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河村庄探源 | 流动的文明

文摘   2024-05-28 18:14   山西  

流动的文明


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酒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不同文明的印记和人们的情感。在众多美酒佳酿中,世界三大古酒——中国的黄酒、古希腊的葡萄酒和古波斯的啤酒,因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备受瞩目。

首先来了解一下这三大古酒的背景。黄酒,源自中国的传统酿造技艺,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以糯米、黍米等为主要原料,经过蒸煮、发酵、压榨等多道工序酿造而成,色泽橙黄至红褐色,口感醇厚,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和醇厚的口感,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被誉为“液体蛋糕”。适量饮用黄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黄酒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承载着丰收、团圆和吉祥等美好寓意。

接下来看古希腊的葡萄酒。古希腊是葡萄酒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葡萄酒文化的重要源头。古希腊人热爱葡萄酒,将其视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发明了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并将其传承至今。葡萄酒的酿造过程相对复杂,需要选用优质的葡萄,经过破碎、发酵、陈酿等步骤酿成,色泽深红,口感醇厚,香气浓郁,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降血脂等多种保健功能,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古希腊文化中,葡萄酒不仅是宴饮的佳品,更是艺术与哲学的灵感之源。

最后来看古波斯的啤酒。啤酒是古波斯文明的重要发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啤酒之一,后传入欧洲并得到广泛发展。啤酒以大麦为主要原料,经过发芽、糖化、发酵等过程酿成,色泽金黄,口感清爽,带有一定的苦味和香气,酒精度数较低,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促进消化、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等功效,是古波斯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在古代波斯帝国,啤酒不仅是一种饮品,还是一种社交媒介,人们在宴会上畅饮啤酒,享受欢乐的时光。

每一种酒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黄酒作为中国的传统饮品,以其独特的口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葡萄酒以其优雅的口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世界文明的代表;啤酒则以其清爽的口感和广泛的社交功能成为了全球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三种酒都承载着各自文明的历史和记忆,在不同的地域和文化中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在中国考古学上,酒的发现比杜康所在的时代早得多。根据河南贾湖遗址的挖掘判断,在新石器时代,大约公元前7000年左右,当时的人们就已经学会酿酒(吉华陶器就是发现了的最古老酒的容器,因为容器中曾经容纳过蜂蜜和水果酿造酒)。而在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一些酒器,说明至少在公元前6000-7000年时人们就开始饮酒。而且,从专门的酒器可以看出,在当时已经形成了最原始的酒文化雏形。

传说禹的大臣仪狄开始酿造酒,在《世本》(古代谱牒)中,有这样一个说法“仪狄作酒醪,变五味。杜康作秫酒”,即杜康创造了秫(shú)酒,仪狄创造了酒醪,他们二人是不同酒类的创始人。根据考古来看,仪狄和杜康都是总结了前人经验并加以改造的酿酒者。史料记载,新石器时代后期中原文化中的龙山文化就有了酿酒的习惯,到了生产力更强的夏代,酿好酒、饮好酒变成了一种权力和财力的象征。夏商西周时期的酒均为度数不高的粮食酒,并不浓烈。

莫让酒文化“困”在酒局


酒是人类生活中的主要饮料之一。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年轻人却最反感的酒桌文化,其实酒桌文化并不等于真正意义的酒文化。

作为世界上最早开始酿酒的国家之一,“酒桌文化”几乎拥有和酒文化一样悠久的历史。现在年轻人“躲”的不是酒,而是“酒桌文化”在娱乐方式匮乏且通信并不发达的年代,很多“上一届年轻人”都只能在酒桌上度过闲暇时光和满足社交需求。而文化娱乐生活富足的当下,“吃饭喝酒交朋友”已经不能满足年轻人。但是生活中,年轻也离不开“酒”这个媒介。

那么“酒”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年轻人怎么理解这流动了千年的文化呢?

酒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祭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汉书》曰:“酒为百礼之首。酒最初被用于祀天地、祭宗庙等庄严肃穆的场合, 后来扩展到宫廷宴飨、庆功祝寿、婚丧嫁娶、送往迎来等场合, 以至“百礼之会, 非酒不行”, 成了各种礼仪场合的必需品。如《小雅》中讲到宴饮的几个基本礼节:“尝”, 指筵席的主人先品尝酒的味道;“献”, 指宾客入席后, 主人取酒爵到宾客席前奉于宾;“酢”, 是宾客取酒爵还敬于主人;“醻”, 即酬, 指主人将先自饮然后劝宾客随饮。大至国家,小至百姓,凡重大事件酒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于是酒无形中成为礼的代名词,而不是今天借酒生非、酒后无德的幌子。

酒作为远古时代的一种产物,他的生产工艺、饮用习俗等,都给文字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甲骨文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成熟文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过一个“鬯”字,读音为chàng,意思是古代祭祀时所用的酒。这个字犹如一个酒杯中盛满美酒,非常形象。

其次“酒为百药之长”“医”字,在古代是写成“醫”的,“醫”的上半部是“殹”,是指治病时的扣击声,下半部分的“酉”,则是指医疗用的酒。可见,酒是最早的医药之一。而对于疫情防控,饮酒也有出奇功效,早在唐代,“药王”孙思邈就在《千金方》中就提出:“一人饮,一家无疫,一家饮,一里无疫”的观点。

两千多年前,酒就入选中医古典名著《黄帝内经》,被列“汤液醪醴论”,酒的作用和制作材料得到专门论述。醪醴的作用是“邪气时至服之万全”。此后,汇集汉时期众多医家智慧所作的《神农本草经》,汉代名医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南朝齐梁名医陶弘景所著的《本草集经注》,北魏《齐民要术》,唐宋时期的《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均将酒列为保健医病之重要方略,并附录多种酒方对症施治。梁代庾信一首《颂椒》诗:“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将百姓深信饮酒的辟邪长命之效表达的淋漓尽致。

明代“药圣”李时珍在其所著的《本草纲目》中对酒做了大量记述。他认为酒能“行药势,通血脉,润皮肤,散湿气,除风下气”。《本草纲目》中还提到:酒,天之美禄也,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遗兴。

大致说来,酒在外科治疗中,本有消毒、去腐、止痒、散热、止痛、止血、舒筋活血的功效,配以适当的药物,疗效自然更加显著。内科则利用酒力发散至全身,使药物迅速发挥作用,所以不但用来泡制百药,而且有些膏、丹、丸、散等成药,还要用酒送服。有些药物的焙、炙、炒、浸的制作过程,都要用酒。酒在中医药学中是不可或缺的物品。

时至今日,酒在中国人生活中仍旧占据了重要地位,对人体健康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夜晚服用少量的白酒,可平缓的促进血液循环,起到催眠作用。饮少量白酒可刺激胃液分泌与唾液分泌,从而起到健胃和止疼痛、利小便及驱虫的作用。中医用白酒治疗疾病,或做为强肾补剂已有很久的历史。西医也经常劝告感冒的人饮些白兰地酒。有时用酒外涂于患处,可以杀菌消毒。

传统的酿造工艺、制曲配方和酿造环境,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思想。《黄帝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凝聚了中医养生精髓理论。犹如“曲之于黍,犹铅之于汞,阴阳相制,变化自然。” 谷物转变成酒,融合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哲学智慧和健康养生理念,是阴阳、平衡的中和,也是传统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时至今日,很多地方仍旧保持着本草入曲的习俗,北宋时期重要的酿酒专著《北山酒经》,详细总结了酿酒制曲工艺的理论与实践。该书把酒曲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罨曲,其中包括顿递祠祭曲、香泉曲、香桂曲、杏仁曲等4种;

第二类为风曲,包括瑶泉曲、金波曲、滑台曲、豆花曲等4种;

第三类为䤖曲,包括玉友曲、白醪曲、小酒曲、真一曲、莲子曲等5种。

共计13种。对每一种酒曲都详细介绍了制作方法、过程及注意事项。特别是对于配方、用料、用量、用法所述甚样。如总论中概述:“凡法,曲于六月三伏中踏造。先造峭汁。每瓮用甜水三石五斗,苍耳一百斤,蛇麻,辣蓼各二十斤,剉碎、烂捣入瓮内。同煎五七日,天阴至十日。”此书所记录的13种药曲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古代“无药不成曲”的历史实践。

古人在酿酒的过程中,以中药入曲,经过发酵,将中药精华融合,去掉了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保留了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以达到一种平衡、协调,既改善了酒曲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增加了酒中的呈香呈味物质,提高了酿酒质量,更增加了白酒的健康因素。

再次酒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几千年来,诗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翻开千年诗卷,酒香扑鼻而来。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许多篇都写到了酒,而后的楚辞也同样歌咏到酒,再到唐诗宋词,中华五千年留下了不胜枚举的诗酒名篇。

唐代诗人李白好酒好舞剑,善于作诗,被称为:“酒中诗仙”。李白诗是水中酒,酒是文中诗,一挥手便给后世留下了千年传诵的绝唱,写下了许多令人心驰神往的不朽之作,如一颗颗璀璨耀眼的明珠,照耀着诗酒文化长卷。后人在文学创作中更爱夸张附会 ,在魏晋一代 ,人们称清酒为 “圣人 ”,浊酒为 “贤人 ”,明代的《楚州酒人歌》中干脆说 :“请与酒人构一凌云烁日之高堂 ,以尧舜为酒帝 ,羲农为酒皇 ,淳于为酒霸 ,仲尼为酒王 ,陶潜、李白坐两庑 ,糟坛余子蹲其傍。 ”将尧舜、羲农、淳于、孔子、陶潜、李白全部尊为酒中之圣。

因酒而形成的一系列酒文化娱乐活动不在少数。比如说:饮酒奏乐、行酒令、划拳等,这些酒文化在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作用,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一些行为准则。

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情感交流、社会活动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潇河流域酿造文化


潇河流域的酿造文化受整个山西省酿造文化的熏陶,整个山西的白酒是中国白酒的重要代表之一,目前山西省众多的白酒有:汾酒、竹叶青酒、潞酒、梨花春、六曲香酒、玉堂春酒、恒山老白干、桑落酒、汾雁香、汾阳王、晋泉、等等都非常有名,山西葡萄酒也成为开国大典上的专用葡萄酒。其中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山西代县黄酒,可代县黄酒可是历史悠久呢!早在宋代酒业专着《酒名记》中就有“代州金波又琼酥”的记载,甚至在《西游记》中也有代州黄酒的记载。有民谣称:“南绍(绍兴)北代(代州),黄酒不赖。”据传,慈禧太后西逃时路经代县,品尝代州黄酒后,给予了很高的赞誉。如果您不知道代县,那么提起雁门关,就很具体了,对,就是这个雁门关代县。

先有了北方的黍米黄酒

才有了南方的绍兴黄酒

2008年,代县黄酒酿造技术成功入选了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代县黄酒是以黍米为原料酿造。黍,俗称黄米,比小米稍大,颜色淡黄,粟,俗称小米,中国古称“稷”,二者都可以称为谷子。

潇河流域范围,千年来稳定不变的分布着以农耕为主的村庄,在这些鸡犬相闻的村庄里一直蕴藏着生态百业。

百业虽广,择其擅者而为之;

人固贫弱,育其一技而持之。

受酿造文化的熏陶,潇河流域的许多村里都有酿醋和酿酒的作坊,很多工艺都是祖上传下来,不外传的手艺,有自己的独特性,这些作坊没有随着工业化而扩大生产,虽在外人眼中不起眼,却是十里八村的知名品牌,有着“闻香则醉、醉亦知香”的悠久酿造史,而且现在他们也逐渐成为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产品。比如:王吴村的绿膳缘酒、榆次堡子酒、怀仁醋等等。

山西绿膳源酒庄是一家集高粱与黄米种植、酿酒与储酒、酒文化传播交流及旅游为一体的中国白酒酒庄,现有两大系列纯粮白酒。

2021年,潇河黄米白酒酿造技艺获太原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用黄米白酒古法技艺酿造出的酒色泽明亮,同时蕴含了曲香、粮香等多种香气,气味柔和,口感醇厚,余味绵甜悠长。并采用了传统储酒器皿——陶坛,更有利于保持酒的味道。

潇河黄米白酒--绿膳源


绿膳源黄米白酒


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乡的南面有条河叫潇河,潇河的南岸有个村庄叫王吴村,王吴村的北面紧邻潇河有个酒庄叫绿膳源酒庄,酒庄生产的系列白酒在太原市乃至山西省挺有名气,其中黄米白酒更加有名。

山西是我国古代酿酒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千百年来山西酒业在华夏史中创造了非凡的成就,尤以能工巧匠和美酒佳酿而闻名于世。

山西酿酒的历史可追溯西周以前,秦汉时期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农业生产的大幅度提高,为酿酒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北魏时期山西酿酒行业呈现出繁荣景象,成批名酒涌现,河东酒的优质以酒曲精良为前提,河东神曲的出现,为山西酒的酿造风格奠定了基础。

元代蒸馏器的出现,使得酒精度大为提高,区别于以往的低度酿造酒。明清两代酒的酿造和蒸馏技术的提高,使得蒸馏酒的种类空前发展,蒸馏酒的品种更加丰富。据说绿膳源黄米白酒的酿造出自于明朝名臣王琼府上,由于年代久远现已无法考证。(王琼,山西太原刘家堡人,明朝重臣)清朝中晚期,经过几代酿酒人的实践和改进,把黄米白酒酿造工艺逐步完善,王琼第十四代孙王惠曾在刘家堡、晋祠开酒坊酿酒,后由武桂锁的师傅王仲锁把黄米白酒酿造技艺带回到王吴村里并开酒坊酿酒,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王吴村位于太原市南部,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在明清时期属于太原县、徐沟县两县管辖,1952年吴家堡和王家堡合为一个村称王吴村,据徐沟县志记载,吴家堡村为明代村屯,为招募农民种田之地。王吴村处于潇河汾河交汇处,土地肥沃,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自古以来便是种植高粱、水稻、黄米(黍)等传统农作物的好地方。天、地、水、禾得天独厚的酿酒要素造就这里村民自古就有酿酒的传统习俗。常年保持酿酒所需温度与湿度的时间相对长,该温度与湿度又决定了本地区长期保持适宜繁殖酿酒的微生物环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使本地区有生产黄米白酒优越的客观因素与条件。民间相传,清代中后期刘家堡一带就有多座酒坊酿造,而且产量颇丰,销路很远。历史的发展使天时、地利、人和在这里共同融合,自然产生了山西黄米白酒传统酿造工艺。

潇河黄米白酒以当地黄米为主要原料,红心大曲为发酵剂,并以曲代料,经合理选料、配料、蒸料,采用地缸密封保温固态分离发酵,高温蒸馏取酒,高标准陶缸陈酿,具有明显的山西地方特色,特别是在本区域内世代相承,经过几代酿酒人的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众手创造,形成了北方清香型黄米白酒的酿造工艺。

潇河黄米白酒酿造技艺有精选原料,浸泡黄米,蒸料,加水、扬冷、加曲,大渣入缸发酵,出缸、蒸馏,贮存,二渣入缸发酵,出缸、蒸馏,贮存等环节。

黄米白酒传统酿造工艺是中华民族酿造行业中风格独特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山西人民的无形财产、宝贵财富。依照黄米白酒传统工艺流程与配方所生产的白酒无色透明,入杯挂壁好,集曲香、粮香、料香、醇香、酯香为一体,香气清正柔和,口感醇厚爽净,余味净爽悠长,酒中富含多种氨基酸且有大量的微量元素钾、铁、磷。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多酚和低酞,可以清除人体自由基,适量饮用有促进睡眠,防血管硬化,活血通络的保健作用。黄米白酒以其独特的味道及具有的保健功能为世人所称颂,被称为真正的民间好酒。

《绿膳源黄米白酒》·洪源生

菊花酒


菊花用于泡酒喝,通过泡入酒中可以将菊花中的药性更好发挥出来,而且菊花和酒在一起也不会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菊花药效。在泡入酒后可以作为一种药酒服用,适量喝菊花泡酒对身体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补益作用。


菊花属于一种常见药材,味辛、甘、苦、性微寒、归肝经,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等功效与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治疗风热感冒、肝阳眩晕、目赤昏花等病症,同时菊花还能治疗诸风头眩、解酒毒疔肿等病症。


此外,菊花还可以与枸杞、干地黄等药物同泡,可以更好地起到清热、明目的功效。但在喝菊花酒时需要注意适量,避免过量喝,因菊花微寒性,喝过量后容易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腹痛、便溏等不适症状。尤其针对脾胃虚寒的患者尽量避免喝,以免加重病情。

过量喝酒也容易损伤肠胃、肝脏等脏器,不利于身体健康。另外,西医角度而言,孕妇以及酒精或者菊花过敏人群需要避免喝菊花酒,以免酒精影响宝宝正常生长发育,或者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皮肤瘙痒等不适症状。


黍子自然发酵酿制的米酒。在山西南部河南西部地区,坐月子经常饮用此酒。具有滋肝养肾、健脾暖肝、开胃消食等功效,也是人们养身健体的一种较佳饮品。菊花泡酒,选用黍子酒最佳。




北纬38°是众多奇迹汇聚的地带,这一纬度以其城多、景美、物丰、神密而著称。

这条纬度线汇聚了四大文明古国中的黄河文明、两河流域文明,以及古埃及文明,全球最知名的国际化大都市,如北京、天津、首尔、华盛顿、芝加哥、旧金山、罗马、希腊、德黑兰等都汇聚于这一纬度。

北纬38°亦是一条美轮美奂的自然风景带,这一纬度聚集了阿尔卑斯山、昆仑山、祁连山、内华达山等著名山肪,造就了爱琴海、地中海、里海、渤海、日本海这样的人间胜景。

北纬38°也是一个名品荟萃的地带,著名的葡萄酒产区法国波尔多梅多克、意大利托斯卡纳、美国加州纳帕山谷、朝鲜半岛地区,以及中国河西走廊、山东半岛等珍果产区均处于这一纬度。

当然,北纬38°更是一条神密的自然带,因其地震、海啸和众多人类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闻名於世。以恐怖著称的百慕大、一夜覆灭的楼兰古国、位於加里福尼亚的死亡谷、神密的雅典方明和中亚文明曾都发生於这一神奇的纬度……

北纬38°的神奇与瑰丽成因繁杂,就地理学角度而言,北纬38°神密缘於其特殊地理位置下,地心、地形与气候的多重影响。北纬38°地处地球黄金分割线,这一独特地理位置使这一纬度带聚集了地球强大的能量、全球最充沛的光热资源、以及最丰富的各类人体必须稀有元素,并因地壳运动创造出多变的地形地貌、丰富的山川河流,孕育出高品质的各类农特产品。


潇河流动于北纬37°~38°之间,从太行山出发,奔赴吕梁山。   

🔺龟兹与潇河在同一纬度

古以来潇河流域就是多民族共居共生,多种宗教文化长期交融共存,互相借鉴,融合发展,共同创造了灿烂多彩的西域文化的历史的缩影,尤其在强盛时期,潇河流域更是充分展示了西域大地与泱泱中华始终历史相沿、人文相关、根脉相连的紧密联系,有力地见证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形成和发展。

🔺太谷白燕遗址出土的鬲

🔺库车市魏晋十六国砖室墓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出土的鸭形陶壶

🔺祆教女神

🔺介休祆神楼

🔺世界文化遗产——拜城县克孜尔石窟

🔺库车市库木吐喇石窟第16窟飞天(摹本)

看见山西
分享名著,分享生活点滴,分享美图美文,分享育儿成长的心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