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一九八二年,凤山县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雍川公社成了雍川乡,大队成了村委会,生产队成了村民小组。土地分到了户,大锅饭的时代过去了。能干的人终于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了。申家村做炮的作坊又红火了起来。村子里的男人,女人都在卷炮、做炮、卖炮,就连小娃们也闲不下,放了学,就给自家纫炮、辫炮,或者到旁人家里做小工挣钱。
敬录善家里依然清贫如洗。敬录善不让家人做炮,孙兴也不会做炮。他只会种地、放牛。牛分到户里,几家子人合喂一头牛,有的人家连一条牛腿都没有。庄稼汉人,最希望的是有自己的土地、自己的牛,过上老婆娃娃热炕头、二亩土地一头牛的小康生活。但是,要买一头牛,没有七八百元不行。他又一次想到去山里求助哥哥。
孙兴在山里活人时心里是苦焦的。吃啥都味同嚼蜡。到了申家村,女人的温言软语滋润了他呆板粗糙的心灵,女人那温热的肉身子煨软和了他浑身的腱子肉。他的生活像一潭清水,因为有了女人而波澜起伏了。他觉得,生活对他还是眷顾的,活人过日子也有了劲头。
孙兴六岁那年,家在甘肃武都的父亲饿死了。他和哥哥跟随着娘来到了凤山县的北山里。不久,娘得了克山病也死了。他和哥哥两人相依为命。他十五六岁就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后来,哥哥娶了媳妇分家另过了。他在地里忙活,回到家里,还得抓锅抓灶。艰难的生活磨练了他的意志和耐力,也强健了他的体魄。二三月里,天那么长,他上山爬坡地锄玉米、锄高粱一整天不吃一口饭,手里的活儿照样不停。割麦子时节,天热难耐,他一整天不喝一口水,照样割三亩麦子。麦子割完,用绳子捆好,往家里背。他将像小垛子一样又高又大的麦捆子放在肩头,从深沟里往上爬。他穿着草鞋的脚蹬着坡上的草根,双手紧紧抓住灌木丛的小树枝,身体弯成了九十度,麦捆子几乎将自己压垮了,他硬是咬紧牙关,挣扎着弓起身子往前爬。在申家村生产队里,他总是争着干脏活、累活,只为了多挣几个工分。闲暇时,他和女人薛玉翠给人家起猪圈、踏胡墼(打土坯)。进山割柴时,别人扛一条扁担,一天割一担柴。他扛两条扁担,一天割两担柴。他把这一担柴向前担半里路,又折回去担那一担,就这么轮换着,将两担柴担下了山。申家村人都感叹,孙兴是个“毛”人,毛就是厉害的意思,用在这里就是非常勤谨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有的人说他,张开一把手下去就是能耧五个印儿。作为庄稼人,他活着就是为了干活儿。他成为申家村的一名社会员后,习惯了山区粗放式耕作喂牛的他对平川里活人过日子充满着好奇和新鲜。很显然,平川里的生活是多彩而富含人情味儿的。平川里地平水浅,离城不远,更重要的是人多。出门见人,进门还见人。走在村子里,人与人见了面就笑呵呵地打招呼。人多了话也就多了,心眼儿也活泛了。人的感情就像泉水一样,不停地释放就会不停地汩汩流淌出来。人与人之间充满着浓浓的情谊,一个家门里的人,一个巷道里的人,对门数户、隔壁邻家谁家有事都来帮忙,谁家有困难只要你张嘴,大家伙就相互帮衬着。他见了人,笑呵呵地和人家打招呼。人家一见他的笑脸,也就没有了芥蒂,就愿意和他说话。有许多人问候他、关心他、帮助他,他激动、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干,在这样的生活环境里,安安心心生活一辈子。来到敬录善家,有这么多人眼巴巴地期待着他,他更像一头被鞭子吆圆了牛一样,跑得更快了。
敬家人对他也很好。他对田地里的活路不熟,就有人来手把手地教他。村里人吃饭都端在大门道里吃。大家伙的饭食都不讲究,都以粗粮为主。一碗包谷糁,一片粑粑馍,谁家都是这样的饭食,谁也就不笑话谁也不眼热谁。大家坐在一起,谈天说地,说古论今。他也圪蹴在一旁,倾听着人们的闲谈。谁家要给儿娶媳妇了,谁家媳妇要坐月子了。他从这些琐碎的家长里短中体味出乡情的醇厚和甜蜜。
孙兴每月都要选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将敬录善、敬文祥、敬文瑞叫到院子里,给他们洗头理发。哪里有庙会,他也会拉着架子车让儿女们坐在里面,敬录善抓住跨厢去跟会。他的勤劳和善良很为老人们称道。申家村的人常常把他作为教子育人的楷模。他知道,他是有责任的,他能来这个家,就是为了将一家六口人的生活拉扯起来。他从来没有想过儿子亲不亲、女儿乖不乖。他也从来没有想过,养育儿女是不是会得到回报。他做事一向凭的是良心。他只希望自己的言行能让申家村人不说闲话,不让女人难肠,不让娃娃分心。
任凭孙兴怎么努力,那个碎怂敬文瑞就是不理识他。他想和敬文瑞说说话,敬文瑞就是不到他跟前来。他在家几乎就待不下半个钟头,稍不留神就溜了。敬文祥考上了乡中学,敬文婷也上了学,三个娃的学杂费和书本费以及这样那样的支出特别大。孙兴卖光了粮食,翻修了家里的厦房。光这一下,就花掉了所有积蓄,还拉下了账债。他想大儿子文祥是个好苗子,一定要供养他成才。
孙兴不会做炮,薛玉翠更不愿意去做炮,敬录善一提起做炮就发火。因此,当申家村人都在没日没夜地赶做花炮的时候,敬录善的家里格外寂静。孙兴对敬录善说:“我想回到桃花山做山庄。山里地广人稀,再承包二三十亩土地是没一点儿问题的。”
敬录善思忖了半晌,说:“你去吧。不要操心家里。娃娃们在家我看管着呢。你和玉翠上山去吧。”
敬录善对孙兴是放心的。自从孙兴来了之后,家里有余粮了,逢年过节有肉吃了,娃娃上学的事也不用他操心了。他被孙兴的实诚打动了,对他也是放心的。要不是孙兴,他的三个娃娃就要辍学去讨饭了。他这样想,心里就轻松了许多,渐渐忘记了日夜煎熬他的难堪难过难受,他常常会从房子走出去,出门晒太阳,和在院子里忙活的孙兴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当他终于从性饥饿的煎熬中走出来的时候,他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他能怪谁,要怪只能怪命运的折磨,而不应该怪孙兴。走这一条路,谁都难哪!
J
作者简介
【联系方式】
《雍州文学》编辑部
欢迎您的关注和投稿。
微信ID:gh_fcf994b1b24a
联系邮箱:fxzxgwyx@sina.com
我们努力做到最好!
征稿启事
1.投稿人必须确定本人拥有作品网络版权的处置权,投稿文章产生的版权纠纷由投稿人自行负责。编辑部拥有对作品内容进行适当修订后发表的权利。
2.本平台原则选用原创首发稿件,首发稿件一经采用即视为将网络版权授予《雍州文学》,平台将在文内设置“原创”标识,其他平台转载必须联系转载授权或注明转载自《雍州文学》。
3.散文、小说作品原则不超过5000字,长篇小说提供完整版和5000字以内节选版,单首诗歌200行以内。
4.投稿时应在邮件“主题”栏标注文章名称+作者姓名,并在正文中留下联系电话。
5.投稿时请在稿件正文末尾附上作者简历(含个人近照)一份(平台编辑对简历有删改权)。请务必通过指定邮箱投递稿件,凡微信发送作品一概不予接收。如有图片,请注意图文分开,但指明图片位置和要求。
6.《雍州文学》微信公众平台已获得并将开通微信授权的打赏功能。欢迎读者为自己喜欢的作者和喜爱的作品打赏。我们将在预留平台运营基本费用(10元以内不返还,作为平台编辑、运营费用)的基础上,按照打赏金额50%比例为作者发放稿酬,稿酬最高300元。微信公众平台官方打赏计算期按通用流式模式,返还期一般为自稿酬核算结束起10天。
7.投稿邮箱:凤翔区作协《雍州文学》fxzxgwyx@sina.com。
8.按照稿件投递的先后顺序,责任编辑进行初审,编委会复审,编辑审阅工作将在收到投稿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若自投稿日起15个工作日内未推出即视为稿件不予采用。
《时光捡漏》
您的读书笔记
《芳菲随笔》
欢迎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