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素茂|沁阳保方村被遗忘的传统绝活

文摘   2024-08-06 12:54   北京  

编者按:

 故乡像暮春的雨,有些清爽,有些清净;回忆像初夏的风,有些暖意,有些惬意。经历世间的风雨,待到夜深人静,我点一盏灯,等你归来,听你讲少年时的意气风发,听你讲与家乡的缠绵往事,听你讲那曾经的美好记忆,人、物、事、味道、美食,一切皆可成景。你的故事,我愿意听










作者介绍


吴素茂

河南省沁阳市柏香镇保方村人,生于一九五二年十二月,喜好阅读、文学,善于诗歌、散文写作,爱好搜集史料。





古村遗忘的手艺




               
    话说保方村,你知道吗?你一定会说:咋不知道,保方四周有青青片片竹园,有深幽清静的柏树园,有火红的山楂园,还有苇园、梨园。待来年春上,梨花白,桃花红,气新风清,鸟语花香。家家竹梢舞,户户叮咚响,是远近闻名的风景秀丽的村庄。可还有一句流传的板话,不好意思说“保方村,人古董,家家户户箍茅桶。”其实也不是外人故意贬低保方人,而是为了押韵顺口,才有如此语句,但也道出了保方的传统秘密绝活。
    

具体说起斗、升、水桶、茅桶的制作过程,那是保方人的技术专利,是维持家庭生计的一门手艺,是智慧和创造的结晶。
   


     不知是从哪个朝代起,这门手艺,就传了下来。从我记事起,亲眼目睹父母亲的艰辛劳作。首先,他们把圆木打截成需做物件的尺寸段落,再将一段卡在竖桩上固定住,二人各自坐在两头的木椅上,或弓腰半立,两眼注视着锯口,心领神会统力协作,默契配合,扯着四尺五长大锯。紧握大锯横樑,先慢后快,逐渐加速,大锯两头上下起伏,你来我往。锯木似雪花往返飘洒,落在他们身上腿上,汗水浸透他们的衣衫,晶莹的汗珠从他们腮边滚下。锯和木头之间的摩擦,如大弦演奏,旋律铿锵。
  


      一个多时辰过去,散发着木质香味的弧形木板,咔咔而下。我顺势将木板收拢一起,码齐比对,嗨!竟然薄厚均匀,分毫不差,觉得非常好奇,就问二老:“为什么不画线,尺寸规格都一样呢?”父亲擦了把头上的汗,笑着对我说:“干的多了,时间长了,就能掌握住技巧。板的薄厚靠眼力,木板弧度凭锯樑的高度来掌握,要有心力,要有耐性。”

      随后的工序,就主要由父亲这样的男性工匠来完成。斗、升的制作,需用三道标准的容量铁箍,板厚六至七毫米;而水桶和茅桶的板厚十至十二毫米为宜,水桶也是用铁箍,而大小不一,随用户需求而定,茅桶则用竹圈箍,上中下三大箍,上大下小,上下比例协调。要用竹刀把竹子破开分成相等宽度,削去内簧,加工成细篾,进行穿圈。根据茅桶的直径大小,确定竹圈的尺寸,从外向里进行一层层叠穿,使箍型内凹外凸成弧形。桶板的加工,比较费工费力,锯下的桶板水分比较大,需在专门的火炕上进行烘烤,焙干才能加工,使之不再收缩。每一块板都要进行合缝,施工者要坐在长板凳上,板凳面上,钉上顶头,木板顶住顶头,再用绳子兜住木板另一头,一只脚蹬紧绳扣,卡紧木板用长刨推送。过去几刨就要拿起木板,眯住一只眼看一看板线是否平直,角度是否准确。一副桶需要三四十块木板,依次双边都要合对。

      一切工作准备就绪,主题扠桶工作就要开始,将三个桶箍放摞在一起,拿起两块宽窄相等的木板,作为对称耳板所用。水桶的俩块耳板比一般的板高出四五公分,俩边分别打出一圆眼用作穿铁盘。茅桶的两块耳板呈月弓形,板头上方七公分左右凿一个一公分半的长方眼,用一块弯形二十公分长的木料开隼,安在月弓形耳盘上。把两块耳板放在圈内对称竖起,人坐在低椅子上,双脚压住底圈,挑起中上圈,分别撑住两边耳板,先扠前半边,再用撑子上下撑住耳板,再从脚的俩边轮流扠板,合拢时用一块上宽下窄的梯形板,用斧头轻捶慢打,扣紧桶体,严丝合缝。


     

当桶成型后,还要仔细加工,要使里面光滑,需用一种长尾麻雀小刨,进行修整。斗和升因料板轻脆,不许用力太大太猛,顺着板缝轻滑慢溜。小刨子的底面成弧形与桶里面相吻合,逐步推拉,来回百余次才能完成。桶底的安装是最后一道工序。一般的桶底,需用三块木板,把三块板平摆在地上,按照桶形的内圆用铅笔画线,用细齿小锯顺线锯圆,锯时留线。底板立面要与桶的圆周严谨密切,契合有度。在用桶摤捣压,桶摤的下端是圆形铁饼有利于底面受力平衡均匀,底面压平后,用新鲜锯末撒向桶内,用桶摤的上端扁形鸭嘴进行掖缝。多道工序完成后,进行外观整修。俗话讲:“人活一张脸,货卖一张皮。”用宽六公分长三十公分的刮刀,细致净面,再用小蝙蝠刨子打棱,使之细腻光滑,整洁玲珑,敲之声如铜鼓,视之形若古钟。


     大斗、小升、水桶、茅桶同属桶科容器,做法大同小异。据历史考证,大斗小升起源于战国时期,历史悠久,在农市家户,粮行经营期间,二者起着公平良心作用。但在不法商贩、地主老财的眼里,是他们谋取盘剥利益的用具,在器具中安下机关,大斗进小斗出,不择手段,进凹出凸,一尺俩面。人际交往,天地良心,“斗米恩,石米仇”渐次为:“升米恩,斗米仇”。升米雪中送碳,解急救命之恩;能付升恩,不与斗仇,顺乎于社会明智哲理,避之于懒惰依赖。


      

 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斗逐渐上升为红白喜事、起脊建宅礼器之用。婚拜天地,大红双喜,围斗而敷,装满粮种,摆上皂角,上插柏枝,绕上红绳,系上红枣,挂上花生,寓意多子多福,百年好合,早生贵子,预示喜气和吉祥。立架建樑,上脊落口,匠人斧头一声砸响,鞭炮轰鸣,主家掂斗上房,面向街坊邻友,将斗内飘粮喜糖撒向四方,一方众人弯腰哄抢,随之斗底朝上,抖落两边一副对联:立架巧逢黄道日,上梁正遇紫徽星,横批是:吉星高照。

     多年多代,日月轮回,不说大江南北,起码在怀庆府这块沃土上,大斗小升遍布于大家小户、粮行集市,随处可觅。

     保方村,姑舅亲,一根竹子分东西。话说做桶后剩下一堆竹梢细杆,引起魏氏亲家注意,看到吴家个个忙碌,不免引发一种想法,把剩下的竹梢废物利用,做成长把笤帚,打场晒粮食,清扫庭院,又有事干一举两得。从此长把笤帚成为保方村的传统手艺活。长年累月,久而久之,逐渐驰名,素有:“头光把还在”之说。


     

 做笤帚分三个步骤,其一,修梢留杆,把杆直竹稠的竹子整理出来,进行修剪,留住上梢,修去下梢,备以外包用。其次是整梢,将细微枝长的梢挑拣出来,用作内攘。制作为第三步,用四至五根柱子插翅摆放均匀,随之把捡出来的长梢,按次序摆列在底梢上,再拿上几根竹子,同样插翅摆放在上面。一个笤帚的简单布局,规整齐全后,进行绑扎固定,先在顶梢捆扎一道扣,再在笤头的中部位置十字穿插捆绑,然后在笤头的根部穿心固定,加上十字捆扎,使整个笤头严实密札。

      笤帚的使用寿命长短,取决于笤把的修正,把事先破好的竹篾一圈一圈的缠绕在笤把上,使之紧凑硬扎,间隔缠绕四五道即可,随之再把笤头完美的修剪造型,显之挺秀整齐,充分彰显做活人的利索巧美、干净洒脱的品格和风姿。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方圆左近,十里八乡,连沁阳县城清扫大街用的多是保方的长把笤帚。每当夏收秋忙到来之前,是长把笤帚的销售最佳时机,边坊二村家家户户,十之六七都是保方笤帚,逢集逢会都要买上一俩把。特别是在生产队时期,收麦放场,收秋晒粮,基本是人手一把,缺之不可。顶风扬场,顶堆人要挑上一把顶好的笤帚,贴身站立,弓步向前,手持笤把,摆一摆、荡一荡、抖一抖,检验一下笤帚的质量与用度。即时风起,钻进麦豆雨中,顶起红籽,赤脚光背,弓身探立,伸开双臂,挥动笤帚,轻捋浮扫,任凭脚下麦豆漫堆,依然糠粮豆皮,泾渭分明。


      

 收起镰刀,挂起锄头,北方人围着火盆,细说闲言,享受丰收成果的时候,保方人又开始了另一种繁忙,铺排今冬明春的活事,联系原料的购置与储藏,添置更新修理家具,斧头刨凿,大小细锯,竹刀扁担,系数各样一一备齐,迎送买卖,挑担游村,售后修理。村外的几条路上,有拉车的、赶车的起货客人,也有满载原料而归的脚夫,还有外出揽活的经济人,也还有晚霞归来的零活工匠人。总而言之,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造就了保方人的幸福,保障了保方人的生活安康。

     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方式的转变,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家庭作坊逐步发展到队办副业、村办副业,为我村的经济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这些老物件,虽算不上高档华丽,但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带来了方便和利益,留给我们的是先人们的智慧和创造精神
……








陆海微澜
传播覃怀文化,讲述覃怀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