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向微信智能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股票市场上涨能否解决M1下降的问题?
M1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企业活期存款减少。企业可能因为经营困难、房地产销售遇冷、融资意愿不足等原因,减少了活期存款。第二,存款转理财。投资者可能将资金从股市转移到理财产品,导致M1下降。第三,贷款净偿还。企业或居民可能净偿还贷款,导致M1下降。
股票市场上涨的影响有二。第一,信心和流动性。股票市场上涨可能会提振市场信心,增加流动性,但这种影响更多是间接的。第二,经济行为。股市上涨可能会促使更多资金流入股市,而不是直接解决M1下降的问题。
从宏观经济整体来看解决M1下降的问题需要政策协同。为了提振经济,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同发力。例如,通过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稳楼市、新基建投资等措施,可以间接提高M1。综上所述,虽然股票市场上涨可能会对经济产生积极影响,但它不能直接解决M1下降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政策措施,才能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公众号上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中国特色金融资本发展的理论逻辑、本质特征与可行路径》,我们引用这篇文章的结语试图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金融资本市场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专业学者,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学者究竟怎么看。我们引用这篇文章的结束语,提供给大家参考。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金融资本无序扩张是导致西方社会金融危机、系统性金融风险等一系列金融领域矛盾和问题的核心。自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们已对金融资本的特性和运动规律进行了较多讨论,对金融资本如何影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相关研究也可谓汗牛充栋。然而,学者们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资本的理论归纳和现实总结却不多见。本文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金融资本思想基础上,借鉴和吸收西方金融化理论的合理成分,结合我国的国情特色,提出并发展了中国特色金融资本理论。在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过程中,中国特色金融资本表现出独特的本质特征,主要包括公有金融资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非公有金融资本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力量以及公有金融资本和非公有金融资本的协同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制度体系不完善等,中国特色金融资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公有金融资本风险管控不足、非公有金融资本监管缺位、协同投资在所有制层面横向缺位等。新征程上,我们需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不断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新局面”。只有正确理解中国特色金融资本的新变化、新特点和新规律,并制定与之相匹配的科学实践方案,在规范中更好地支持和引导金融资本健康发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才能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新局面。
其实文章的结论比较简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资本主要是混合所有制的金融资本,一切都是根据这个现实条件展开的。传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于市场经济其实是有定论的。市场经济是以资本为原则,价格发挥作用,价值规律就会发挥作用,价值规律发挥作用,剩余价值规律就会发挥作用。这其中的核心矛盾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之上。理解到这个层面就是比较深入的。
我们现在主要讲“新质生产力”,说明目前我们要调整生产关系的阻力非常大。但是如果不协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价值实现就会出现赌点。最典型就是从货币流动性来看M1数据的不正常。其实已经说明价值流转已经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才进一步思考如果不调整生产关系,是不是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再调节呢?当然,这个主要是通过企业的防火墙打通。当然,关于资本市场是否能够实现这个功能,笔者思考也不多,只是提出这个方面的想法供大家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