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群|我读《起义者》

文摘   文化   2025-01-12 06:02   山东  



       


这本书无疑已经逸出当代人们的视野,尽管1885年写成的这本书与1862年维克·果所写的伟大丰碑式小说《悲惨世界》晚了23年,人们谈论前者显然被后者更多,而它的写作者儒勒·瓦莱斯则更加鲜为人知。也许,首先是因为它是儒勒·瓦莱斯自传体小说《雅各·万特拉》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而前两部主要写主人公万特拉童年和青年时代的故事,似乎波澜不惊,而引不起人们注意,也影响了读者对于最后一部的热情关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部书几乎就是一种纪录片式的生活流水账,又由于它的泛新闻化的文体形式和写实风格,让文学研究者很容易将它排除在传统观念的正规文学范畴之外。不过,一本书的命运也和人一样,它的缺憾往往也是它的特点,我遗憾的是这本书在我书柜里放了20年有余——我是在兰空创作组时拿到它的,因为没来得及看,就将它带回了咸阳,算是贪污行为,但一直没有去阅读它。退休之后才将它从书柜里翻出来,以一种休闲的心情来阅读它。不想,这一读真是有点惋惜不已,假如早些年读这本书,我那些出于多种现实原因所写的报告文学和记实性的文字,大概就会是另一种面目,一种比较新颖和更文学化的样子。有意思的是,距今133年前的一部纪实性文学作品,让我深深感到自己写作技法的陈旧僵硬和老套,可见我自己的写作已经落后时代有多么遥远。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啊!我在漫不经心地阅读这本书的同时,也在想,要是我来处理和撰写巴黎公社这样一个宏大的历史与重要社会题材时,会写成什么样子,至少在篇幅上会多出三倍以至更多。作者跳跃性的、不断分段特写镜头般的描写,言简意赅,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思维空间,也使得行文简洁凝练别具特色,让人耳目一新。其次是它的语言很有讽喻意味,有些比喻相当精彩,不由你击节赞叹。

“运气真不错,到处都给我来一个一脚踢开!”这是万特拉自嘲式的形容失业后找不到工作的窘境;“我生活的这个世界,人人抱着怀疑或者冷漠的态度。有的人不会相信我的悲剧性的愿望,有的人怪我把死亡带到了新闻界的论战中,并造谣诽谤,使我不能在林荫大道上栽下这根带血的标杆”。这是描述万特拉的报纸被查封后他真实的心境;“到目前为止,我和自己人的斗争和比凡尔赛斗争的还要多”。这是吐露起义者内部纷争杂乱的真实处境。简洁而又风趣,而且特别准确。

正是作者的文风,也许,这至少有一半要算是汉语翻译者的功劳——这本书是由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译者是郝运、众志和陈乐,我怀疑他们是化名,什么原因不得而知,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得而知造成的神秘感,我特别在这里要提一下。相对来说,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历史的真实,不仅因为它真实地再现了人类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夺取政权的伟大尝试,尽管前后只有72天,但在整个历史长河却留下了浓重的、不容抹去的一笔。它的真实可信,更多在于客观、自然而少矫饰,比如写万特拉这个被饥饿逼上绝路的失业者,在参加与对资产阶级斗争的过程中,曾经彷徨、迷茫,绝望,即使在后来义无反顾地投入战斗时,也曾犹豫、恐惧,及至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巴黎公社毕竟是无产阶级的第一次反抗,无处不存在青涩茫然与混乱无序,而他们的思想和斗争意志,也正是在这种合情合理的曲折反复与混杂中慢慢清醒、清晰和坚强起来的。

如今,无产阶级这个词好像都与我们渐行渐远,似乎我们生存的世界只有清一色的非富即贵的阔人,更没有了什么阶级之分的明显烙印。但无产阶级毕竟是存在的,至少是存在过的。他们的斗争与反抗,对于至今仍然高唱《国际歌》的共产党人和他们统领下的人民,是不应该忘记、我想也是不会忘记的。《起义者》的作者瓦莱斯,本身就是巴黎公社的参与者和领导人之一,他逝世后,巴黎几十万人民自发为他的出殡送葬,他的战友《国际歌》词的作者欧仁鲍狄埃,还为他专门写过一首悼念的诗。巧合的是,我再读这本书的同时,手头还有一本捷克作家奥勃拉赫特1994年写的《无产者安娜》,都是反映无产者觉醒和斗争的书,这同时让我想起过去读过的高尔基的《母亲》等书,这一类小说能不能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不得而知,但它们的价值,肯定是应该肯定的,尤其是像《起义者》这种“捍卫穷人利益”,具有文献性质、纪实性的自传体小说,更值得我们今天给予珍视和珍惜。理由是简单而复杂的,也是深刻显见的,要说清楚却并不容易,至少是一篇很大容量的文章应当担承的责任与义务,可惜我才学粗浅,力不胜逮,也只好自知之明,发一声太息而就此缄口了。


作者简介


郭群,男,1953 年出生,陕西淳化人。兰空政治部文艺创作组原创作员、中国作协会员、陕西作协理事、陕西公安文联副主席。出版长篇小说《捍卫美丽》《天谴》《解救》《社区民警》《曾经唐门》《上爷台》;长篇报告文学《多情警察》《红门英雄》《好汉武军》《东方地平线》《剑气扬眉》《英雄有泪》《死结》;长诗《秦俑吟》《在延安读诗》《警察问安上海早》;散文集《精致一个梦》《逃离魂灵》《心鸟》;影视剧本《过去》《雕像背后》《西部警官》和随笔评论等。

g



【联系方式】


《雍州文学》编辑部

欢迎您的关注和投稿。

微信ID:gh_fcf994b1b24a

联系邮箱:fxzxgwyx@sina.com

我们努力做到最好!


征稿启事


1.投稿人必须确定本人拥有作品网络版权的处置权,投稿文章产生的版权纠纷由投稿人自行负责。编辑部拥有对作品内容进行适当修订后发表的权利。

2.本平台原则选用原创首发稿件,首发稿件一经采用即视为将网络版权授予《雍州文学》,平台将在文内设置“原创”标识,其他平台转载必须联系转载授权或注明转载自《雍州文学》。  

3.散文、小说作品原则不超过5000字,长篇小说提供完整版和5000字以内节选版,单首诗歌200行以内。

4.投稿时应在邮件“主题”栏标注文章名称+作者姓名,并在正文中留下联系电话。

5.投稿时请在稿件正文末尾附上作者简历(含个人近照)一份(平台编辑对简历有删改权)。请务必通过指定邮箱投递稿件,凡微信发送作品一概不予接收。如有图片,请注意图文分开,但指明图片位置和要求。

6.《雍州文学》微信公众平台已获得并将开通微信授权的打赏功能。欢迎读者为自己喜欢的作者和喜爱的作品打赏。我们将在预留平台运营基本费用(10元以内不返还,作为平台编辑、运营费用)的基础上,按照打赏金额50%比例为作者发放稿酬,稿酬最高300元。微信公众平台官方打赏计算期按通用流式模式,返还期一般为自稿酬核算结束起10天。

7.投稿邮箱:凤翔区作协《雍州文学》fxzxgwyx@sina.com。

8.按照稿件投递的先后顺序,责任编辑进行初审,编委会复审,编辑审阅工作将在收到投稿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若自投稿日起15个工作日内未推出即视为稿件不予采用。





《雍州文学》等你来


 《时光捡漏》

您的读书笔记




《芳菲随笔》

欢迎你的关注


扫码关注
《雍州诗词》
微信公众号


雍州文学
凤翔区作家协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