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古文逐字精读|贾谊《过秦论》

时尚   文化   2024-06-23 13:56   湖北  




《过秦论
汉·贾谊







公元前180年,年仅24岁的汉文帝刘恒即位。此时的大汉王朝,立国仅有22年,是一个新生的政权,法规制度粗疏且不严明,虽然脱胎于秦,但却不能走秦的老路。历史在这里,交给了汉文帝更重的担子,面对突变的政治形势,面对不绝的陈年旧疾,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他小心应对。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一代奇才来到汉文帝身边。这个人就是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被人称为天下第一狂生的贾谊。贾谊是洛阳人,从小熟读诸子百家之书,以善写文章闻名乡里,特别是他的时事评论一针见血、酣畅淋漓。由于锋芒毕露,才华卓著,十八岁时贾谊就被河南郡守吴公相中,让他作为幕僚替自己出谋划策,因此吴公政绩卓著。


汉文帝刚即位,迫切需要人才,构建自己的班底,于是汉文帝绕开功臣和皇族集团,另辟蹊径,开始从民间选拔优秀的执政人才。


汉文帝听说河内郡的吴公治政能力很强,就把他提拔到朝廷当廷尉,结果吴廷尉说我政绩之所以卓著,是因为有贾谊为我参谋,于是汉文帝就将贾谊召进宫中。汉文帝一见这个少年,刚刚20岁的年龄,比自己还要小上4岁,就有些轻视他,但很快这个年轻人就以自己卓越的才华,改变了文帝对他的看法。贾谊在所有的博士中年龄最小,但是每当廷议,诸老先生被文帝问得哑口无言,贾谊却应答如流,让整个朝堂心服口服。汉文帝非常高兴,渐渐改变了对贾谊的看法。


经过一番细致考察,文帝决定重用这位年轻才俊,召其入宫为博士。在朝中任职期间,贾谊以其高瞻远瞩的治国方略,频频向文帝进献良策,这些见解深邃且富有远见,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期间,贾谊给汉文帝上书《论积贮疏论》,提出目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弊端,并建议抑商重农,汉文帝采纳了,这让饱受战乱的大汉王朝得到了进一步休养生息的机会,也让贾谊更加声名远播。




2




然而,尽管贾谊才华横溢,但他的锋芒毕露及某些政策主张触犯了朝中部分公卿大臣的利益。不久,贾谊上书建议,让所有有封国的侯爷都回到自己的封地。当时汉朝的制度,诸侯王封侯,只要皇帝给你封地,你就要回到封地,而不是赖在长安城内。可是谁又愿意放弃灯红酒绿的京城,而跑到穷乡僻壤的封国去受苦呢?


贾谊的上书,其实正中文帝下怀。于是,文帝为了清除那些他早已不满的功高震主的大臣,他干脆让当时的丞相周勃做个带头人。最后逼得周勃不得不主动辞职卷铺盖走人了。就这样,贾谊几乎得罪了全部的元老重臣。


汉文帝刘恒施政,有一套手法,那就是“萝卜加大棒”。他免去了朝廷功臣周勃的职位,又不忘敲打了群臣,最后还让贾谊就成了挡箭牌,真乃一个高深莫测的帝王啊。随后汉文帝又提议,任命贾谊做公卿,顿时引来众老臣一片骚乱。于是他们开始聚众威胁施压,汉文帝渐渐招架不住了,最后只得选择妥协退让。他将贾谊发配到长沙,去给新任的长沙王做太傅。这就是“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的典故了,因此贾谊又被称为贾长沙。


长沙地处偏远的长沙郡,临近岭南,气候闷热潮湿,贾谊十分不习惯。贾谊,如同昔日的屈原,同为异乡贬谪、政治失意的湖南游子。他深感屈原以身殉国之悲壮,对其壮举充满无尽的惋惜。而更为特别的是,贾谊与屈原在命运与性情上竟有着诸多相似之处,这使得他对屈原的怜惜与仰慕之情远超常人。在追寻屈原上下求索的足迹时,贾谊心怀敬仰,挥毫泼墨,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吊屈原赋》。这篇赋文不仅是对屈原的深深怀念与纪念,更在其中流露出贾谊对当时君主昏庸无能的失望,以及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沉痛之情。


公元前173年,贾谊终于在长沙终于熬过了三年。贾谊被道家思想所吸引,有一天,一只鵩鸟(猫头鹰)飞入了他的房间,停在了他的身边。当贾谊见到这只被视为不祥之鸟的鵩鸟时,突然预感到自己生命已经不长,心中的绝望油然而生。可是他太孤独了,心中的苦闷找不到人去诉说,只能向这只给他带来死亡之兆的鸟儿诉说。


“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澹乎若深渊之静,泛乎若不系之舟。不以生故自宝兮,养空而浮;德人无累兮,知命不忧。”


活着仿佛随波逐流,死去好像休憩长眠。深邃得好像深渊潭水般幽然,漂浮得好像没有羁绊的小舟般自在,涵养空虚之性而浮游,德人不被万物牵累,知天命而不忧愁。


一首《鵩鸟赋》,看透生死的豁达里,似乎又隐隐透露出一丝无奈和悲伤。在老庄思想中寻求精神慰藉。


谪居长沙三年,汉文帝重新征召他入京,贾谊到长安时大概是晚上,当时汉文帝正在一座叫宣室的宫殿内,举行祭祀天地后的受福仪式,心中正思索鬼神之事,听说贾太傅、贾博士回来了。赶紧召见他前来问对,贾谊高兴极了,他准备抓住这次机会,让皇帝再次重视自己。可令他失望的是,这时的汉文帝和贾谊聊天的内容竟然是玄学问题,这就是“奉宣室以何年”的典故。君臣二人越聊越投机,从入夜一直聊到了半夜三更。问对的内容自然是鬼神之本,李商隐写诗感慨到:“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刘揖是汉文帝最宠爱的儿子,喜爱读书,汉文帝让贾谊教导这个小儿子,所以贾谊又被称为贾太傅。这一年,淮南王刘长阴谋叛乱畏罪自杀。贾谊虽在梁国封地任梁怀王的太傅,但是他仍旧体察政事、居安思危。根据当时匈奴强盛,常侵犯边疆。各诸侯王超越本身的权力范围,淮南王、济北王又因为谋反而被诛灭的事情,贾谊又上疏了一份《治安策》。


在《治安策》中,贾谊一针见血地指出:“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 火未及燃, 因谓之安, 方今之势,何以异此!”他向汉文帝提出了警告:“现在朝廷已处在燃烧的一堆柴火之上,火还未到漫燃的境地,如不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局面必将不可收拾。”


但是,对于贾谊的上疏,文帝没有采纳。


毛主席就对年少有为的贾谊怀有深深的敬仰之情,他在诸多场合和演讲中频繁提及贾谊及其杰作。他曾写过: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堕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他对贾谊的《治安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不仅在公开场合多次赞誉这篇政论文为“西汉时期写得最好的”,更是用诗歌形式(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将贾谊的政治文论赞比为“雄兵百万”。


公元前169年,这时候贾谊32岁。有一天,他随梁怀王刘揖入朝,可是梁怀王却不幸坠马而死。贾谊感到自己身为太傅,却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将梁怀王照顾好,于是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


梁怀王无子,按照惯例,他的封国需要撤销。但是贾谊强忍悲痛,向汉文帝呈上了他最后的奏书,建议为梁王立继承人,或者将代王刘参迁到梁国来,这样可以在长江黄河边上建起一道抵御外敌的屏障。或许是文帝不忍心让自己最宠爱的儿子的封国后继无人,所以,这一次,他听从了贾谊的建议,将淮阳王刘武迁为梁王,另又迁城阳王刘喜为淮南王。


后来,汉景帝时发生吴楚七国之乱,梁王刘武坚决抵御叛贼。可以看出,的确是因为贾谊的深谋远虑,提前做了部署,才得以让汉景帝度过了那一次危机。


或许梁怀王的死,最终成了压死贾谊的最后一根稻草。第二年,贾谊在忧郁中死去,年仅三十三岁。昔日“洛阳少年”的风采已成为昨日黄花,留下来的只不过是贾谊无限的遗憾。司马迁感叹他与屈原的命运竟是如此相似,于是将他们俩在《史记》中同列一篇,写成《屈原贾生列传》。




3




汉文帝时期,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统治阶级中“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权贵豪门大量侵吞农民土地,逼使农民破产流亡,卖田宅,鬻子孙,以至易子而咬其骨。刑罚苛重,民不聊生。汉文帝“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表面上废除肉刑,实际上只是改换一些杀人的名目而已。苛重的压迫剥削和酷虐的刑罚,使阶级矛盾日渐激化。汉文帝周围一些权贵却对此视而不见,麻木不仁,说什么国家“已安已治”。针对这种社会现实,为了向汉文帝说明政治形势的严重性,贾谊从关乎汉王朝兴亡的角度,写下此文,希望借秦朝覆亡的历史来警戒当朝统治者。


贾谊拥有与年龄不相称的远见卓识,对国家当前存在的弊端进行了深刻的分析,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反复酝酿、梳理、修改、总结,《过秦论》三篇鸿篇巨制横空出世。鲁迅曾评价贾谊《过秦论》:沾溉后人,其泽甚远的西汉鸿文。


《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写始皇之过、中篇写胡亥之失、下篇写子婴之死,只是因为上篇写得太精彩了,所以从南朝梁萧统编选《昭明文选》时就已经只收录上篇了,高中课本里也是选的这篇。“过秦”意思是指出秦的过失,“过”是动词。“论”是一种议论文体,重在阐明自己的意见。“过秦论”意为“指责秦的(政治)过失的一篇史论”。




4




秦孝公据崤函(xiáo hán)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这样非常险固的地势,拥有雍州肥沃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卫着来伺机夺取周王室的权力。秦孝公有统一天下的雄心。


[注释] 固:险要的地理位置。窥:觊觎。窥,从函谷关的门缝里悄悄往外观察。周王室是国家正统,你心怀不臣之心,觊觎大宝可不就是窥视吗。周室:这里指代天子之位的权势,并非实指周王室。战国初期,周王室已经十分衰弱,所统治的地盘只有三四十座城池,三万多人口。崤函:崤山和函谷关。函谷关:在河南省灵宝县。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秦孝公那时就有着像卷席子一样卷走天下的意图,像包裹一样包举九州,像装口袋一样囊括四海,吞并八方荒远之地的野心。


[注释] 席、包、囊,都是名词作状语。像用席子一样卷起来。像包裹一样包起来。像口袋一样罩起来。四海:中国古人认为中原四周都是海,因此称四方为四海,泛指天下。八荒:原指八方荒远的偏僻地方,此指代天下。


秦孝公21岁即位,在位24年,在位期间干过两件大事:一是迁都咸阳,二是主持商鞅变法。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正当这时,商鞅辅佐他,对内建立法规制度,让老百姓从事耕作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械;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


[注释] 务:从事。外:对国外。衡通横,名词用作动词,采取连横的策略。斗诸侯:使诸侯自相争斗。斗,使动用法。


商君就是商鞅。战国时卫人。姓公孙,名鞅。因封于商,号曰商君。最初是在魏国,为魏相公叔痤家臣。痤死后入秦,相秦十九年,辅助秦孝公变法,使秦国富强。孝公死,公子虔等诬陷鞅谋反,车裂死。此处的“连衡”一句为虚笔,张仪相秦始于惠文王十年,即公元前328年,是商鞅死后十年的事。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在这之后,秦人轻而易举地夺取了黄河以西的土地。


[注释] 于是: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拱手:两手合抱,形容毫不费力。西河:又称河西,今陕西东部黄河西岸地区。


秦孝公二十二年,公元前340年,商鞅伐魏,魏使公子为将而击之。商鞅遗书公子,愿与为好会而罢兵。会盟既已,商鞅虏公子而袭夺其军。其后十年间,魏屡败于秦,魏王恐,乃使使割西河之地献于秦以和。秦孝公面对东方各国对秦国的蔑视,重用商鞅变法,从魏国手中夺取西河之外大片土地。


秦国为什么要拿下河西之地?


秦国要生存,就得拿下河西之地;秦国要强大,也得拿下河西之地;秦国要争霸,更得拿下河西之地。河西之地,是秦与晋之间的死结。秦国是个四塞之地,分别是东面的函谷关、南面的武关、西面的大散关和北面的萧关。在这四大秦关里,函谷关最重要。西面的大散关和北面的萧关,因为面对的敌人不够强大,所以战略意义相对较小。南面的武关,主要防的是楚国,楚国前期的战略重点在中原,后期就没啥战略重点了,所以战略意义算是一般。


但是,东面的函谷关的战略意义就大了去了。战国之时,秦国能够挡住关东六国、坐拥关中形胜,主要就是因为函谷关。函谷关要发挥作用的前提,就是秦国得占据河西之地。函谷关北有黄河拦阻,南有秦岭封锁。打个比方说,黄河和秦岭是城墙,而函谷关就是城门。


而黄河这道城墙的西面,就是河西之地。所以,有河西之地,关中形胜才能成形;无河西之地,关中形胜就没有意义。为了能生存,秦国就得拿下河西之地,这样才能依托黄河与秦岭,形成一个战略通道。即便没有函谷关,也能把军队放在关键的位置上。


此外河西之地居于黄河和洛河之间,不仅交通便利而且土地肥沃。秦国要生存,就得占据函关谷构筑关中形胜,所以必须得拿下河西之地。秦国要强大,就得以河西为内史郡、中心地区,所以也得拿下河西之地。秦国要发展,就得以河西之地为跳板,才能东出天下,所以更得拿下河西之地。


《寡人之于国也》中梁惠王见到孟子就说:“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於齐,长子死焉;西丧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记载的就是秦国取河西之地的事情。


▲ 河西之地和崤函通道,河西之地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秦孝公为秦统一打下了哪些基础?地利: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商鞅佐之。野心:席卷天下……并吞八荒之心。政通:基本国策,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成果:取西河之外。


贾谊认为,秦国崛起源自于秦孝公。秦孝公首先有统一天下的抱负,恰逢战国奇才商鞅的辅佐,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措施,效果也非常好: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也就算说,秦国在秦孝公的治理下,轻松地取得了黄河以西的大部分土地。


但从历史上来看,贾谊将秦国崛起的首功算在秦孝公的身上,是不完全客观的。实际上,秦国的崛起首功应该算在秦献公身上,也就是秦孝公的父亲。秦献公在位期间,完成了对秦国国内弊制的改革,内容包括:正式废除人殉制度、编制户籍、搬迁国都、试行郡县制、允许商业活动、取得了和魏国的军事斗争胜利。秦献公的改革和贡献,为秦孝公图强、商鞅变法做了铺垫,理应记上一功。




4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gāo yú)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秦孝公去世以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先后承继先前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遗留下来的政策,向南攻取汉中,向西吞并巴、蜀,向东割取肥沃的地区,向北占领政治、军事上非常重要的郡邑。


[注释] 没通殁,死。蒙:继承。因:动词,沿袭。膏腴:指土地肥沃。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zòng)缔交,相与为一。


诸侯们都非常恐慌害怕,集会结盟,谋求削弱秦国的办法。各个诸侯国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优秀人才,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结交援助,结为一体。


[注释] 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弱。爱:吝惜,吝啬。致:招致,招纳。合从:与秦“连横”之策相对,是联合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从通纵。与:结交。


▲  合纵连横。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六国之间的联盟叫合纵,秦国与诸侯之间的结盟叫连横,因为南北向为纵,东西向为横,秦国位于西方,六国位于秦国的东边,六国联盟为南北向的联合,所以叫合纵。六国分别与秦国结盟为东西向的联合,所以叫连横。通过连横,秦瓦解了六国的合纵。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在这个时候,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


战国四公子崛起于苏秦合纵六国的时期,当时这几人分别都是各国君主派出来的代表本国合纵的代表。这四人分别是: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齐国孟尝君田文。后来虽然合纵失败了,但是四人却凭着自己的能力在本国撑起来了一片天。


关于四人的故事很多,可用成语来总结。信陵君:窃符救赵、虚左以待。平原君:毛遂自荐、脱颖而出、三寸之舌、奉公守法、辞金蹈海、一言九鼎。春申君:三千珠履、移花接木、无妄之灾。孟尝君:鸡鸣狗盗、冯谖弹铗、狡兔三窟、高枕无忧。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这四位封君,都是见识英明、有智谋、心地诚而讲信义的人,他们待人宽宏厚道并爱惜人民,尊重贤才并重用士人,以合纵之约击破秦的连横之策,联合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的部队一起攻打秦国。


[注释] 贤:形容词作名词,贤能之人。约:结。离:使离散。衡通横。兼,兼并、统一。


齐、楚是老牌强国。赵、魏、韩是晋国遗产。宋国这段时期存在感还是挺强的,号称五千乘之劲宋。卫国自从被晋文公收拾后就一直很低调,但人才众多,季札曾经说过:卫多君子,其国无患。不过此时卫国已经很衰弱了。商鞅、吴起都是卫国人,但都出国发展。中山国的前身实际就是天天袭扰中原的白狄,位于晋燕之间或者赵燕之间的山区,国中有山,故称中山。国家不大,民风彪悍,战斗力极强。《战国策》里专门为他留下了一卷《中山策》,相当于认可他是战国列强。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shào)滑、楼缓、翟(zhái)景、苏厉、乐(yuè)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在这时,六国的士人集团中,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等人为他们出谋划策;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等人沟通他们的意见;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等人统率他们的军队。


[注释] 属:一类人。《鸿门宴》:吾属皆为所虏。为:替。


宁越:曾是周天子的老师。徐尚:宋人。仅在《过秦论》有所提及。苏秦:洛阳人,他是著名的外交家和谋略家,是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他与赵秦阳君共谋,发动韩、赵、燕、魏、齐诸国合纵,是当时的合纵长,合纵六国来制约秦国,以致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他是鬼谷子的学生,锥刺股的故事说的就是苏秦。苏秦也不是只针对秦国,他还帮助过燕国去削弱齐国。杜赫:周人。

齐明:东周臣。参与过说服楚国大夫们去伐秦。周最:东周君儿子。曾经劝过秦国放弃攻打周。陈轸:楚人。陈轸应该是除了廉颇外,对秦国造成麻烦最大的人了。陈轸在公元前319年,帮助公孙衍成为了魏国的相国,促成了五国伐秦。又在公元前299年,促成齐、魏、韩三国伐秦。召滑:楚臣。曾出使赵国,让赵国攻打齐国,因为齐国一直欺负燕国,所以他出使赵国攻打齐国来存燕。楼缓:赵国人。一直主张与秦楚联合,属于亲秦一派。长平之战后,他又为秦入赵,诱骗赵王纳城讲和,没有成功。翟景:魏人。仅在《过秦论》有所提及。

苏厉:苏秦的弟弟。苏厉最有名的故事就是用养由基的故事启发了白起,从而让他放弃进攻魏国的想法。故事是这样的,秦国势如破竹,大将白起按照秦王的命令去攻打魏国国都大梁,这个时候苏厉对白起说了一个故事:养由基是楚国著名的神箭手,百发百中。养由基曾连续三次射中百步之外的柳叶,赢得了围观人雷声般的喝彩。但是旁边有位客人却不已为然,冷冷地对养由基说:“既然养由基有了百步穿杨的本领,我就可以教你射箭了。”这个人如此大的口气,不由得让养由基分外的生气!当养由基十分生气地向他请教射箭的本领的时候,那个人却出奇的平静,向他说了一番话。那个人对养由基说:“你射箭的本领,已经达到了完美的境界,我不是来教你射箭的,而是让你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保持射箭名声的重要性。你或许没有想过,一旦你的力气用尽,只要一箭不中,你那百发百中的名声的就会受损,一个真正善于射箭的人,是要学会保持名声的。”

养由基听了这番话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缺陷,再三称谢不已。苏厉让白起明白,白起当前的处境和养由基是多么的相似。您如今已经击败了韩魏两国,杀魏将犀武,北上攻打赵国,占领蔺、离石和祁地,您已经立下了如此之多的汗马功劳,现在你又要率领秦兵出塞,经过东、西周,进犯韩国,攻打魏都大梁,如果进攻不胜,岂不是前功尽弃了么!白起听后,想到了保持自己百战百胜的名声,需要休养生息,不能轻易出战,便托病,没有率兵进攻魏国。苏厉的谋略就是以柔克刚,让处在巅峰的人,对自己本身有一个清醒的了解,苏厉通过自己智慧,成功地说服了白起。

乐毅:燕将。乐毅最光辉的事迹就是率领燕、赵、魏、韩、楚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七十余城。吴起:魏将,后入楚。吴起去世的时候秦孝公才刚刚出生。吴起在鲁国时曾大败齐国,在魏国时屡次击败秦国。其实河西之地最初就是秦国的地盘,就是吴起率领魏国把河西的土地抢走了。吴起后到楚国进行改革,平百越、并陈蔡,联合赵国大败魏国。孙膑:齐将。帮助齐国打魏国,直接把魏国从霸主的地位上拉下来。带佗:楚将。倪良、王廖:都是当时的兵家。田忌:齐将。

廉颇:赵国名将。曾大败齐国。长平之战时曾坚壁固守,使秦军劳而无功。后秦使用离间计,赵国用赵括取代廉颇,长平之战赵国大败。赵奢:赵国名将。曾在阏与之战中大败秦国。赵括之父。

贾谊这里列举了这么多名人,就是为了展现出九国的人才众多。实际上这些人并不是都针对秦国的,这是贾谊的艺术化写法,与史实并不完全相符。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qūn)巡而不敢进。


他们曾经用十倍于秦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攻打函谷关进而攻打秦国。秦人打开函谷关口迎战敌人,九国的军队有所顾虑,来回徘徊却不敢入关。


[注释] 尝:曾经。吾常终日而思矣。叩关:攻打函谷关。叩,击,引申为攻打。开关:指打开函谷关。逡巡:有所顾虑而徘徊或不敢前进。


九国,就是上文的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据《史记·六国表》载,并没有“九国之师”一起出动的情况,这里的讲述不尽合历史事实。




秦无亡矢遗镞(zú)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秦人没有一兵一卒的耗费,然而天下的诸侯就已窘迫不堪了。这时合纵的策略被瓦解,盟约被毁坏,各诸侯国争着割地来贿赂秦国。


[注释] 亡:丢失,丢掉。困:陷入困境。镞:箭头。


这就是苏洵所说的: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秦有剩余的力量趁他们困乏时而制服他们,追赶逃走的败兵,百万败兵横尸道路,流淌的血液汇集成河,居然可以使盾牌漂浮起来


[注释] 制:制裁,制服。弊通敝,困敝、疲敝。亡:逃亡的军队,在此用作名词。北:败北的军队,名词。


伏尸百万,这说的不是一次战役的死亡人数。秦国攻打六国,伤亡人数史书皆有记载:如前293年击韩伊阙,斩首24万;前260年,破赵长平军,杀卒45万。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秦国凭借这有利的形势,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划分山河的区域。强国主动表示臣服,弱国则直接入秦朝拜。


[注释] 因:趁着,介词。利:有利的形势,用作名词。


秦孝公去世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继续沿袭孝公和商鞅的图强策略,一步一步蚕食汉中、巴蜀等地。秦国变得越来越强大,被称为强秦。“南取、西举、东割、北收”这几个词真是用的漂亮,把一个扩张的秦国、强大的秦国、野心勃勃的秦国,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这个时候,山东诸侯终于见识了秦国的“巨大野心”,为此感到非常恐惧,于是纷纷商量对策。


山东六国联合起来对付秦国,本来较有胜算。山东六国,可谓人才济济:有孟尝君、平原君等战国四君子;有宁越、苏秦等著名纵横家;有召滑、乐毅等著名外交家;有吴起、孙膑等著名军事家;有廉颇、赵奢等著名将领。然而,最终因为六国国君人心不齐、各怀鬼胎,被秦国打得溃不成军,四处逃散。这里提到了众多的人名、地名、国名,贾谊就是为了通过罗列出这么多地方、这么多能人,极力描写六国的地大物博、兵多将广、谋士如云,来衬托出秦国之强。


从此,秦国进入了一个“威胁+占领”的扩张阶段,而六国则进入了一个“割地+投降”的萎缩阶段。秦国通过派兵威胁对方,轻松获得大片土地;六国则通过割让城池,来获得一夕安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一直延续到孝文王、庄襄王,他们统治秦国的时间不长,在此期间秦国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注释] 享国:享有其国,指帝王在位的年数。


秦孝文王只当了三天皇帝,三天后离奇去世,是秦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国君。秦庄襄王是秦始皇的父亲,在位三年,35岁病逝。庄襄王就是秦子楚,成语奇货可居,“货”就是指秦庄襄王。秦孝文王在位的时间十分短暂,其子秦庄襄王子楚在位时扫灭东周残余势力,灭亡周王室。




5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到了始皇的时候,他振作精神奋力发展六世君王遗留下来的功业,用武力来统治各国,将西周、东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皇帝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名震慑四海。


[注释] 奋:振作。六世:指秦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振:举。烈:功业。御:驾御,统治。履:鞋子,引申为踩,即登基。制:控制。六合:天地四方,指天下。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振通震,震惊。


二周,《司马错论伐蜀》中提到过: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


二周指东周、西周,但还不是东周、西周,这有点乱。简单区分一下,周发源于岐山,商朝时是西方诸侯,称为岐周。周文王时在丰水两岸建丰、镐二城,武王伐纣定都镐京,是宗周。三监之乱后,周成王令周公旦在洛水边建王城、洛邑二城。后来平王东迁洛邑,是成周。镐京那段历史就是西周,洛邑这段历史就是东周。


到了战国中期,周考王要分封自己的弟弟姬揭为周公,实际上平王东迁后,周王室实际控制的土地已经非常少了,这些年又陆续赏赐出去,到了现在就只有洛邑和王城周边地区还在自己手里,这样了还搞分封,就只能把弟弟分到王城,这就是周公国。到了周显王,他的弟弟姬根得到韩、赵支持,发动叛乱。没办法,周显王就把自己剩下的土地封给了弟弟,成为了第二个周公国,自己只剩下一个王宫了。如果周朝后来没有灭亡,再分封可能就得一间房一间房那么分了。


姬揭的周公国在西边,称为西周公国;姬根的周公国在东边,称东周公国。这就是所谓的东西二周。二周并不是秦始皇继位以后才被灭掉的,其实早在秦昭襄王五十一年时就被灭掉了,当时东、西周联合五路诸侯去攻打秦国,结果秦国直接灭亡了西周,周赧王气愤而死,随即东周也灭亡了。


秦国自秦非子开始,共有37位君主,其中在位时间最长的是秦昭襄王,在位56年。


▲  秦始皇用十年的时间灭亡六国。秦国用150多年的时间终于实现一统天下的夙愿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秦始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系着绳子表示愿意服从投降,把性命交给秦国司法官吏,完全臣服秦国。


[注释] 南:向南。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而统称百越,也叫百粤。委:把……交给。下吏:交付司法官吏审讯。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秦始皇于是又命令大将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境,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从此之后,胡人不敢向下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


[注释] 北:在北方,方位名词作状语。藩篱:比喻边疆上的屏障。藩,篱笆。却:使……退却。弯:使……弯。报怨:报仇。


匈奴是游牧部落,没有形成国家,所以他们生活的地区只能叫活动范围。他们总南下侵扰中原,到赵武灵王时,忍无可忍了,北击匈奴占领了河套地区,并在那里进行了有效的管理,有了法理的依据。后来中原战乱,匈奴又回来了,等秦始皇一统天下,派蒙恬将匈奴赶走,相当于重新收复了河套地区。


秦始皇是如何攻取天下的?贾谊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了概括:


对内方面,进行吞并战,将山东六国全部吞并,结束了周礼分封时代,制定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开创帝制,鞭笞天下。“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贾谊一连用了四个排比句,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震撼过程和丰功伟绩概括出来,工整雄峻,气势磅礴,令人惊叹!


对外方面,秦始皇在南方开疆拓土,征伐百越之地,让遥远的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在北方修筑长城,抵御匈奴,保卫国家,使猖狂的北方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


读到这里,贾谊对秦国、秦王及秦始皇的态度不是冷漠、拒斥的,而是热情称颂的,这是贾谊作为汉人的公正之处。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huī)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dí),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秦始皇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愚化百姓的思想;接着又毁坏高大的城墙,杀掉有号召力的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销毁兵刃和箭头,冶炼熔化,把它们铸造成十二个大铜人,用来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


[注释] 百家之言:诸子百家各学派的著作。言:言论,这里指著作。黔首:指百姓。秦始皇时,百姓都用黑色的头巾包头,黔就是黑的意思。隳:毁坏。销锋镝:销毁兵器。销,熔化金属。锋,兵刃。镝,箭头。金人:《史记·秦始皇本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斤,置廷宫中。”此处的金应该指铜,不是黄金。弱:使天下百姓衰弱。


注意此处的先王不是指秦自孝公以来六代君王。先王就是古代的圣王,尧、舜、禹、汤、文、武,秦始皇时彻底废除了尧、舜、禹、汤、文、武的志士之道,也就是所谓的仁政。


贾谊在《过秦论》里面将秦始皇描述成暴君形象,他的描述对后世文人评价秦始皇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贾谊将秦始皇描写成了一个惨无人道的暴君形象,并把秦王朝灭亡原因归咎于秦始皇,这样的评价实际上并不准确,也不客观。据史学界研究,秦始皇除开在统一天下、统一文字、统一法度、统一度量衡等人们有着巨大功勋之外,其在从政治国方面也并非像历史文人说的那般残暴。


毛泽东曾说过:秦始皇被人骂了几千年,骂他就是两条,杀了460个知识分子,烧了一些书。这是秦始皇被贬斥为暴君的核心支撑。至于所谓酷刑法、弱民、暴虐等说法,显然这些问题是历朝历代帝王都会做的事情,比如汉武帝。而鲁迅认为秦始皇虽然烧书,但没有烧掉农书和医书,并不专重秦的思想,倒是博采各种的思想。所以这一点也可以商榷。


史学家们拿出了至少三个证据:第一,秦始皇爱惜人才,重用人才。秦始皇统一天下,其实并非个人之功,他手下有一大帮文臣武将。将帅如王翦、王贲、蒙恬、蒙武、章邯等,谋臣如隗林、王绾、尉缭、冯去疾、李斯等。这些人都在秦始皇麾下效力,得到了秦始皇的重用。


“郑国渠事件”发生以后,秦国贵族趁机请奏“驱逐客卿”,当时身为客卿的李斯写了一篇《谏逐客书》的文章,秦始皇看了之后大加赞赏,于是就取消了“驱逐客卿”的想法。这说明,秦始皇在用人上更看重其才华和能力,出身和背景并不重要,国籍也不重要。


反过来看,如果秦始皇真如历史书生述说那样残暴无德、刚愎自用,那么怎会有如此众多的人才都聚集于秦国,侍奉于始皇呢?项羽就不是一个例子么?真正刚愎自用的人,根本就无法聚集、收拢、任用那些奇才良将!


第二,秦始皇并非独断专行,他非常善于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在几乎所有重大问题上,秦始皇都会先听从群臣的讨论,然后才做出决断。有人说,秦始皇之独断,是建立在“集思广益”基础上的独断。


第三,秦始皇并“不禁言”,没有任何一个大臣因为说错话而获罪。对于“焚书坑儒”,已有学者研究指出,秦始皇“焚书坑儒”乃后世文人栽赃。其理由有二:①离秦始皇时代最近的司马迁,却没有提过“焚书坑儒”这个大事件,《史记》里面只有“焚书”记载,没有“坑儒”记载;②秦始皇的确坑杀过有些人,但并非“普通儒生”,而是那些妖言惑众的“术士”和违反禁令的“儒生”。妖言惑众的“术士”欺骗秦始皇,所以遭致厄运;违反禁令的“儒生”坚决反对“郡县制”,提倡“分封制”,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反对国家政治制度,主张“分裂”,这样的人秦始皇处理起来“绝不手软”。


也就是说,秦始皇“坑杀”的这些人,都是犯罪该杀之人。


对于秦始皇嬴政,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更是将秦始皇誉为“千古一帝”。他的评价比较中肯:“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祖龙是千古英雄挣得一个天下。”


毛主席曾这样评价秦始皇:“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贾谊在《过秦论》中,将秦王朝快速灭亡的原因归咎于秦始皇,甚至将秦始皇和秦二世、子婴相提并论,这其实是非常不合理的。秦始皇为子孙后代留下了许多文化遗产,其中最大的一个文化遗产就是中央集权制国家。秦二世和子婴并无为后世留下什么遗产,反而还埋葬了秦始皇的千古基业!




然后践华(huà)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hē)


这之后占据着华山,把华山当作城墙,将黄河作为护城河,依靠着亿丈高的华山,凭借着深不可测的黄河,作为坚固的屏障。让勇猛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军事重地,让忠诚的官员和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去盘问过往行人。


[注释] 践:踩,引申为占据。因:沿着。亿丈之城:指华山。不测之渊:指黄河。信臣:可靠的大臣。谁何:呵问他是谁,就是缉查盘问的意思。何通呵,呵问。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这两个句子用了互文的手法,应当理解为,“良将劲弩、信臣精卒,守要害之处,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天下已经安定,秦始皇心里自己认为这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坚固的城防,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直至万代的基业。


[注释] 关中:秦以函谷关为门户,关中即指秦雍州地。以为:认为。金城:坚固的城池。金,比喻坚固。子孙帝王:子子孙孙称帝称王。帝王,名词活用动词。




6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秦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有着不同风俗的边远地区。


[注释] 没通殁。殊俗:不同的风俗,指边远的地方。




然陈涉瓮牖(yǒu)绳枢之子,氓(méng)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用破瓮做窗户、用草绳做门窗开关的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征发戍边的卒子;


[注释] 瓮牖绳枢:以破瓮作窗户,用草绳替代户枢系门板,形容家里贫穷。瓮,用瓮做。牖,窗户。绳,用绳子系。枢,门扇开关的枢轴。氓隶:农村中地位低下的人。陈涉少时为人佣耕,所以称他为“氓隶”。氓,古时指农村居民。隶,奴隶。迁徙之徒:被征发戍边的人,指陈涉在秦二世元年被征发戍守渔阳。




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dí)之贤,陶朱、猗(yī)顿之富;


他的才能不如普通人,并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德,也不像陶朱、猗顿那样富有。


[注释] 中人:一般人。


陶朱就是范蠡,曾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隐居做生意,家财万贯。猗顿是范蠡的徒弟。这两人就是富贵的代表。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qiān mò)之中。


他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民间突然奋起发难。


[注释] 蹑足:用脚踏地,这里有“置身于……”的意思。行伍:古代军队编制,以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故以“行伍”代指军队。倔通崛,突起。阡陌:本是田间分界线,这里代指民间。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yǐng)从。


陈涉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没有武器,就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结果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像回声一样响应他,大家都背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他。


[注释] 赢:担负。景同影。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接着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就一齐起事,灭亡了秦的家族。




7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唉!可是那秦国的天下并没有缩小削弱,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仍然保持原来的样子。


[注释] 小弱:变小变弱。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陈涉的地位,并没有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加尊贵;




锄耰(yōu)棘矜(qín),非铦(xiān)于钩戟长铩(shā)也;


锄头、木棍当武器也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


[注释] 耰:古时的一种碎土平田用的农具,似耙而无齿。棘:酸枣木。矜:矛柄,这里指木棍。铦:锋利。钩:短兵器,似剑而曲。戟:以戈和矛合为一体的长柄兵器。铩:长矛。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xiàng)时之士也。


那些因为有罪而被征调戍边的士兵也并不能匹敌当时九国的正规军队;起义军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策略,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武将谋臣。


[注释] 抗:匹敌,相当。及:动词,赶得上,追得上。乡通向,此前。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


可是条件好者六国之师失败了,而条件差的起义军却成功了,功业完全相反,这是为什么呢?


贾谊这里只是夸张写法,其实陈涉的起义军很快就被镇压了,陈涉的起义军和秦朝的主力一碰即溃。秦国真正压不住的是项羽、刘邦的起义军。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duó)长絜(xié)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假使拿东方诸侯国跟陈涉的起义量量长短,比经大小,衡量一下权势力量,就更不能相提并论了。


[注释] 度:丈量。絜:衡量。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shèng)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可是最初的秦国凭借着它小小的地方,发展成为拥有兵车万乘的超级大国,把八州重新排序,管辖全国,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秦国,已经一百多年了;


[注释] 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古时车辆叫乘。序八州:给八州按次序排列座次。序,座次、次序,这里是排列次序的意思。八州,指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古时天下分九州,秦居雍州,六国分别居于其他八州。朝同列: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朝,使……来朝拜。同列,同在朝班,此指六国诸侯,秦与六国本来都是周王朝的同列诸侯。有通又,用于连接整数和零数。


▲  古时天下分九州,秦居雍州,六国分别居于其他八州




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nàn)而七庙隳(huī),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这之后秦国把天下作为自己的家业,把崤山、函谷关作为自己的内宫;可是陈涉一人带头起义,秦国就灭亡了,最后秦王子婴死在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


[注释] 七庙:天子宗庙,供奉三昭三穆,再加上始祖,七代祖先,称七庙。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就是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8




文章以大部分篇幅铺张宣扬秦的兴盛史,再以秦的速亡史与之相比较照应,运用了先扬后抑、扬中有抑的手法,处处予以衬托、对比,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劝诫后来的统治者只有施仁义、行仁政,才能长治久安。贾谊用夸张的手法叙事状物,文势滔滔、波澜层迭。并多次运用对比的手法:秦与六国的对比;九国联盟与秦国实力的对比;九国会盟之时与惨败之后的对比;陈涉与九国的对比;陈涉与秦国的对比;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使文章读起来气势恢宏。


事实上,贾谊写《过秦论》陷入了“秦始皇二律背反”:他要批判秦始皇“不施仁义”,却不得不花费大量篇幅来写秦国的强大过程和秦始皇的功劳与威风。


钱钟书先生在其《管锥编》中就曾批评过贾谊的《过秦论》,他指出:“贾生此文,犯了‘词肥意瘠’之病。”这句话是说,贾谊虽然名曰议论秦之过失,甚至还直接得出了“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但实际上仍然缺乏更充足、更令人信服的依据。


为什么缺乏更充足、更令人信服的依据?其实原因很简单:贾谊写《过秦论》一文名为总结秦朝兴亡的教训,实为“昭汉之过”。说白了,这篇文章就算写给汉文帝看的,希望汉文帝能够及时缓和并解决西汉初年朝廷内外、中央与地方的各种矛盾。


《过秦论》表面上是写“秦之过失”,实际上是写“汉之过失”。“秦之过失”未能完全揭露,但却花了大量篇幅写出了“秦之强大”。


但贾谊的《过秦论》“秦之过失”真的未完全揭露出来吗?并不见得。关键就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的理解。

这里很多人都把“而”理解为表因果关系,解释为“所以”,秦朝不施仁义,所以攻与守的态势发生了改变,进而导致秦国的灭亡,于是得出结论:统治者应该爱戴老百姓。但这种解释必须得先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统一天下后,秦才开始不施仁义。二是攻守之势等同于胜败之势。

但秦国是在统一天下后才开始不施仁义的吗?很明显不是,秦国自秦孝公时期任用商鞅变法,对内提升国力,对外武力扩张。商鞅的法律是非常严苛的。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用连横之策破九国合纵,又以强兵宰割天下,秦始皇更是以铁血的政策灭六国,统一天下。可见秦国夺取天下从来靠的就是仁义不施,而不是统一天下之后开始仁义不施的。

攻守之势并不完全等同于胜败之势,攻就一定取胜?守就一定失败?不见得。

所以这里的“而”应该理解为转折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应理解为:秦朝始终奉行的是不施仁义的政策,但是攻与守的态势发生了变化。统一之前,你奉行的是“仁义不施”这是打天下,六国是你的敌人,当然不能手软。但现在你统一六国了,当年的敌人已经变成了自己的子民了,你还不施行仁义,对他们如此严苛,那他们肯定会揭竿而起的。

《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三篇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贾谊在《过秦论·中篇》说过: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秦国战胜六国统一天下,但是它的治国之道没有改变,它的政策也没有改变,它取得天下和守天下的策略没有任何的变化,所以自然而然就很快灭亡了。贾谊在《过秦论·下篇》说过: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这就可以证明贾谊创作《过秦论》旨在劝君王审时度势,至于要以民为本,对百姓仁德,反而是次要的。

南宋理学家真得秀在《文章正宗》中说:谊之论秦,备述本末,而断以两言,可谓至矣。然谊之意以攻守为二涂。用权谋以攻,而用仁义以守,然后为得。汉初豪杰,所见大抵如此。故陆贾有逆取顺守之言,而谊亦为攻守异势之说。他认为打天下时要用权谋,而守天下时要用仁义。这才是真正的攻守之势。

清朝散文家方苞说:此篇论秦取天下之势,守天下之道。其取之也虽不以仁义,而势则可凭,且谋武实过于六国,此所以幸而得也。乃既得而因用此以守之,则断无可久之道矣。此所以失之易也。秦始终仁义不施,而成败异势者,以攻守之势异也。他认为,你秦朝已经统一天下,但仍然用打天下这种非常霸道的、不施仁义的手段去守天下,但此时攻和守的形势已经发生了转变,自然会灭亡。

这样看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此句中的“而”字理解非常重要,如果这个“而”表因果关系,那么就表明秦国不施仁义,所以导致了攻守之势发生了改变,进而被灭。展现的是贾谊的“以民为本”的儒家思想;如果这个“而”表转折关系,那么就表明秦国始终不施仁义,依靠不施仁义的手段取得天下以后,该用“守”来治理天下时却仍然在用不施仁义“攻”的老办法,所以导致了灭国。展现的是贾谊“审时度势”的法家思想。

两种理解完全不同。






附:重点字词释义归纳


而字用法










微信公众号


惟真坊









惟真坊
文学、书画爱好者,设计干货、素材、模板收集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