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思考:定义

财富   2024-12-10 15:11   北京  

很多分歧来自于定义。
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增速5%以上定义为好,10%以上定义为非常好,3%到5%定义为中性,-5%到3%定义为差,-5%之下定义为非常差,-10%之下定义为极端差。
这样,我们的主观评价就有了一个标准或者说参照系。
中国经济,这四个字的定义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经济,一般来说,大家默认的定义是实际GDP增速,但是实际GDP增速是一个逻辑的、统计的概念,它不能被大家真实的感受到。由此,不同的人对中国经济就进行了更为广泛的替代定义。
这些替代定义可以是
1、名义GDP增速,居民人均名义可支配收入增速
2、企业部门营业收入增速,盈利增速
3、房价当月同比增速,沪深300指数、上证指数等股票价格指数年初至今涨跌幅
4、自己的工资收入与奖金收入增速
5、失业率,16至24岁人口失业率
6、商品房销售面积当月同比增速,商品房销售额当月同比增速
7、制造业投资增速,高新技术产业增速
8、自主可控的芯片制造工艺水平
......
有一万个观察人士,就有一万零一个对中国经济的定义。
所以,有人说,中国经济非常好,可能在内心给予制造业投资增速和芯片制造工艺更高的权重;有人说,中国经济特别差,可能在内心给予房价同比增速、商品房销售额增速更高的权重;有人说,中国经济呈现韧性,缓慢回落,但尚可控,可能在内心给予实际GDP增速更高的权重;有人说,中国经济困难开始有所增加,可能在内心给予名义GDP增速、居民名义可支配收入、CPI当月同比和PPI当月同比更高的权重;有人说,中国经济有点危险,可能在内心给予失业率,主要是16至24岁人口失业率更高的权重;有人说,中国经济简直糟糕透顶了, 可能在内心给予自己的工资或者奖金更高的权重,恰巧2023年自己的工资与奖金包不及2021年峰值时的30%。
没有一个人是错误的,大家都是基于自己的定义来给出判断的。
如果所有人对中国经济的定义都是商品房销售额的当月同比增速,并且-10%以上定义为极端差,那么2023年和2024年的中国经济就是极端差,这就没有分歧了。如果所有人对中国经济的定义都是制造业投资增速,并且5%之上定义为好,那么2023年和2024年中国经济就是好,这也没有分歧。
从人性的角度来讲,大家直接的感受往往来自于(1)持有住房的市值;(2)持有股票的市值;(3)自己的工资收入;(4)自己的奖金,考虑到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系统重要性,居民信用周期的系统重要性,可以说,2021年至2023年,至少30%的劳动力群体的收入增速出现了下滑,期间伴随着房价与股价的震荡回落。
从这个角度来看,2021年至2023年尽管中国实际GDP增速回落的幅度有限,但是存量财富(房地产价格指数和股票价格指数)累计调整幅度都超过20%,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增速也回落到5%之下,所以很大一部分群体的内心感受是不太好的,甚至是有点悲观的。
由于执政合法性的基础是老白姓的内心感受,所以我们看到这一轮政策转向,把股市与楼市当成风向标(参考新华社的发文),把稳定股市与楼市当成一个重要的任务。
这背后体现了一种社会运行的内在逻辑,即尽管很多定义在起初是存在分歧的,但是在随着经济演化与经济主体的博弈,越来越多的人具有了一种共识,这种共识就是大家对于某一个词语有了相近或者相同的定义。资产价格往往在形成共识的过程中实现大幅度逆转,这是投资赚大钱的时候。
经济研究搞了19年,账户管理搞了5年,逐渐认识到赚大钱的时候往往都是通过哲学思考获得的,而不是对数据与边际的理解。
2024年12月10日 




三石观察
经济运行与资产价格思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