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老城区85:太平北路,南京最早的景观大道

文化   2024-08-22 13:25   江苏  

上次说过太平南路。有南就有北,太平北路虽然辟建的很晚,但却是南京最早的景观大道。


太平北路


位于南京玄武区,北起北京东路,南至中山东路,全长1.5公里,路幅约42米。

以前中山东路以南有条太平路,往北的对面没有大道,太平路到此就是个丁字路口。

1936年太平路斜对面建了一条窄窄的东海路,是总统府西侧的一条更狭窄的西街拓宽而成的。那时京市铁路(市内小铁路)从附近通过。

1958年拆除了京市铁路,当年玄武区唯一可跑公交的最宽南北交通,就是只有9米宽的成贤街-碑亭巷。为了不再憋屈,1959年将东海路再度拓宽,向南正对太平路,向北延伸至北京东路修建了这条大路。一条宽广的大路建成后命名为太平北路,对面的太平路更名为太平南路,南京由此多了一条南北大道,从鸡鸣寺直通夫子庙。

迎宾景观

传说太平北路是按飞机跑道的要求设计的,这个说法可能有些夸张,不过这条路确实有些独特。

上世纪70年代南京迎外宾有一大一小,大的是长江大桥,小的是小红花艺术表演。带老外参观完长江大桥再去中山陵11号看小红花,中途故意走太平北路。1971年6月周恩来总理陪罗马尼亚总统来南京,安排群众在这条路上夹道欢迎。

那年头南京大街上的汽车很少,皮鞋穿一星期不用擦,一尘不染还很锃亮。1975年我在大庆路(中央路)看到一长队轿车驶过,敞篷那辆并排站立着来访的金日成和陪同的邓小平。车队转到太平北路时,金日成要求下车步行,表示朝鲜也要学建这样的街道。现在看到朝鲜有几条宽广的大道,就是受到这条路启发修建的。

路面空旷的太平北路,平时跑着拖一根大辫子的无轨电车,凭什么就能成为景观?

  • 论宽,它宽不过北京长安街。可长安街没那么多行道树;

  • 论行道树茂密,它比不上南京东郊陵园路。可陵园路上没有绿岛;

  • 即便是有绿岛的中山大道,树种也单一。

再瞧瞧这太平北路,1961年两侧的绿岛就闻名于世。内栽植龙柏、海桐,后排是乌桕树和黄杨绿篱。夏天就是浓密的五彩林荫长廊。

太平北路上的树,其实是南京老市长彭冲提倡种植的。到底还是老领导有眼光,要不怎么担任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呢。开始种的行道树有刺槐和杨树。1962年淘汰了刺槐,改种薄壳山核桃,也就是碧根果。1970年又嫌杨树和乌桕树太土,缺乏南京味,把它们淘汰后改种了水杉、落羽杉、池杉等树种。

水杉高大挺拔,与银杏一样素有“活化石”之称,和薄壳山核桃形成了绿色通道。然而薄壳山核桃根浅,在日后的大风中易倒伏,水杉就成了主打。打造出的“杉林大道”成了人气很高的“恋爱路”,尤其是杉林最密集的文德里桥-四牌楼一带,正好在东南大学旁边,可供青年学生们结对遛弯。

绿岛内,首次在南京使用了红花檵木,并与绿色海桐球以及桃叶珊瑚等错落搭配、相映成趣。

对比之美

太平北路刚建好不久,60年代南京市民把它叫作“新马路”。这条景观大道被珠江路拦腰截成南北两段。南北两段风格迥异,形成了中与西、怀旧与现代的鲜明对比,给人一种带反差的美丽。

  • 北段有东南大学生活区,以及和平大厦、科学会堂、太平商务大厦、长城大厦、成贤大厦等高档写字楼,体现了快节奏的都市风格

  • 南段翻新出民国风格的1912街区、江宁织造博物馆和南京图书馆新馆等新景观建筑群,俨然是具有情怀的休闲街区

民国后的南京城聚集着诸多显赫的政界要人和学术大家,必然成为中西交会之地。因而民国时期的建筑和社会风尚,均带有中西合璧的味道。由此自然形成了延续至今的南京时尚背景底色。

太平北路北段处于珍珠河东侧沿岸,河对面是成贤街。珍珠河是三国时东吴开凿的潮沟,跨浮桥与运渎连接。

这一整片(包括东南大学)明代为国子监,四牌楼就是为国子监树立的。在此曾搭建过的水上浮桥,曾是为国子监运送粮食、货物所建。当然现在的钢筋水泥“浮桥”车水马龙,人人都可以走。

浮桥北边一点是文德里桥,桥西成贤街上是原民国政府的教育部。桥东的路对面是太平北路120号,有一所创建于1952年的成贤街小学。这是南京市政府批准的第一所对外开放小学,先后接待过世界各地近千批、数万多人次外宾,其中有国家元首和首相。该校主打京剧文化,校内有一个京剧排练厅,也是市少儿戏曲教育基地。

几番打造

太平北路南段的1912街区,是硬生生打造出来的。地块原属南京军区炮兵司令部,为军事管理区。

因靠近总统府,为了商业和文旅需要,让出了军产。其中有两处是真正的民国建筑,便以民国元年的1912年命名,建起了仿民国休闲街区。2004年开街后一下子火了起来,成了年轻人经常打卡地。据说目前热度下降,街区开始调整。毕竟消费太高不适合年轻人持久来打卡。

1912街区没建之前,对面的“火车票代售处”,才是过去外地学生们最关注的。每当寒暑假来临之前,抢到回家的票是第一要务!

2005年十运会前,太平北路进行了一次街景大整治,实施路面、杆线、平改坡、立面出新等提升品质的改造。

太平北路最南端,清代处于“大行宫”核心区域。2007年和2009年,先后建成开放的南京图书馆新馆江宁织造博物馆,一东一西把住路口。

2011年开建地铁3号线,走经太平北路,沿线移走近200棵大树,为此闹过不小的护树风波。地铁线建好后这些树虽尽力迁回,但成活率不是很高。较短的长江路段上补种了法桐,1912建筑群等其他路段,重点补种了新的水杉。须知,杉林大道是太平北路的脸,其名声就好比陵园路的法桐大道、北京东路的雪松大道、北京西路的银杏大道、雨花西路的红枫大道和大厂新华路的广玉兰大道……。

建地铁时,文昌街路口的过街天桥也被拆了。这座天桥早已成了附近市民心目中的标志性形象,因而引发了大家的强烈不满。

为此2017年复建启用,以新的面貌重回到了南京人的视野。

自打建太平北路,沿珍珠河所设的滨河绿化带,就是当年这条路最大的加分项。有个袖珍的珍珠公园,是老头老太下棋打牌消磨退休时光的好去处。

然而因珍珠河早已长年废用,一度曾沦为臭水沟。1995年雨污分流改造后,珍珠河才清流徐徐。2017年沿珍珠河两岸长达1.4公里,栽种的樱花开始绽放,比鸡鸣寺只有400米樱花大道更爽!

遗憾的是,曾经为这条路增光添彩的乌桕树不在视线了。秋天若有红彤彤的乌桕树叶会更好看。尤其是乌桕树结的籽,是孩子们从前玩打仗游戏极为便利的弹药库。从家里偷出竹筷子,一头劈开,把脱落黑壳又白又硬的乌桕籽夹上,一捏筷子,“子弹”啪的一下就开仗“打排梭”了……比玩弹弓枪更原生态。


以上图片未注明出处者,一般来自网络

谢谢阅读

原创不易,关注和转发是最好的支持

本专栏从2023年每周食普和生活各发1期。

卧竹轩
人类不能辜负大自然的馈赠,既不要视而不见,也不可过度索取。从事临床药学和教学几十年,也曾在多家食品企业兼职。食与药都和健康紧密相连,吃要吃个明白。对食物的态度,可以窥见一个人兴趣的广泛程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