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呼啦啦一群视频在说“立秋”,剧本相同,台词一致,只是换不同演员登场。
都在说:
今年的立秋在七月份很特别,是因为在民间关于“立秋在不同的月份,有不同的预兆”;
民间有“六月秋,两头不收;七月秋,两头都收”的说法;
“早上秋凉飕飕,晚上秋热死牛”。今年立秋时间是早上8点9分。属于上午立秋的“早上秋”,因而比较“凉爽”;
立秋分公、母。立秋当日是单数的为阳数,是公秋;立秋当日是双数的为阴数,是母秋。“公秋爽,母秋凶”。
这些视频为了给自己留后路,还都动不动加上个前缀“民间说”的。这不就是把地摊文学当名著吗?
阳历为主
首先,将“立秋”与阴历挂钩就是非常错误的!
中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历史上天文和历法一直领先世界。但农历是阴历吗?
历法就是规范计时,必须与天文相结合。中国最早的计时就是采用“看太阳”,因为农业与太阳有关。古代为了农时,发明日晷、圭表等计时工具,为制定历法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诞生了24节气。因此24节气属于阳历。
而阴历则是按月亮位置安排的,好处是观测方便,只需望月亮的圆缺即可,便于普通老百姓掌握。先民们使用阴历自有其便利之处,据传产生于夏朝,故曾有夏历名称。但因阴历不适合农作物生产,因此夏历为阴阳合历。1970年改称农历。2017年由南京紫金山天文台颁布发行了新的国家标准《农历的编算和颁行》。
包括立秋在内的24节气属于阳历,公历也属于阳历,所以每年对应在公历的日期基本固定,前后相差不过一两天。比如立秋,每年都是8月的7、8二日,偶尔因闰年出现在9日。所以不存在以“立秋”定早秋、晚秋的方法。
大部分地区“立秋”并非秋天,真正气象学上的秋天是“候平均温”在10-22℃,5日为一候。江淮地区大概要到处暑节气入秋。秋天来的早晚可能与气象上的某些特殊现象有关,比如厄尔尼诺、拉尼娜等现象,与阴历日期毫不相干!
阴阳合历
阴阳合历就是将月亮历(阴历),与太阳历(阳历)结合用。因日月在天空中“轮转”的位置不相合,年和年天数不同碰不到一起,阴阳二历结合在一起必须要用闰月来找补。不同年份隔三差五来个“闰月”,就是让阴历适应阳历的节奏。这就是我国的农历,属于阴阳合历。
怎么区别阴阳?
凡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节令均按阳历设置,比如三伏、数九及二十四节气,是以太阳相对位置而定的;
凡是与娱乐消费为特征的节令均按阴历设置,比如过年、元宵节、三月三、端午、七夕、中秋、腊八等。
也就是说,干活靠阳历,休闲用阴历。
说实话,若不是为了照顾传统节日春节,也就是过年,阴历早就取消了。因为它对农业生产起不了多大作用,对农业生产有24节气足够了。
保留阴历
阴历虽然没有大用,但普通人看月亮比看太阳方便。看太阳看的是上升高度,或者是看立竿见“影”之长短,都需要测量。当然现在有了更精密的天文仪器了。这就明白为什么立秋能精确计算出几时几分。
而看月亮只要看月相即可:
饱圆的望月即满月,不是十五就是十六;
半圆的上弦月在初七、八,下弦月在二十二、三;
朔月几乎不见,即初一。
其实阴历也能准确测定,否则怎么计算闰月来与阳历匹配呢?
不是为了过这些传统节日,平时只需知道公历即可,因为每个周末休息日是按公历。
那么阴历是不是对生产生活一点用处也没有了呢?也不是的。既然阴历与月亮有关,就不得不考虑“潮汐”现象。海边的涨潮落潮只与月亮的圆缺有关。妇女的月经周期大多是28天,与阴历月接近,因此来例假也叫“来潮”。
在海边的渔业,盐业、养殖业等,以及去钱塘江看大潮,应该重视阴历。不过对于专业人员,即使没有阴历,也可凭自己的专业知识准确判断潮汐时刻。
我们保留阴历,主要是因为它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仅此而已。阴历比阳历相对更浪漫一些,可以更多地赋予某些诗意。但硬是强加上个“公母”,就太过分了!
以上图片未注明出处者,一般来自网络
原创不易,关注和转发是最好的支持
本专栏从2023年每周食普和生活各发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