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思考:消费
财富
2024-11-25 16:45
北京
中国经济转型的方向是从(1)基建+地产+出口到(2)科技+消费。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扩大,至少维持住家庭部门的消费增速。历史数据表明,中国家庭部门的消费增速与可支配收入增速呈现出了显著的正相关性,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91。图1 中国城镇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图2 中国城镇家庭可支配收入与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的散点图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家庭部门有很多储蓄,应该通过政策鼓励家庭部门动用储蓄(存款)来消费。这是当前最为流行的刺激消费的观点与政策建议。2022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6883元,每月约3073元,税后工资超过这个数的,都达到了中国人均水平之上。
2023年中国人口数量约140967万人,可以推算中国家庭部门总的可支配收入为14.0967*3.92=55.25万亿元。
2024年按前9月的增速5.2%来推算,2024年中国所有家庭获得的可支配收入共计约58.12万亿。我们需要记住这个数字,58.12万亿元,就是2024年中国家庭部门的一年可支配收入,每月每人3436元。
用家庭部门的所有存款减去所有贷款,能够得到中国家庭部门的净存款,2024年10月的净存款为66.07万亿。
我们也需要记住这个数字,66.07万亿,即中国每人拥有净存款4.69万元,大约是2024年月工资水平的14倍。
结合这里两个数字,我们大致可以推出,在平均意义上,当前一个人的净存款能够在失业之后维持约2年的消费开支,按65%到70%的边际消费倾向来核算。
这就是中国家庭的平均意义上的画像,每个人,月收入3000出头,手里存款有4万多。在平均意义上,这个“代表人”在预期不稳定时,一是会考虑3000多的月收入中多存一些,二是不敢动用4万多的存款。这就是过去四年疫情冲击的周期里,中国家庭所做的,降低边际消费情况,增加存款,净存款从人均2万左右,增加至人均4万多。考虑到净存款不是平均分布的,房贷也不是平均分布的,有很多家庭是净负债的家庭,即家庭总存款减去总贷款的数值是负值。
2022年6月之后,中国房贷余额还在继续回落,尽管二手房销售和新房销售会新增贷款,但是这些新增不足于对冲掉提前偿还房贷的总量。
很多家庭经过疫情三年,对未来的看法变了,试图尽力压低房贷,去杠杆。提前偿还房贷的家庭占比并不低,因为如果只是个别家庭的话,房贷余额会缓慢增长。尽管有些观点指出,经营贷置换了房贷,但是总的居民部门贷款余额的增速也在持续回落的趋势中。
(1)家庭的消费是由可支配收入决定的,收入增速越高,消费增速越高,收入增速越低,消费增速越低。
(2)要想提高家庭的消费,需要首先提高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未来刺激消费的政策建议应该是如何考虑刺激家庭收入增长上。(3)在平均意义上,中国每个人,每个月收入3000多,拥有的净存款是4万多。这4万多是保命钱,是抗风险的钱,可以推测未来三年,在大家的工资和奖金开始稳定攀升之前,净存款大概率会继续显著增加。
(4)疫情三年,对于高负债家庭的心理影响太大了,至今这些家庭都还在尽力提前偿还房贷。
如何持续提高家庭的可支配收入,这个问题留给大家,值得我们每个人都去思考。先抛砖,宏观逻辑上,(1)实际收入,即产出,是企业家带领员工拼命干出来的;(2)名义收入,即工资与奖金,是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支出,把所有家庭当成一个主体,家庭的每一笔收入都是企业给的,或者政府部门给的。问题在于,如何设计出一套机制,让实际产出继续增加,让工资与奖金持续增加。收入增长机制设计出来之前,不宜谈刺激消费了。毕竟,有钱了,是个人都会花钱,谁不会买买买。现状是,不是不想花钱,而是每个月只有3000多,没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