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河村庄探源 | 潇河南清徐县集义村

文摘   2024-07-30 18:15   山西  

集义乡集义村

集义村,位于潇河南,是集义乡政府所在地,村名的来源有非常明确的记载。”集义“出自战国孟子的《孟子》,集义的意思是积累善事,行事合乎道义。集义村,唐节度使李光弼征讨叛将安禄山,收复太原时,在此地村民集众举义响应,因而得名。

安史之乱中李光弼在太原一战成名,安史之乱后,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第一”,获赐铁券,名藏太庙,绘像凌烟阁。死后获赠太保,谥号“武穆”,世称“李临淮”、“李武穆”。太原之战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城邑保卫战中以少胜多、以弱击强的一场典型战例,在这场保卫战中,李光弼灵活运用了石炮、地道、火牛、心理战等战略战术,可谓是将守城艺术发挥到极致,他也凭此一战奠定了自己在古代武将中的历史地位。

这一战,也把“集义”这么美好的名字留在了这片土地上,战争结束后,部分村民随了军,部分村民各自回村,恢复了自己的小日子,但是协助唐军打叛军的诸多故事却留在了他们的茶余饭后,和挖的地道里面。同时也给人们心中埋下了重武的种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了可以像李光弼一样成为大将军。李光弼一时间也成为十里八村的偶像,尤其唐军彻底胜利后,更是希望能培养自己的孩子去唐营,并能得到大将军的认可,所以也有人会说,古代集义人重武好勇,任侠好义,但“质鲁少文”(县志语也有记载)。

集义村文物古迹众多,有东大门李家宅院、集义古地道、李家巷李家宅院、集义供销社、福缘寺(已拆除)、集义村张家宅院等,这些建筑都有时代特色,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集义古地道:地道疑为打仗时遗留的部分遗迹,被村民偶然发现,在地道上面加盖房屋,位置位于集义村南大街12号院路东,当时建筑约为清代修建。地道经过主人修缮,成为院主祖辈在清末为 躲避战争,确保财产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之所,地道共有两个进出口相通,拾阶而下进人地道内,通道砖卷圆形顶,砖铺地面,通道拐角处设有通气口与地面相接,地道最深处离地面3.6米。

那么我们需要考证的是:这个集义古地道是不是公元757年,李光弼与史思明作战时挖的地道呢?当年史思明的军营是不是驻扎在了史家社呢?

集义村西南,有一个村庄,名叫史家社,这里的“家”,是弱化读法,读为ɒ,比如:史家社、牛家寨、罗家庄(这一类读法,比如方言中的我家(an'ɒ)、你家(niou 'ɒ)、他家 (tɒ'ɒ))。在徐沟县志中明确记载:史家社原居住居民已经轶散,现在的居民均为明朝迁移过来。

那么史家社是不是当时史思明军队的驻扎地呢?李光弼当年在集义召集百姓,是不是就是为了向史思明的军营挖地道的呢?

安史之乱·太原之战 

至德二载(757年)正月,叛军史思明、蔡希德等发兵十万进攻太原,当时李光弼手中只有不满万人的弱卒,听闻史思明即将攻城,都非常害怕,想要筑墙抗敌。

李光弼说:“太原城方圆四十里,叛军快到了才修墙,只能空耗人力。”在兵力悬殊情况下,李光弼一面防御固守,一面守中有攻。

他让战士挖地道以通敌军军营,打击敌军;他还在城上安装石炮(抛石器),击毙大量叛军;

地道挖到史思明大营,俘斩叛军一万多人。此时,叛军内讧,安庆绪杀父安禄山,自立为帝,史思明退兵范阳,留驻的蔡希德等人疲惫不堪。

同年二月,李光弼率敢死队向叛军发动进攻,斩首七万余级,缴获大批军械。太原之战取得完全胜利。他又进收清夷、横野等军,击破攻击好畤、大横关一带的叛军分支。


太原之战是平安史之乱战争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和重要转折点,是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典型战例。李光弼充分发挥了军事才能,此战为后来胜利收复两京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胜利消息传到灵武,肃宗下诏奖赏李光弼,加他为司空、兼兵部尚书,仍兼同平章事,封魏国公。

对于集义来说,却是在这片土地上为这段历史留下了重要的印迹。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集义人胆大团结,重武好勇、任侠好义也成为历代传承。

到清朝中期,在集义村当中建起东西堡门,西堡门楼阁上供奉关圣帝君,匾曰:“文武圣神”。东堡门楼上供奉,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孔子,匾曰:“人文蔚起”。此后,又在村东南方向建起了专司“科举文事”的魁星阁。

这些建筑反映了人们“文武并重,侧重文教”的新理念,虽然,魁星并未派文曲星降生,但其后二三百年,确也称及上是“人文蔚起”,特别是编书修志方面不乏人才。

另外现在史家社村的秧歌、音乐、锣鼓队成为远近知名的史家社文艺“三宝”。以农业为主的集义,历史上不敢说物华天宝,但也因地制宜,给这方土地的人们带来了温饱和幸福,现如今的大棚蔬菜更是远近文明。集义还有远近闻名的“集义南瓜”。与周围村庄的特色合起来有一首民谣: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的铁棍爱煞人,集义的南瓜疙棱棱深,又甜绵又噎人。

李中《集义的南瓜》

从前集义村有个名叫顺喜则的农民在徐沟衙门前摆摊设点,专熬南瓜粥卖,那粥黄黄的、稠稠的,一股香味远远地就闻到了,吸引人们都来喝一碗。喝到嘴里甜甜的、绵绵的,真是色香味俱全。据传,知县密昌犀常喝集义的南瓜粥,还把磨盘大的南瓜带回老家汉阳。1900年10月1日(农历闰八月初八),慈禧太后、光绪帝驻跸徐沟,密知县又以集义的南瓜进奉。这样集义南瓜的名声就传到了大江南北、京畿地面了。

集义南瓜出名后,还出了邻村假冒的故事。比如有个邻村的农民进城卖南瓜,本应进南门,可他绕远从集义道进东门,并吆喝道:“集义的南瓜疙棱棱深……”

实际上,就是集义的南瓜也并不都好,只有村东一块叫面甕则的地里产得才地道,这是因为面甕则这块地水土特殊。原来,历史上集义村的土地有多种河水可以浇灌,自北而南是潇河、疙塔河、金水河、象峪河。面甕则地处中部,原来地势低洼,诸河灌溉之淤积又经耕作后形成了一种不沙不垆的土壤,农民叫“糯沙土”,肥沃而适宜耕作。加之有经验的农民施以特种肥料——腐熟的茅粪和上草木灰,就产出个儿大、疙棱棱深、又甜又绵的南瓜。

农业社时代,面甕则地辟为果木园,生产高品质的葡萄等水果。单就巨峰葡萄说,就比别的地产的口感好得多,集义葡果也像当年的南瓜一样,美名远扬。成熟季节,葡果园人来车往。榆次的“三郝瓜”、清源西山的葡萄,还有其他各地的供桔、贡酒,不都以供为荣么!集义的南瓜和葡果也曾是贡品啊。

物丰水美,人杰地灵,

蔬菜大棚,鳞次栉比,

日光温室,星罗棋布,

葡萄皮薄味美,

素有“北国明珠”之美誉,

养育了数万淳朴的农民,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郦道元《水经注》洞过水

🔺地理学家利用现代卫星图像技术还原的太原盆湖水退变图

🔺结合史料及郦道元水经注中洞过水记载还原公元527左右的洞过水不规则的逐渐萎缩示意图

郦道元《水经注》卷六

洞过水出沾县北山,其水西流,与南溪水合,水出南山,西北流注洞过水,洞过水又西北,黑水西出山,三源合舍,同归一川,东流南屈,径受阳县故城东。案《晋太康地记》,乐平郡有受阳县,卢谌《征艰赋》所谓历受阳而总辔者也。其水又西南入洞过水。

洞过水又西,蒲水南出蒲谷,北流注之。洞过水又西与原过水合,近北便水源也。水西阜上有原过祠,盖怀道协灵,受书天使,忧结宿情,传芳后日,栋宇虽沦,攒木犹茂,故水取名焉。其水南流,注于洞过水也。

西过榆次县南,又西到晋阳县南,榆次县,故涂水乡,晋大夫智徐吾之邑也。《春秋》昭公八年,晋侯筑箎祁之宫,有石言晋之魏榆。服虔曰:魏,晋邑:榆,州里名也。《汉书》曰榆次,《十三州志》以为涂阳县矣。王莽之太原亭也。县南侧水有凿台,韩、魏杀智伯瑶于其下,刳腹绝肠,折颈招颐处也。其水又西南流,径武灌城西北。卢谌《征艰赋》曰:径武馆之故郛,问厥途之远近。

洞过水又西南为淳湖,谓之洞过泽。泽南,涂水注之,水出阳邑东北大嵰山涂谷,西南径萝蘑亭南,与蒋谷水合,水出县东南蒋溪。《魏土地记》曰:晋阳城东南百一十里至山有蒋谷大道,度轩车岭,通于武乡。水自蒋溪西北流,西径箕城北。《春秋》僖公三十三年,晋人败狄于箕。杜预《释地》曰:城在阳邑南,水北即阳邑县故城也。《竹书纪年》曰:梁惠成王九年,与邯郸、榆次、阳邑者也。王莽之繁穰矣。蒋溪又西合涂水,乱流西北入洞过泽也。西入于汾,出晋水下口者也。

刘琨之为并州也,刘曜引兵邀击之,合战于洞过,即是水也。

郦道元水经注中同时记载:“汾水又南径梗阳县故城东。故榆次之梗阳乡也。魏献子以邑大夫魏戊也。京相璠曰:梗阳,晋邑也。今太原晋阳县南六十里榆次界有梗阳城。汾水又南,即洞过水会者也。”

梗阳乡、涂水乡在郦道元写水经注时,均属于榆次县,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析晋阳和榆次的部分地区新建立了清源县,因城西北有清源水而得名。金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析平晋县、清源县和榆次县部分地区置徐沟县。

徐沟置县两种说法 

徐沟置县有金大定二年(1162年)和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两说。明万历《徐沟县志》知县王敷学叙云:“谒古庙、搜碑记,偶见记称,咸书大金大定二年始设县治。” 县文物管理所原所长万青云则依建庙年代佐证立县时间。他说,古代修建大庙是有皇规钦定的,凡是立县的城镇方可创建城隍庙、文庙,先设治,后建庙已是“永垂成宪”,而康熙《补修县学碑记》:“徐邑文庙创建于金大定壬午(1162年,即大定二年)”。据此,现均依“二年说”。

《左传》有“涂水”;《汉书》:“榆次有涂水乡”;《水经注》说,榆次涂水乡“晋大夫知徐吾之邑也”。还有“涂阳县”(《十三州志》)、“涂阳城”(顺治《清源县志》)等说。由此来看“徐”“涂”渊源颇深。立县之前,徐沟地区周属涂水邑;汉属涂阳县,又降为乡,属榆次县;晋先后隶属榆次、晋阳县;隋先后隶属榆次、太原、晋阳、清源、阳曲县,宋先后隶属榆次、平晋、*宋平北汉,毁晋阳城后,改晋阳县为平晋县,在今太原市小店区南畔村、北畔村之间建县城。后移治晋源镇,明洪武改平晋县为太原县。清源县。曾称涂水乡、徐水乡、徐川镇、徐沟镇。(参见刘文炳《徐沟县志》)。

涂阳城是今何处?清徐县地名研究者关光远先生的看法:黑城(今徐沟镇红城村。乡间读“黑城”为“黑shí”。“shí” 是“城”的白读 )乃古涂阳城。

理由有二:一、永乐《太原府志》记载:“涂阳城,在清源县东二十里,周三百一十六步。晋大夫祁氏之邑。”(《太原府志集全》第116页)顺治《清源县志》也有相同记述:“涂阳城,在县东二十里。晋大夫祁氏之邑,魏献子以知徐吾为涂水大夫,即此。今废。”黑城村与之方位、距离相吻合。

二、清徐县以“城”命名的村庄只有三地:尧城、鹅(城)池和黑城。前二城已有解,惟黑城无出处。且黑城村北有龙家营,南有黑城营(曾名“黑石屯”。营、屯,驻军防守)拱卫。由之,黑城村是涂阳城的唯一所在。1966年“文革”初始,村民认为“黑”不革命,遂改“黑城”为“红城”。


古代皇权不下县,没有政府机关的地方,一般情况政府不会出资搞基建,潇河这一带的村庄在几千年来,大多为百姓生活自然嬗变。

看见山西
分享名著,分享生活点滴,分享美图美文,分享育儿成长的心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