是特别激动,是不是要感谢很多人,感谢重耳,感谢廧咎如族,感谢晋献公与狐姬的婚姻引起的争论,感谢晋祠,感谢毛主席,感谢现在的好时代。

      因此,从唐叔虞到晋文公之间,太原盆地谁管理的断代工程也得到了基本明确的答案,在文字记载消失的三百多年里,一直是唐叔虞的后代在这里管理,他们与戎狄一起生活,三百年来互相影响,本着“启以夏政,疆以戎索”一国两制的方针,基本已经可以与当地土著戎狄融为一体。这也是为什么在公元前541年晋卿发起大卤之战以前,从未有过晋国国君攻打太原盆地记载的原因,这里本身就是晋国的老家啊,他们老家人一直在这里负责繁衍生息、守护宗祠,燮父的一支则在外面负责光耀门楣。

      看到这里,是否想起很多文献,说太原盆地在晋卿攻打之前一直不在晋国的势力范围。是不是会感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呢?

      如果晋文公没有实行“国无公族”之策,太原盆地,这块晋国老家之地,又会是怎样的发展呢?

      更多太原盆地的拾遗工程邀请您加入一起探讨。

看见山西
分享名著,分享生活点滴,分享美图美文,分享育儿成长的心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