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的苦荞麦,如何成为美酒之选?

美食   2024-04-11 18:13   北京  
凉山州彝族在苦荞麦田中的农忙场景。
供图/劲牌研究院

毛铺草本酒的品质不仅体现在三香基酒和真年份,也更体现在草本原料。入酒的草本是毛铺科研人员走遍全国精选而来,再以行业领先的指纹图谱技术,对每一味草本原料的气味、大小、水分、杂质进行全方位检测,从而保证了产地、采收季节、生产年限的高度标准化,用科学提取技术萃取出草本精华与酒体充分融合,毛铺草本酒由此诞生。





健康底色,科学提染



在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那些既能满足味蕾的需求,又具备出色健康价值的食材。毛铺草本酒的其中一味草本精华原料——苦荞麦,正是这样一种具有高健康价值的粮食作物。


苦荞麦,学名为Fagopyrum tataricum,是一种古老的草本植物,起源于中国的青藏高原,因其抗寒、耐旱、适应性强的特点而被广泛栽培。它不同于普通荞麦(甜荞),有一些苦味,也具有更丰富的营养健康价值。


苦荞麦植株上部(左上)、苦荞麦花序(右上)、苦荞麦果序(左下)、带宿存花被的苦荞麦果实(右下)。
绘图/梁惠然


苦荞麦之所以备受瞩目,是因为它富含多种功能成分,其中研究较多的就要数生物类黄酮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苦荞黄酮具有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抗氧化、抗炎和抗癌等多种药理功效。苦荞黄酮的主要成分是芦丁、槲皮素和儿茶素(儿茶酚)等,该类化合物均为多酚羟基结构,具有较强的螯合金属离子,能清除活性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苦荞黄酮还可以通过调节脂质代谢,发挥降血脂的药理作用。对于其抗炎活性,则可能与苦荞黄酮抑制前列腺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的脂氧合酶有关。因此,苦荞麦被誉为“全能冠军粮食”,也被称为“五谷之王”。





得天独厚,凉山厚养品质苦荞



在中国的传统酒文化中,原料的选择与地理环境紧密相连,而毛铺草本酒的草本精华原料苦荞麦正是源自四川的大凉山,选择这里的原因就在于大凉山苦荞麦的卓越品质。


大小凉山以黄茅埂为分界,其中西南侧的大凉山相对于东北侧的小凉山来说,绝对海拔更高,相对高度更低,地势更为平坦,利于发展农业,因此毛铺苦荞麦基地均位于大凉山范围内。图为凉山州黄茅埂山脊东南端的主峰龙头山大断崖。
摄影/唐晓军

中国是世界上栽培苦荞麦的起源中心,也是苦荞麦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其中大凉山就是中国的苦荞麦遗传多样性中心。“世界苦荞看中国,中国苦荞看凉山”。凉山作为苦荞麦的主产区之一,被誉为“苦荞麦之乡”,其资源最丰富、种类最多样、分布最集中、种植最广泛、产量最领先、品质最优良。凉山州的17个县市均种植苦荞麦,且凉山苦荞麦除冬季外均可种植,常年种植面积近50万亩,产量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一半以上,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是栽培优质苦荞麦的最佳生态区。据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数据表明,凉山苦荞麦的总黄酮含量可达2.2%以上,其中芦丁含量可达1.8%以上。因此,这里成为毛铺使用的苦荞麦原料的第一选择。



为了获得最优质的苦荞麦籽粒,毛铺不惜成本,选择了凉山州昭觉县、喜德县等2300米以上高山苦荞麦生产区品质最佳的苦荞麦作为原料。高山地区为苦荞麦提供了最理想的生存条件,以确保生产出最佳品质的苦荞麦,由此保证毛铺草本酒最卓越的品质。





用味蕾去阅读自然的垂爱



“大凉山”的得名,是因为这里相对于周边地区,尤其是四川盆地等低海拔地区来说,气温较低,夏季较凉爽。这里的气候受到高海拔地形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整体上气温宜人,夏季体感极佳。当地人都说,这样的低温不被水稻和玉米青睐,然而苦荞麦却像作物大家庭中最坚强的那个孩子,偏偏就在这缺少热量的地方扎了根。


大凉山苦荞麦生境。
绘图/梁惠然


凉山州具有独特的光热资源和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14℃—17℃,年日照时数2000—2400小时,日照幅射总量达120—150千卡/平方厘米。年降雨量1000—1100毫米,无霜期230—306天。整个凉山州高山地区土地资源丰富,日照充足,雨热同期,病虫害种类少且发生轻。苦荞麦较适合冷凉环境,30℃以上的气温反而会使其发育受阻、花而不实,所以高海拔地区的凉山地形和“长冬无夏春秋相连”的四季分配类型都恰好最适宜苦荞麦生长,使其积累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尤其是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这里远离城市污染源,通常拥有更洁净的生态环境,有助于苦荞麦在无农药和有害物质污染的环境下生长。清洌的山泉水,干净的空气和土壤,都让凉山生长的苦荞麦更多了一份清香与健康。


凉山州苦荞麦基地收获场景。
摄影/赵茂


此外,高原上生长的苦荞麦植株往往能享受到更多的阳光和更充足的降水,苦荞麦产量和品质因此也可以在高山地区得到大幅度提高。较大的昼夜温差也是苦荞麦品质的重要保障,这有助于苦荞麦植株休眠和适度生长,对于籽粒的风味和营养成分均有积极影响。总而言之,这里是中国少有的一片绿色净土,非常适合优质苦荞麦的生产。


点击下方文字展开更多

生活在四川省大凉山的彝族人,多居住在海拔2000米至3000米的山谷地带,传统生计为旱地农业与畜牧结合。苦荞麦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以其抗寒耐旱耐贫瘠的特性,普遍适应高寒山区特殊的地理与气候环境,与马铃薯和玉米,共同成为了今天凉山彝族地区的三大作物。在凉山的高山区,人们将苦荞麦与马铃薯、燕麦轮作;而在中山区,则是苦荞麦与马铃薯、玉米轮作。


在高寒山区,农作物的种类往往稀少,因为低温胁迫是影响植物代谢调控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而长期暴露于低温会引导植物胁迫耐受性提高。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龙春林教授团队通过民族植物学调查发现,苦荞麦可以通过增加花色苷原花青素的积累增强其耐寒性。另外,苦荞麦的每个器官中几乎都含有芦丁,高含量的芦丁和活性芦丁糖苷酶能引起显著的苦味,从而有效地保护种子不被动物食用。


芦丁和槲皮素都是苦荞麦富含的黄酮类活性成分,它们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专著《中国苦荞》,揭示了上世纪80年代一项对全国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三高”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凉山州“三高”低发生率正与当地食用苦荞麦的习惯高度相关。随后,凉山州科协邀请包括北京粮食科学技术研究所在内的8家单位共同协作研究,确认苦荞麦内含有非常丰富的生物类黄酮,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含量极高。


今人愈加重视健康食物,苦荞麦因其营养价值和医药价值较高而在部分地区被誉为“五谷之王”。然而人们对食物的认识是逐步发展的,成书于16世纪的《本草纲目》已经认识了苦荞麦。其“谷部”集解“苦荞出南方,春社前后种之”,将苦荞麦描述为“茎青多枝,叶似荞麦而尖,开花带绿色,结实亦似荞麦,稍尖而棱角不峭,其味苦恶。农家磨捣为粉,蒸使气馏,滴去黄汁,乃可作为糕饵食之,色如猪肝”。彝族先民却对“味苦”的苦荞麦情有独钟。彝文古籍《荞麦的来源》深情歌吟:“人在社会上,母亲位至尊。五谷杂粮中,荞麦位至上。荞麦作物中,苦荞位居首,甜荞位居后。”凉山彝族人喜欢吃苦荞粑,因为苦荞麦才是当地的主产物。天长地久,习惯积淀成为风俗。无论是重大节日、婚丧嫁娶、婴儿出生,还是尊祖祭天、辟邪祈福等礼仪活动,有益健康的苦荞麦都是凉山彝族人必备的食品了。


2013年,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国苦荞之都”金字招牌,这是对凉山苦荞麦品质的认可,也是对大凉山优质特色农产品的认可。正因为高品质的苦荞麦出自于凉山,所以毛铺以这里为草本酒系列所需苦荞麦原料的进货地。


加入了大凉山苦荞麦提取物的毛铺草本酒,开瓶香气四溢,荞香幽雅,入口醇厚芬芳,恰如凉山的清晨,香气氤氲,不浊不杂,清雅纯正。只有最干净的山和水,才能滋养出如此的芬芳满盏。正是因为酒中含有以苦荞黄酮等成分为主的苦荞麦提取物,毛铺草本酒酒液整体呈淡黄色,入口醇厚柔和,有甜感且回甘强,整体有三香合一兼具草本内涵的特点,馨香满溢,回味悠长。


勾调实验室中的苦荞组样品。
摄影/王子昂





数字科技护航酒品研发



苦荞麦果实(籽粒)不同角度的形态。
摄影/王子昂


为了针对性解决当下消费者群体的饮酒痛点,劲牌公司决定相应开发一款新的白酒,后经过详密研究后,发现苦荞麦的健康功效,于是就此展开相关研究,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湖北中医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共同证实,苦荞麦中的关键成分黄酮,包括槲皮素、芦丁等,可以有效减少肝损伤。毛铺选择了四川大凉山苦荞麦,运用现代化数字技术提取苦荞麦中芦丁、槲皮素和山奈酚等活性成分进行科学添加,只为充分保留健康物质,减轻人体负担。然而,科研团队却不得不首先攻破一个巨大的难题:从苦荞麦的黄酮类物质中萃取分离出高活性的单一槲皮素成分极为不易。


此前,醇回流提取法是提取苦荞黄酮类物质较为常见的方法,该方法在纯化苦荞黄酮时会用到大孔树脂这一材料,然而,大孔树脂的吸附要求为水溶液,如果提取溶剂为乙醇,一般需要浓缩回收乙醇,或者浓缩干燥再用水溶解后上树脂吸附。但是,苦荞麦中的主要黄酮——芦丁和槲皮素等不溶于水,因此,水提的效率极低,并非良法。水提取液回收乙醇后,黄酮类物质即从溶液中析出形成沉淀,浓缩干燥后再加水溶解也会有大量黄酮类物质无法溶解,从而导致大孔树脂的堵塞;如果通过过滤除去沉淀,又会有大量黄酮损失,极大限制了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苦荞黄酮的工业化生产,因此,科学提取苦荞黄酮,亟需一种工艺简单、环境友好,且能得到高含量苦荞黄酮的提取方法。


经过两年的研发攻关,劲牌研究院技术人员终于发现了新的苦荞黄酮类成分高效分离提取方法——将苦荞麦乙醇提取液直接加水稀释,上大孔树脂静置吸附1—4小时,再用纯净水、乙醇溶液依次洗脱,将洗脱液进行浓缩和干燥,即得含70%苦荞黄酮的苦荞麦提取物。这种制备方法环境友好、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效率高、周期短,制得的苦荞麦干燥粉末中的黄酮含量高。



劲牌公司联合大阪大学发表在瑞士科学期刊《Antioxidants(抗氧化剂)》上的最新研究《苦荞麦中的槲皮素诱导细胞自噬对抗蛋白质聚集》破译了苦荞麦的健康密码:苦荞麦提取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槲皮素可以促进肝上皮细胞进行选择性自噬,从而维持细胞稳态,保证肝脏活力。该研究作者野田健司教授表示,毛铺草本酒中添加的苦荞麦活性成分具有辅助减小酒精性肝损伤的功效,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主要“功臣”为其中的活性成分——槲皮素。


图中对照组为用嘌呤霉素处理四小时后形成了大量p62阳性斑点(即绿色荧光所指),在经过自噬诱导剂等8种试剂的处理后,发现浓度为1500微克每毫升的苦荞麦乙醇提取物及浓度不低于100微摩尔每升的槲皮素对细胞自噬的诱导效果最好,即能够更好地保护细胞。
资料来源/Ikari S, Yang Q, et al. Quercetin in Tartary Buckwheat Induces Autophagy against Protein Aggregations. Antioxidants, 2021(10).


就这样,十多年来,劲牌技术团队联合国内外先进的科研机构积极寻找具有护肝活性的天然成分,并进行深入的分子机理解析,最终在苦荞麦、葛根等药食两用草本原料里找到了独特的健康内涵,成就“和而不同,草本毛铺”的非凡品质。




《中国国家地理》2024年01期特别推出专刊

草本白酒·科技 创新 品质



专刊内容现已开启线上连载







本文创作团队:
策  划:葡萄风
撰      稿:周美亮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图片编辑:Phil
绘      图:梁惠然
制      图:李雅琼、王喜华
审稿专家:金冬梅 中国植物主题数据库工程师



👆

欢迎各位点击关注

也欢迎扫码添加国酒菌微信,加入读者群

入群可以领取多种不定时福利

👇


往期精彩回顾



感谢您的分享、点赞和在看!


中国国家地理国酒地理
中国国家地理·国酒地理系中国国家地理旗下品牌。依托中国国家地理的品牌优势,聚合地理科学、微生物学及行业内专家优势,以独特的视角丈量中国酒地理,解读中国酒文化,揭秘中国美酒产区背后的地理密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