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代,群雄纷争,逐鹿中原。智辩之士因时而起,揣人主之心理,逞一己之巧舌,或以联弱抗强之计,或以使弱事强之谋,游说于诸侯,以求自己飞黄腾达,史称这类策士为纵横家。苏秦是战国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他先以连横之策游说秦王,备受冷落;后又以合纵之术游说赵王,大获成功。时而连横,时而合纵,没有固定的政治主张,只为谋取卿相之尊而奔走,是典型的政客形象。“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以忽乎哉?”这正是纵横家人生追求的肺腑之言。文章记载了苏秦始以连横之策说秦,而其说不行,于是发愤读书、终于相赵的故事。
之前的文章聊到过宗法制,核心是嫡长子。次子和庶子一般是没有继承权的,同时还提到了一个二代降级的制度,天子的儿子叫王子,孙子叫王孙,到了重孙就不是王室了,可以封出去,改氏,做诸侯。诸侯和大夫的后代也是这样操作。最后大量没有爵位和封地的后代就集中到了“士”这个阶层。底层的百工、平民通过做出成绩或者不断学习,得到高层赏识,也可以上升到士的阶层。士之子恒为士,不会再下降,但也没有上升的通道,所以这个群体是在不断扩大的,而且大部分士的生活条件可能和平民没什么差别。到了战国时期,礼乐崩坏,世卿世禄制度被破坏。既有文化、又有一定政治权力,同时群体极大的士,开始越来越活跃。他们凭借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阶层,以至于出现了很多士人出身的布衣公卿。这个时候,“大夫士”这个词逐渐被“士大夫”一词取而代之。士大夫的佼佼者就有今天文章中提到的苏秦。秦国自秦穆公后,一直受到晋国压制,持续衰退。三家分晋后,魏国率先变法图强,开始侵吞秦国的土地。到秦孝公即位,痛定思痛。任用魏国士人商鞅发起了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使秦国翻身为强国,这就是著名的商鞅变法。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这个六世就是从秦孝公开始的。秦孝公去世后,秦惠王即位,现在诸侯们已经开始交相称王了。尽管商鞅被杀,但他制定的秦法未亡,秦国灭巴吞蜀,屡败魏、韩,已露出东进中原的态势。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先说秦国地理优势,大王您的国家西面有巴、蜀、汉中富饶的产出,北面胡地盛产皮毛,代郡产出良马,南面有巫山、黔中作为屏障,东面有崤山和函谷关这样牢固的关隘。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奋击指代将士。田地肥沃,人民富裕,战车万乘,将士百万,千里沃野,储备充足。地势易守望难攻,这就是所谓的天府,是天下的强国。这样的强国可以取得什么成就呢?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凭借您的贤能,众多士民和可用的军队、兵法,就可以兼并诸侯,吞并寰宇,您就能称帝统治天下。【译】苏秦起先主张连横,劝秦惠王说:“大王您的国家,西面有巴、蜀、汉中的富饶,北面有胡貉和代马的物产,南面有巫山、黔中的屏障,东面有肴山、函谷关的坚固。耕田肥美,百姓富足,战车有万辆,武士有百万,在千里沃野上有多种出产,地势形胜而便利,这就是所谓的天府,天下显赫的大国啊。凭着大王的贤明,士民的众多,车骑的充足,兵法的教习,可以兼并诸侯,独吞天下,称帝而加以治理。希望大王能对此稍许留意一下,我请求来实现这件事。”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寡人听说:鸟儿羽翼不丰满就不能高飞,条文章程不完善不可以用来诛杀惩罚罪人,人的道德不高尚就不能治理人民,政事教化不理顺就不能差遣大臣。现在您很隆重的不远千里而来,苏秦是洛阳人,上廷赐教,但不巧我现在没空,下次有机会再听您教导。秦国刚刚经历了商鞅变法,刮骨疗伤,这是个很痛苦的过程。现在国家刚刚安定,所以秦惠公也不太欢迎苏秦这样的策士。【译】秦王回答说:“我听说:羽毛不丰满的不能高飞上天,法令不完备的不能惩治犯人,道德不深厚的不能驱使百姓,政教不顺民心的不能烦劳大臣。现在您一本正经老远跑来在朝廷上开导我,我愿改日再听您的教诲。”苏秦曰:“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昔者神农伐补遂,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尧伐驩(huān)兜(dōu),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伯天下。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古者使车毂(gǔ)击驰,言语相结,天下为一,约从连横,兵革不藏。文士并饬,诸侯乱惑,万端俱起,不可胜理。科条既备,民多伪态,书策稠浊,百姓不足。上下相愁,民无所聊,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辩言伟服,战攻不息,繁称文辞,天下不治。舌弊耳聋,不见成功,行义约信,天下不亲。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夫徒处而致利,安坐而广地,虽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故以战续之,宽则两军相攻,迫则杖戟相橦(chōng),然后可建大功。是故兵胜于外,义强于内,威立于上,民服于下。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今不嗣主,忽于至道,皆惛(hūn)于教,乱于治,迷于言,惑于语,沈于辩,溺于辞。以此论之,王固不能行也。”昔者神农伐补遂,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尧伐驩(huān)兜(dōu),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伯天下。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举了一长串例子,当年的有德之君都曾讨伐过别人才能大合天下,由此就可以看出,想保证自己的安全以至于一统天下没有不发起战争的。毂是古代车轮中间穿车轴的地方,它有一部分是凸出来的,这个地方相互撞击,说明车辆来往繁多,这里引申为行人来往频繁。古时候使臣频繁往来,用言语说动各国缔结盟约,天下诸侯结为一体。现在诸侯合纵连横,战争不止。合纵连横并不是苏秦提出来的。这里其实还涉及一桩公案,就是苏秦、张仪孰先孰后的问题。《史记》中记载苏秦说秦连横不成,就跑去赵国搞合纵,又激励同窗张仪去秦国搞连横。这件事情一直有争议,有文献指出张仪在苏秦之前就在秦国做连横工作了。和他对垒的是魏国犀首公孙衍,三十年后,苏秦才崛起登上战国的政治舞台。后来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为后者提供了有力的证明。我们经历了数次文化浩劫,特别是秦始皇及项羽焚书,五代十国造成的文化断层和后来满清删毁篡改典籍。导致很多经典著作失传或者面目全非,所以说考古工作者发掘、复原的典籍和文献真的非常重要。总有人说十年文化浩劫怎样怎样,其实那十年并不是那么不堪回首,我们仔细去读一读那段历史,反思一下这些年掌握那些舆论风向的是哪些人,可能就会有自己的判断。文人巧言矫饰,诸侯被扰乱迷惑。各种事端层出不穷,无法处理。法令条文已经完备,但老百姓又迫于律法伪装自己的姿态。这是说各国变法扭曲了人民本性,这也是当时非常重要的一种论调。稠浊,稠密混浊,形容又多又乱。文书政策又多又乱,老百姓昏乱困顿。话说得很清楚,理也讲得头头是道。但战争反而更多了。说的人舌头抽筋了,听的人耳朵也聋了。但没看到有什么成果。前面道理讲不通,仁义无法施行。怎么办呢?于是诸侯们废弃条约发展武备,大量豢养勇猛敢死之人,制备铠甲,磨砺兵刃,在战场上决一胜负。夫徒处而致利,安坐而广地,虽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故以战续之。什么都不做就可以获得利益,安然端坐就能开拓疆土,即使古代贤明的君主也想实现这样的目标,但天下大势决定这种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只能持续征战。这里和前面他举的例子相呼应,解释为什么道德之君也要发动战争。宽则两军相攻,迫则杖戟相橦(chōng),然后可建大功。两国距离远就摆开军阵相互攻伐,距离近就短兵相接,这样才能建立功勋。所以,只有在外军队取胜,在内发扬道义,君主在上树立威望,国民才能在下驯服。这一段倒也有现实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要富国强军,为什么要大国崛起。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现在要想吞并天下,凌驾万乘强国之上,使敌人屈服,掌控海内,驯抚万民。使诸侯称臣,非发动战争不可。现在苏秦就是一副战争贩子的嘴脸。今不嗣主,忽于至道,皆惛(hūn)于教,乱于治,迷于言,惑于语,沈于辩,溺于辞。现在继承君主的诸侯们,都忽视了用兵之道,不明白怎样教化百姓,治理国家时乱政频出,被花言巧语迷惑,沉迷于诡辩辞藻之中。既然本来就知道自己的主张不被采纳,为什么还要说这么多呢?博取功名利禄,当然是要博的。最后一句明显是激将法。但他说了这么多,只是想当然而已,长篇大论,没有一句是立足于秦国实际情况的,自然得不到秦王回响。他难道没有发现自己正是自己所谓的“辩言伟服、繁称文辞”的诡辩之人吗?秦惠王估计在他说了一半时就睡着了,现在打个哈欠醒了醒神,就听到苏秦说“王固不能行也”。你知道的很清楚嘛,下去吧。【译】苏秦说:“我本来就怀疑大王不会接受我的意见。过去神农讨伐补遂,黄帝讨伐涿鹿、擒获蚩尤,尧讨伐驩兜,舜讨伐三苗,禹讨伐共工,商汤讨伐夏桀,周文王讨伐崇国,周武王讨伐纣王,齐桓公用武力称霸天下。由此看来,哪有不用战争手段的呢?古代让车辆来回奔驰,用言语互相交结,天下成为一体,有的约纵有的连横,不再储备武器甲胄。文士个个巧舌如簧,诸侯听得稀里胡涂,群议纷起,难以清理。规章制度虽已完备,人们却到处虚情假意,条文记录又多又乱,百姓还是衣食不足。君臣愁容相对,人民无所依靠,道理愈是清楚明白,战乱反而愈益四起。穿着讲穿服饰的文士虽然善辩,攻战却难以止息。愈是广泛地玩弄文辞,天下就愈难以治理。说的人说得舌头破,听的人听得耳朵聋,却不见成功,嘴上大讲仁义礼信,却不能使天下人相亲。于是就废却文治、信用武力,以优厚待遇蓄养勇士,备好盔甲,磨好兵器,在战场上决一胜负。想白白等待以招致利益,安然兀坐而想扩展疆土,即使是上古五帝、三王、五霸,贤明的君主,常想坐而实现,势必不可能。所以用战争来解决问题,相距远的就两支队伍相互进攻,相距近的持着刀戟相互冲刺,然后方能建立大功。因此对外军队取得了胜利,对内因行仁义而强大,上面的国君有了权威,下面的人民才能驯服。现在,要想并吞天下,超越大国,使敌国屈服,制服海内,君临天下百姓,以诸侯为臣,非发动战争不可。现在在位的国君,忽略了这个根本道理,都是教化不明,治理混乱,又被一些人的奇谈怪论所迷惑,沉溺在巧言诡辩之中。像这样看来,大王您是不会采纳我的建议的。”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léi)縢(téng)履蹻(jué),负书担橐(tuó),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rèn) ,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qiè)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苏秦不甘心,又上书十次游说,但终究没有说服秦惠王。貂皮大衣的毛磨没了,百斤黄金花完了,没有钱了,离开秦国回家去了。这里注意,苏秦家里本来就不富裕,他的貂裘黄金是哪里来的呢?羸(léi)縢(téng)履蹻(jué),负书担橐(tuó),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愧色。羸,除了病弱的意思之外,还有缠绕的意思。縢是绑腿。蹻是草鞋。打着绑腿,穿着草鞋,背着书箱,挑着行囊,神情憔悴。面目黄中带黑皮肤粗粝,满脸惭愧。形容苏秦狼狈的这几句话,比苏秦说秦的长篇大论精彩多了。和当时朝堂之上的身着貂裘,意气风发形成鲜明对比。归至家,妻不下纴(rèn) ,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纴是纺织。苏秦到家后,老婆继续织布,嫂子不给他做饭,爹娘不和他说话,都不搭理他。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苏秦长叹一声说:老婆不把我当丈夫,嫂子不把我当小叔子,爹娘不把我当儿子,这都是我自己作的啊。这里秦一般解释为苏秦自称,也有人说是指代秦国,我这样都是秦国害的。于是连夜找书,摆开十几口书箱。那时候的书以竹简木牍为主,几十口箱子估计也装不了太多书。从中找到了《太公阴符经》这本书,埋头诵读,反复推敲,揣摩书中的奥义。《太公阴符经》又称《太公阴谋》是太公兵法的一部分,苏秦得到太公兵法的一部分就能纵横战国。后来张良遇黄石老人,受赐全套《太公兵法》后能帮助刘邦得到天下也不足为奇了。读书累昏昏欲睡之时,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血一直流到脚下。这就是锥刺股的故事了。还有个头悬梁的,那是汉朝人孙敬,不过头悬梁明显没有锥刺股来的狠。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勉励自己说:哪里有人去游说君王而不让君王掏钱并赐予高位的呢?目标很明确,我就是为了高官厚禄锦衣玉食去的,那是当时士人的普遍追求,也是现在大多数人的追求。期年,满一年。终于把《太公阴符经》揣摩透彻。说:我现在确信能够说服天下君王了。【译】劝说秦王的奏折多次呈上,而苏秦的主张仍未实行,黑貂皮大衣穿破了,几百两铜(战国时代黄金指铜)也用完了,钱财一点不剩,只得离开秦国,返回家乡。缠着绑腿布,穿着草鞋,背着书箱,挑着行李,脸上又瘦又黑,一脸羞愧之色。回到家里,妻子不下织机,嫂子不去做饭,父母不与他说话。苏秦长叹道:“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子不把我当小叔,父母不把我当儿子,这都是我的过错啊!”于是半夜找书,摆开几十只书箱,找到了姜太公的兵书,埋头诵读,反复选择、熟习、研究、体会。读到昏昏欲睡时,就拿针刺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脚跟,并自言自语说:“哪有去游说国君,而不能让他拿出金玉锦绣,取得卿相之尊的人呢?”满一年,研究成功,说:“这下真的可以去游说当代国君了!”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zhǐ)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摩燕乌集阙”这一句一般有三种理解。第一种,摩是切近,燕乌集阙是赵王宫殿名称。或者说燕乌和集阙是赵国两个地名。第二种,摩是模仿,燕乌集阙是指苏秦的言辞华丽、旁征博引,如同燕子乌鸦云集宫阙之内。第三种,摩是揣摩。乌集是《太公阴符经》中的章节,燕和阙是后人注疏误入正文。总之,苏秦到华美的宫殿中拜访游说赵王去了。抵掌,抚掌、拍掌。也可以做两种理解,一种是说苏秦演讲过程中讲到精彩处常常拍掌,就像喇嘛辩经一样。一种是说二人相谈甚欢,抚掌而谈。总之赵王听的很高兴,将他封为武安君。武安君不得了,战国留名的武安君,只有三个人,除了苏秦,另外两个分别是秦国杀神白起和赵国长城李牧。可见赵王对苏秦的赏识程度。这里的赵王实际不能称赵王,因为现在在位的是赵武灵王的父亲赵肃侯,赵国国君称王是在武灵王吞灭中山国之后。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授予他相印,赐给他很多财物,让他带着去游说诸国,缔结合从,离散连横,借此压制强大的秦国。这里的关指函谷关,秦国东进的门户。故而苏秦在赵国为相后,秦国就无法东进。所以前面苏秦喟叹:老婆、嫂子、父母都不搭理我,是皆秦之罪也。也可能真的是说这一切都是秦国造成的。所以发奋读书,要报复秦国。现在爽文惯用的套路,莫欺少年穷,但真要想出人头地,只空想是不行的,必须像苏秦一样努力进取才行。【译】于是就登上名为燕乌集的宫阙,在宫殿之下谒见并游说赵王,拍着手掌侃侃而谈,赵王大喜,封苏秦为武安君。拜受相印,以兵车一百辆、锦绣一千匹、白璧一百对、黄金一万镒跟在他的后面,用来联合六国,瓦解连横,抑制强秦,所以苏秦在赵国为相而函谷关交通断绝。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熿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且夫苏秦,特穷巷掘(kū)门桑户棬(quān)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
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当时尽管天下广阔,人民众多,王侯威严,谋臣专权,但这些都要取决于苏秦的决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没有任何损耗,就使诸侯亲睦,感情胜过兄弟。苏秦读了《太公阴符经》后,不贩卖战争改贩卖焦虑了,他贩卖的焦虑是什么呢?正是日渐强大的秦国了。这也充分说明,贩卖焦虑自古以来就是一门好生意。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式,用的意思。用政治手段而不用武力,决胜于庙堂博弈之中而不在边境战争之内。当苏秦风头正盛时,钱随便用,随从的车马排成排,在大道上招摇过市。特,只不过。掘门,堀通堀,在墙上挖个洞就是门。桑户,竖几根桑木就是门板。棬枢,搞几根蜷曲的树枝就当门轴了。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撙,控制。衔,马嚼子。撙衔,就是骑马。苏秦只不过是一介寒士,但是却能够驾着车,骑着马,游历天下,在宫廷中游说诸侯君王,使君王左右之人无话可说,天下没有人能够和他匹敌。苏秦至此也算功成名就,风光无匹了。【译】在这个时候,那么大的天下,那么多的百姓,王侯的威望,谋臣的权力,都要被苏秦的策略所决定。不花费一斗粮,不烦劳一个兵,一个战士也不作战,一根弓弦也不断绝,一枝箭也不弯折,诸侯相亲,胜过兄弟。贤人在位而天下驯服,一人被用而天下合纵,所以说:应运用德政,不应凭借勇力;应用于朝廷之内,不应用于国土之外。在苏秦显赫尊荣之时,万镒的黄金为他所使用,随从车骑络绎不绝,一路炫耀,华山以东各国随风折服,从而使赵国的地位大大加重。况且那个苏秦,只不过是出于穷巷、窑门、桑户、棬枢之中的贫士罢了,但他伏在车轼之上,牵着马的勒头,横行于天下,在朝廷上劝说诸侯王,杜塞左右大臣的嘴巴,天下没有人能与他匹敌。到这里,事情基本说完了。也有了评价,其实就可以结束了。但文章又写了戏剧性极强的一幕。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忽乎哉?”
苏秦说服东方诸国后,又要去楚国游说楚王加入合从,路过洛阳老家。上一次苏秦回来,父母不与言,现在呢?苏秦父母听说后,把屋子收拾整洁,道路打扫干净,安排好乐队,布置好宴席,到郊外三十里去迎接他。上一回老婆自顾自织布,对他视若无睹。他的妻子不敢正眼看他,侧耳倾听他说话,全身心的投入到他身上。上次不给他做饭的嫂子更直接。嫂子像蛇一样匍匐着过来,都不是走的,爬过来的。咱们之前说过最重的礼节是再拜,嫂子对他拜,把他看做天神,拜完了还不敢起来,跪着谢罪,请求苏秦原谅。苏秦问:嫂子你为什么先前那么倨傲,现在又如此卑微呢?苏秦也不是东西,明知故问。嫂子你当年不是挺厉害的吗?现在怎么怂了呢?嫂子也是女中豪杰,回答的那是相当光棍儿。嫂子回答说:因为老弟你现在又有身份又有钱。所以嫂子为什么四拜,明白了吗?再拜苏秦之位,再拜苏秦之金,偏偏没拜苏秦。苏秦这时候心里估计挺爽的,但他还是把那个爽字硬憋回去了,而改成了一句感慨。郭德纲怎么说的来着,穷在闹市,耍十把钢钩,钩不着亲人骨肉;富在深山,耍刀枪棍棒,打不散无义宾朋。苏秦由此得出来一个什么结论呢?人生在世一辈子,权势地位和荣华富贵,难道是可以忽视的吗?【译】苏秦将去游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听到消息,收拾房屋,打扫街道,设置音乐,准备酒席,到三十里外郊野去迎接。妻子不敢正面看他,侧着耳朵听他说话。嫂子像蛇一样在地上匍匐,再三再四地跪拜谢罪。苏秦问:“嫂子为什么过去那么趾高气扬,而现在又如此卑躬屈膝呢?”嫂子回答说:“因为你地位尊贵而且很有钱呀。”苏秦叹道:“唉!贫穷的时候父母不把我当儿子,富贵的时候连亲戚也畏惧,人活在世上,权势地位和荣华富贵,难道是可以忽视的吗?”惟真坊
惟真坊小店
文章版权归 惟真坊 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