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忠老师在全校的公开课上选择了《江南逢李龟年》这首诗进行执教,一首简简单单的七言绝句,读起来似乎没有深意,只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诗人,在暮春时节,与曾经风光无限的乐师偶然相遇,可是,细细品来,诗人的万般感慨都倾注笔端,繁华的落幕,时代的变迁,人生的际遇,都蕴含在短短的二十八字里了。
这节课上,献忠老师把一个个人物串联起来,一张张图片展示出来,一个个场景拓展起来,宛若珠玉,巧妙连缀成一串光彩夺目的项链,令人叹为观止。从来不曾想过,原来一节古诗课还可以有这样丰富广博的容量,每个平平无奇的名字在故事的支撑下都变得鲜活生动起来:李龟年,那个颇负盛名的宫廷乐师,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了解他的才华与地位,献忠老师戏谑着:“当代哪位明星大咖能和李龟年相比?”“周杰伦!”有孩子说道。“周杰伦确实名气很大,但是仍然不如李龟年,人家可是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啊。”……这样的比较,显然拉近了学生与诗歌的时空距离,懂得了人物的地位背景,便能够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品悟出诗歌的内涵。还有岐王,那个风流奢华的富贵闲人;王维,那个多才多艺备受命运眷顾的天才诗人;还有杜甫,那个命运多舛时运不济的落魄诗圣……同学们都专注地聆听着,献忠老师把唐代人物群像为他们一一呈现,仿若徐徐展开的卷轴一般;这些人物似乎穿越到了千年后的课堂上,让孩子们和听课的老师都被深深吸引,原来,这短小精悍的一首七绝,竟然有着如此动人的背景呵。
还有那看似轻描淡写的一笔——“落花时节又逢君”,其中,“落花”的内涵,却绝不单单是弥漫忧思的暮春时令了。是人,是家,是国啊。学生如何懂得这浅浅一词背后的深刻意蕴?献忠老师没有用通俗的语言形容,也没有用繁多的图片去展示,而是引入了《世说新语》中周侯的叹息:“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一读之下,真是令人顿生悲凉之感。还有杜甫笔下那著名的“三别”中的诗句,“存者无消息,死者为沉泥”“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逼真再现了安史之乱的悲苦之境;这样的以诗解诗,可谓高妙之极——既形象展示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又巧妙拓宽了课堂的外延,让学生在欣赏中感悟,感悟中积累,积累中提升。那落下的,岂止是花?更是颠沛流离、国破家亡的泪啊。真是“一花一世界”的绝妙阐释。
课堂的最后,几张恢宏大气、辉煌灿烂的盛世图景——今日之中国,出现在课件上,这是献忠老师对主题的升华,同时也希望孩子们能够认真读书,以己之力,守护盛世中华。
课堂是遗憾的艺术,不能说这节课是完美的,比如学生活动有些欠缺,没有顾及大多数学生的吸收程度等;然而瑕不掩瑜,我依然愿意相信,虽然课尽于此,然在学生心中激起的涟漪是持久而悠长的。今天的课堂,会让他们懂得,对诗歌的感悟,绝不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词义理解,而是要放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之下,去探寻每一位诗人成长的历程,去聆听每一句诗背后的故事,去发现每一个汉字蕴含的深意,那样,才是真的读懂了诗歌。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他们开启一扇窗,让他们感受到语文天地的鸟语花香,领略到语文世界的旖旎风光,从此,与书籍相伴,与墨香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