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思考:种子
财富
2024-12-19 23:12
北京
有朋友留言,让我写写“以苦为乐”和“如何进行学习”的。这是两个宏大的哲学主题。苦是一个哲学主题。乐是一个哲学主题。
我没有这个能力谈清楚这个问题,但是我最喜欢三个人是维特根斯坦、笛卡尔和钱穆。不是指喜欢这三个人的本体,而是指这三个人的客体,即他们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思想与思考过程。
在路径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先追求物质财富,在得到初步的物质欲望满足之后,会开始追求精神财富。
看过我之前文章的朋友,或许还记得,我写过一篇思考,讲述过童年经历,在模糊的记忆年代,有过物资特别贫乏的时期,也有过物质特别充裕的时期,只是鲜有提过那段喝着香槟、葡萄酒,吃着小笼包、烧鸡,穿着三舅给从香港带回来的T恤衫的时期。富有的生活不过如此,与,物质贫乏的日子,相比,差别并不大。富有时的烦恼,一点都不比贫穷的时候少,这就是我童年所有的记忆。都说三岁看老,童年是形成价值观的时期。是的,我对于苦与乐,并不知道如何去区分。拥有了,就会乐吗。没有拥有,就会苦吗。冯骥的那句,踏上灵山,比达到灵山重要。是哲学层面,相当有内涵的一句话,有了阅历的人,是一定能够明白,这句话到底意味着什么。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明白,知识与健康一个人一生财富的种子,既是物质财富的种子,也是精神财富的种子。在外部环境配合时,种子会发炎,茁壮生长。在外部环境不配合时,种子会选择安静的等待。这就是我对财富的所有理解。在我心中,只有知识是财富本体,别的任何其他东西只是财富的一个演变形式。
如何进行学习。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要学习。我想说,第一步是知道我们的此岸在哪里;第二步是选择我们的彼岸在哪里;第三步是找到一条此岸通往彼岸的道路。
令人悲伤的是,很多人,究其一生,也没有选择自己的人生彼岸。
如何学习,是路径问题。其中一条捷径是名师出高徒,就是在摸索一个领域的初期,只读大师的专著与论文,比如研究信用问题,先读马歇尔、费雪、明斯基、伯南克、弗里德曼、德索托等全球顶级学者的专著,而不是研读一些连在国内《经济研究》《管理世界》都没有发表过几篇文章的所谓学者的只言片语。系统性学习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要研究货币信用,弗里德曼的《美国货币史》,至少要读个三五遍。我并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在人大读书五年,这点早就看出来了,但是学习并不需要聪明,只需要坚持。在一个领域坚持十年、二十年、五十年,自然会有所得。最后,我想说一句话,拥有知识是重要的,不管苦与乐如何定义,我们的一生都是苦乐参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