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怀府名门望族——柏香杨家

文摘   2024-08-03 09:52   北京  


河内县(现沁阳市)柏香镇杨家,是明清时期怀庆府地区的名门望族。明清两朝,其家族“三代三进士”,并有举人13人,监生、贡生70多人,有19人担任过知县以上官职,其中9人担任过知州以上中高级官职,为怀庆府之少见。在《怀庆府志》和《河内县志》有传的该族族人达10余人,族人“杨都堂”“杨翰林”的名号更是名震怀川。

据柏香镇《杨氏家乘》记载,其家族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省洪洞县迁入怀庆府河内县,民籍。始迁之祖杨克成,曾任河内县宽平一图七甲里长(相当于现在的村支书、村主任),祖茔地在今济源市梨林镇南官庄村北。杨氏家族虽世代以农耕为业,但重视教育,其家族办有学堂,培养了许多本土人才。

杨嗣修(1563年~1644年),字景欧,杨克成第七世孙。杨嗣修官居正三品,其“杨都堂”名号在当地家喻户晓。据《怀庆府志》记载,杨嗣修44岁(明万历三十五年)时进士及第,“初授行人,转任户部主事,出守衡州府,调任汾州,升登州副使,再迁榆林道。”崇祯元年四月“杨嗣修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地方赞理军务”(《崇祯长编卷之八》)。崇祯十二年(1639年),为防范贼寇袭扰乡民,赋闲在乡的杨嗣修首倡捐金筑柏香“善建城”,孟津王铎撰文颂之。崇祯十五年(1642年),又捐资创建义学“延香馆”。杨嗣修去世后,崇祯皇帝封赠他的祖父杨来勤、父亲杨棣二人为陕西按察使。(明代崇祯己卯年“杨景欧先生乡里生祠碑记)

杨嗣修一生著有《春秋叙实编》《从心漫书》等著作。如今,在湖南衡山锡岩洞、沁阳神农山二仙庙、济源聂政庙等名胜古迹,都还留存有杨嗣修当年的诗文或手迹。他创建的“延香馆”为族人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许多族人子弟通过在这里接受正规教育,参加科举考试,成为贡生、监生、举人、进士,步入仕途。

杨蕃生,字素懦,杨克成第八世孙,官至道台,朝议大夫,正四品。据《怀庆府志》记载,杨蕃生是清顺治辛卯科举人、壬辰科进士,初“授大同府推官, 迁户部郎中,升井径道。所至以廉静称。”他辞官归乡后,恰逢接连遭灾,民不聊生,就拿出300石粮食救济乡民,即使后来粮食丰收了也没有再让这些乡民偿还。他说:“以前,我管理通州粮库,从来没有私自动用过里面的物品。在井径道时,过手的军饷无数,也没有截留过一丝一毫。现在,这区区一点粮食还能让乡亲们归还吗?”杨蕃生以孝廉著称乡里,并被收录进《怀庆府志》(人物·孝义卷)。其父杨思恭诰封朝议大夫、诰赠通议大夫。

杨运昌,字雪岚,杨克成的第九世孙,清初政治人物,官居正二品,以“杨翰林”名号誉满怀府。他“幼逢贼乱,流难中手不释卷”(《怀庆府志》)。据《清实录》记载,杨运昌顺治三年(1646年)中三甲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入庶常馆深造,散馆后授内翰林秘书院检讨(从七品),顺治十二年二月由检讨直接升任内翰林国史院侍讲学士(从四品),顺治十三年正月转任内翰林弘文院侍读学士,顺治十三年十月升任詹事府詹事(正三品)兼内翰林秘书院侍读学士,顺治十四年八月升内翰林国史院学士(从二品),顺治十四年十二月升礼部右侍郎(正二品),康熙四年十二月转工部右侍郎,康熙七年十月转任工部左侍郎,康熙十年被加官一级仍为工部左侍郎任用。著有《石斋文集》等著作。

史料记载,杨运昌在朝“居官27年,凡应昭,陈言俱切中利弊”(《怀庆府志》),深得康熙皇帝倚重,康熙七年(1668年)“谴工部右侍郎杨运昌祭告黄帝陵”(《清实录》)。康熙十一年(1672年)正月,杨运昌请假回原籍葬亲,并因侍奉年迈的母亲,辞官在乡。康熙十六年四月“诰授资政大夫,赐正二品祭葬,崇祀乡贤”,并封赠其祖父杨思诏、父亲杨蔚生为工部左侍郎、资政大夫。其弟杨祚昌荫袭为官贡,获赠奉政大夫;其子杨奕绳荫袭为官贡、任户部主事。

此外,柏香杨家先后任过正七品以上官职的族人还有明桂林府推官杨挺生(正七品);顺治乙酉科举人,庆阳府推官杨奇蕴(正七品);1705年出任浙江绍兴知府的杨赐昌(从三品,通议大夫);内阁中书、江南太平府江防同知杨本昌(正五品、奉政大夫);户部主事杨奕绳(正六品,奉直大夫);永平府同知杨奕绾(正五品,奉政大夫);江西宜黄知县杨奕绂;康熙乙卯科举人,江南含山知县杨奕绅;云南临安府同知杨奕辅(正五品,奉政大夫);广西贺县知县杨方泰;广东澄迈知县杨道宁;成都府通判升刑部员外郎杨道宗(从五品,奉直大夫);武举人、内黄县把总杨肇蕃(正七品官)此外,还有1人候选督察院经历,7人考选州同知(从六品),3人候选同知(从七品)。

柏香杨氏宗谱《杨氏家乘》由曾任宁夏巡抚的杨嗣修创修于明崇祯年间,此后,杨氏族人先后7次对族谱进行过续修。作为柏香杨家第十九世后裔,笔者收藏有一套民国15年续修的《杨氏家乘》,这套族谱记录了柏香杨氏家族的来源,以及迁移到河内县以后600余年的繁衍、迁徙轨迹,还包罗了其家族的世系、族规、家约和族人的婚姻、学历、官职、职业等信息,为研究明清时期怀庆府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了珍贵的人文资料。(原载焦作晚报、杨帆工作间)

陆海微澜
传播覃怀文化,讲述覃怀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