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宛(dà yuān)国,古代中亚国名,位于帕米尔西麓,锡尔河上、中游,也就是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
汉武帝时,张骞到达西域时,于公元前129~前128年间抵达帕米尔高原以西,首先到达大宛,大宛早就听说汉朝富有,期望同汉朝建立直接的联系,大宛王听说张骞此行目的后,遂派向导和译人将张骞护送到了康居。据他归国后说,当时大宛大小属邑有七十多个,人口有几十万,是一个农牧业兴盛的国家,产稻、麦、葡萄、苜蓿,尤以出汗血马著称。
前119年,当第二次张骞出使西域的乌孙时,张骞派遣副使到乌孙周边地区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等国进行外交活动。在之后,东西方的商人们纷纷沿着这条张骞探出的道路往来贸易,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而大宛和其他诸国也派遣使者与归途的汉朝使者一同来到汉朝,游览汉朝的强盛和疆域广大,而大宛与中国因此接触越来越频繁。
此后,大宛服属于汉。
东汉时,大宛一度臣服于莎车。
西晋太康六年(285),武帝使杨颢拜其王蓝庾为大宛王。蓝庾卒,其子摩之立,遣使贡汗血马。
南北朝以降,大宛为昭武九姓统治,史称破洛那﹑钹汗﹑钹汗那等。
唐代称其为宁远国,或拔汗那。
明清时为浩罕汗国。
公元前第5世纪,伊朗商人中最富有的一群,就是粟特人利用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河中省份,甚至延伸至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些城市与聚居地网络,这些后来称为丝绸之路的贸易,布哈拉与撒马尔罕终于成为极为富裕的城市,而河中也成为古代最有影响力与权力的波斯省份之一。河中地区的富裕,经常引起来自北方欧亚大草原以及中国封建王朝的入侵。许多地区性的战争在粟特与其他河中地区国家之间展开,而波斯与中国也经常在此地区发生冲突。公元前328年,亚历山大大帝将此地纳入他的马其顿帝国管辖之内。
在同一时期,此地区也是重要的文化与宗教中心。直到公元一世纪,琐罗亚斯德教(中国称为祆教)是当地最占优势的宗教,但是佛教、摩尼教与基督教也吸引很多追随者。
1219年底—1221年,河中地区被蒙古帝国征服,后土地被钦察汗国与察合台汗国瓜分。在中文史书上,乌兹别克族的记载最早出自《元史》,当时名月祖伯(或月即别)。
今天的乌孜别克斯坦是帖木儿帝国的领土。16世纪至17世纪,他们来到南疆塔里木盆地通商,称为布哈拉人、浩罕人或安集延人,主要从事商业活动,乌孜别克的意思是“自己的领袖”。到清宣宗时代,旗人认为已与卡内回民(维吾尔人)无异。
乌兹别克语为国语,俄语为通用语。乌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现使用拉丁字母拼写。
1640年,帕西人迁徙到了孟买。现只有8万人,他们是印度人数最少的民族之一,仍信琐罗亚斯德教(中国称为祆教),主要从事工商业,操古吉拉特语。印度历史上最早见到的“帕西”(Parsi)一词,按《大英百科全书》的解释,其意为波斯人(Persians),乃移居印度的波斯琐罗亚斯德教徒之后裔。
以上是祆教信仰的传播,那么与介休祆神楼有什么关系呢?祆教在中国的传播又是怎么回事呢?与那些人可能有关呢?文彦博的家族是虔诚的拜火教信徒吗?
祆教在国内传播主要在中国北方,最早应该在西晋后期、南北朝左右。介休祆神楼为全国唯一的祆教代表实物。
山西四大名楼中的介休祆神楼,就是祆教留下的重要遗存。清代《重修三结义庙碑记》碑刻记载:“三结义庙初非为三结义庙也,盖宋文潞公特为袄神建……明嘉靖十一年(1532)更改为三结义庙也。”这里的文潞公,即北宋名臣文彦博。
过去的文氏宗祠与三结义庙、祆神楼是浑然一体的建筑。传说,文彦博在率兵讨伐贝州王则之乱时,一度陷入苦战,得到一只白猿相助才打败乱兵,因此在祆神庙中供奉白猿。但广东中山大学姜伯勤先生考证认为,白猿只是掩人耳目,在文中,姜先生将祆神楼上檐木雕异兽命之为“牛神”,认为此“牛神”和下檐的“驼神”皆为祆教中的胜利之神或称军神,是文彦博在征贝州王则凯旋后,为感谢祆神的庇佑而修筑的。(借鉴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九之记载,即文彦博以地道战攻入贝州城后,王则以火牛抵挡,后因火牛退走践踏王则军队,致使文彦博获胜,此为介休祆神楼高悬神牛之像的“一大原因”。
文彦博生于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九月二十九日(10月23日),其祖先本姓敬,因避晋高祖石敬瑭和宋翼祖赵敬的名讳而改姓文。
代北三朝的沙陀集团与信仰拜火教的粟特人有极大联系,而粟特人又是隋唐五代时期东传拜火教的主力,安史之乱后唐朝的河北胡化(这里的河北指黄河以北,也包括山西地区)。也可以说胡化也是胡人汉化,是胡汉文化交融的过程,祆教在这一进程中实现了本土化。
《资治通鉴·唐纪四十》:魏博节度使田承嗣为安、史父子立祠堂,谓之四圣,且求为相;上令内侍孙知古因奉使讽令毁之。冬,十月,甲辰,加承嗣同平章事以褒之。《新唐书·张弘靖传》:弘靖入幽州,欲于事初尽革其俗,乃发禄山墓,毁其棺柩,后来蓟人相率以叛,朝廷乃贬弘靖为抚州刺史。安禄山起兵,荼毒苍生,即河北人民也深受其害,安禄山作乱时,河北便有其原部下颜杲卿、颜真卿等人起义兵抗之。然而安禄山史思明死后却得到河朔三镇辖下人民的崇拜,安禄山死后六十余年,安、史二人仍被幽州百姓奉为“二圣”,幽州节度使张弘靖毁安禄山棺椁更是激起兵变。这种奇怪的现象,或许正是祆教传播引发的个人崇拜导致。
而安史之乱平定后,由于河朔三镇的割据,祆教在河北地区进一步传播,许多汉人百姓也皈依了祆教,这就导致崇拜安禄山、史思明,以他们为神竟然成为了一种普遍的情况。对于割据的河朔地区而言,信仰祆教也利于显示与中原地区的差异性。
▲安史之乱后的河朔三镇
而且,阿拉伯人的大扩张摧毁了波斯帝国,并进一步向东扩张。这是粟特人在内大量祆教信徒东迁的关键。在无法建立王朝的情况下,他们也必须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来适应汉式的环境,才能设法保存他们的民族与信仰。来自西方,拜火教与佛教时常存在混同的现象,石虎就以虔信佛教为掩护传播拜火教。到了隋唐五代,佛教已经高度本土化,与之往往混同传播的祆教,其本土化也不可避免。
▲粟特人独特的萨保阶层使得粟特社区远比波斯社区有生命力
晚唐五代河北胡化同时,胡人汉化也非常迅速。如著名的沙陀皇帝——后唐庄宗李存勖就能够创作“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这样水平颇高的词,而疑似粟特人的安重荣在抗议石敬瑭时,也把自己当做汉人。
安重荣(?—942年),小字铁胡,朔州(今山西省朔州市)人。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后晋时期将领。颇有膂力,精于骑射。后唐长兴年间,出任振武军巡边指挥使。支持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起兵夺位,担任成德军节度使。通晓文吏,勤于政事。天福七年(942年),反对后晋高祖石敬瑭向契丹过分妥协,起兵反叛,兵败被杀。批判石敬瑭“屈中国以尊夷狄,困已敝之民,而充无厌之欲,此晋万世耻也”。
突厥系的沙陀人和粟特人一向关系密切,代北集团中有大量粟特人担任要职,在代北三朝,拜火教影响力也进一步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介休文氏家族这样保持祆教信仰,却又有很高儒学传承的衣冠名族的诞生,就不足为怪了。
唐会昌年间,唐武宗灭佛,摩尼教受到牵连,有摩尼教教师南逃福建,摩尼教遂传至晋江。据说文彦博在贝州平定的士兵头领王则,是打着摩尼教的旗号起义。摩尼教常常被和祆教混同,但实际上摩尼生活在萨珊王朝时代,巴赫拉姆一世由于祆教实权阶层的煽动,处死摩尼,禁止摩尼教,摩尼教才东传。而在北宋仁宗年间,摩尼教徒的起义又被一个祆教信徒扑灭。
摩尼教在遭受打击、落脚泉南之后,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将其教义、教规不断修改,使之成为一种兼有佛教和道教色彩、本土化的宗教——明教。
看到“明教”这两个字,是不是不禁想到那个张无忌和“乾坤大挪移”的明教?
作为摩尼教在中国最后的历史归宿,“草庵”不仅曾被武侠大家金庸先生亲笔鉴定,还得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先生题赠名句,实乃“文武双全”。
2004年11月,著名武侠作家金庸参观草庵并为草庵题词:“熊熊尊火,光明之神。”
2015年11月,我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也前来参观草庵,并摘弘一法师联语,留下“文佛显影,名贤读书”的题赠。
在草庵参观时,莫言为晋江保留了全国唯一仅存的摩尼光佛、摩尼教寺庙,也是世界现存唯一摩尼教寺庙遗址,感到惊讶,连连称赞晋江有文化。
晋江草庵还成为中外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联合国考察团都漂洋过海、不止一次来看它。考察团在草庵看到保存完好的摩尼光佛像,欣喜非常,对草庵的文物做出高度的评价,认为摩尼光佛是世界唯一的很独特的雕像,具有世界性和历史性的意义,摩尼光佛的发现是“海上丝绸之路”考察活动的最大发现、最大成就。
介休市祆神楼,民间俗称玄神楼,创建于北宋。祆神楼北的祆神庙相传建于北宋,在宋庆历七年(1047年)至至和二年(1055年)之间。
祆神楼是一座雄伟高耸、建筑风格独特的木结构楼阁。它集山门、乐楼、过街楼于一体,三重檐十字歇山顶结构,建造风格独特、结构严谨、比例协调,屋顶琉璃精致华美,檐下木雕与众不同,是研究中国祆教文化的“活化石”。祆神楼与万荣县秋风楼、飞云楼相颉颃,有三晋三大名楼之美誉。
北宋初期在统一中国之后,结束了五十多年的战乱局面,人民休养生息,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市场活跃,城市繁荣,政治、文化、宗教也得到相应的发展,祆教文化也有了立足之地和发展的空间,特别是由于波斯商人大量聚集在汴京,祆祠就成了波斯商人聚会的场所,不少城市又兴建了祆祠、祆庙。
宋庆历七年(1047年),文彦博被拜为参知政事,宋庆历八年(1048年),文彦博征贝州王则的弥勒教起义大获全胜,在此过程中,文氏在依仗军事力量的同时,还凭借了其对祆神的信仰。宋至和二年(1055年),文彦博被授予昭文馆大学士,拜平章事,封潞公,由副宰相升为宰相。之后在介休即文彦博故乡不仅建立了“文潞公祠”,而且建立了祆神庙,庙前之山门则为祆神楼。
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改建为“三结义庙”,一说“万历年间知县王宗正改建”。清顺治十六(1659年),毁于火灾。顺治十七年(1660年),重建。重建后,此庙建筑木椽上,仍有兽头雕像。
康熙、乾隆时新建乐楼、大殿和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新建的献享。
祆神楼建筑群曾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重修,但琉璃脊饰的风格已见于明代山西同时代古建中,而木雕中有可能保存宋代初建祆神庙时的原型。因为这些木雕神兽像一般不见于其他寺庙,说明祆神楼、祆神庙即使是在重新修造之时,也仍然以宋代原木雕为原型复制。
文彦博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山西省介休市)人。北宋时期政治家、书法家,享年92岁。
元丰末年,文彦博致仕回到洛阳。当时他已年近八十,神宗看到他身体康强,就问:“您摄生也有道吗?”文彦博对:“没有别的。臣只是能任随其意、悠然闲适而自得其乐,不因外物而伤和气,不敢做过分的事,事情做的正好就行了。”神宗认为文彦博说的是著名的言论。
文彦博信奉佛法,晚年更甚,无论早晚和行住坐卧之间,不曾有稍微的懈怠。曾和净尹法师集合十万人举行净土的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