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本书即便再精彩,读过一段时间后总会忘记大部分内容;我们读了很多年书,学过许多知识,离开学校后,真正留在大脑的知识并不多。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读那么书?为什么还要在学校渡过那么多年?
其实,无论是读书也好,求学也罢;它们就好比人们每天都要吃饭一样,吃过的东西或许也就是当时咀嚼下咽时,会觉得很美味,令人回味无穷,而人们转头就会忘记这个味道一样。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嫌吃饭是一件麻烦的事就不去做,因为这件事是维系生命的必经之路。
人的生命延续包含两方面:一是身体的健康;二是精神的寄托。人类学习和读书就在于让自己的精神生命得以丰盈,能够有所寄托。
爱因斯坦曾说:“所谓教育,应在于学校知识全部忘光后,仍能留下的那部分东西。”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在一名教师的课堂上受到的影响,学过的知识,能够在多年以后,回想起来记忆犹新,又或是觉得至关重要,那这名教师一定是成功的教师。
今天在吉姆奈特《高效教学》一书中看到这样一句话,让我感触颇深,也有所思考:“高效教学计划始于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我想要学生上完这门课后的5年、10年或20年铭记在心的是什么?”实事求是的讲,在自己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从未在备课时思考过这样深刻而又深远的问题。
更多时候,可以看见教师们在备课时分析得就是这堂课要让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或者在拟定计划时仅仅分析了这学期结束后要达到什么目标。能够从学生今后的人生这一角度来拟定教学计划、思考教学问题的,可谓是少之又少。
那么教学究竟要干什么?仅仅只是为了帮助学生应对考试那一关卡吗?我想这只是一种狭隘的育人观。真正的教学,一定是能够带给学生生命的启迪、智慧的觉醒、人生的发展。
正因如此,教师在思考学科教学时,应该从更为高远处思考学生学科学习后的收获,而不能将目光只放在眼前和当下。当然,教师的教学目标仅仅定位于帮助学生完成考试,或许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对学生生命的触动一定不会太大。反之,教师若是能从学生人生发展的角度去思考学科教学,教学效果一定不会太差。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各个学科有了核心素养,学生也有发展核心素养。所谓立意长远的教师,就是能够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角度,思考学科教学如何将素养培育落地并走深走实。其实这个素养立意的教学标准,就是要求教师要思考几十年后,学生在您课堂教学上铭记的东西。
从这些变化也不难看出,教师在实施教学时,目光若还只是仅限于考试长度和宽度,是绝不能满足考试的需求更不能实现育人的目标。教师只有将教学放置于学生未来成长的人生旅途中时,才能顺应教育变革的需要,也才能真正发挥好教书育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