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老城区89:南京的寡妇面

文化   2024-09-19 13:27   江苏  

面条是南北各地都很家常的面食,所以可以单说吃“”或下“”。历史上南京的人口比国内其他任何城市都更混杂,东西南北交融最多,各类理应很多。

南京除了没有打卤面,其他鸡汤面、干挑面、海鲜面、四川凉面、西北拉面,还有苏式的老卤面等都有,各种炒面也不少。不过,若论能在南京大街小巷遍地开花的,恐怕就是皮肚面。皮肚面是一种汤多面少的小煮面,是南京标志性的美食之一。

全国各地都吃皮肚,它是天生做杂烩菜的料。它之所以能成为南京主流面条的主打配料,只因起源于三元巷的“寡妇面”。

三元巷

三元巷是南京新街口地区中山南路西侧上的一条小巷子,长不到150米,属秦淮区,进去不远就是明瓦廊。相传此处原是明嘉靖间抗倭名将尹凤旧居。尹凤武学超群,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获三个第一,号称“连中三元”,此巷由此得名。

其实明代与宋代一个德行,也是重文轻武,武举并不设殿试。尹凤实际上只中了两元。人们参照文举殿试有状元,附会他也殿试第一成为武状元了,夸其为“三元”。旧时南京城区娶亲的花轿有意经过三元巷,希冀子孙后代都能高中上榜,出人头地。

这里也是蒋介石1928年掌握了军政大权后,初到南京时曾住的地方,在这建了总司令部。宋美龄还在此上演了一幕出走闹剧。

三元巷紧靠小吃街明瓦廊、大香炉,必然也进入了风味浓郁的街巷行列。要德火锅、哈尔滨水饺、杨四龙虾城,还有“协记”等面馆穿插在巷内外……

然而三元巷,就是找不到任何一家挂“寡妇”招牌的小吃店。

寡妇面

找不到“寡妇面”,是因为“寡妇”在南京并是个好名声,因而没人抢注。可四川内江人的心态就好,他们那里也有一家“寡妇面”,人家就大大方方地打着这光鲜旗号,还把店开到成都去。

传说三元巷的“寡妇面”始于1963年的祁家面馆。祁先生和陈秀英夫妇俩,都在南京同庆楼上班,因祁先生重病他俩双双离职。陈氏30岁左右时丈夫去世,她为了养活一家人,自己开了个煮面摊子。她老公公1952年曾在大香炉20号开过一家小煮面馆。她老姑家在六合,当地有一种带皮肚的的杂烩菜“头道菜”,他们经常用吃剩的杂烩菜下面。因而她也效仿用皮肚杂烩菜下面。

早年陈氏只是在三元巷居民楼下搭个路边棚做生意,2000年前后已经成了老太的她才从路边棚迁进正式的门面房中。

寡妇面”并非是陈老太自称。以前在街边摆摊并没有名称,熟客开玩笑顺口叫它“寡妇面”,她不好发作只好默认。有了正式店面后,只因碗大似盆就以“大碗面”名之。

我经常纳闷,人的胃怎么会有这么大容量?可事实上发现,连小姑娘们也都能huai的一口不剩!

她家的面口味好,越来越受欢迎。以前路边棚时食客就多,常常发号牌,凭牌取面,有时等两个小时才能吃上。新店面地方大了,仍然是寡妇门前顾客多,店中常人满为患,经常有小姑娘结伴打车来吃。陈老太嫌忙,只卖中午一顿,晚上不开!搞得浦口有人一大早过江来,就为huai一碗她家的皮肚面

她家的面不是几碗一锅出,而是每碗单独照料,所以叫小煮面。采用两锅制,一口是大的煮锅,一口是小的烩菜锅。面条先下在大的煮锅里七成熟后捞出,再下到小的烩菜锅里,加入高汤和各种配料调好味道出锅。下好一碗面时间不超过3分钟。

捋捋清啊:

南京大碗面,本名小煮面,来源于50年代六合人开的小店。真正成为南京小吃,是从1963年的皮肚面妇面”开始。

现在陈老太高龄,生意早已交由子女打理。据说正宗挂牌大碗面的有两支,一支是搬到附近大香炉32号女儿女婿的祁家老店,另一支是儿子在张府园的一家大碗面。口味差不多,只是现在的碗比过去小了。虽然没人再呼“寡妇面”了,不等于暗地里不争个正宗。

老城改造时,三元巷的面馆都拆迁了,只保留下个“协记”。因为皮肚面生意红火,三元巷附近一下子开出了五六家面馆。招牌不同,但都声称“寡妇同款”。好在口味都很摆。

升级版

在南京,皮肚面比盐水鸭、鸭血粉丝汤和牛肉锅贴更贴日常。皮肚面虽然资历浅,但它征服了几百万南京人的胃,占领了全城。有人从外地回来,出了车站先来晚热气腾腾的皮肚面

皮肚面,讲究的是汤和料。至于面条,碱水的、手擀的、机制的无所谓,但必须要给出“皮肚劲道,面条很Q”的感觉。尤其在意的是皮肚的处理,非常重要,必须吃不出腥味和哈喇味。

一般用骨头汤做汤底,考究的用板鸭和金华火腿吊高汤,也有用鸭腿熬制的家庭版。汤可白可红。

面汤里可选择加青菜、西红柿、木耳、豆腐干、榨菜等素菜,以及肉丝、猪肝、香肠、鸡蛋等荤菜,配上皮肚。如果是全套都加,就叫“全家福”。当然不爱吃皮肚的也有青菜肉丝面或阳春面。不过我每次吃都不要加香肠。

依我看,皮肚面就是安徽、苏州和淮扬口味相结合的产物。大碗则是南京特色。

辣油都是店家自制,供食客自取。有人甩放,我是从不加辣油的,以便细品分辨食材的新鲜程度。

因为这种面很容易学,所以很快扩散到全市范围。比较出名的有明瓦廊的易记,陆家巷的项记,南大门口的听香、莫愁新村的君华、秦虹小区的管记、评事街的老太、科巷的鸿福、三条巷的全福等……还有假传人教做面的。

穿越了半个多世纪的寡妇面,流传至今散枝开叶,增加了不少花样。有加大块五花肉的,也有加毛肚、腰花、鳝鱼和肥肠的。

南京人吃面喜欢说huai碗面。huai是更深切的吃,是那种恨不得把脸埋在碗里其他什么都不想的吃……我估计可能是“劐”字的方音。

以上图片未注明出处者,一般来自网络

谢谢阅读

原创不易,关注和转发是最好的支持

本专栏从2023年每周食普和生活各发1期。

卧竹轩
人类不能辜负大自然的馈赠,既不要视而不见,也不可过度索取。从事临床药学和教学几十年,也曾在多家食品企业兼职。食与药都和健康紧密相连,吃要吃个明白。对食物的态度,可以窥见一个人兴趣的广泛程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