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中国逻辑” | 读书札记
文摘
2024-10-21 23:06
四川
【编者按】因为听讲座的机缘涉及到了这样一个话题。作者翟锦程在PPT之中提出了两个问题:1、中国的逻辑是否还存在?2、中国逻辑有无真假?笔者是沿着五四思想进路思考中国现代转型过程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提出的解决方案,认为关键在于破解“科学”一词,当然要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上完成新的统合,显然哲学式的反思“科学”在所难免,这就涉及到了逻辑。以“名辩学”为中国逻辑学的现代性建构,似乎是面对文明冲突的学术条件反射。以至于关于逻辑完全形成不同的理解。一种是中国文化之独特性不在于逻辑,何必要构建所谓“中国逻辑”。一种是认为中国文化有不同于西方逻辑的另类逻辑,只是没有按照知识分类的方法提炼出来,属于我们有但是我们并不说我们有。所以在翟锦程的文章之中对于逻辑的重视始于一种知识学的分类。但是有一点作者说得很多,就是很多学问不仅要提出见解,而且要寻求论证。不仅要寻求一种实用性的经验论证而且要进行理论论证。在一定意义上正是西方哲学的这种反思性论证促成了逻辑学的发展和完善。目前,对于中国逻辑的知识性建构是希望排除近代以来西学对于中国思想的干扰。那么,这种纯粹的中国思想可能只能从近代以前的材料中加以挖掘。这种倾向容易把中国逻辑搞成是古代学问。比如翟锦程的建构之中更多的采用的材料还是诸子百家的文本,与其说是中国逻辑建构,不如说是中国逻辑在春秋战国的建构。另外如果中国逻辑要起到对于中国思想的奠基作用,那么中国思想作为一个整体需要在动态发展之中说明其不同时代的精神进程,这个才能进入到一种基于逻辑学的活的思想。逻辑是具有工具性的论证科学,在逻辑史的研究中我们把具有工具性的论证思想划归到逻辑范围。逻辑也是哲学的基础与根基,任何哲学的发展都与逻辑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古希腊逻辑、印度逻辑(因明)和中国逻辑(一般称为“名辩学”)被誉为世界古代逻辑的三大源流。(翟锦程《论中国逻辑的思想基础与知识体系新构建》)本文将参照逻辑在西方哲学中的根基作用,来挖掘根植于中国本土传统思想生态的、能够对中国传统哲学生长与发展起到根基作用的“中国的逻辑”(Chinese Logic),从中国逻辑的思想基础、基本对象和内容、核心概念等方面来构建中国逻辑的知识体系。 (翟锦程)例如,1254年巴黎大学攻读文学士、硕士学位23本指定书目中,逻辑著作就多达6本,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有4本,另外两本是波菲利和波伊提乌对亚里士多德著作做的注解。可以看出,中世纪欧洲大学教育对亚里士多德逻辑高度重视,凸显了逻辑在西方知识体系中的基础地位。1599年最终成型的《教育计划》(Ratio Studiorum)是耶稣会在世界各地实施教育的总纲,亚里士多德逻辑在其中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这个《教育计划》也是西方知识体系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基本依据。(翟锦程)高一志撰写的《童幼教育》之《西学》(成稿于1615年)第一次向中国知识界介绍了欧洲中世纪知识体系的概貌,明确提出逻辑是“诸学之根基”。1623年艾儒略的《西学凡》比较简明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知识体系框架,包括文科、理科(哲学)、医科、法科、教科、道科。其中哲学由逻辑、物理学、形而上学、数学和伦理学组成,而逻辑是“立诸学之根基”,是知识体系各个分支的根基。1631年由傅汎际译义、李之藻达辞的《名理探》有“爱知学原始”一节,论及“欲通诸学先须知名理探”,名理即逻辑。他们谈道:“惟名理探先设,然后他学得借之以为用耳。”南怀仁1683年编纂60卷《穷理学》对逻辑的根基作用作了类似的刻画。由此可见,西方知识体系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对逻辑及其根基作用给予了充分重视。(翟锦程)“六艺”“七略”和“四部”之说能否代表中国古代的知识体系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但这些分类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全部知识领域。然而,在这些知识分类中,并没有具有独立形态的“名辩学”或直接与之相关的内容。那么,在中国古代知识体系之中或者之外,有没有类似逻辑于西方知识体系、因明于印度五明,对中国传统知识体系和哲学的发展起到支撑与论证作用的那个东西呢?如果有,它是不是我们要探寻的基于传统思想生态的中国的逻辑呢?因此,研究中国逻辑需要根植于中国传统思想生态,挖掘对中国传统知识体系和哲学起到支撑与论证作用的中国逻辑,而不是对应西方传统逻辑的教学体系来构造中国逻辑的知识体系。(翟锦程)中国逻辑这个知识领域是在西方传统逻辑第二次传入中国之后开始出现的。以西方传统逻辑为框架研究中国逻辑的模式始于梁启超,完善于章士钊。梁启超于1904年明确提出,墨子“辩”即论理学,“名”即名词,“辞”即命题,“说”即前提,并构造出墨家逻辑体系。章士钊于1917 年开始“以欧洲逻辑为经,本邦名理为纬”编写《逻辑指要》,勾勒出中国逻辑的体系。这种研究模式为近代以来探讨中国逻辑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其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翟锦程)在过去100 多年,中国逻辑被称为“名学”“辩学”“名辩学”等。名辩学的出现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形成过程,我们在此对其名称含义演变的历史过程作一简要回顾。一是“名学”作为logic 的译名,源自严复翻译穆勒的《逻辑体系》(System of Logic),译为《穆勒名学》,“逻辑此翻名学”。二是“辩学”或“辨学”作为logic 的译名,源自艾约瑟翻译耶芳斯的《逻辑初级读本》(Primer of Logic),译为《辨学启蒙》(严复另译为《名学浅说》)。三是“名学”“辩学”作为中国逻辑的称谓。胡适将其博士论文的英文题目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cal Method in Ancient China,译为《先秦名学史》。郭湛波写作《先秦辩学史》,提出“用‘辩学’二字”来称谓中国逻辑。四是以“名辩”专指中国逻辑,张岱年1937 年完成《中国哲学大纲》初稿,其中一节为《名与辩》,原名为《中国哲学中之名与辩》,专门谈到“名辩与真知”的问题。郭沫若1945年的《名辩思潮的批判》,是“要泛论各家的名辩”。从以上整理可以看出,近代学者对名辩学的认识,是将其定位于与亚里士多德逻辑、印度因明平行的中国逻辑。(翟锦程)中国古代思想生态的主题是“天人合一”,这是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思想与学术的出发点与基本论域,也是挖掘中国逻辑思想基础的基本论域。因此,需要我们立足中国传统哲学的发生与发展,来挖掘支撑与论证中国哲学的中国逻辑,而且这样的中国逻辑在不同时期各家各派的思想学说中具有共同的基础、共同的对象,而非各自构造各家的逻辑。纵观中国古代思想史,名实关系、物类关系和象物关系问题在不同时期,都以不同的方式演变和深化,与中国古代哲学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些问题也是天人关系问题在各领域的具体反映,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中国逻辑的思想基础。(翟锦程)正名的基础是名实关系,其对象是天人合一的统一世界中的万事万物,也就是以所有存在物为对象。“正名实”作为“正名”的核心,它表明正名在根本上是人们对天地万物的认识,并成为其他一切活动有序展开的基础。而“名实相怨”作为推动正名活动不断发展的背景和原因,表明人们对新旧事物的认识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推动正名的依据在于“辨同异”而“分类”,因此,虽然正名以具体的存在物为对象,但正名的基础既直接依赖于物之存在本身,又要基于对存在物所作的分类,“物各从其类”(《荀子·劝学》),这就使中国逻辑的名实关系推进到物类关系上来。(翟锦程)物类关系是名实关系的扩展,也为名实关系提供依据。(翟锦程)就象物关系而论,涉及物的形态,是物类关系的扩展。物类关系已经从个别事物推进到对具有“类”属性的普遍事物及其特性的揭示上,进而使物类关系延展至象物关系。“形”与“象”是物的两种形态,也是把握物的特性的方式,是名实关系与物类关系的扩展,而这种扩展则把正名的推类与周易的推演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了中国逻辑基本的理论形态和体系。(翟锦程)物而有象,象而生数,而象数是易学推演系统的基础。这样,通过物类关系的扩展,名实关系所涉及的名、实、物、类,与象物关系所涉及的物、形、象、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正名的推类与周易的推演构成了中国逻辑基本的理论形态和体系。(翟锦程)物有象,象而有意。关于象的意义刻画与表达引发了象意、言意问题,进一步充实了中国逻辑的思想内容。《周易·系辞上传》记载:“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这里涉及书、言、意,即书面语、口语和意义的关系问题。先秦诸子虽对言意问题有所涉及,但在正名大潮之中并没有占据主流位置,而在以后中国逻辑的发展中象意、言意问题则以其特有的方式变化和延伸。如汉代王弼提出“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等问题。至魏晋时期,则演化为玄学的“言意之辨”,推进了经学向玄学的转变,言意关系及其相关问题构成了这一时期中国哲学与逻辑的主题之一。(翟锦程)在类的三种类型中,道作为最高层次的类,涵盖了天地万事万物,是万物的终极之类;阴阳作为万事万物的基本属性,自然天成,相对固定,分有两类;而作为万事万物特定共同属性的五行,对已有事物可按其属性、功能,归其本类,对新名、新实,则需要作出分辨,以类同、类异为依据,通过推类、度类的方式,归其本类。这样,正名、察实、分物、归类,形成了完整的正名推类链条。(翟锦程)中国逻辑是在名实关系、物类关系、象物关系的基础上,以正名为目的、以推类为方法,对名及其相关问题的考察与研究。……正名的基本路线是从名到实、到物、到类,从类到物、到实、到名,名实、物类构成一个相互印证的正名循环圈。……在名实关系基础上,主要涉及名的生成基础、意义、类型,正名的方式与方法、正名的标准,名的谬误、名言关系等;在物类关系基础上,主要涉及类的基础与根据、分类的原则、推类的方式、方法等;在象物关系基础上,主要涉及象的意义、象形关系、象意关系、象数关系等,以及由此演化而来的易学的推演系统。(翟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