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思考:大类资产
财富
2024-11-02 08:28
北京
大类资产账户管理是一个颇为复杂的工作。这篇文章是一篇与同行交流的文章。我是从2019年4月开始管理大类资产账户的,主要做的品种有上证50ETF、沪深300ETF、十年期国债、铜、豆油、豆粕、螺纹钢、黄金。至今,五年有余,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当然,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教训。题外话:转行做这个,是机缘巧合,最早是期货公司的研究主管,入行做豆类油脂分析师,后来是有色金属,然后是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摸了一遍,发现自己更喜欢投资,而不是写报告,尽管这几年报告也没少写。想来,毕业14年多,就干了这一件事——几个重要期货品种或其标的资产的投资与研究。研究也有研究的好处,一批入行的朋友,多数已是期货公司研究主管、高管或者总经理了,收入肯定比我高多了,但是收入只是人生的一部份,相对于做高管,我还是喜欢管账户;2023年一个朋友给我介绍工作去当期货公司副总,另一个朋友提供了一个投资经理的岗位,还是投资经理岗位更能吸引我;在此感谢朋友。当前沪深300ETF的规模数千亿了,沪深300指数的总市值55万亿左右,中国国债存量32万亿,利率债总规模在100万亿左右,铜,大豆,钢材,黄金,都是很大规模大资产,能够操纵这些资产的机构,若非政府部门,就是全球的资本大鳄,这些大鳄与各国政府也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总体而言,这些资产的投资只需要考虑(1)逻辑问题;(2)群体心理问题,但不用考虑(3)某一个人或机构的操纵问题。做大类资产的账户,起初思考的基础问题是账户的最大回撤控制在多少,3%,10%,还是20%。控制的最大回撤越小,在短端债券上的仓位就要越重,比如最大回撤控制在3%,沪深300ETF的仓位就很难超过30%,最近一个月,沪深300指数两天波动10%,是很容易的。因此,我们要根据资产的波动率和最大回撤在确定各个资产的最大仓位。若把最大回撤控制在20%,这个回撤幅度只适合管理自己的钱与朋友的钱,不太适合接客户的钱,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客户是不能接受一个绝对收益产品的回撤超过20%的,特别是本金损失20%。在最大回撤确定之后,资产与仓位的选择就是下一步的主要工作。资产价格的运行方向没有必然的确定性,只有大概率与风险收益比。当然,我们可以事后说,资产搞错了,仓位搞重了,或者仓位搞轻了,但是决策前,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处在不确定性之中。如果策略的结果能够提供两个100%的轨迹确定性,那么我们只需要把房子抵押,借几百万出来,在IF上放几倍杠杆,或者在T、TL上放上20到40倍杠杆,一波行情下来,这辈子小小财富自由就实现了,两次机会,搞到5000万的财富是可以的,5000万买个2%的理财,每年100万的现金流,吃喝不愁了。既然100万现金流是不好整的,那么自然100%的确定性的策略机会几乎是不存在的。大类资产账户管理的核心——十年期国债与沪深300ETF,到底选哪个资产?(1)选股;(2)选债;(3)两个同时选,还是(4)两个都不做,选择暂时持有现金。在最大回撤确定后,大类资产投资经理的核心竞争能力差异就在这个点上。当沪深300ETF和十年期国债的头寸确定之后,我们得考虑什么时候或者要不要加入一些(1)黄金,基于美国实际利率和全球地缘政治的考量;(2)豆类油脂,基于美国、巴西、阿根廷、印尼、马来西亚、加拿大的天气情况与大豆、油菜籽、棕榈油产量的把握;(3)铜,基于中国与美国经济,全球制造业,全球主要铜矿的理解;(4)螺纹钢,基于中国环保政策、中国房地产与基建,全球矿山博弈的理解。有些时候,铜、螺纹钢、豆油、沪深300指数、10年期国债收益率具有相同的变动方向,有些时候,受供给冲击、结构型产业演变的影响,幅度与方向可能会有较大的背离,如何构建对冲型的策略呢。偶尔一些时间点上,这些大宗商品能够提供风险收益比非常合适的策略机会,这种策略机会来自于两个哲学逻辑(1)很大一部分做大宗商品的投资者是不怎么看长期逻辑的;(2)很大一部分投资商品的资金是不做方向型投资的,这就给商品价格偏离长期中枢提供了认知上哲理基础。在2020年3月,我重仓了豆油、豆粕和铜,一直拿到了2022年6月,鲍威尔要搞掉通胀的决心已定。或者说,对于大宗商品,包括黄金在内,大类资产账户不用天天交易,只需要在五年周期内,在主观认为最有风险收益比的时候,选择配置一些,其目的是用来增厚大类资产配置账户的收益。但是大宗商品并不适合于提供基础的投资回报,过去那么多年,中国诺大的一个大宗商品市场,做到上亿资金并且能够被市场记住的,就那么几个人,说明这个市场只有最为顶级的高手才能生存。我们不能把自己当成顶级高手。纵观金融市场,各个投资机构,做债为主的团队都活的好好的,因此,战略上,我们的投资必然是以债券为主的投资。我们得找一个大概率能够长期活下去的战略。大宗商品的战略地位如此,那么股票资产呢,沪深300ETF。这个得看各个券商自营和股票公募基金的运行情况,中国14亿人,有几个人的公开业绩是在回撤幅度低于10%,并且回报在长期能够客户所接受呢?券商自营团队是否稳定呢,还是每隔三五年就换一波人呢?券商股票自营团队在公司业绩中占比多少,长期来看?根据当前中国股市的波动特点——缺乏垄断利润,只有垄断竞争的微薄利润,当前阶段,我们还是把沪深300ETF当成一个中周期的配置型工具,就(1)在主观判断沪深300指数将出现牛市时,配置一些,(2)在主观判断沪深300指数将出现熊市时,就清仓沪深300ETF。事实是,经过30年多年的运行,中国股票型(不包括混合型,股票型有最低股票仓位限制)公募基金规模只有3万多亿,其中80%以上是指数ETF和行业ETF,这意味着机构与散户经过数年的反复选择与博弈,经验与教训,最终选择了把股票公募基金产品当成了一个交易/阶段配置工具,而不是长期配置的工具。当大宗商品与沪深300ETF的定位已经清晰,那么剩下一个最关键的选择是利率债的久期的确定。我们是搞2年期国债,10年期国债,还是30年期国债,或者先阶段性不配置国债,就放放回购,搞点1年以内的银行存单之类的呢?要不要搞10年/30年,要不要加杠杆搞T/TL。我只有一次经历,还在10年期国债期货上。2021年3月份,当时很多策略分析师与投资者是看美国经济大扩张的,有库存周期支撑的,有财政政策扩张的,但是我那时候还是倾向于认为信用收缩是中国经济最大的基本面,是10年期国债定价最核心的因素,故而选择了20倍杠杆做多T,一直持续到换工作。当然了,在管理账户的过程中,教训与决策错误(定义为现实的回撤略微超预期的回撤,或者减仓之后,价格飞了)是很多的,比如2020年底就减少了一些铜的多头,2021年2月减仓了上证50ETF,但是减持的幅度依然不够(没想到熊市长达4年,且跌幅接近50%,遇到了70年一遇的居民部门去杠杆周期),在2023年底加仓了沪深300ETF,在2024年5月没有减持,自然是做了过山车,在2024年7月又加仓了沪深300ETF,但是国家队也未能改变趋势力量,使得账户的回撤略微有点大。2024年6月,按照基本面是可以买一些10年期国债的,但是担忧政策管控下波动加剧,没买,错过了四年利率债牛市的末尾阶段,给账户带来了一些机会成本。管账户几年后,明白一个道理,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不管错误如何定义,都是如此。但是,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永远不要触及最大回撤控制,永远都有赚下一波钱的机会。在资产选择与仓位控制上,重要的是择时,搞错了,亏不多,搞对了,赚很多,多琢磨这种策略。一个经验是,一旦一个资产关注的人多了,就要阶段性的降低仓位。这个经验非常好使,一般来说,我主要在没有人关注的几个品种上挖掘中长期的投资机会。大类资产账户的管理在中国刚刚开始,尤其是含大宗商品的账户不多,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引发大家更多的思考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