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反映太阳光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节气。冬至日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太阳高度角最小。北半球在这天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最长,北极会出现极夜现象。冬至日后,太阳直射点南返,北半球的白昼将会逐日增长,正如谚语所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冬至前后,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少,气温较低。虽然冬至后日照时间增多,但地表热量仍然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所以气温仍将继续下降。
迎来冬至的同时,我们也迎来了“数九寒天”。从古代开始,人们将冬至日之后的八十一天分为九段,每段九天,称为冬九九(简称九九或数九)。关于“数九”,从古至今流传着很多不同版本的歌谣。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数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首歌谣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天气由冷到最冷再逐渐转暖的变化规律及物候现象。
冬至日后,我国大部地区将进入隆冬,强冷空气频繁,甚至会有寒潮袭击,因此民间也有“不过冬至不冷”之说。这种寒冷天气会一直持续,到“三九”“四九”到达顶峰,也就是说,我国大部分地区会在1月份左右达到最冷强度。
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被当作一个较为隆重的庆贺节日,是皇家祭天、民间祭祖的重要日子,它的源头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古代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时期。祭祀流程一般包括摆放牛羊肉等祭品、祈祷、念祝词,再焚烧祭品等,是人们表达对天神的尊敬和感恩之情的方式。
俗语称:“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在冬至这天,饺子可以说是北方家家户户的“标配”。而在南方,大家会吃汤圆、年糕等。有的地区还会流行一种用糖、肉、菜、果、萝卜丝等做馅,糯米粉包制而成的“冬至团”。无论吃的是什么食物,其实都表达了团圆、圆满的美好寓意。
冬至过后就是数九寒天,人们会在这天制作九九消寒图、写九九歌、写九九对联、画九等。其中,九九消寒图其实就是一种具有传统特色的日历,专门记载这九九八十一天。另外明代的《帝京景物略》中还记载:“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 这说的就是用图画来记录“九九”的进程,九九画完,冬天也就结束了。
冬至的开始,也是寒冬的开始。每年的11月到次年2月,是呼吸道、心血管等疾病的高发季节。气温下降会带来血管收缩或痉挛,容易带来血压增高、心脏缺血、脑供血不足等。防寒保暖是此时的首要任务。多穿厚衣服,衣服里层和皮肤间的温度保持在32℃-33℃,基本可以缓冲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
都说药补不如食补,冬季是“养膘”的好季节,人们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进食较多高糖、高脂、高盐的食物,导致体重增加,也带来了血糖、血脂、血液粘稠度的增高。这对心血管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所以,面对大鱼大肉时,我们尽量控制进食量,可以在食谱中加入蔬菜、粗粮等均衡一下。
冬天室外寒冷,“不想动”是大多数人的常态。这种环境确实不适合长时间的户外运动,但一定强度的室内运动,能够帮助我们减轻身体负担、提高心肺功能。在身体允许的范围内,可以做一些微微出汗的活动,每次大约30分钟即可,不要忘记活动前要先热身。
参考资料
【1】中国气象局《冬至》
【2】中国科普网《厚积薄发 冬至阳生春将来》
【3】中国科普网《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这碗饺子你吃了吗?》
【4】光明网《冬至到了,“年味儿”渐浓》
【5】光明《今天冬至 又一年开始“数九寒天”》
【6】光明网《冬至:至夜绵长不寐天,黄钟歌舞庆丰年》
【7】科普中国《冬至后养生重防寒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是关键》
【8】中国数字科技馆《冬天来了,健康养生不可盲目“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