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非常故事》,有一种混沌的心情沉浸在语言之外,像歌是酸曲在脑海中发酵。借用一句“在性关系中,女人发挥的是母亲的作用,作为根植于实在之中的事物,性与性关系都是不可言喻的,直接与意义对立。”来表达一份中年人的感慨。
《非常故事》是马福林老师2024年的一部新作品。书中借用朱铁军之口,叙述非常年代里发生的荒诞人事,娓娓道来又环环相扣。重点在朱铁军和阳春这对年轻的恋人因小人算计,被迫分开分后杳无音信,三十年后邂逅巴国小聚时日。重逢的两人惺惺相惜抛开生活的枷锁重燃爱的火花。
相处的过程中,两人仿佛重回过去,一会穿梭在荒诞背后催生出来的爱情上,一会陷落在毁灭人性的伎俩里。笔落白纸,言外之意流露出的悲伤和愤慨不断在人心荡漾,又是多少人对残酷的过去寄存的美好渴望。
爱情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从没褪色也没掉队。中国式的爱情重在团圆式的大结局,深受人们欢迎和热捧。朱铁军和阳春这代人经历崎岖,连爱情都具有本土特色。他们的爱情比起各自的同学,在几十年后是受益者,再次重逢又是一对幸运者。
想当年田晓珍口腹蜜剑、横刀夺爱分开朱铁军和阳春,经历磨难各自建立家庭;同学李解放在校时违纪违规,工作后狐假虎威,个性猖狂调戏女性同事,最后落了个罪有应得;贾诚夸夸其谈威逼利诱过阳春成为自己的女友,同时结识其他的女生,人前人后如舞台上卑劣的演员。中年的项常胜突然发现妻子李青青与刘向阳纠缠几十年后,突然猝死,家庭毁灭。魏虎中年丧父、失子、丢官、离婚,落得个疯疯癫癫。他们的这些同学在文革中凭借手中仅有的一点权利为虎作伥、作恶多端,最终还是应了那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
相比较另一拨同学,葛平明把担当和责任给了父母、孩子,最后才是自己说了算的婚姻;郭宝贵和徐金慧在各自的头婚里是不幸的,他们的结合给不幸的生活画上幸福的句号;胡东崇和妻子复婚,文革中精神受挫的他在妻子照料下状态恢复;马列和罗爱萍在婚姻中经受了惨无人道的迫害,依然坚守彼此的爱情。邵沙志助人团圆,帮陌生夫妻言归于好,挽救一个家庭。他们是一波失意的同学,他们又都走出了人生的低谷。
他们不止是他们。
叙旧的两人交流着人在辉煌时的好和卑劣时的坏,因祸得福还是福祸相依,多年后功过相抵的存在和结局,朱铁军和阳春在深情对视中感到丝丝欣慰,比起他们的过去,巴国的重逢是对过去的终结,对未来向往。他们经受人了言可畏的因果善报,也相信生命的坚韧和奇迹。
莫泊桑说:“魅力、眼神、微笑、语言是女人用来淹没男人和征服男人的洪流。同时又说对于男人的甜言蜜语,你相信三分之一就好了”。朱铁军站在阳春面前是个相对善谈的人,可他还有难言之隐,重逢将他们推向何处?独身的阳春在异国他乡是自由的。因工作援巴的朱铁军在国内有妻儿亲朋好友,以及众多的人际关系。中年人流于形式的现状没人会把自己葬身流言蜚语中,朱铁军有没有谎言,但他不敢正视回国这个话题,回避迟早要分别的事实,他言不由己,她以身相许。
中年人的困惑,夹杂着朱铁军诚实的精明,面对两性关系最为狡黠的态度,是欲言又止且心知肚明地保留暧昧。朱铁军的经历是一面实在的镜子,照见自己当下的需求,即便这份需求不切实际,可人总会在情感细腻处期许自己实现愿望的可能,继而满足。朱铁军和阳春黏在一起彼此贪婪,有为过去积少成多的遗憾买单,也为爱情的愿望达成感到满足。
中年人的心,又是照妖镜,照见过去失而复得,也照见当下贪得无厌。有不堪回首的痛苦,还有久别重逢的珍视。有时候想象地球上最美好的夜晚会发生什么?惦记一壶老酒的醇香浓厚,喝多了会不会沉醉不能自拔,喝过了会不会后患无穷,这些未知的不确定带来的凄凄然,阳春不舍,朱铁军悲壮,机缘巧合的相逢和突如其来的变故再次分别是善缘孽缘?是冥冥之中两人已知的结果,也是两人意想不到的未来已到。
他们无意站在恋爱的位置续谈恋爱,初恋的美好也只能在想象的国度里像烟花绚烂。重逢的意义将婚姻悬在阳春的温柔乡里是没有意义的,道德也变得无力,落入俗套的爱情和弥补爱的缺失,在理想和现实之间,象征从来不会缺席。阳春的思念充满着无尽的折磨,朱铁军的思念被救赎拉回现实。重聚如梦,却要用两人后半辈子的时间去渡劫再叙奇迹。
作者马福林老师说过“某些情节可能会与你的经历神似,抑或似曾相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请勿对号入座。”说许这就是故事的魅力,深究其中,总有一些事一些话,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让人浮想联翩也会心潮澎湃。
作者简介
刘雪琳,女,西安市长安区人,1975年生,无比热爱生活,喜欢发现一切美好事物,记录平凡点滴生活。
【联系方式】
《雍州文学》编辑部
欢迎您的关注和投稿。
微信ID:gh_fcf994b1b24a
联系邮箱:fxzxgwyx@sina.com
我们努力做到最好!
征稿启事
1.投稿人必须确定本人拥有作品网络版权的处置权,投稿文章产生的版权纠纷由投稿人自行负责。编辑部拥有对作品内容进行适当修订后发表的权利。
2.本平台原则选用原创首发稿件,首发稿件一经采用即视为将网络版权授予《雍州文学》,平台将在文内设置“原创”标识,其他平台转载必须联系转载授权或注明转载自《雍州文学》。
3.散文、小说作品原则不超过5000字,长篇小说提供完整版和5000字以内节选版,单首诗歌200行以内。
4.投稿时应在邮件“主题”栏标注文章名称+作者姓名,并在正文中留下联系电话。
5.投稿时请在稿件正文末尾附上作者简历(含个人近照)一份(平台编辑对简历有删改权)。请务必通过指定邮箱投递稿件,凡微信发送作品一概不予接收。如有图片,请注意图文分开,但指明图片位置和要求。
6.《雍州文学》微信公众平台已获得并将开通微信授权的打赏功能。欢迎读者为自己喜欢的作者和喜爱的作品打赏。我们将在预留平台运营基本费用(10元以内不返还,作为平台编辑、运营费用)的基础上,按照打赏金额50%比例为作者发放稿酬,稿酬最高300元。微信公众平台官方打赏计算期按通用流式模式,返还期一般为自稿酬核算结束起10天。
7.投稿邮箱:凤翔区作协《雍州文学》fxzxgwyx@sina.com。
8.按照稿件投递的先后顺序,责任编辑进行初审,编委会复审,编辑审阅工作将在收到投稿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若自投稿日起15个工作日内未推出即视为稿件不予采用。
《时光捡漏》
您的读书笔记
《芳菲随笔》
欢迎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