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敬文瑞在这七天里,老老实实地上学,放学后和母亲在一起拉柴火。二三月里活路不多。别的人依然在卷炮做花搓捻子。他们一家子从不动炮。日子虽然清贫,但安安稳稳、平平妥妥的。
谁也不知道敬文瑞是在什么时候变化的。他瘦小、沉静,圆圆的脑袋,圆圆的眼睛,手离不开那把铅笔刀。他将刀子伸向了路边的草、树、庄稼。他还将刀子伸向人的身体。他用刀子吓唬女生。女孩子围的纱巾被他用刀子割了个口子。女孩子的长毛辫子,被他割了一撮子头发。女孩子穿的新衣服,他不动声色地转到身后划一刀,还有同学的书包、书本都难以逃脱他那锋利的铅笔刀。同学给老师打报告,老师反感、嫌恶极了,在班上批评了他。他在放学的路上,等住打报告的同学,向他晃动那明晃晃的小刀。
敬文瑞谁都不怕,就只怕一个人,那就是班主任冯玉侠。冯玉侠中等个子,齐耳短发,常年穿一件红格子上衣。敬文瑞一见冯玉侠,脸色就变了。只有上冯玉侠的课,他才安静地听讲。他甚至不敢抬头望她。他能感觉到她站在讲桌前凝视着他。听她说话,他不仅想到了母亲,想到母亲的怀抱和乳房。冯玉侠见他又分神了,就提起教棍在他的头上敲一下。他变得十分冷静,盘算着如何躲过冯老师的提问和训斥。他暗地里观察着冯玉侠的一举一动。他将经常往冯玉侠办公室跑的那个瘦脸副校长的自行车轮胎割破,在他的门帘上涂上大粪。他的报复心理终于冲破了儿童的畏怯的壳而自在地生长了。
孙兴和薛玉翠在山里种上了庄稼,细细地锄过二遍玉米,玉米在山野里见风见长,两人心里喜滋滋的,牵着牛回到了申家村。平川地里的麦子在油汪汪地拔节抽穗。孙兴将猪圈里、厕所里的粪土细细地翻过,一车一车拉到田地里,堆在麦根下。二三月里下过几场透雨,地里湿漉漉的,麦子就愈发显得黑亮和笃实。孙兴给田地里都施上粪土,地里的草也薅个光光净。再也没有啥活可干了。孙兴就和薛玉翠两个人打胡墼(土坯)。
申家村里人修盖房屋和院墙都用胡墼。别人都忙着做炮,孙兴也就有了给人帮工的职事。他打胡墼,别的人一天打五百块土坯,孙兴要打六百块。他提着铁锤子上了场就不停歇。薛玉翠供土,累得汗水长流。孙兴将湿土狠狠地踩两脚,两个脚将模子边的土踢净,然后提起锤子狠劲地捶打。动作干净利落,一点儿也不拖泥带水。他在模子的四个角上各打三下,再在中间捶打三下,随着锤子忽而落下,他的口腔里发出嗨嗨地声音,伴随着这有力的两声,锤子稳稳当当地落在了要落的地方。他提起锤子,咚咚地捶打,胳膊上的肌肉也鼓足了力道,他的脸色由黄铜色变成了紫铜色,额头上的血管暴出了,脊背上的汗水将线衣汗湿了。
薛玉翠供土连不上了,孙兴就跳下模子,抓过铁锨,在土坑里抄几锨,或者乘薛玉翠抄土的空当,他抡起镢头深挖几下,湿漉漉的黄土便堆积在模子旁。土场里静悄悄的,只有锤子有力的捶打声和孙兴那使劲的嗨嗨声。偶尔,薛玉翠想起一些事情,低声说几句,孙兴站在模子旁等待供土的时节,喘息着回答着她的问题。劳累、喘息、低语,汗水淋漓、热气腾腾,偶尔抬起眼睛瞥一下心爱的人儿,彼此心意相通,不用更多的言语。风轻轻吹过,泥土的味儿也散逸在空气里。天空瓦蓝可口,如被水蘸湿了的蓝绸子。偶尔,一两只燕子呢喃着从旁边掠过,身影轻捷如精灵。
割麦子的时候很快就来临了,天地间一片富饶富贵的金黄色。黄澄澄的麦田耀得人睁不开眼睛。人心也急了,开始蠢蠢欲动。就连小脚的老妇人也焦急地看天空、看麦子、看地气。所有的脚步从悠闲从容散漫变成了急促紧张和井然有序。麦天了。老黄牛都停止了反刍,抬起头急吼吼地哞哞叫两声。是谁的大手笔这样一挥,就将丰收的金色洒遍了人间大地?是谁,在这样饱满浓郁的季节里,驱赶着劳累和贫困带来的晦暗和灰色,给生活注入了绿油油的一派生机?
孙兴攒足了劲头,攥紧了镰把,他弯下腰,右臂有力地划着弧线。一口气割二十捆麦子才肯直起腰喘息、拧麦腰。他的耐力极强,一天能割二亩麦子。晚上在月亮地里拉麦子。麦捆像山一样堆积在麦场上,文祥和文瑞将麦捆子堆在一起。敬录善就睡在麦场上看麦子。人手多,劳力壮,很快,麦子就碾过了、扬净了,装进了麦包里。别的人都歇下来,晒麦子就是女人娃娃的事情。孙兴提着镰刀去赶场,从申家村往西撵,给人家割麦子。凤山县所有的麦子都割完了,地里玉米也种上了,麦草垛垛得精神饱满异常,麦茬地深翻过之后,山里的麦子就黄了。薛玉翠和孙兴牵上牛,背着干粮和锅盔上了山。孙兴做活儿肯下力气,心气高涨,从不怕吃苦。他的心里被活路塞得满满的。手里眼里都是活。他现在活得有滋有味,有儿有女有家有舍。女人贤惠温顺。不为别的,看见女人那匀称的身体,他就精神抖擞、干劲十足。
J
作者简介
【联系方式】
《雍州文学》编辑部
欢迎您的关注和投稿。
微信ID:gh_fcf994b1b24a
联系邮箱:fxzxgwyx@sina.com
我们努力做到最好!
征稿启事
1.投稿人必须确定本人拥有作品网络版权的处置权,投稿文章产生的版权纠纷由投稿人自行负责。编辑部拥有对作品内容进行适当修订后发表的权利。
2.本平台原则选用原创首发稿件,首发稿件一经采用即视为将网络版权授予《雍州文学》,平台将在文内设置“原创”标识,其他平台转载必须联系转载授权或注明转载自《雍州文学》。
3.散文、小说作品原则不超过5000字,长篇小说提供完整版和5000字以内节选版,单首诗歌200行以内。
4.投稿时应在邮件“主题”栏标注文章名称+作者姓名,并在正文中留下联系电话。
5.投稿时请在稿件正文末尾附上作者简历(含个人近照)一份(平台编辑对简历有删改权)。请务必通过指定邮箱投递稿件,凡微信发送作品一概不予接收。如有图片,请注意图文分开,但指明图片位置和要求。
6.《雍州文学》微信公众平台已获得并将开通微信授权的打赏功能。欢迎读者为自己喜欢的作者和喜爱的作品打赏。我们将在预留平台运营基本费用(10元以内不返还,作为平台编辑、运营费用)的基础上,按照打赏金额50%比例为作者发放稿酬,稿酬最高300元。微信公众平台官方打赏计算期按通用流式模式,返还期一般为自稿酬核算结束起10天。
7.投稿邮箱:凤翔区作协《雍州文学》fxzxgwyx@sina.com。
8.按照稿件投递的先后顺序,责任编辑进行初审,编委会复审,编辑审阅工作将在收到投稿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若自投稿日起15个工作日内未推出即视为稿件不予采用。
《时光捡漏》
您的读书笔记
《芳菲随笔》
欢迎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