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河南地区遭遇了一场空前绝后的大灾荒,这场灾难不仅给河南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也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令人痛心的篇章。从春天起,河南全省便滴雨未降,导致农作物大面积歉收,小麦和秋粮几乎颗粒无收。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夏秋之交还爆发了蝗灾,遮天蔽日的蝗虫将农作物和绿叶啃食殆尽。据统计,1942年河南的粮食产量仅为战前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河南作为主战场之一,不仅要供应国民党军队的军粮,还饱受日军的搜刮掠夺。国民党政府不仅未能有效应对灾荒,反而继续强征军粮,用远低于市价的价格抢夺老百姓手中本已稀缺的粮食。此外,多年的征粮征兵使得河南的青壮年大量减少,农民的粮食储备几乎被征收一空。加上日军的进攻、国民政府的不作为以及沉重的赋税,河南百姓陷入了极度困境,食品成为了他们最渴望却又最难获得的生活必需品。
在灾荒发生前,河南农民主要以小麦和秋粮(如红薯、高粱、荞麦)为生。然而,1942年的持续干旱使得小麦收成锐减,秋粮更是完全绝收。农民们不得不变卖家中一切可以变卖的东西,包括耕具、牛马、衣物等,以换取粮食。然而,这些努力仍然无法满足他们基本的生存需求。在饥荒的肆虐下,许多家庭无力抚养子女,不得不忍痛将他们卖掉以换取粮食。这种无奈的灰色交易在当时极为普遍,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无尽的伤痛和绝望。更为痛心的事,许多人变卖妻子儿女,换来的口粮也仅仅是几顿粗劣不堪的口粮,仍难逃脱饥饿中死亡的命运。
面对粮食短缺的严峻形势,河南百姓开始寻找一切可以食用的东西。榆树皮成为了他们的首选食材,被磨成粉末后做成榆树饼。然而,随着榆树皮和叶子被吃光,人们开始剥下许多树木的树皮,同样磨成粉末后做成食物。尽管口感粗糙难以下咽,但树皮在当时却成为了许多人的救命稻草。除此之外,花生壳、枣壳、甘蔗皮、红薯秧等也都被用来充饥。然而,这些东西的数量有限且价格昂贵,很多人根本无力购买。于是,地边的草根也被挖出作为食物来源之一。
随着灾荒的进一步加剧,人们开始尝试更加极端的食品。观音土是一种白色黏土,虽然能够带来饱腹感,但无法被人体消化。吃下后会凝结在肠子内导致人们活活胀死。大雁屎也成为了一些人的食物来源之一,尽管其中含有未消化的粮食籽,但对于无数饥民来说这只是杯水车薪。为了逃避饥荒的摧残,数百万人逃离了河南。他们沿着道路向西迁徙希望能在陕西等地找到食物和生存的希望。然而,这一路上充满了艰辛和危险。树皮、草根被扒得精光就连烧火之用的干涩柴火也被饥民们剁碎咽下。许多人因无力争夺食物而饿死或毙命于路上。
面对如此严重的灾荒形势国民政府虽然采取了一些赈灾措施但效果并不显著。1942年八九月间蒋介石接到河南军政官员的灾情报告后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直到1942年10月30日重庆召开的国民参政会上豫籍参政员郭仲隗将所收集的河南灾民所吃的榆树皮、观音土、雁粪等带到大会上当众展示并领衔联名提出《河南灾情惨重请政府速赐救济以全民命而利抗战案》河南的灾荒才得到国民政府的确认。会后国民政府宣称划拨5亿元法币进行赈灾但其中大部分被挪用真正用于购买粮食的款项寥寥无几。
在灾荒期间一些民间团体和国际慈善机构也伸出了援手。例如华北救济会通过赛马、义演、篮球足球比赛、募物义卖等方式筹募捐款购买粮食运往灾区。河南省佛学社也筹资聘请名医施诊并发放馍和米等食品以救灾民。然而这些援助相对于庞大的灾民数量来说依然是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直到1943年新麦即将成熟时第一批赈灾粮才发到部分难民手中。随着新一季小麦的成熟丰收大饥荒才逐渐结束。然而这场灾荒给河南人民带来的伤痛却是难以磨灭的。据统计1942年河南大饥荒造成3000万人受灾300万人饿死。这段历史不仅让我们深刻反思了灾难面前人性的脆弱与坚韧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