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读书被带上了强制的光环时,本来高雅而幸福的举动却沦为了一种负担。人们浮躁的心越来越无法沉浸在文字那安静美好的世界里,生活在视频与游戏裹挟的时代里,有几个人能够做到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呢?成年人尚且如此,何况十几岁的少年?
于是,教育工作者们便通过各种故事,各种鸡汤来对孩子们进行灌输,革命先烈的大无畏精神,底层劳动者的辛酸苦楚,知识改变命运的鲜活事例,寒门贵子的拼搏进取……无一不是在用学习的最终目标来激励失去学习动力的孩子们,让他们懂得不学习的后果。我不否认这样做的良苦用心,或者也会触动少年一度麻木的心灵,但是,我们是不是都忘记了,其实学习本身也是充满乐趣的啊。
成年人对于目标的追求,会化作有效的行动内驱力;可是对于孩子来说,最终的目标达成太过遥远,或者说,那根本就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为什么我们不把注意力放在学习本身呢?被誉为当代孔子的魏书生老师曾经让学生写以《谈学习是享受》为题目的日记,而且写了不止一次;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慢慢发现学习的乐趣。这样的趣味比吃喝玩乐所获得的更长久,更深刻。
课堂上和大家一起读《朝花夕拾》,他们的茫然让我感慨万分。但是,读到其中的《二十四孝图》,我提到了“老莱娱亲”“郭巨埋儿”,同学们惊得瞠目结舌,目瞪口呆,真切感受到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接下来的阅读与讨论便变得格外热烈而投入。这就是思辨性阅读吧?当他们认真读书并且展开讨论时,眼睛是灵动而闪光的,声调是高昂而急促的,这才是学习。尤其是通过思考与争辩,得出了独立思考的成果,那就是更难得的收获了。这又何尝不是学习的乐趣?
自然,在写出了一篇颇为自得的作文后,在认真书写的作业本上发现了老师的鼓励性评语后,在与同学合作解决了一道数学题后,在考试时遇到了一道背得滚瓜烂熟的题目文不加点一挥而就时,在所有的付出换来沉甸甸的收获时,那份满足与骄傲,是一味玩乐的人儿永远无法体会的。有的家长总喜欢用物质的奖励来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其实这样做的后果,只能让孩子越来越物质。学习本身的乐趣其实是精神层面的,为了吃喝玩乐的享受才去努力学习,那么学习的动力还是源于物质,这显然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
我们要做的,就是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游弋,感受扑面而来的风的气息,欣赏海鸥振翅高飞的优雅身姿,领略海天一色的壮观神奇——那么,他们的生命,会因学习而变得色彩斑斓,无比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