雎(jū),本义为雎鸠,它是一种体长大概有65厘米左右的大鸟,因为它很大所以又叫王雎。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把它叫做苍鹰或鱼鹰,它是一种水边的猛禽,专门是到水里面捉鱼吃。《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雎在地名和人名中都出现过,如四川绵阳的雎水镇。明洪武御史雎稼、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谋略家——范雎,还有本文的唐雎,刚好他俩都是魏国人,魏国人是不是很喜欢这种鸟,所以用来做名字呢?睢(suī),仰视的样子。《说文》:睢,仰目也。有个成语:暴戾恣睢。形容凶恶残暴,任意胡为。这里的睢字,就是仰目怒视的的意思。睢在水名和地名中也有出现,如古代有一条支流河叫睢水,现在河南东部的睢县,也是由睢水得名。《滕王阁序》:睢园绿竹。睢也是一个姓氏。再说《战国策》,《战国策》又名《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历史的史书,西汉刘向编定的。刘向是一位编书大家,还编定过《楚辞》一书。《战国策》分为《秦策》《楚策》《齐策》《魏策》等,共记录了12国的历史,是一部典型的国别体史书,其叙事年代起源于战国初年,终于六国灭亡,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状况和社会面貌。 《战国策》记录了烽火绵延的战国历史,例如燕攻齐之战、长平之战、桂陵之战、邯郸之战、秦灭六国之战等著名战役。七国相争,各国都在招揽人才,很多有才能、有胆识的人登上了历史舞台。《战国策》生动描绘了这些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如苏秦、毛遂、荆轲等。《战国策》善用夸张、排比,语言铺排张扬、气势恢宏,极具文学色彩。公元前230—221年间,秦王赢政陆续灭掉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在秦王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也遭遇了很多的阻挠和挫败。本文记载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公元前225年,秦国大将王贲以水淹大梁之策,攻陷魏国都城大梁,俘虏魏王和魏国宗室。曾经称霸战国初期百年之久的中原强国魏国灭亡,立国178年。加上之前攻灭的韩国、赵国,秦国已完全掌握了三晋之地,中原腹地皆为秦国所有。为全面控制新占领的中原地区,秦始皇嬴政准备肃清依附于原先三晋(韩赵魏)的所有属国,以期达到对中原的彻底掌控。秦王嬴政随即把目光瞄准了魏国的附属小国——安陵国。试图通过一场政治威慑让安陵国屈服,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之效。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国,安陵君你可一定要答应我啊![注释] 秦王:即秦始皇嬴政,当时他还没有称皇帝。使:派遣,派出。谓:对……说。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易:交换。其:句中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一定。秦王语气强硬。此时魏国虽灭,但魏国还有几个小封国存在,其中有一个地方叫安陵,当年魏安釐王的爷爷魏襄王把自己的一个弟弟封在这里,这一支世袭为安陵君。安陵国很小,小到了什么地步呢?这个国家的面积只有方圆五十里。相当于现在一个大一点的镇。▲ 安陵国,在今天的河南省鄢陵县
秦始皇提出“易地”,以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方圆只有五十里的安陵国,初听起来似乎“很划算”。但安陵国的国君也不傻,知道秦始皇没安好心,肯定是想骗自己。因为在此之前,秦国已经用此方法骗过很多人了。公元前312年,秦惠王派张仪游说欺骗楚怀王:秦国即将献出商於一带的600里土地给楚国,条件是和齐国断绝关系。楚怀王很高兴,居然真的准备和齐国断绝关系。张仪回到秦国之后,假装从车上掉下来受伤,一连三个月没上朝,不理会楚怀王。楚怀王甚至以为是自己和齐国断交得不够彻底,居然直接派人去齐国骂齐宣王,气的齐宣王七窍生烟,直接和秦国结盟。直到这时候,张仪才上朝,对楚国的使者说:“我即将把六里土地献给楚王”。楚怀王说:“不是六百里吗,怎么变成六里了。”张仪说:“这六里地是秦王封给我的,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六百,所以是六百里。”楚怀王大怒,发兵攻打秦国,丹阳大战爆发。但是这时,秦国已经和齐国结盟了,所以以楚国的实力根本打不过,结果楚军大败。但是这场战争失败过后,楚王并不甘心,于是举全国之力又一次攻打秦国。这一次又是大败而归,不仅损失了几万的军队,而且战败后还赔了两座城池给秦国,可真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秦昭襄王派使者带着国书去见赵惠文王,说秦王情愿让出十五座城来换赵国收藏的一块珍贵的和氏璧,希望赵王答应。最后蔺相如上演了著名的完璧归赵的故事。如今秦国要用五百里地换五十里的安陵国,鉴于秦国以往的“丰功伟绩”,安陵君不敢轻信,只能推辞。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我恩惠,用大片的土地交换我们小的土地,太好了;即使如此,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希望能够终生守卫它,实在不敢交换啊![注释] 加惠:给予恩惠。虽然:即使这样。虽,即使。然,这样。弗:不。[注释] 因:于是。第一个使:派遣。第二个使:出使。《新唐书》记载:唐雎是唐尧后裔。唐雎是信陵君的门客,唐氏的主要来源是姬姓,唐叔虞的后人。根据《史记·魏世家》记载,唐雎第一次出场是在公元前266年,那个时候秦国还是嬴政的太爷爷秦昭襄王执政,提出远交近攻的范雎刚刚上台,白起还活着,秦国还未攻韩,长平之战更是还有四年才爆发。唐雎出场的第一句话是:“魏人有唐雎者,年九十余……”唐雎此时已经90多岁,只是个小小的卿大夫,但为了国家安危,他毅然赴秦。而事实上,唐雎此次去见秦王政(即后来的秦始皇)时,魏国已经不复存在了,早已被秦军给灭掉了。安陵作为魏国的一个封国,对秦国来说,灭亡它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其实早在舌战秦王政之前,唐雎就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一是魏安釐王时期,齐国、楚国联合攻打魏国,此时的魏国与秦国交好。但魏国国力早已今非昔比,一个大国来攻打抵御起来尚且吃力,何况是俩国家联合来呢?魏王只好向秦王求援。可是,对于这个朝秦暮楚的魏国,秦昭襄王却懒得搭理,将魏国使者的求援告急国书置之不理、视而不见。魏国危在旦夕,魏王惊慌失措。正在此时,唐雎主动提出,愿意去秦国劝秦王发兵救援。魏王大喜过望,赶紧拜谢,并派人将其送到秦国。唐雎对秦昭襄王说:“秦魏两国交好,魏国是秦国的东藩。现在魏国危难,秦国若不救援,那么魏王会被迫割地给齐、楚两国,进而联合起来,合纵攻秦。到时秦国失去东藩,又让齐、楚两国得到魏国的土地而更加强大,对大王来说又有什么好处呢?”二是长平之战后,秦国继续派兵攻打赵国首都邯郸,想灭亡赵国。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安釐王派晋鄙率军十万救赵。秦昭襄王派人威胁魏安釐王说:“诸侯中有敢于救赵者,败赵后首先攻先救赵者”。魏安釐王恐惧,命晋鄙大军暂停于邺观望。信陵君窃符救赵,立了大功。想到赵国会封赏信陵君魏无忌,信陵君有可能会得意忘形,唐雎及时给他打下了预防针,提醒他:“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劝说他忘记对赵国的大功,不要居功自傲,而且还委婉的暗示他:你此次出兵救赵,虽说对赵国有大功,但是窃取虎符、杀害晋鄙夺取军队领导权,未经魏王批准,擅自出兵赵国对战秦军,对于魏国来说,是不忠的。所以,作为魏国的罪臣,在赵人面前,你更不能以功臣自居,以增加魏王的反感与愤怒,必须谨小慎微、如履薄冰。信陵君听了唐雎的忠告,收起了骄矜倨傲的神态,在赵国平安生活了十年。唐雎游说秦王赢政,此时距信陵君窃符救赵已经过去整整三十三年。秦王谓唐雎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竟然敢不听从我,这是为什么呢?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况且秦国已经灭了韩国亡了魏国,但是你们国君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忠厚的长者,所以才不打他的主意。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现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让你们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注释] 广:扩充。逆:违背。与:语气词。轻:认为……轻,小看。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唐雎回答说:不,不是像你说的这样。我们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是五百里的土地呢?[注释] 非:不是。是:代词,指秦王说的情况。直:只,仅仅。[注释] 公:相当于“先生”,古代对人的客气称呼。秦王说:天子一旦发怒,会倒下百万具的尸体,血流千里。[注释] 布衣: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所以称布衣。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耳。秦王说:平民发怒,只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注释] 亦:只。抢:撞。徒:光着。跣:赤。抢:撞。唐雎说:您说的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注释] 庸夫:平庸无能的人。士:这里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guī)也,白虹贯日;要(yāo)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这里有三个典故:专诸刺王僚、聂政刺韩傀、要离刺庆忌。
①专诸刺王僚。专诸是中国古代“四大刺客”之一。春秋末期吴国的公子光(即后来的吴王阖闾)欲杀吴王僚而自立,伍子胥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光。
公元前515年,公子光乘吴内部空虚,与专诸密谋,以宴请吴王僚为名,藏匕首于鱼腹之中进献,专诸当场刺杀了吴王僚,但也被其侍卫所杀。此后公子光自立为王,是为吴王阖闾,乃以专诸之子为卿。
②聂政刺韩傀。聂政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大刺客之一,战国时期轵邑深井里(今济源轵城南)人,韩国大臣严仲子与他结交,聂政决心报答他。后来聂政孤身一人去刺杀韩国国相侠累,替严仲子报仇。事后,为了不连累自己的姐姐,聂政毁坏面目,惨烈死去。
③要离刺庆忌。吴王僚被刺身亡后,其儿子公子庆忌听说其父被杀,整顿兵马,准备杀回国为父报仇。吴王阖闾和伍子胥找来一个叫要离的刺客用苦肉计去刺杀庆忌。吴王阖闾故意在朝堂上小瞧要离,要离又故意激怒吴王,吴王大怒命人将要离拉出去砍掉右臂,然后投进大牢。伍子胥又设计让要离逃走。吴王知悉后更加震怒,命人将要离妻子杀死。
要离逃到公子庆忌处后,庆忌看到要离被吴王砍断一臂。又听到从吴国传来的消息说要离的妻子也被吴王杀死了,于是同情要离的遭遇,对他深信不疑,委以重任。数月后,公子庆忌率兵起事,他和要离乘坐同一条战船。途中,两人在船中把酒言欢,要离寻机刺杀庆忌,庆忌知自己伤重不治,临死之前,命人将要离放回吴国,要离回国后自刎于朝堂之上。
所谓彗星袭月、白虹贯日、苍鹰击殿有不同的说法,一种是说三人忠勇之气感念天地引发异象;一种说这是形容三人一往无前的气势;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三件事情发生时恰好遇到异象。唐雎选的是第一种解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jìn)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但有胆识的人,内心里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现在,我要行专诸、聂政、要离之事做个刺客,加上我将要凑成四个人了。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gǎo)素,今日是也。如果有才能和胆识的人真的发怒了,只需要使两具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但是全天下的百姓都要穿孝服,现在马上就要变成我说的这个场景了。[注释] 必:果真。怒:发怒,动词。缟素: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缟,白绢。素,白绸。是:这样,代词。这是针对嬴政刚才说的“伏尸百万、流血千里”来的,规模没法比,但天下缟素。天下人都要穿上白色丧服,因为死的这两个人一个是王,一个是勇士。天下都要为他们服丧,现在就是这种情况啊。我今天就是来干这个的。唐雎先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驳斥秦王关于“布衣之怒”的肤浅认知。接着用一组排比句,铿锵有力地描绘了真正的“布衣之怒”的场面,可谓场面盛大、气贯长虹。唐雎在讲完专诸、聂政、要离三位布衣之士行刺大人物的故事后,对秦王直言自己要成为这个“刺杀小分队”的第四名成员,并且用实际行动告诉秦王,自己要动手了。唐雎用语言上的恐吓、动作上的胁迫,让秦王感受到了“布衣之怒”的强大,“天子之怒”尚需时间发兵征讨,“布衣之怒”却近在咫尺,秦王的气焰被浇灭。要知道,秦王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史记·刺客列传》:“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秦国的臣子都不能带兵器面见秦王,更何况一个其他国家的使者。相比于荆轲刺秦这一历史记载,细细来看,唐雎对秦王的威胁是不是显得太容易办到了?荆轲带的匕首都是藏起来的,而秦王“环柱而走”的时候都没有人拿着武器上来支援。而唐雎的长剑直接是说有就有;秦王发觉匕首时,马上挣脱了荆轲的手,为此袖子都撕烂了,可见秦王不是那种会束手就擒的人。而唐雎还只是拔剑,秦王就开始认怂,这前后两个秦王更像是两个人。需要注意的是,《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书,不是单纯的一个人完成的,由西汉时期的刘向整理而成并起的书名。这本书本就不是一本专门的史书,其中记载的内容很多,有历史事实,有民间传说,有寓言故事等,与其说是一本史书,它更像是一本古代文学书籍。《战国策》记载的故事更多是古代文学的虚构,借助历史人物来表现某一观点。在这个故事中,秦王这一历史人物成为了贬低的对象。[注释] 色挠:变了脸色。一说面露胆怯之色。挠,屈。此言神色沮丧。直起身子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事情怎么到了这种地步![注释] 长跪:古时席地而坐,坐时两膝据地,以臀部着足跟。跪则伸直腰股,以示庄敬。直身而跪,也叫“跽”。谢:道歉。先秦时期是没有凳子的,那个时候的座位,就是一张席。古人席地而坐,其实就是在地上铺席,人跪坐在上面。正坐时,臀部需稳稳地落在脚后跟上。如果臀部不落在脚后跟上,这叫跪,不叫坐。长跪和跪的姿态基本相似,区别在于臀部和脚后跟距离更长。表示急切或警惕的心情。长跪往往伴随手上动作,比如拱手动作。本文中的“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就属于这种。长跪是跪的一种,但却是跪坐当中最为郑重的,甚至比正坐更能体现敬重之意。一般向他人请教问题,或向对方表达感谢时,往往都采用长跪姿势。《史记·孟尝君列传》:秦王跽而问之曰,何以使秦无为雌而可?这里的跽就是跽坐中的长跪姿势,往往用来表达一种尊敬之意。跽,《说文》:跽,长跪也。跽虽然与长跪一样,同属于跪的一种,但两者还是稍有区别的。跽坐,是因周围突发某种意外,身体快速由坐变成跪,有提高警惕的意思,更表示一种心情急切或紧张的状态。鸿门宴饮之时,项羽数次动了暗杀刘邦的念头,但一直犹豫不决。正在此时,刘邦的随从樊哙,一听帐中有情况,随即冲了进来。而此时的项羽,一看有人凶神恶煞般突然冲了进来,便很快做出了一个动作反应。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羽原本席地正坐,身边突然发生了意外情况,他便顺势“按剑而跽”,从正坐转瞬变为跪,也就是臀部迅速离开脚后跟,耸身直腰,做出随时能拔剑而出的姿势,这就是跽的动作特点,即周围事发突然,随时做好起身准备的姿势。▲ 秦代跽坐俑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我终于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然而安陵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生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一是唐雎的年龄。根据史料的记载,早在魏国面临齐、楚大军压境之时,唐雎去游说秦昭襄王。而这个时候的唐雎已经90多岁了,从秦昭襄王到秦王嬴政,已经过了33年,如果要说唐雎长命百岁的话,那么此时的他已经是120多岁的高龄了,这样的一位迟暮老者还能够去游说嬴政,这想想就很不合理。二是唐雎拔剑。看过荆轲刺秦王的都知道,秦宫守卫森严,面见秦王嬴政是不可能带剑的,也就是说面见嬴政的时候唐雎是不能够佩剑的,可是文中却说唐雎“挺剑而起”。假如说唐雎自己没有带剑,是抢了秦王的佩剑挺剑而起。一个120多岁的老人抢夺了正当壮年的秦王嬴政的剑,再用剑威胁他?一生经过多少血雨腥风的秦王嬴政,竟然被一个一百二十多岁的老人家给吓软了,这真的可能吗?所以,对于唐雎,后世一直有分歧,认为战国历史上名字叫唐雎的名人,应该不止一个,至少有俩人。去见秦昭襄王的唐雎和去见秦王嬴政的唐雎很有可能不是一个人。但也有人提出异议,认为可能是司马迁弄错了,唐雎去见秦昭襄王的时候远不到九十多岁,事实上可能要年轻的多,所以再过三十多年,又去见秦昭襄王的曾孙秦王赢政,也就不是什么问题了。秦国统一天下是历史潮流,对于战国时期其他几个国家而言秦国是它们的头号大敌,在实力不济的前提下,只能塑造英雄出来鼓舞士气,让英雄们在强秦淫威面前英勇不屈,为弱国和弱者扬眉吐气,以得到精神上的短暂愉悦。这就是为什么在《战国策》里,唐雎会被作者认为是战国时期的四大刺客之一。史书都是胜利者所编写的,即便是号称“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作者司马迁也是为了汉代统治者编撰而成的,在成书的过程中自然会有所删减。而刘向他是汉朝人,在《战国策》中塑造一个形象懦弱的秦王嬴政的形象似乎能够减弱嬴政的千古一帝的帝王威严。此外,自秦汉以后,战国时期的谋士也逐渐淡出了政治舞台,因此对于刘向而言,他创作了《唐雎不辱使命》这个故事也可能是出于想提高谋士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毕竟,刺杀秦王赢政的,最出名的就是荆轲了,虽然他失败了!唐雎虽不辱使命,但改变不了大局。唐雎虽然在秦殿上说服了秦始王,但也只是得一时之快罢了,安陵国太小了,就算是安陵有十万唐雎也无力抵抗秦国大军,安陵终归是难逃被灭亡的命运。唐雎没有辜负安陵君给他的使命,其凛然正气使我们震撼。我们在赞赏唐睢的同时,不能忘记还有一个也值得我们赞赏的人——安陵君。
惟真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