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者,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中国的关可谓多矣,如:潼关、雁门关、娘子关、山海关、居庸关、剑门关等,不一而足。“关”大多与战争有关,或因每个“关”都有一段壮丽的凯歌,抑或凄美的传说,都在历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笔。想必,嘉峪关亦是如此。
嘉峪关,又称天下第一雄关、连陲锁钥,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长城西端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它是长城上最大的关隘,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关隘。
从长城第一墩驱车至嘉峪关关城差不多7公里左右,抵达关城景点时已是午后时分,晴空万里如洗,蓝得让人心旷神怡,这或许是西北独有的色调,灿烂的阳光照射在身上,不像八月的陕西那么酷热,没有丝毫的违和感。我们乘着观光车,有说有笑的,不大的功夫,便到达景区入口。
景区大门入口的右侧是长长竖起的“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的标志性建筑。走进大门迎面是明朝大将宋国公,征虏大将军冯胜的雕像,纵马驰骋的雄姿,左手直指前方,好似向千军万马指向行军的方向。冯胜,原名冯国胜,明开国大将,安徽定远人。史载其‘好读书,通兵法’。洪武三年与五年,冯胜在班师途中,途经嘉峪关地区时,见这里地势险要,位处战略要冲,故在此设建了重要关卡,选址在河西走廊中部,东连酒泉、西接玉门、北靠黑山、南临祁连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关,即现在嘉峪关。
远处可见成片的高大树木环抱着一段城垣,走近看到清溪中倒影着树木的倩影,像临水梳妆的西施般摇曳生姿。沿着长长的甬道来到了城垣之下,迎面三层三檐的城楼正中大门额刻有“嘉峪关”三个大字。建筑高大威严,仿佛伫立的守门大将驻守西北边陲的隘口,让来犯之敌有去无回。
嘉峪关城楼斗拱屋檐,结构精巧,城墙雄伟,气势磅礴。关城之内,历史建筑林立,最有意思的是那块闻名的定城砖,它是放置在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的一块砖。相传明正德年间,有一位名叫易开占的修关工匠,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筑,只要经他计算,用工用料十分准确和节省。监督修关的监事管不信,要他计算嘉峪关用砖数量,易开占经过详细计算后说:“需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监事管依言发砖,并说:“如果多出一块或少一块,都要砍掉你的头,罚众工匠劳役三年。”竣工后,只剩下一块砖,放置在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监事管发觉后大喜,正想借此克扣易开占和众工匠的工钱,哪知易开占不慌不忙地说:“那块砖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砖,如果搬动,城楼便会塌掉。”监事管一听,不敢再追究。这块砖就一直放在原地,此砖仍保留在嘉峪关城楼之上…
一步步攀上城墙,我站在这高大雄伟的城墙上远眺,远方祁连山顶上隐约显现的雪山的影子。阳光依旧浓烈得像化不开的麦芽糖,包裹着人们在热浪中穿行。北门外已是塞外边地戈壁,城门中脚下的石板已是中间凸起,两边下陷。当年战车滚滚、商旅荦荦,古丝绸路上队队驼铃慢慢消失在苍凉的大漠之中。只留下无数倚门相望的边将眷属和商贾之妻的渴盼,在历史的回声里往复。城头上游人如织、川流不息,没有了当年战事迭起的愁云,只有爽朗笑声般的白云飘在塞外的旷野之上。
俯视城下,绿树掩映中的商铺和络绎不绝的游人,自己好似化作当年守城的兵勇。静静地伫立、守望、看护关内的百姓和牛羊和故土。与沉重的城墙融入在烈日之下,一步步丈量每寸城砖,将自己的脚印落在这历史的印迹里,随蓝天白云黄沙戈壁留在这边城塞外,守着古老的传说,倾听羌笛的幽怨诉说、吟唱,握着手中的斧戈,在驼铃中睡去。穿越千年楼兰姑娘娇媚的脸庞,一袭华贵的裙裾翩翩欲仙,品波斯美酒还有俊朗的小伙子跳起舞蹈。翻越高山,穿过峡谷,翻越雪山,沿江河而下……“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追随千年前勇士们的脚步,沿古丝绸之路远足,奈何喧哗的游人惊醒了我穿越的梦…
走出城,我伫立在这茫茫戈壁,沐浴着烈烈长风,静静地远望着眼前雄伟高大的嘉峪关。我想,今日别去,恐怕此生不再重来。城楼无语,青砖不言,静静看黄沙吹起落下千年,这或许就是嘉峪关该有的情结…
作者简介
【联系方式】
《雍州文学》编辑部
欢迎您的关注和投稿。
微信ID:gh_fcf994b1b24a
联系邮箱:fxzxgwyx@sina.com
我们努力做到最好!
征稿启事
1.投稿人必须确定本人拥有作品网络版权的处置权,投稿文章产生的版权纠纷由投稿人自行负责。编辑部拥有对作品内容进行适当修订后发表的权利。
2.本平台原则选用原创首发稿件,首发稿件一经采用即视为将网络版权授予《雍州文学》,平台将在文内设置“原创”标识,其他平台转载必须联系转载授权或注明转载自《雍州文学》。
3.散文、小说作品原则不超过5000字,长篇小说提供完整版和5000字以内节选版,单首诗歌200行以内。
4.投稿时应在邮件“主题”栏标注文章名称+作者姓名,并在正文中留下联系电话。
5.投稿时请在稿件正文末尾附上作者简历(含个人近照)一份(平台编辑对简历有删改权)。请务必通过指定邮箱投递稿件,凡微信发送作品一概不予接收。如有图片,请注意图文分开,但指明图片位置和要求。
6.《雍州文学》微信公众平台已获得并将开通微信授权的打赏功能。欢迎读者为自己喜欢的作者和喜爱的作品打赏。我们将在预留平台运营基本费用(10元以内不返还,作为平台编辑、运营费用)的基础上,按照打赏金额50%比例为作者发放稿酬,稿酬最高300元。微信公众平台官方打赏计算期按通用流式模式,返还期一般为自稿酬核算结束起10天。
7.投稿邮箱:凤翔区作协《雍州文学》fxzxgwyx@sina.com。
8.按照稿件投递的先后顺序,责任编辑进行初审,编委会复审,编辑审阅工作将在收到投稿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若自投稿日起15个工作日内未推出即视为稿件不予采用。
《时光捡漏》
您的读书笔记
《芳菲随笔》
欢迎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