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奎|一袋面粉

文摘   文学   2025-01-08 06:01   陕西  

 

 

那是发生在上世纪八年代,作为老革命的父亲养成了早起锻炼身体的习性,每天天未亮就要出去跑步,吸吮一天中最先来到的纯净之气、清爽之风。这天东方还未泛起鱼肚白,父亲的生物钟已把他早早唤醒。他动作麻利地简单洗漱后,舒展着胳膊小跑出了单位大门。那时的父亲住在单位的宿办楼里,也就是宿舍和办公室合二为一的那种,这也算是当时的一个特色吧。


父亲所在单位党校的后面是县面粉厂,面粉厂虽与党校有着一段距离,但墙外的小道像一条绳索似的将两个单位系在了一起,父亲每天都要用脚步丈量这条十分熟悉的道路。凌晨时分的面粉厂里机器轰鸣,橘黄色的灯光向外发散,那是厂子在上夜班。这声音对父亲来说是熟悉且悦耳的,这条小道就是闭着眼睛都能安全通过。忽然“啪”的一声,一个松软东西从墙头掉落了下来,砸在了父亲的脚面上,父亲吓了一大跳,俯身用手一摸,是一袋面粉。他抬头察看,墙头上一个黑影顺着树干迅速溜下。父亲明白,这是面粉厂上班的某个人借工作之际偷来的,先把面粉扔出墙外,再爬树翻越围墙,拿走面粉。那个年代,一袋面粉要十块多块钱,而且要凭购粮证按每月定量购买,当时的普遍工资月均五六十块左右。父亲掂了掂,是包装好的一整袋50斤面粉。这时,从墙上缝洞里传来压低声音的喊声:“叔,叔,甭喊叫,是我,完了感谢您,我给你两瓶西凤酒。”父亲一听,呵斥道:“小伙子,你这是盗窃行为,是要挨处分的,赶快把这拿回去,交回厂里。”


“算咧,算咧,让你捡个便宜算了。”从里面传来了一阵“沙沙沙”远去的脚步声。

我不知道父亲当时是怎么想的,据父亲说,他扛起了面粉,径直来到面粉厂,交给了门房值班室,说明了缘由,方才去继续锻炼。

大约一周后,面粉厂的领导来到父亲单位,对父亲说,经过厂里追查,查出了那天偷拿面粉的职工,对其进行了开除公职的严肃处理,在职工中以儆效尤,并对父亲的检举行为表示感谢。

一月后的一天,同一时间,同一地方,父亲仍旧走在这条路上,这次没有面粉砸下,而是父亲的头脑后被拍了一砖,父亲强忍疼痛回头……


我记得,母亲和我去看父亲时,躺在病床上的父亲头上缠着绷带,活像从战场上下来的伤病员,显得又滑稽又可爱。那天,派出所来了个民警,询问父亲袭击者的身材相貌,父亲说,他当时脑袋“嗡”的一下,就什么也不记得的了,没看清那人的样子,父亲对民警说,他(自己)人不要紧,和跌了一跤头磕地一样,无妨事的,没必要去追查了。

不知道父亲说的是不是真的,或许他真的就没有看清那人,也或许他觉得他的做法让那人丢了饭碗自己有些自责和遗憾吧。




冯玉奎,男,供职于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凤翔区作协会员会员,宝鸡市作协会员。钟爱阅读,喜研酒史,偶有习作,聊为练笔。    

作者简介











【联系方式】


《雍州文学》编辑部

欢迎您的关注和投稿。

微信ID:gh_fcf994b1b24a

联系邮箱:fxzxgwyx@sina.com

我们努力做到最好!


征稿启事


1.投稿人必须确定本人拥有作品网络版权的处置权,投稿文章产生的版权纠纷由投稿人自行负责。编辑部拥有对作品内容进行适当修订后发表的权利。

2.本平台原则选用原创首发稿件,首发稿件一经采用即视为将网络版权授予《雍州文学》,平台将在文内设置“原创”标识,其他平台转载必须联系转载授权或注明转载自《雍州文学》。  

3.散文、小说作品原则不超过5000字,长篇小说提供完整版和5000字以内节选版,单首诗歌200行以内。

4.投稿时应在邮件“主题”栏标注文章名称+作者姓名,并在正文中留下联系电话。

5.投稿时请在稿件正文末尾附上作者简历(含个人近照)一份(平台编辑对简历有删改权)。请务必通过指定邮箱投递稿件,凡微信发送作品一概不予接收。如有图片,请注意图文分开,但指明图片位置和要求。

6.《雍州文学》微信公众平台已获得并将开通微信授权的打赏功能。欢迎读者为自己喜欢的作者和喜爱的作品打赏。我们将在预留平台运营基本费用(10元以内不返还,作为平台编辑、运营费用)的基础上,按照打赏金额50%比例为作者发放稿酬,稿酬最高300元。微信公众平台官方打赏计算期按通用流式模式,返还期一般为自稿酬核算结束起10天。

7.投稿邮箱:凤翔区作协《雍州文学》fxzxgwyx@sina.com。

8.按照稿件投递的先后顺序,责任编辑进行初审,编委会复审,编辑审阅工作将在收到投稿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若自投稿日起15个工作日内未推出即视为稿件不予采用。



时光捡漏

  您的读书笔记




芳菲随笔

欢迎你的关注



扫码关注
《雍州诗词》
微信公众号





雍州文学
凤翔区作家协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