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刚解放,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但国家号召普及教育,山口村人决定为孩子们修建一所像样的学校,校址选定在东石板,乡亲们称这所学校为东石板学校。
东石板学校1953年开建,乡亲们热情高涨,在村干部组织下,杀荆砍椽,和泥编笆,开山采石。村里老人们回忆起当年建校时的艰辛,至今仍感慨万千。由于学校的位置处于半坡高台上,故运料得上大坡,全靠肩扛手提,沉重的石料和木料要多人一起抬,“嗨呦嗨呦”的劳动号子回荡在山谷。
那时村里经济困难,没有钱购买建校的木料,不得已拆了明代重修的香岩寺的大殿,拆下来的大梁、柱子,一些用于建设校舍,一些被做成了课桌。尽管当时破除封建迷信,人们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拆寺庙修学校也是一个石破天惊的抉择。香岩寺在战乱年代已经失于维护,文革期间拆除了三佛殿等建筑,用于修建大队部、舞台、东岭学校,古老寺院彻底损毁。今天作为五龙口景区景点的香岩寺,是1990年至1993年村民集资在原址重修的。如果没有拆毁香岩寺,现在也是一处宝贵的文物古迹!
重修后的香岩寺(立明摄)
东石板学校采取边修建边办学的方式进行,先盖好北屋教室,几个年级分批在一个教室上课,或者两个年级背靠背上课。1958年新学校建成,它坐东向西,背靠金盔顶山,面朝愁沟河,东西两侧有进村出山的道路,几个自然村的孩子上学都比较方便。校园院落宽阔,校舍以青石砌基,以“胡砌”(济源方言,又叫“活砌”,是一种土坯)垒墙,墙面先涂“圪巴泥”(用碎麦秸和泥而成),然后再粉白石灰。校门口有两棵大槐树,院中有一棵梧桐、两个灰石垒的乒乓球台,从校门到各个教室都铺有宽约3米的鹅卵石甬道,约20米长,每逢大雨,水流遍地,行走在卵石甬道,不用满脚泥泞。乡亲们祖祖辈辈住在“黑窑窟窿”(窑洞),这座崭新的学校如同天上宫阙,当时连平原村的人见了都赞叹不已。
有了学校,就有了阵地。不仅孩子们上学读书的条件改善了,当时国家正在推行扫盲运动,村里还依托学校开设了识字班,父辈没有入过校门的,也有机会参加夜校识字班,父子共用一本书,聆听同一老师讲课。
东石板学校最先只办小学一到四年级,五六年级(俗称完小)得转去贺坡或尚庄上学。出村没社,投亲靠友,还得有口粮家底,故好多人因此辍学。后来,政府要求普及初中,将公办教师返回原籍,回村兴办初中。1969年学校中一班成立,-下子从贺坡学校回来两届学生,三届合一届,山口村开始有初中!那时初中为二年制。东石板学校的初中到中二班办了一年,就开始搬迁到愁沟口外的东岭学校了。那时的学生由于留级、复习等,故同学一届,年龄有的相差好几岁。
东石板学校一直持续到1987年。东岭初中裁撤后,小学搬到东岭学校教室继续上课,从1953年到1987年,东石板学校终于完成了历史使命。我是1976年开始在这里上小学,张治和、党可贵、姚修保等先后当过我的老师。
当时,侯立周教语文、政治,李道华教数学、地理,张行安教数学、化学,李善孟教机械(物理),侯超光教语文,姚修保教语文、历史和地理。小学教师除张敬元,还有贺德得、任振凡、张治和、党可贵、郭法鸣、张治家等。这里面只有张敬元、贺德得、李道华、侯超光是公办教师,其他都是民办教师。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大队,小队都有了自主权,也由于路途遥远,荒山野岭,野兽出没,为方便孩子上学,六十年代山口大队所属的李庄、白涧、白龙庙三个自然村都先后建起学校,分流了东石板学校的生源。每个自然村的小学条件也很简陋,只有一到四年级,都在一间教室上课,黑板是老师用墨汁染的。学校只有一个老师全科教学,工资为民教,由所在小队记工分。李庄学校由贺宗元等先后任教。白龙庙学校由侯超武,保来等先后任教。白涧学校由张保泰等先后任教。
白涧的小学后来合并到白龙庙学校,这算作山口大队东石板学校后期的两个分校,为两个自然村孩子的上学提供了便利。
2002年,随着水利工程山口骨干坝的建成蓄水,东石板学校旧址淹没于水下。
山口村骨干坝(立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