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甫者,男子之美称”。子亦是男子美称。以美应甫,名字同义。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唐玄宗先天元年,杜甫出生在河南省巩县。杜甫的第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著名的政治家,博学多才,精通经济、法律、天文等,又以军功、政事、学术闻名当世,可以说是个全才。杜甫的爷爷杜审言也是一个大诗人,他对杜甫的影响主要在诗歌创作方面,杜甫常说“诗是吾家事”。杜审言年轻时就在诗歌创作上崭露头角,晚上与沈佺期、宋之问相唱和,是武则天时期最为重要的宫廷诗人之一。他们促成了五、七言律诗的成熟,成为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杜甫生活在一个诗书传统的仕宦家庭,文学天分又高,在身体、心智,特别是文学素质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同时也逐渐树立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理想。于是他开始了漫游。十九岁时杜甫走出家乡,边漫游边寻找进入仕途的机会,二十四岁到洛阳参加进士考试落第。杜甫继续过着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在此期间写下了《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流露了诗人少年时代不平凡的抱负。天宝三载,杜甫在洛阳与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还遇见了高适。天宝五年,三十四岁的杜甫来到了长安参加制举,朝廷发布诏令:“上欲广求天下之士,命通一艺以上皆诣京师”,但这却是宰相李林甫编导的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天宝九载,此时的杜甫三十九岁,他从洛阳来到长安,为了得到已故宰相张说(yuè)之子张垍(jì)引荐,杜甫写了《赠翰林张四学士垍》:翰林逼华盖,鲸力破沧溟。天上张公子,宫中汉客星。希望得到引汲。天宝十载,唐玄宗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大礼,杜甫献三大礼赋给唐玄宗。唐玄宗非常高兴,“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但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天宝十四载,杜甫被授予河西尉的小官,杜甫不愿意就职,朝廷就将杜甫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此时的杜甫已四十四岁,迫于生计接受了。十一月,杜甫离开长安往奉先(今陕西省蒲城县)省家,途中爆发了安史之乱。十年旅居长安的生活和沿途见闻,杜甫写了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天宝十五载六月,潼关失守,唐玄宗仓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称唐肃宗。杜甫此时已将家搬到鄜(fū)州(今陕西省延安市富县)羌村避难。他写了《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还有一首非常出名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内心深处怀有强烈的建功立业的理想。这里距离唐肃宗所在的灵武不远,于是杜甫从这里动身投奔新皇帝,但在途中就被叛军抓获押回了长安,被关押了一年,王维也被叛军抓获了,并且强行给安排了一个反动政权的职务。杜甫的职位太低,叛军就没怎么管他。至德二年,杜甫逃到了陕西宝鸡,见到皇帝唐肃宗,皇帝任命他为八品左拾遗。这个官是专门给皇帝提意见的,虽然官职不大,但也真正参与到了权力决策中来。可仅任职一个月,杜甫就遇到了危机。当时唐肃宗身边的宰相叫房琯,他曾是唐玄宗时的重臣。他有一个琴师叫董庭兰,大家都巴结董庭兰,因为巴结她就间接巴结到了房琯。董庭兰就是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中的董大。董庭兰借机贪脏枉法,遭到了房琯的政敌弹劾,这其实是太子党和玄宗党的矛盾,房琯只不过是一个导火索。知道内情的人都不敢轻易参与,但杜甫跟房琯是同学,他上书为房琯辩解:“罪细,不宜免大臣”。唐肃宗大怒,将杜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此后唐肃宗不再重用杜甫。乾元元年,杜甫到洛阳、偃师省亲,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之战爆发,结果唐军大败。朝廷兵丁不足,于是开始大肆在民间征兵,抓壮丁。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无穷的灾难,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和“三别”。三吏就是《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就是《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能记录时代洪流和民生疾苦的作品是文化史中的绝对精华,这也是杜甫的诗地位非常高的原因。乾元二年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咏叹国难民苦。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西去秦州。杜甫离开华州之后几经辗转来到了成都,他住的地方就是著名的草堂。剑南节度使严武跟杜甫的关系不错,举荐他做了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他又被称为杜工部。此时的杜甫寄人篱下,生活依旧很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写的这段生活。永泰元年四月,严武去世之后,杜甫离开成都来到夔州,此时已经到了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由于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他在夔州置办了一些田产。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虽然这个时候已经到了人生的最后阶段,但这段时间的创作数量却是最大的。这一时期,他创作达到了高潮,不到两年时间作诗四百三十多首,占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春夜喜雨》《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还有著名的七律《登高》。大历三年,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来到湖南岳阳,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想到自己晚年漂泊无依,国家多灾多难,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由于生活困难,杜甫被迫南行。大历四年正月,由岳阳前往潭州(今湖南长沙)。大历五年,臧玠在潭州作乱,杜甫又逃往衡州,原打算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湋(wéi),但行到耒阳,遇江水暴涨,只好折回潭州。大历五年冬天,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杜甫去世,时年五十九岁。唐肃宗乾元元年,为平息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所占领的邺郡,胜利在望。结果第二年春天,史思明派兵增援安庆绪,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乾元二年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他感情上的强烈震动。在由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壮丁,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下这首诗。有一天傍晚杜甫到石壕村投宿,到了晚上有差役趁着夜色到村里抓人。[注释] 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暮:傍晚。投:投宿。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石壕村,在今河南陕县观音堂镇,是崤函古道上的必经之路,距三门峡约36km。古道上车壕印痕全长约100余米,宽1.06米,车辙壕最深处可达0.25米,是车轮在石坡上长期压辗而成。百姓们水深火热的生活状态,可见一斑。崤函古道是连接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的道路的总称,可分为崤山道和函谷道。崤山道起于洛阳,止于陕州,函谷道则从陕州开始,一直到潼关,途经函谷关。作为中原通往关中、到达西域的咽喉要道,不仅军事地位首屈一指,经济作用更是不容忽视。“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不仅仅是指官吏在夜晚强行抓捕百姓,它还暗示了当时百姓不愿意去当兵,但官吏不顾百姓的意愿,采取强制手段强迫他们服兵役。这个“捉”字深刻揭示了官吏的残暴行径和对劳动人民利益的肆意侵害。
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在百姓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有可能是隔门听出来的。
吓得一把年纪的老爷子翻墙就跑,老太太颤颤巍巍地出门看。这里出现了六处反常。反常一:在古代,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一般旅客们往往是白天或者夜晚来临前先投宿,而诗人却是暮投。反常二:诗人投宿的不是旅店,而是石壕村的一户农家。反常三:诗人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征兵,而是突袭“捉人”。反常四:突袭捉人,不是在白天而是在黑夜。反常五:老翁一大把年纪了,遇到征兵,逾墙走,与他的年龄不符。反常六:在古代,无论白天还是夜间,一般都是男子应门见客,文中却是老妇出门看。先说诗人暮投石壕村,这是容不得诗人考虑的选择,因为路上处处都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景象。杜甫投宿的是农家而不是旅店,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再说老翁,年纪大了,四肢应该是不大灵便的,可逾字,表现了动作的迅速、灵活,行为之熟练,说明百姓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依然寝不安息。老妇明知是官吏来捉人的情况下前去开门,与吏周旋,更具主动性,也显示了她的勇气和智慧。据《新唐书·兵志》记载:开元旧例凡民二十为兵,六十而免。老翁本应在家安享晚年,现在却被列入征兵之中。也说明了当时的战争形势非常紧张,百姓异常困苦。寥寥几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注释] 呼:诉说,叫喊。一何:何其、多么。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啼:哭啼。苦:凄苦。这两句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杜甫隐约听到老太太对差役说,我们家啊,三个儿子都在邺城戍边。[注释] 前:上前,向前。致:对……说。戍:防守,这里指服役。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和河南安阳,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所建。建立以来一直都是北方政治、文化、军事中心。它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的古都。邺城共有南北两城,北城由曹魏旧址扩建而成,目前留有冰井台、铜雀台、金虎台等遗址。南城由东魏兴建,较北城更大。和洛阳、长安不一样,邺城自隋代起就慢慢淡出历史舞台。由此可推测,定邺城为都城也是战乱朝代的无奈之举。[注释] 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且:表现了生活所迫之下还得活下去的无奈。矣:暗示内心无限的哀伤沉痛。故事情节如剧本似的展开。
老妇出门看时,凶狠的县吏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
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
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
老妇泣诉的时候,可能县吏还不相信,于是老妇便拿出信来交县吏看。
老妇抽泣着说:“我死去的儿子再也回不来了,留下我这个老婆子孤苦无依,如蝼蚁般苟且地活着。”
老妇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
老妇无奈,只得说出:“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注释] 更:老妇急切地想表达室内无人,与下文的回答形成明显的矛盾。惟:只,再次强调室中无其他人,恳求官吏不要入室搜查。“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合理的解释应该是这样。
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
而在此时,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暗处的孙子,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
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个死老婆子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
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
“吃谁的奶?她妈妈总在吧!还不把她交出来!”
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喂奶给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您还是行行好吧!”因为小孙子还没断奶,所以他妈也没走,可是出来进去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有的版本为“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可见县吏是进屋搜查过的,强行要求孩子的母亲出来。我老婆子虽然年老体弱,但就让我跟您连夜赶回营去吧。[注释] 虽:虽然,让步语气,老妇在官吏的逼问下不得不妥协。请:请求,老妇在慌忙之下决定牺牲自己,希望官吏抓走之后,能够为家人留下喘息的余地。[注释] 应:响应。犹得:尚可以,进一步软化官吏的意志,让官吏带走自己,解除这个家庭今晚的危机。河阳,今河南孟州,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但古诗中的河阳并不特指这里。古时,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河普遍认定为黄河、江普遍认定为长江,所以古诗中的河阳,泛指黄河以北的广大土地。河阳有三城,孟津、汜水镇、广武镇,皆是历史中重要的军事要地。孟津的黄河渡口、汜水的汜水关、广武的广武涧(古称鸿沟),都是阻隔北方游牧民族的天然屏障,一旦失势,敌人将剑指洛阳。除外,部分古诗中也以河阳作潘岳,如李白《赠崔秋浦三首》:河阳花作县,秋浦玉为人。因潘岳曾在河阳做县令,在县里遍种桃李,深得百姓的爱戴。自此,河阳一县花传为美谈,后用作咏花之词、或喻地方之美、或地方官善于治理。潘岳是西晋的文学家,因为美貌闻名遐迩,他还有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潘安。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只能隐隐约约听到哭泣的声音。“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整夜未能入睡。天亮之后杜甫继续赶路,只与老爷子一人告别。原来老太太真的被带走了。独字,老太太真的被当作壮丁抓走了,去军营里做饭、干活。记得上学时读到这首诗时就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差役不抓杜甫呢?杜甫曾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写道: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说自己既不用交税,也不用服兵役。这是因为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死后加赠著作郎,从五品上。按唐制,一个人做了五品及以上的官,他的兄弟子孙都免税、免徭役,这也就是所谓的“封妻荫子”了。另外,当时的杜甫并不是普通百姓,他是华州司功参军,是一名在职地方官员。根据大唐律法,有身份或者功名的人不用服役,所以杜甫不会被捉走。那么另一个问题又来了,杜甫为什么不替可怜的老妇求情?因为唐朝实行的是府兵制,虽然到了玄宗时候,府兵制已经逐渐瓦解而变为募兵制,但是石壕这个地方还没有变化,仍然实行府兵制。老妇一家属于军户,军户享受了朝廷分给他们的田地,是有义务去服兵役的。也就是说,差役是为了国家战事合法抓人。虽然老妇人三个儿子都在前线而且已经牺牲了两个,但是处于国家战事紧急的非常时刻,他们家仍然应该再把未达到退休年龄的老翁派出去。不合情但合法。有一种更为大胆的解读,认为杜甫创作《石壕吏》的动机,并不是要批判征兵本身。因为在当时的形势下,作为儒家诗人的杜甫认为,只有尽快消灭叛军,才能拯救更多的穷苦百姓。在大义面前,有时候真的需要牺牲小利,需要大家的爱国主义精神。当时的征兵,是代表君王,代表政府,代表正义方的郭子仪和李光弼在征兵,征兵的目的当然是消灭叛军。如果征不到兵,下场可能就是战争失败,或者战争无限延长,那个时候,国家和人民就会陷入叛军的统治中,或者更长时期的陷入到残酷的战乱中去。在忠君的同时,杜甫非常同情受苦受难的老百姓,也很反感征兵的态度和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忠义不可两全,他也是两难。杜甫写这首诗不只是单纯地反映人民的痛苦,更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所以,杜甫既没有站出来阻止征兵,也没有揭发老太太的谎言。首先,杜甫当时未必是袖手旁观,老翁逾墙走,他毕竟没有去告发。甚至,我们猜测,杜甫很有可能出来参与了问询,也替老妇人求情了,但是差役有任务在身,而杜甫此时只是司功参军,人微言轻,只能保证自己不被官吏捉走,无力保护老妇一家人。对于这一家人,他是同情、无奈且愧疚的。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如闻,说明杜甫在整场风波中都在侧耳倾听。夜久,说明风波结束后仍夜不成眠。别字,更表现了无奈与苦闷。诗人明写所见所闻,暗写所思所感。在诗里杜甫刻意隐去了自己,隐去了所有的议论抒情,只是如实叙述事实,这是诗人艺术表现的一种选择。杜甫本身也是极其矛盾的,面对吏卒的强征他不能劝止,这是为国而战的必要举措。面对老翁的逾墙走,他不忍制止,这个家庭已献出三子。面对丧夫丧妇孙母,他无法劝慰,任何无法改变结局的语言,此时都不过是隔靴搔痒。面对老妇的主动请征,他无法说出赞扬的话,曾经的盛世王朝,如今竟将战争的苦难压在一个丧子的老妇身上。杜甫只能因为矛盾而选择沉默。
惟真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