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张庆乡永yu康村,位于潇河北,东部毗邻张庆村,西部与西河堡村相邻,南部为北胡乔村,北部与太原小店区郜村接壤。在历史上属于榆次城西大镇,为京西官道上主要驿站铺镇之一。属于明•万历年间就已经形成的榆次四大古镇之一,榆次四大古镇分别是:源涡、永康、东阳、王胡;每年农历四月十八与七月十九,永康村有传统庙会;腊月十六至除夕,逢双日有传统年集。
永康历史悠久,属于古代榆次的开元乡。永康村有据可证的最早记录为金朝,据《元一统志》记载:“永昌观,在榆次县西南永康村,金大定三年建。”
永康村中原有古建筑及商铺若干,村里流传一句话:“十三埃庙儿,八乐(ya)亭”或“十八埃庙儿,四乐(ya)亭”,意思这里庙多,戏台也不少。按老人们留下的印象,解放前几乎每个月都有庙会,也几乎月月都有戏看;反过来看,这也代表了一个集镇的繁荣程度,所以周边村落的人们也以去永康赶会为大事。
现在流传下来可以确定名字及方位的庙观寺院有:圣母庙(农历四月十八奶奶庙花花求子会)、东岳庙、吕祖庙、白爷庙、老爷庙、 老君庙、文昌庙、真武庙、三官庙、观音庙(南)、观音庙(东)、观音庙(北),另外,镇西门阁上另有关帝供像。
除此之外,还有村西大寺及村东旧大寺各一座。泰山庙以东建有魁星楼一座。出村南,原来建有石制贞洁牌坊一座,旧时,大小官员路经此处须下马下轿,走过以后方可上马上轿。
到明朝中期,因防御俺答汗等蒙族内侵,潇河周边村庄陆续修筑高大的堡墙,永康堡墙周四百丈(始建于嘉靖21年,即公元1542年),如今遗迹难寻。
民国22年(1933年),同蒲铁路一度通徐沟路经永康,设有火车站,为榆次西通徐沟的重镇,可知当时镇容壮观,商业发达。旧永康镇火车站在铁路改线后一直留存,直到21世纪才被拆除。
现在自然遗存有村北洞涡故道。另外有传统特色小吃“瞪眼饼”。
现在依然幸存的古老建筑有:
明清庙观建筑:东岳庙、吕祖庙
明清民居建筑:许家楼院、庙后街民居、许家街民居、画儿街民居
明清铺面建筑:大街临街铺面、南街铺面
民国风格建筑:南街民居
苏式风格建筑:永康供销社、剧场戏台
🔺戏台
🔺吕祖庙
潇河两岸村庄历史悠久,但是由于潇河两岸村庄史料的记载很少,现在很少有书籍能说得清楚这些村庄是什么时候形成的。但是农业社会逐水而居的特点,原洞渦泽附近村庄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也形成了农业社会的经济中心,这种经济中心的地位也一直延续到了民国。
金大定二十九年 (1189) 太原府南川的十大集镇:1、榆次东阳镇;2、榆次永康镇;3、太谷阳邑;4、祁县贾令镇;5、祁县东观镇;6、小店北格镇;7、清源孟封镇;8、清源高白镇;9、徐沟镇(后升级为县);10、大常镇,这在北宋也有记载。根据太原府志以及一些县志的只言片语可以推断潇河两岸各村庄的基本形成时间,也可以根据一些历史事件可以倒推出潇河两岸各村庄的开荒时间。
如果科技进一步发展,人的意识可以进入时光通道,沿着光速逆流,应该可以像看影像一样,看到几千年前,甚至几万年前发生的故事。
另外目前已知潇河两岸古墓需要进一步考证的有五处:
①东阳镇车辋村白起墓(秦)
②张庆乡东贾村庞涓墓(战国)
③王答乡同戈站李淳风墓(唐)
④集义乡桃园堡王禀墓(北宋);⑤集义乡小王村刘承训墓(后汉)
潇河为两岸人民带来了富足,同时也有烦恼。潇河摆脱太行山的束缚,流入太原盆地,流速很快,而且在盆地内横冲直撞,尤其在洞渦泽干涸之后,一到汛期,河道就束缚不住她那脱缰野马的性格,冲毁庄稼屋舍时有发生。而且洞渦泽干涸后,开垦的田地需要河水的灌溉,为了可以灌溉更多的田地,两岸修了很多的灌渠。所以潇河两岸的村民盖房也只能远离河道,但有钱人家的大院还是可以在院内呈现北方水乡生活的静怡和儒雅。
在《竹书纪年》中有记载:“梁惠成王九年,与邯郸、榆次、阳邑者也。王莽之繁穰矣。”潇河是榆次的母亲河,也就是说早在汉朝潇河一带已经是产粮中心。洞渦泽逐渐缩小之后,周围的种田技术成熟,加上五代战乱之后,百姓生活稍微安定下来,土地也迅速得到开垦,潇河两岸的人口和田地也得到快速的增长。
元好问一生的足迹主要留在了山河四省,他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27岁的元好问从朋友李用章口中听到这样的事,为之动容,写下了《摸鱼儿·雁丘词》的姊妹篇《摸鱼儿·双渠词》。
《摸鱼儿·双渠词》
(金·元好问)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
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
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
夕阳无语。
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
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
人间俯仰今古。
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
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
兰舟少住。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藉卧风雨。
元好问笔下真正的爱情,绝非“惊鸿一场”,而是不知所起的“一往情深”,可以感知元好问的共情能力很强,是一个聪慧、爱读书的至情至性之人!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这首诗创作于1217年,故事发生在金章宗完颜璟泰和年间(1201年-1208年)。
《太原》
金·元好问
梦里乡关春复秋,眼明今得见并州。
古来全晋非无策,乱后清汾空自流。
南渡衣冠凡人在?西山薇蕨此生休。
十年弄笔文昌府,争信中朝有楚囚?
蒙古太宗窝阔台九年(1237),遗山(元好问)被拘管山东的期限将满,故只身返乡安置迁家事宜,八月间回到太原,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感到非常欣喜,却又看到家乡的萧条而愁苦,于是创作该诗。
《摸鱼儿·雁丘词》
金·元好问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1206年,从小就爱问问题的元好问,发出千古第一问,将爱情这一人间至味言说得哀婉缠绵、荡气回肠,这一年他16岁。元好问生逢金末元初,乱世烽火。年少成名的他,科考之路却并不轻松,连续四次科考,均铩羽而归。35岁那年,这位大名鼎鼎的“元才子”才在赵秉文的举荐下,考中博学宏词科,这一年元好问终于入仕了。
《过晋阳故城书事》
金·元好问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清见底。
水上西山如挂屏,郁郁苍苍三十里。
中原北门形势雄,想见城阙云烟中。
望川亭上阅今古,但有麦浪摇春风。
君不见,系舟山头龙角秃,白塔一摧城覆没。
薛王出降民不降,屋瓦乱飞如箭镞。
汾流决入大夏门,府治移着唐明村。
只从巨屏失光彩,河洛几度风烟昏。
东阙苍龙西玉虎,金雀觚棱上云雨。
不论民居与官府,仙佛所庐余百所。
鬼役天才千万古,争教一炬成焦土。
至今父老哭向天,死恨河南往来苦。
南人鬼巫好禨祥,万夫畚锸开连岗。
官街十字改丁字,钉破并州渠亦亡。
几时却到承平了,重看官家筑晋阳。
这首诗写于金宣宗贞祐四年(1216),作者南渡黄河之前。此年二月,蒙元兵曾围攻太原。宋初对北汉首都晋阳发动围攻,双方伤亡惨重。北汉主刘继元降宋,宋太宗焚晋阳。在故城东北筑新城,即今太原市之前身。元好问登上悬瓮山,眼望晋阳故城,目睹残垣断壁,写下了此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