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贡献了九州的划分,但是夏王朝存在与否,夏王都在哪里,考古界一直都没有定论,但是潇河南武观城的记载,却是见于多部古迹的,有关于夏朝武观的故事,可以参考公众号内《潇河流域⟬武观城⟭的传说故事》。
在三星堆和二里头的不断挖掘中,或许在我们有生之年,夏朝的历史将重新定义。
太原盆地商朝有哪些故事呢?
在夏朝初,商国还是个小国时,有史记载:契与兄弟实沈曾居于深林之中,因二人不和,父亲帝喾把契迁居于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把实沈封迁居至大夏(今山西省太原市),将兄弟二人分开。于是商契的兄弟沈实,就从商国来到了大夏,也居住在太原盆地这里了。这段史料也反映出,太原盆地当时确实也是夏朝的地盘。
甲骨文有太原盆地与商朝的相关记载,记录中土方与夏(汉)族的关系,可上溯到夏禹时期。《诗•商颂•长发》中就有“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的记载,它将土方与治理洪水的大禹联系在了一起。《楚辞•天问》中也写道:“禹降省下土方”,说明大禹与土方之间在当时确实有过关系。
到商武丁时期,土方是殷代北方距离商王畿较近的一个部族,屡屡侵扰商地,武丁在征伐土方的时候,用两三年时间消灭了土方,土方之地也成为商朝领土。
武丁(?-前1192年),姓子,名昭,号武丁,又称殷武。商王小乙之子,商朝第二十二任君主。
商王武丁每次征伐土方都全力以赴,出兵最少也是“登人三千呼伐土方”,出兵最多达“共人五千伐土方”。这些战斗大多是由武丁亲自率领和指挥的,在攻伐土方时,最著名的武将就是妇好以及随从征伐的武将叫沚。
土方的首领被杀,土方人民归顺了商王朝,土方地区成为商的北土。土方被灭后,武丁经常到这里视察,卜辞上叫做“王省土方”。
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使商王朝达到鼎盛时期,死后被称为高宗。而辅佐他成就大业的“说(yuè)(约公元前1335-约公元前1246年)”被武丁尊为圣人,后因他是在傅岩(今山西平陆东)从事版筑时被启用的因此称为“傅说”,留有“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的名句。
实际上,先秦时期,傅说精神对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影响极大,很多著作都有论述;《楚辞》《国语》《尚书》《吕氏春秋》《史记》《汉书》《论衡》《帝王世纪》《水经注》等很多传世典籍中也多有记载。
首先,很多先贤对傅说十分尊崇。孔子评价傅说为“见德之有报”的名相;屈原《离骚》云“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司马迁《游侠列传序》“太史公曰:昔者虞舜窘于井廪,伊尹负于鼎俎,傅说匿于傅险”。
其次,很多王侯将相称颂傅说。三国曹植《文帝诛》曰:“拔才岩穴,取士蓬户”,感叹在野贤士能够得到贤明君王的重用;李世民《春日登陕州城楼诗》云“迹岩劳傅想,窥野访萃情”和《秋暮言志》“抽思滋泉侧,飞想傅岩中”,可见他对傅说的崇敬,将傅说思想和傅说精神当成改革朝政、国富民强的圣人思想来崇拜和颂扬。
很多诗人也赞颂傅说。王维《登平陆城楼》云“井邑傅岩上,客亭云雾间,高城眺落日,极浦映苍山”,颂扬傅岩高耸入云端,暗喻圣人傅说思想和傅说精神的光芒万丈启迪人间;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云“早投竿诣麾,舍筑作相,佐周文,赞武丁”,还有白居易、王勃等都对傅说表示赞叹和崇敬。可见,傅说精神、文化和思想影响深远。
我们语文课本上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就是这位圣人傅说,古代历史中的人物,死后变成星星的不多见,傅说就是其中之一,天蝎座和人马座的交界处的一颗恒星被称为傅说星。
有人称“傅说星”,又名“天策星”,就是位于东方青龙七宿中的“尾宿九星”,骑在箕星之上。《庄子》中曾写道:“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指的就是傅说星。
商朝执政若干年后,这里也成为箕子的封地,箕城(箕子城)。箕都城“箕城”在今太谷县白燕、王村一带,是箕子封地。这一带历史地位的重要性,是一直被历史所低估的。箕子与纣同姓,是殷商贵族,性耿直,有才能,在纣朝内任太师辅朝政。箕子是殷末周初著名的巫学家及其“占卜”宗师,其专职是占卜阴阳、观测天象、授时制历,并以此指导国家的农事、渔牧或者出征讨伐活动。
1956年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在普查时发现山西省太谷县小白乡古文化遗址,遗址南临乌马河。东西长约830米,南北长约430米,总面积约35万平方米。1980年到1981年组织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发掘,发掘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较厚,可达5米之多。遗存丰富,有大量的灰坑和少量的房址、陶窑、墓葬等。
考古学家认为,白燕新石器遗址的遗存,基本上可以分为三期,而这三期是一种文化的三个发展阶段,也是文化发展的新陈代谢,既有原来的气息,在形态上有变化,同时也有一些原来的因素被淘汰,新的因素的产生。白燕遗址夏商时期的变化,但这种变化是有内在联系的,是一脉相承的一个文化系统发展的八个阶段。白燕遗址的夏商文化和晋南、豫北冀南关系比较密切,受到了这两个地区文化交流的影响。在白燕遗址还出土了一只陶靴,它们的形状也和柳林发现的相同,从而间接地说明了白燕遗址的民族族属与吕梁地区民族族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总之,白燕遗址的发掘说明太原盆地是一个相当稳定的独立的考古文化区,这个地区与周围地区在文化面貌和特征方面,既有联系育有区别,但是它们历史的发展是相连贯的。
周朝灭商后,箕子作为中国商朝末年遗臣受封建立朝鲜箕氏王朝后,以一个哲学家、政治家、殷商思想文化的代表,促进了朝鲜半岛的文明开化。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箕子入朝鲜后,带去了先进的殷商文化。他以礼义教化人民,又教给耕织技术。受殷商文明的影响,朝鲜半岛社会有了迅速的进步。
殷•箕子写的《麦秀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诗:“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
据《东史纲目》记载,箕子在封于古朝鲜后的第十三年,曾经回中原朝周,写了《麦秀歌》。《史记•宋微子世家》载:“箕子朝周,过故殷墟,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大意是说,箕子在分封到朝鲜后,有一次去周朝朝拜,路过自己曾经的封邑,看到长满了野生的禾黍。深感对于商朝由于商纣王的昏庸而灭亡感到非常伤心,想大哭一场来祭奠,可是此时已是周朝,自己还作了周朝的诸侯,于理不合;偷偷的哭泣几声,又近乎妇人;于是无奈之下,写下了千古传唱的《麦秀歌》。
欢迎补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