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北轶事(20):“活山”上的娘娘庙

文摘   2024-10-23 09:45   北京  

    涧北村人供奉的女娲娘娘神,维系着涧北村及当地老百姓的精神寄托,在村民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传说女娲炼石补天消除了人间灾祸,又捏泥造人,成为人类的始祖。村民们但有求子、祈雨、避祸等,都来小庙烧香磕头祭拜,把自己内心的需求倾诉于神,祈祷神赐、神佑以求得到。

  在大峪镇一带,娘娘庙唯有涧北村这一座,村中段、王、常、聂四大姓及冯、吕等单门独户的家族,生五男二女的居多。既是传说也是现实版的娘娘送聂家五子的故事,让娘娘神更是名声鹊起。据说因聂家护庙有功,聂家单传到聂国贤这一代,娘娘送聂国贤五子,分别是有温、有良、有恭、有俭、有让。聂家的五个儿子个个人高马大,聪明伶俐,勤劳节俭且善良本分,治家有方,经过多年的奋斗,成了大峪盆地上富庶的家族。由此,方圆数十里求子嗣的百姓,皆来求拜灵验的娘娘神,烧香祈祷之后,悄然将一只泥娃娃藏于怀内,等到孩子出生并长到12岁时,求子之人除给庙里还愿或布施、塑金身之外,再做上11个连同先前的一个共十二个泥娃娃送还到庙中,就这样,娘娘庙里的泥娃娃越积越多,香火越来越盛。1949年后,这种习俗渐渐变了,有的给娘娘送花鞋、送金元宝(纸)、送锦旗等,在多子多福的年代里,拜娘娘神的大多是妇女,而她们最主要的心愿是求子、保护儿童,赐福免灾。

  娘娘庙坐落的这架山,底部、顶部是灰色的岩石层,唯有中间部分是红色的,缘何如此,这里也有一个奇妙的故事。传说大禹治水到达邵州,与祭祀王屋山归来的轩辕黄帝相遇,受到段凹段庄主的热情款待。临别时,段庄主将有拇指粗细、表皮微红的一棵小树做成手杖送给大禹。这手杖掂着轻巧、光滑、舒服,手越摸越红。在行走山路时拄着它,省力借力,人不知劳累还快步如飞;过河时拄着它,即使在波涛翻滚、洪流湍急的恶劣环境下,不漂不浮还能稳稳地插在河底,探定河水之深浅准确无误。这手杖能长能短,能粗能细,能大能小,能量无穷,人们称之为神木。当大禹治水大功告成,来到涧北村感谢娘娘的知遇、鼎力相助之恩时,将自己的拐杖放在半山坡上。待娘娘带领众神欢迎、宴请大禹礼毕后,发现手杖不见了,人们四处寻找也不见踪影,却发现放手杖的地方的岩石层却变成了红色,先人们惊奇之余,就把娘娘庙座落的这座山称之为红崖山

    “红崖山也被称之为活山,据说这与大禹使用的这根神木有关。民间流传:当大峪河水位升高时,山上的小金鸡就会鸣叫不已,红崖山听到金鸡的叫声会随水位提升而长高,再大的水也淹没不到山顶的。说来也巧,黄河小浪底水库蓄水后,世世代代居住在黄河岸边的关阳、竹峪、洛峪、井沟、刘庄、交兑及居住在大峪盆地的白沟、良安、东坡、西坡、大峪、涧北、柏疙瘩等村永远沉没于小浪底库底,唯有涧北村的红崖山被大水围成了一座孤岛,坐落在红崖山顶的娘娘庙,像一位历史老人,俯瞰水面,饱览历史云烟,叙说沧桑巨变,这一活生生的现实,也恰恰应验了活山之说。

    看到能见证涧北村原村落方位或人文历史的唯一的建筑物,人们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重建娘娘庙的人——段有连。

   说起段有连,他可是大峪盆地声名显赫的人物,从1948年开始,就开始负责村里的事务,任职期间,公正无私,从不因职位谋取利益,也从不经手集体的钱,是会干事能干事且能干成事的人。与人交往,吃点亏,心安理得;沾点光,寝食不安,下次交往必加倍还上。村民及家族中,遇到棘手的事,只要他出面,没有不圆满解决的。他健谈而幽默,村落里有笑声,大多都是他在场。由于他的为人和做事,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和赞誉。

   古人修建寺庙的目的,是祈求天神护佑百姓逢凶化吉,避妖魔邪怪,盼风调雨顺、子孙兴旺、福禄绵长。不幸的是,涧北村的娘娘庙在1940年被日本侵略军拆毁,成为墟废。直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在大峪税务所工作的坡头镇人郑慧云,拿着济源县庙会的会谱找到段有连说:你们涧北村的娘娘庙还有庙会,在济源县志上有记载。段有连在老郑的鼓动下,亲自出面、倡议,村民及四周乡邻纷纷出粮、出资,并邀请外地的剧团前来助兴,在涧北村娘娘庙下的十二亩地开始举办了庙会。这是1940年以来的首次,在当地引起不小的轰动,也凝聚了村民的心。

    1993年,已从村长位子上退休多年的段有连,凭借自己的威望,迎合村民的夙愿,亲自出面协商,让常兴干负责,领着常建章、王根、聂祥等十几个人到柏疙瘩、蛇沟、东坡、西坡、大峪、安岭、寺郎腰等村,布化七千余元庙款。让聂宪文、常正才负责修建,根据各队的人力,让第一村民组负责运沙、木工、瓦瓦;第二村民组负责担水、活灰、砌墙;第三村民组负责运砖、粉墙;第四村民组负责地基及清场,全村总动员,邻近村民也纷纷帮工,历经一个春夏筹划、建设,终于在红崖山顶原娘娘庙主殿地基上重新建起了大殿六间,即现今矗立在山顶上的娘娘庙。

  20042月,享年80岁的段有连去世,.十几年来,涧北村及附近村民仍怀念、感恩、赞叹老段。每当提及往事,大家都深有感叹地说:段有连,真是个好人,是涧北村人的老佛爷。1979年,老段在济源火车站开创的副业队,不但壮大了集体经济,还让村里的好多人家盖了新房、娶上了媳妇;新盖的娘娘庙及开启的庙会,没有老段的倡议、协调、运筹,是很难恢复和修建的……听到这些话语,老段的音容笑貌就浮现在眼前。数千年前,大禹疏通河道,使洪水东流入海,让居住在高山的居民回迁到大峪盆地安身、繁衍生息;而当代大禹为根除黄河水患,修建举世闻名的黄河小浪底水库,把百年一遇的黄灾提高到千年一遇,世世代代居住在大峪盆地的村民外移他乡。

  先祖搬进、后人搬出大峪盆地这一事实,也恰恰印证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俗言。村民移居到了平原,日渐富裕起来了,世世代代的农民也逐渐变为城市居民了。居住在现代化城镇里的年轻人,对祖辈居住了数百年的家乡地的感情也日渐淡忘,地图上家乡的名字已经消失,而唯一能告知他们祖辈繁衍生息地的,就是靠这座娘娘庙了。联想到数千年前,赠送大禹神木的是段家凹庄主;而今倡议并参与重建娘娘庙的,是在涧北村德高望重的段有连,这些传说和现实版的渊源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吧!

  2016年通往娘娘庙的安岭西头公路已修通,不久的将来,这里也将成为休闲、避暑、鱼钓、轮渡、观赏的旅游地,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会通过娘娘庙这座建筑,了解到已沉积湖底的大峪盆地居民的悠久历史及人文传说,这是段有连和村民们始料未及的事情呀!不过,这也恰恰应验了利泽百姓、福荫子孙者,芳名千古之箴言。


陆海微澜
传播覃怀文化,讲述覃怀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