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郑交质》是周朝礼崩乐坏的开端,什么是礼崩乐坏呢?这就要说到周朝的礼乐文化。周武王克商后,为了便于管理,允许商朝遗民仍旧住在自己家里,不用因为新旧王朝更替而改变原有生活。周王室在分封诸侯国的时候,也分封了前朝贵族,如宋国便是商朝帝王后裔,陈国是舜的后代,杞国是大禹的后代。“兴灭国,继绝世”,把那些已经灭亡的前朝封国和已经断绝的世家宗族重新恢复,并延续下去。周朝的这一举措与其他征服者血淋淋的屠杀、奴役相比,完美体现了中华民族“仁而有德”的人道主义精神。在这种背景下,有一位圣人提出“以德配天”的思想,并创立了礼乐制度,这位圣人便是周公姬旦。周公是西周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在南宋理学家们抬高孟子之前,儒家的知识分子始终是周孔并称,甚至周公的政治思想与文化遗产是儒家最初的思想源泉。礼乐制度分为礼和乐两部分。礼涉及的范围极广,大到司法行政,小到衣食住行,无所不包,就连你吃饭用什么器皿,吃什么东西都有规定。而乐是从属于礼的,乐制规定,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要用不一样的音乐,而且对乐队、歌舞的编制也有规定,比如歌舞,天子可以用六十四人,排成八行,称为八佾(yì);诸侯用三十六人,列成六行;卿和大夫用十六人,列成四行;士用四人,列成两行。礼乐通过树立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概念,节制了人们的私欲,规范了人们的行为,从而巩固了王室统治。其中的道理非常简单:人们一旦认同身份、接受现实,就不再有“非分之想”,所谓“无欲则不争”。这样一来,各种社会关系,比如君臣、父子、兄弟、夫妻就能够相安无事、和谐共处,社会就会稳定,周王室的统治自然也就巩固了。但进入春秋以后,随着周王室的衰弱,礼乐也开始受到挑战,贵族们越来越不受约束,僭越的事情逐渐多了起来。周郑交质就是其中的标志事件,在这之后,类似事件日益频繁,比如后来的楚国擅自称王,诸侯国之间战乱兼并,周朝逐渐从和谐有序走向了纷乱无序。礼乐虽然步入末路,但礼乐文明对后世的影响却一直延续了下去。礼乐制度虽然是国家统治工具,但在客观上它规范了人的行为举止、培养了良好的仪容仪表、精神境界,也正是这种“崇德尚礼”的精神成就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礼仪之邦”的美誉和天朝上国的雍容大气。《吕氏春秋·孟夏纪》:礼所以经国家,定社稷,利人民;乐所以移风易俗,荡人之邪,存人之正性。意思是说,礼制可以用来更好地管理国家,安定社会,有利于不同等级的人在社会上的和谐共处;音乐可以用来移风易俗,消除人们的邪念,助长人们的高尚情操。不难看出,礼乐制度对治理社会的有着重要意义。周公在摄政期间,派人到各诸侯国采集民间歌谣,鼓励官员和有文化的人创作诗歌,随着礼乐制度的推行,殷商时的占卜之风在西周时逐渐被淡化,人们从念咒语变为咏诗。直到今天,我们仍然称“诗”为“诗歌”,就是因为西周时期的诗是用来配乐歌唱的。《诗经》正是礼乐制度下的产物。它本来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称为《诗经》。《诗经》的出现也与周公有关,周公倡导组织采诗、献诗活动,民间歌谣被集中到一起。“采诗说”认为,天子指派官吏坐车去全国各地采集诗歌,于是“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献诗说”则认为,西周时期设有专门搜集和整理诗歌的官员,即太师,各国太师收集本国的诗歌后,向周太师进献诗歌。这些从各个地区搜集来的诗篇最终由周王朝集中掌管。《诗经》一共有305首,时间大约从西周初年到春秋鲁宣公,也就是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600年,时间长达五百年之久。乐府官为什么要采集这些歌谣呢?周天子要怎么才能知道他分封的诸侯有没有好好治理国家、关心百姓呢?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通过反映人民心声的歌谣了。《诗经》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显然《诗经》是带有政治属性的。《论语·季氏篇》: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显然《诗经》已经超出它自身作为歌唱的功能,更多的是作为国家统治的工具。天子利用礼乐制度来管控着国家。当政治清明时,即“天下有道”时,礼乐的制定和征伐的决定应当由天子的权威来决定,这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秩序。相反,当“天下无道”时,即政治混乱、社会不稳定时,礼乐征伐的决定权会下放给诸侯、大夫甚至家臣。在古代祭祀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整部《诗经》305篇,就有30首《颂》,其中21首《周颂》、4首《鲁颂》、5首《商颂》,这些诗歌是商周时代祭祀时用的。古人非常看重祭祀活动,所谓“国之大事,唯戎与祀”,祭祀包含着政治意义。作为中国早期古代比较稳固的王朝,周人对天地的敬仰本质上其实是对人的尊重,唯有人本主义才会得出“敬鬼神而远之”的信条。在同时期的古代,周朝绝对是人本主义的典范了。所以祀也好,戎也好,本质上是做给活着的人看的,而不是做给鬼看的。祭祀死者是为了鼓舞生者,发动战争是为了维系生存。只有明白了这一底层逻辑,我们才明白一切的一切:不是为死,而是为生。由于古人的认知水平及历史局限,他们也更相信神灵和祖先庇佑的力量。他们相信通过虔诚的祭祀,神灵和他们的祖先一定会听到他们虔诚的祈祷,在冥冥之中守护他们,甚至会给他们带来福祉,祭祀活动蕴含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对美好未来的寄托。所以祭祀前后的一切活动都显得无比虔诚、恭敬。整个祭祀的过程,场面是肃穆的,祭祀人是虔诚恭敬的,祭祀时的一切准备工作都要认真对待,祭祀的整个过程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济济跄跄,絜尔牛羊,以往烝尝”。是描写准备祭品的。“执爨(cuàn)踖(jí)踖,为俎孔硕,或燔或炙”。是介绍祭品的。“我孔煵(nǎn)矣,式礼莫愆”。是描写祭祀时谨慎虔诚的态度。“礼仪既备,钟鼓既戒”。是描写祭祀仪式准备完备的。“乐具入奏,以绥后禄”。是描写祭祀结束后人们吃祭品时的场景。“既醉既饱,小大稽首”。是描写享用祭品酒饱饭后的场景。女宫人被差遣来专为采白蒿,她们头发光鲜亮丽,来来往往没日没夜地忙碌在后宫。被差遣采蒿的女宫人数众多,她们并没有发松散,来来往往脚步缓慢却不敢轻言回家休息。[注释] 召南:《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召南指周朝召公统治的南方地域。蘩:白蒿。古代常用来祭祀。于以:疑问词,在何处,往哪儿。沼:沼泽。沚: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一说水塘。事:宗庙指祭祀之事。涧:山夹水为涧。指山间流水的小沟。宫:宗庙。被通髲,首饰,指假发。僮僮:繁盛。夙:早。公:公所,指宗庙。祁祁:繁盛,众多之意。薄:语气助词,无义。归:归寝。▲ 白蘩。 ©来源于网洛
关于《召南·采蘩》的背景,古代学者有两种说法:一说为祭祀而作,一说为养蚕而作。其主人公采蘩者的身份,历来也有很多说法。虽然古代贵族夫人确有主管宗庙祭祀的职责,但并不直接从事采摘、洗煮等劳作。这是一首反映人们为祭祀而劳作的诗,诗中描绘出采蘩者们,怱怱往来于池沼、山涧之间采集祭祀所需的白蒿,后又急急忙忙送去“公侯之宫”。后又日夜辛劳地从事洗涤祭器等祭祀事务,直至祭祀结束。其间更是不可轻言归家。这足可见采蘩者们的工作之艰辛,也从侧面说明采蘩者们的身份不太可能是贵族夫人,应该是宫女之类的。诗中前两节采用的是短促的问答之语。答问之简洁,显出采蘩之女劳作之繁忙,似乎只在往来的路途中,对询问者的匆匆一语之答。问答之后,女宫人的身影早已过去;再追上后问,那“公侯之事”的应答已传自远处。第三节是一个跳跃,从繁忙的野外采摘,跳向了忙碌的宗庙供祭。据《周礼》记载,在祭祀“前三日”,女宫人便得夜夜宿于宫中,以从事洗涤祭器、蒸煮粢盛等杂务。由于干的是供祭事务,还得打扮得漂漂亮亮,戴上光洁黑亮的发饰。这样一种“夙夜在公”的劳作,究竟把女宫人折腾成什么样子?诗中妙在不作铺陈,只从她们发饰“僮僮”(光洁)向“祁祁”(松散)的变化上着墨,入木三分地画下了女宫人劳累操作而无暇自顾的情状。那曳着松散的发辫行走在回家路上的女宫人,此刻究竟带几分庆幸、几分辛酸,似乎已不必再加细辨。“薄言还归”对此作了无言的回答。人们夙夜在公侯家昼夜服役,连想回家的话都不敢说,表现出封建王公贵族的残酷。为王公贵族服劳役,这本是召南地区的一种风俗习惯。但是在以往的服劳役中,没有哪一次像这次一样劳累,所以这次的服劳役便以山歌的形式留传下来了,让我们读到了《采蘩》。▲ 蘋。 ©来源于网洛
[注释] 蘋:又叫田字草、四叶菜。蘋科,生于浅水的多年生蕨类植物。可以食用。南涧:指南山下的溪水。滨:指水边。藻:水生植物。行潦:行,沟中积水。潦,道路上的积水。筥:圆形的筐。方称筐,圆称筥。筐、筥都是用竹篾编制的盛器。湘:烹煮的意思。錡:有三只足的锅。釜:无足锅。奠:放置祭品。宗室:宗庙、祠堂。牖:天窗,窗户。尸:主持。古人祭祀用人充当神,称尸。有:语首助词,无义。齐通斋。美好而恭敬。季:少、小。
这首诗描述了女子祭祀的准备过程。她们准备的祭祀物品不是珍贵的青铜礼器之类,而是刚采摘下来的一种新鲜的植物——蘋。在先秦时代,浮萍有着特殊的意义。宋代学者王质在《诗总闻》中说:萍藻脱根于水,至洁。浮萍生于水中,长于水中,连根都在水中浸泡,远离“不洁净”的土壤,因此被当作最干净最纯洁的,以至于我们的先祖都愿意拿它来做祭品祭祀先人。不过后世的浮萍,意义发生变化, 因为无根,最容易让人想起漂泊,所以在历代诗人的笔下,被称为飘萍。这些祭品实在是再普通不过了,在山涧溪流边可以随便采摘到,但是祭祀礼仪的过程是繁复的,对礼仪的学习和掌握,也是诗中女子必须学会的生活常识。这首诗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描写手法,没有叠字重章,也没有比兴的手法,只是以一问一答的简洁明了的方式,详细地介绍了祭祀活动的准备工作及女子学习基本礼仪的事情。整个祭祀的过程,场面是肃穆的,祭祀人是虔诚恭敬的,祭祀时的一切准备工作都要认真对待,祭祀的整个过程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诗中的女子应该是有代表性的,代表了整个一个阶层。也有人认为《采蘋》是贵族之女出嫁前去宗庙祭祀祖先的诗。《毛诗序》:古之将嫁女者,必先礼之于宗室,牲用鱼,芼之以苹藻。在古代,贵族之女出嫁前必须到宗庙去祭祀神灵与祖先,学习和掌握婚祭祀的有关礼仪。诗人以问答的形式将祭品的采集、祭品的盛放、祭地的选择安排、祭人的身份次序井然的一一说明,也反映了这次祭祀的庄严肃穆与虔诚之心,将繁复劳动过程娓娓道来。蘋、藻是祭品;錡、釜是祭器;宗室是祭地;季女是祭人。这些普普通通的祭品和繁琐的礼仪,却蕴积着人们的寄托和希冀,因而围绕祭祀的一切活动都无比虔诚、圣洁、庄重。因此,诗人不厌其烦,不惜笔墨,层次井然地叙写祭品、祭器、祭地、祭人,将繁重而又枯燥的劳动过程描写得绘声绘色。就是为表达那份纯真的情感:忠信。《采蘋》里的季女即将出嫁了,她的心里充满了期待和憧憬。这些采集来的普通的祭品和繁琐的礼仪,都蕴含着当时人们的寄托和希冀,因而围绕着祭祀的一切活动都无比虔诚、圣洁、庄重。采蘋、盛之、湘之、奠之、尸之,一个至洁的待嫁少女完成了她生命中这次最重要过程,在这之后,她一切都准备完毕,可以出嫁了,此刻她成为这个季节中最耀眼的花,等待着被采摘。泂酌彼行(háng)潦(lǎo),挹(yì)彼注兹,可以餴(fēn)饎(chì)。岂(kǎi)弟(tì)君子,民之父母。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罍(léi)。岂弟君子,民之攸归。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溉。岂弟君子,民之攸塈(xì)。从远处路边的积水潭取出积水,把舀来的积水装满盛水的器皿,澄清杂质后的水可以蒸饭做菜。君子品德真高尚,就好像百姓的父母。从远处路边的积水坑取出积水,把舀来的积水装满盛水的器皿,澄清杂质后的水可以清洗酒杯。君子品德真高尚,百姓民心都归向于他。从远处路边的积水洼取出积水,把舀来的积水装满盛水的器皿,澄清杂质后的水可以洗涤和抹擦。君子品德真高尚,百姓归附爱戴他。▲ 行潦。 ©来源于网洛
[注释] 泂通䢛,远。酌古通爵,中国古代的一种酒器,这里指舀取的意思。行潦:路边的积水。行,道路。挹:舀出。注:灌入。兹:此。餴:煮米。把米煮到半熟的时候用箕漉出来,然后再把米蒸熟。类似以前农村用灶火做的米饭,有锅巴,米汤可以喝。这种蒸的方式叫做餴。饎:酒食。《小雅·天保》:吉蠲为饎,是用孝享。岂弟:即恺悌,和乐平易。恺,大。悌,长。濯:洗。《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罍:古代的酒器。攸:所。归:归附。溉:有两种解释,一是通概,概尊是古代的一种漆制酒器。另一种解释是清,让……变清。塈通息,休息。▲ 清凤鸟纹方罍 ©湖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
这首诗取自《诗经·大雅》。雅指《诗经》中“雅”部分,分为大雅、小雅,合称“二雅”。雅,雅乐,即正调,指当时西周都城镐京地区的诗歌乐调。大雅部分今存三十一篇。《泂酌》表达的是人民和谐的问题,是对明君的赞美。诗以水之多来形容酒多,用水之清来形容酒清,人们在宴会上快乐地大碗、大杯喝酒,然后用水来洗涤各种杯盘碗筷。行潦之水本来浑浊,且又处于远方,本来很容易被人弃之不用,但如能“挹彼注兹”,舀过来倒进自己的水缸,就可以用来蒸煮食物,洗濯酒器,成为有用之物。为什么要取用路边的行潦之水,拿回来澄清,澄清之后再用来做饭,清洗酒具?这里作者是用身边的日常事物来起兴,诗中的“行潦”取来当然不是直接用来祭神祀天的,而是用来蒸饭、洗罍、洗樽,但蒸饭、洗罍、洗樽的最后目的仍然是为了祭神祀天。而诗想表达的是:行潦之水是不是可以用来祭祀,并不取决于它脏水还是净水,而是取决于舀水的人或者祭祀的人是否诚心。君子能否统治天下,主要取决于他是不是恺悌,是不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如果他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即使是行潦之水(远土之民),自然也会感恩戴德,心悦诚服的前来归附于你。诗人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起兴,采取重章叠句,反复歌咏的方式,来规劝周天子要成为一个恺悌之君。北宋大文豪苏轼被贬澹州,也就是海南时,路过海口,借住在一个叫金粟庵的地方,发现海南虽四面临海,但淡水却很匮乏,于是决定寻找淡水资源。最终在城东北发现两眼泉,这两眼泉虽然相隔咫尺,但水的味道却大不相同。其中一眼泉的泉水尤为甘甜,只是周边的淤泥、灌木需要清理。苏轼把这一发现告诉当地官员,希望他们组织人力整治。后来,人们运来石头,在泉眼处筑起一个蓄水池。这眼泉水至今仍然保存在海口五公祠内,泉流源源不断,常有些粟米浮出水面,后被命名为“金粟泉”。三年后,皇帝大赦,苏轼北归。又路过这里,太守在这里建了一个亭子,因为是苏轼发现了这两眼泉水,太守邀请苏轼给泉水命名,苏轼提笔写了三个字:泂酌亭。并且专门为这个亭子写了一首诗。诗的大意是:从远处取双泉之水,灌入随身携带的水瓶之中。瓶中的水因为来源不同,味道就不同。如果用它来煮茶,喝的人就能够品出两种泉水的味道。但是这双泉之水最终汇入到江河湖海里,浩然无私的品质并没有改变。所以君子就应该如这双泉之水一般,做一个造福于民的君主。生活在大江大海边上的人们,也就有了学习的榜样。来到双泉的人们,不要仅仅只是喝双泉的清水,还要从这首诗中品一品做人的真味。品出像清泉之水一般,浩然无私、厚德载物的人生真谛。
敦(tuán)彼行(háng)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戚戚兄弟,莫远具尔。或肆之筵,或授之几。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或献或酢(zuò),洗爵奠斝(jiǎ)。醓(tǎn)醢(hǎi)以荐,或燔(fán)或炙。嘉肴脾臄(jué),或歌或咢(è)。敦(diāo)弓既坚,四鍭(hóu)既钧,舍矢既均,序宾以贤。敦弓既句(gōu),既挟四鍭。四鍭如树,序宾以不侮。曾孙维主,酒醴(lǐ)维醹(rú),酌以大斗,以祈黄耇(gǒu)。黄耇台背,以引以翼。寿考维祺(qí),以介景福。道路旁边的芦苇丛生,牛羊莫去踩踏。芦苇刚刚结苞成形,露出尖芽,苇叶柔嫩茂盛。兄弟之间要团结互助、相亲相爱,不要疏远分离。铺设竹席,陈设木几。铺设竹席准备好宴席,待者轮流摆放桌几。主人对宾客敬酒,宾客拿酒回敬主人,洗杯捧盏。宴席上有美味的肉汁和肉酱,令人垂涎的烤肉。美味的牛胃和牛舌,吃到高兴时大家唱歌击鼓。精美的雕弓强劲有力,调和好四支利箭,箭矢重量均匀。射箭者身姿潇洒,容貌清丽,射出的箭矢一击即中。四支箭牢牢钉在箭靶之上的人自然奉为上宾。雕弓张开弦紧绷,四支利箭搭上弦。四箭竖立靶子上,射不中的客位大家也不要慢轻。宴会主人是曾孙,供应的美酒甘甜香醇。大家斟满酒杯来祈福老人多福多寿。虽然老人老态净显,步履蹒跚,小心搀扶着牵引着。大家一起来祝福长辈长寿吉祥,请神赐送大福分。▲ 行苇。 ©来源于网洛
[注释] 行苇:道路边的芦苇。行,道路。敦彼:苇草丛生貌。践履:践踏。方苞:指枝叶尚包裹未分之时。体:指芦苇成形,长出枝干。泥泥:苇叶柔嫩茂盛。戚戚:亲热的样子。远:疏远。具通俱,都。尔通迩,接近。肆:陈设。筵:竹席。古人席地而坐,席往往不止一层,紧靠地面的一层称筵,筵上面的称席。周朝时,天子铺五层,诸侯铺三层,大夫铺两层。授:拿来。几:古人席地而坐时,所依靠的矮脚小木桌,一般是老人才用。
缉御:相继有人侍候。缉,继续。御,侍者。献:主人对宾客敬酒。酢:客人拿酒回敬。洗爵:周时礼制,主人敬酒,宾客回敬。主人第二次敬酒之前还有一个礼节,就是要先清洗酒杯,就是洗爵。清洗完酒杯后,再斟酒献客。客人回敬主人后,也是如此操作。爵,酒器。奠斝:周时礼制,主人敬酒客人喝完后,需要把酒杯放于几上,这个动作就叫奠斝;客人回敬主人,主人喝完后也需要先把酒杯放于几上。奠,放置。斝,酒器。醓:带汁的肉酱。醢:肉酱,酱油的前身。荐:进献。燔:烧肉。炙:烤肉。肴,指肉菜。脾通膍(pí),牛胃,俗称牛百叶。臄:牛舌。歌:有琴和瑟伴奏的歌唱。咢:击鼓而歌。
▲ 爵和斝。商汤打败夏桀之后,把斝定为御用的酒杯。武王灭商后,周朝的贵族就把斝据为己有。从斝的使用上也可以看出这场宴会的规格很高。
敦弓:雕弓。敦通雕。指带有彩绘的弓。周朝时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雕弓,也可以看出宴会的规格非常高。既:完全。坚:坚劲。鍭:天子用于招待各地诸侯时用的礼箭。钧通均,调和,均衡,指箭头箭尾重量均衡。舍矢:放箭。均:射中。序宾:排列宾客在宴席上的座位次序。贤:贤才,这里指比赛时射中目标最多的人。句:即彀,指拉满弓。挟:指把箭放在弦上。树:竖立,指箭射在靶子上像树立着一样。侮:轻侮,怠慢。
曾孙:主祭者之称,他对祖先神灵自称曾孙。醴:甜酒。醹:酒味醇厚。斗:酒器。祈:求。黄耇:黄发的老者,这里是年高长寿之意。台背:鲐鱼的背部有黑色花纹,这里指老人。台同鲐,指一种背上有黑纹的鱼。引:引导,此指搀扶。翼:扶持帮助。寿考:长寿。祺:福,吉祥。介:乞求。景福:大福。
这首诗描写的是周天子在祭祀结束后同族人一起宴饮,并且举行了射箭比赛的场景。第一章以道路旁的芦苇起兴,那芦苇初生的苞芽嫩叶柔嫩茂盛,面对此景,不由发出牛羊不要践踏的呼声;第二章正面描写宴饮歌乐的盛况:设席、铺筵、设几,侍者往来不停忙忙碌碌,主人献酒,客人回敬,洗杯斟酒,美味菜肴,击鼓歌唱,热闹非凡;第三章由宴饮转入比射,写比射过程井然有序,四人一组,依序进行;“序宾以贤”“序宾以不侮”,表明主人对胜利者固然优礼有加,对失利者也毫不怠慢,这就使得与会者心情都很舒畅。第四章以敬酒祝福作结,向座中老人祝福,愿他们健康长寿,天赐景福。表现了周朝贵族家宴的盛况,体现了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和睦友爱、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因为地理位置的问题,周朝时贵族多半处于周王室的王畿位置,处于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区域,礼仪、文化、生活水平自然要比其他诸侯国的水平更高。这个地域的文化水平发展程度较高,《行苇》一诗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完成,所以它定然包含了对统治者的美化。这场宴饮由周天子主导,但在诗文最后是以“曾孙”的角度敬酒,将自身的姿态放低,这也是一种敬老的表现。老者们接受搀扶,小辈们献上祝福,愿上天可以保佑他们长命百岁、健康顺意,这也是周朝统治者希望上天赐予周朝本身的愿景。宗法思想本身就要以系族为主,这些老者本身就是系族中至关重要的存在。对这些老者的尊敬就是对宗族的尊敬,其目的仍然是为了提倡宣扬宗法的思想,希望以宗法制度来巩固自身统治。这四首诗,前两首写祭祀,后两首写宴请。主题思想就是为了宣扬宗法思想中的两个字:忠信。大家要守规矩,不要有非分之想,以此来巩固君主的统治地位。现在回过头来看《周郑交质》结尾记载的“君子”曰:“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蘋蘩蕰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蘋》,《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其意就不言而喻了。周王和郑国之间出现不可逾越的鸿沟,如果有明确的信任,那么池塘里的小草,都可以作为彼此信用的工具,现在却沦落到要用交换人质来表明互相信任,这个条件实在是太昂贵了!周王和诸侯交换人质,君主和大臣互相交换儿子作为人质,听起来实在荒唐。这其实有一个前提条件没写出来,那就是实力。如果你实力够强,你拿一堆破草、破菜、破锅碗瓢盆去祭祀鬼神,去进献王公,那都是可以的,还会留下礼轻情意重的美名,这时所谓的忠信只是个行式而已。如果你没有实力,你就是送100个质子,也抵挡不了灾祸。诚信有没有用,并不取决于是否发自内心,而是取决于实力。如果双方实力对等,诚信确实是性价比最高的合作方式。但如果实力不对等,弱势一方的诚信毫无用处,它并不会耽误强势一方前进的脚步。礼崩乐坏,当周公制作的周礼已经发挥不出来它的作用,限制不了人们的行为时,君子也只能把《诗经》拿出来吟咏一番,聊以慰藉,提醒一下人们:
惟真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