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ELL HEALTH
雪伦/ 康健专栏
为您科普乳腺健康知识
随着预防筛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乳腺患者在疾病早期得以发现,能够经过手术及术后辅助治疗得以临床治愈。但是,对于患者而言,想要彻底战胜乳腺癌,术后的恢复、确保疾病不再复发,是另一场漫长战斗的起点。那么该怎么做才能让乳腺患者在术后得以有效快速的康复呢?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下术后有助于康复的5件事,为未来之路点亮明灯,重建生活质量的每一步。
尽早开展功能锻炼
乳腺手术后,伤口完全愈合至少需要1-2周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发生了伤口感染等意外情况,愈合时间也将会相应延长。若待伤口完全愈合后再进行功能锻炼,疤痕已经和周围组织粘连,这时患者会发现手臂已经抬不起来或者不能和以前抬到同样的程度,患肢也会出现其他不同程度的活动障碍。
因此,乳腺手术后,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尽早开展功能训练不仅有助于恢复肢体的正常功能,还能预防潜在并发症,并提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推荐三套术后康复功能锻炼,建议收藏跟练哦~~~
术后早期
手部锻炼 - 握力球练习
一般术后24小时,会鼓励患者尝试进行手部锻炼。使用握力球辅助练习,有助于增强手掌肌肉结实度和手指灵活性,以恢复手部力量及功能。
术后早期
康复功能锻炼
适合术后1个月内练习,有助于患者手、腕、肘及肩关节的恢复。
术后中期
康复功能锻炼
适合术后1-3个月内练习,有助于进一步加强恢复手臂功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
术后长期
康复功能锻炼
适合术后长期练习,主要起到巩固锻炼的作用,更好地加强患肢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术后功能锻炼是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长期的坚持。只要坚持不懈的锻炼,患者肢体的活动性可以得到很大改善,并且有可能恢复到最佳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警惕患肢淋巴水肿
有研究显示,接受过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乳腺患者中,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为16%~40%;没有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只行前哨淋巴结清扫的患者中,发生率为3.5%~10%。
淋巴水肿初期可能表现为上肢肿胀、伴随沉重与紧绷感,皮肤也可能变得粗糙、增厚。建议定期使用软尺测量双侧上肢的周径,并对比记录,一旦发现周径差异超过2厘米或上述症状显现,应立即就医。
如未发生淋巴水肿,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护患肢,预防淋巴水肿。
● 保护上肢:防止伤害,如划伤、烫伤或蚊虫叮咬,进行家务及工作时务必佩戴适宜的防护手套。同时,避免在患侧上肢抽血、输液、血压测量等操作。
● 预防感染:保持皮肤,特别是手部和腋窝区域的清洁与干燥,一旦发现皮肤有破损或感染迹象,应立即采取措施。
● 压力保护:为促进淋巴液回流,可考虑佩戴专业设计的压力袖套或绷带。
点击图片,选购适合的弹力袖套
若已发生淋巴水肿,需要采取一定的医疗手段进行治疗。
● 物理治疗:常见的淋巴水肿治疗以物理治疗为主,主要包括手法淋巴引流、专业按摩及针对性功能锻炼,旨在促进淋巴循环,有效缓解水肿症状。
● 药物辅助:对于水肿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利尿剂或微循环改善药物,以辅助治疗。
● 手术治疗:若非手术治疗手段未能达到理想效果,可考虑手术治疗,如淋巴静脉吻合术等,以进一步改善病情。
心理状态很重要
乳腺手术后,由于女性特征发生改变、放/化疗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及自身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很多乳腺患者在术后往往会陷于自我担忧与自卑之中,有时甚至会表现暴躁、乱发脾气并与外界建立隔阂,这些其实只是她们脆弱心理寻求安全感并期望被保护的一种表现。
国内外研究显示,心理健康有利于患者提高免疫力。改善心理状态,可以试试以下这些方法:
● 通过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来调整心态。例如,当出现消极想法时,学会质疑其合理性,并用更积极、客观的想法取代。同时,制定合理的生活和康复计划,逐步恢复正常的生活节奏。如适量运动、音乐放松训练,开发一些兴趣爱好都是不错的改善心态、纾解情绪的好方法。
● 及时寻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与家人、朋友、病友、医务人员及社会志愿者等多交流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担忧,亲朋好友的关心、理解和鼓励能够给予患者精神支持。除了情绪上的鼓励,家人和朋友也可以在生活上提供实际的帮助,减轻患者的负担。
● 加入患者互助群体,获得榜样的力量。可以尝试多参加抗癌乐园、癌症康复俱乐部等患者组织、抗癌科普讲座、患友交流活动等。与其他乳腺患者交流经验和心得,会发现自己并不是孤单的,他人的成功康复经历也能为自己带来信心和希望。
● 根据自己的状态,找专业的心理医生或心理治疗师咨询,帮助自己度过一段时期的心理波动期,更加有勇气去面对疾病和未来的生活。
营养支持必不可少
不论患病与否,膳食搭配、营养均衡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在手术后的恢复期间,均衡的营养摄入更是关键。及时摄入丰富的营养,可促进切口愈合,也可以增强免疫力和维持身体机能。
良好的营养支持并不是一味地进补,而是要保持均衡合理的膳食,不偏食,不盲目忌食,荤素搭配,粗细兼食,力求饮食的品种丰富多样。日常的膳食结构可以参考“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 注意补充营养,进食肉类、禽类、蛋、乳、豆制品等营养丰富的食物。
● 避免食用辛辣、生冷、油腻、酸渍、腌制、熏烤、霉变等食品。
● 多食天然、新鲜食物,少吃人工复制,精加工的食品。
● 烹调时多采取蒸、煮、炖的方法,少进行煎炸、烧烤的方法。
● 进食要做到节制,有规律、定时、定量,营养全面等。
重视复查与随访
手术结束并非万事大吉,定期的复查和随访对医生的诊疗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才能及时的发现转移及复发的征象,及早地予以治疗,做到“既病防变”。
■ 复查随访的时间规划
● 短期密集监测:术后前两年,是身体恢复与病情变化的敏感期,建议每3个月进行一次复查。
● 长期随访:自术后第3年至第5年,复查间隔可延长至每半年一次。若5年后身体状况持续稳定,复查频率可进一步调整为每年一次。
注意,无论何时,一旦察觉到任何异常症状,如乳房区域的肿块、疼痛,或是咳嗽、骨痛等,应随时就医。
■ 复查内容
● 身体检查:手术区域检查有无肿块、结节等异常体征,关注腋窝、锁骨上淋巴结的情况,以及通过心肺、腹部等常规检查,全面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 影像学检查:包括乳腺超声、胸部X光或CT、腹部超声等。对于特定症状,如骨痛,可能还要骨扫描。
● 肿瘤标志物监测: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等肿瘤标志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活动状态。注意,肿瘤标志物的变化需结合其他临床信息综合评估,以避免误诊或过度解读。
乳腺术后康复是一个全面的过程,涵盖身体、心理和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每一步努力都至关重要,让我们一起,完成这段身心重塑的旅程。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