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美好起源地图-南部亲邻宴

美食   2024-09-17 12:00   河北  


引言: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中秋夜,满月高悬,一家人围坐,赏月、品酒、闲话家常,这美好的画面年复一年地上演。每逢此佳节,华夏大地处处是共庆圆满的美好场景。无酒不成欢、无酒不言庆、无酒不圆满。酒不仅是这些庆祝时刻的必需品,更是人与人的情感纽带,连接着人心。而酒坊文化融汇了传统工艺和人文精神的精髓,不仅生动展现了无数美好的庆祝场景,更将人与人这种情感浓缩并传承下来。作为“中国白酒第一坊”的水井坊,穿越600多年的时光,始终承载着这份美好与庆祝的情怀,见证了一代代人的圆满时刻,让这份情感更加浓郁,正所谓“坊后美酒酿,坊前人情传”。


中秋来临之际,为了追寻华夏儿女血脉中的文化印记和中秋的美好起源,水井坊·第一坊与《中国国家地理》共同绘制了一幅璀璨的《中秋美好起源地图》。这幅地图宛如一幅画卷,带我们穿越时间和空间,以美好诗意的方式展现了那份难得的圆满和深厚的情感,让每一处都弥漫着浓郁的美好。


这幅画卷从四川成都的酒坊文化展开。华灯初上,成都的夜空仿佛被欢声笑语点燃,酒坊熙熙攘攘,笑声与酒香交织,一直延续到天亮。这是一幅全民欢饮的“月光会”。来到北方,中秋的画面充满直爽豪迈的氛围,人们骑马追月,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他们用最朴实无华的方式,将中秋的圆满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一种原始而纯粹的快乐。


在华东的中秋夜幕下,昆曲的旋律悠扬地在虎丘的上空中飘荡,人们杯中的美酒在月光下闪烁,每一处角落都弥漫着圆满甜蜜的气息。而在华南,中秋的夜晚被编织成一幅神秘而浪漫的画卷,火龙在夜空中舞动,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欢聚一堂,共庆圆满。


在这幅地图的引领下,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各地中秋的独特习俗,更能够深刻感受到那份深植于每个中国人心中对于圆满的向往和追求。让我们跟随这幅《中秋美好起源地图》,共探美好起源,共庆圆满。






在中华大地的辽阔版图上,华中与华南地区以其独有的温婉姿态,迎接着一个别具风情的“暖秋”中秋


这里,季节的更迭仿佛被时光轻柔地抚过,因其温润的季风气候,夏的热烈尚未完全退场,秋的凉爽便已悄然酝酿,交织出一幅幅温暖而不失雅致的自然画卷。


湖南凤凰古城,佳节期间游人如织。


它以独特的“暖秋”风情,让这份传统的节日情怀变得更加温柔、浓郁。


值此时节,人们共享着同一种对圆满的渴求与希冀,在中秋这一天,这股情意抵达了顶峰。在与家人的团聚时分,温酒入口,畅谈心事,酒浓情更浓,这股情思是浓郁的,更是温暖的,是一种从内心汩汩流淌而出的温热感受,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阖家齐欢饮,暖心诉衷情。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作为稻谷文化起源地的南方,人们感怀于大地的美好馈赠,在丰收后的第一个重要时节,便要以丰沛的粮食果物、醇香的珍馐美酒敬献天地。由农耕文明所孕育的华夏子民,千百年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形成了人们骨子里对于天地、自然的浓郁情感。


人间系情事,何处不相思。完善于周代的祭礼文化,如今在华中与华南地区仍能得见,「祭」的意义在于感恩、庆贺,而它必然以「礼」的形式传续。

 

乡亲睦邻在节日同享盛宴,庆贺美好生活。


在岭南一带,人们舞起炙热的“火龙”,祈祷年谷顺成、盈车嘉穗、生活美满;在湘南水系,新造的龙船于宗亲睦邻的见证下疾驰争渡,为未来一年的幸福生活“热热身”。


人们在节礼中祈愿与庆贺美好生活,流传千年的龙图腾在盛大的祭礼中熠熠生辉、历久弥新。如今的祭礼承担着一种相聚的功用,人们心心念念着这热络、圆满与欢聚的一日,友邻与宗族之间浓郁的情感在推杯换盏中持续升温,在欢腾的节庆礼俗中推向高潮。


广东佛山中秋灯会,节日氛围浓郁。


伴随着月亮的愈加圆满,终于到了中秋之夜,作为《中秋美好起源地图》的最后一站。我们将搭乘一条自历史河谷中飞来的巨龙,在火光粼粼的岭南街巷中穿行,在湘南的湖水中激荡——感受一个情意暖暖的中秋。


广东广州

“火龙”飞舞 最炙热的中秋礼俗


  • 如火如荼

    节庆中绝美腾飞的火龙


所谓“夏有水龙、秋有火龙”,位于我国最南侧的岭南一带,中秋不仅是“暖”的,更是“炙热”的。


在广东与香港地区,每年中秋之夜,鼎沸的人声伴随着灼热的火光,一条条“火龙”从各自所属的宗祠中腾跃而出,在街巷中舞动、巡游。


鞭炮声与鼓声相交织、人山人海的欢呼与舞龙的口号声相应和,耀目的火光与夜空中完满的月亮相映衬,所谓“龙腾飞舞映明月,火树银花不夜天”,构成了一幅中秋最为欢腾与浓烈的庆贺盛景


广东梅州丰顺埔寨火龙,流光溢彩,锣鼓喧天。


百米火龙蜿蜒前行,点点燃香流光溢彩。这便是岭南一带在每年八月十五惯例举行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广东省省级非遗——“舞火龙”


所谓”舞火龙“,即是用稻杆或藤草、榕树叶扎成龙头、龙身的形状、再由树枝加固,插上燃着的线香,龙眼则由两支手电筒代替。由青壮年男性赤膊上阵,以多人协作的方式挥舞起长龙。因此又被称为“香火龙”“烧龙”。


这项绵延了数百年的文化民俗活动,有着明确的“仪式仪轨”:一般从中秋当天下午开始,人们就不亦乐乎地忙起来了——先开始扎火龙,除了专业人士把控,同属一宗、一庙、一村的居民都会来帮忙;到了晚饭时分,扎好的火龙必须先舞到祠堂,拜祭宗庙先祖与沿途一路的住户,再开始正式的舞龙演出。


包括香港地区在内的岭南一带,中秋均有舞火龙的习俗。


正因为中秋时节尚处“暖秋”,此时岭南一带气候温润得宜,为中秋之夜的户外庆祝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更让舞火龙这样的热烈庆典得以在月光下熠熠生辉,不受寒冷所限。这项热烈的民俗活动在“暖秋”如此恰如其分,也因此作为中秋独有的习俗,流传至今。


中秋之夜,岭南地区的人们以舞火龙这一传统习俗为契机,共同祈愿,让我们的生活如同那绚烂的火龙一般,充满光明、热情与希望,最终收获那份属于自己的圆满与美好


  • 龙之图腾

    众心成城的美好祈愿

“舞火龙”最考验的是亲友睦邻之间的合作与默契,若想舞起一条龙,动辄便要数十人,有些地方的火龙,仅是龙头就要70个人才能合力举起。


舞龙活动往往要持续2个小时以上,临近的青壮年便要轮班上阵。广东有些村庄若是全村9条火龙一齐舞动,就要动员全村将近2000人的参与。


青壮年们齐心协力、互相合作舞起火龙。


舞起龙时,“龙头”的队伍引领方向,体现的是一股龙的力量和拼劲,定下了整条龙的舞姿基调,寓意“敢为人先,不畏险恶”;随后龙身与龙尾的队伍要时刻配合、观察龙头的动向与节奏,必须紧随其后、全力配合,正是由于人们之间的彼此信任与协作、团队的力量向一处使,才能完成一场完美、圆满的舞龙演出


舞火龙之后还会有“醒狮”“舞龙枝”等,如此规模盛大的中秋集会,是属于友邻共同创造的奇迹


起源于广东佛山的“醒狮”,也是在岭南盛行的民俗活动。


流传至今的“舞火龙”,不仅是岭南地区的人们趋吉避凶、祈求平安的仪式,起源于农耕文明的华夏子民,更是希望在秋收后第一个重要的节庆,通过舞起火龙来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表达对于美好生活的祈愿和庆贺。


这项活动有着丰富的历史记载与传说,记述了在中秋舞火龙的特殊缘起与重要意义。


根据传说,舞火龙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元末明初,其来源一说与刘伯温号召百姓舞火龙起义驱赶元兵有关,一说与清咸丰年间村民以舞火龙驱赶蝗虫有关。


另外还有一条更为传奇生动的记述:很久以前,一场狂风暴雨袭击了南部一带的村庄,巨大的蟒蛇横空出世,它凶恶之极、四处作乱。村民们因此集结成捕蛇大队,齐心协力、各显神通,最终成功将这只巨蛇斩杀。


可未过几日,村中便起了瘟疫,村民们疑是巨蛇作咒,只得夜夜祈祷,不知如何治疗,此时观世音菩萨向村中长者托梦,嘱意在八月十五月圆之日,村中百姓齐心合力舞起火龙,就可消除病灾,果不其然,舞罢火龙,瘟疫自然痊愈,人们便将这项习俗流传至今。


清代光绪红彩云纹龙盘,寓意吉祥圆满。


这则传说故事未免有虚拟的神话成分,但无论是哪一则起源,都是因为宗族亲邻的众心成城、齐心协力,才克服了集体所面临的共同危机。


正是有了这样的经历,人们之间彼此依靠、互相扶持,彼此间的关系不断加深,便如同陈年老酒,越酿味越醇,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亦是如此,随着时间与经历变得日益浓厚与圆满


  • 金龙盛筵

    龙饭龙酒庆贺圆满


在舞龙之后的八月十六日,又是一轮新的节庆高潮——主家特意安排“龙饭”盛宴,以“龙粥”“龙饭”,来迎接招待四面八方的亲朋戚友。


“龙粥”食材丰富多样,寓意中秋时节粮食收获圆满、生活富足;“龙饭”则多采用地方食材,比如陈山当地的村民在宴席上就必然少不了芋头煮牛肉、莲藕煲牛腩这两道菜。以独有的食材和盛大的宴席,在中秋节庆这个特殊的日子感谢邻里相亲之间这一年的关照


广东,村民欢聚一堂,分享圆满时刻的幸福。


宴席之上不止有“龙粥”、“龙饭”,还必然有“龙酒”


广东人在饮食上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众所周知的,而他们在喝酒这件事情上更是颇有仪式感。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喝酒是“豪饮”“痛饮”,讲求一个豪爽大气,而在岭南一带。喝酒必定要“细细饮、慢慢酌”,更是要讲究场合和说法

自古时起,粤人饮酒场景便是在最为关键、具有特殊意义的礼节性场合——诸如成年礼、科举中举、祭拜神祖等时刻。


而在清代之后,广东人更是爱在传统佳节——如春节、元宵、中秋、重阳等日,与亲友佳邻共饮美酒,以美酒庆祝节日、恭祝圆满聚会,寓意美好生活


广东地区的人们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因此,中秋舞火龙时必定有酒,而有些地区会将龙饭宴安排在舞龙之前,用以酬谢壮士与宾客,事先鼓舞士气。舞龙队们或有小酌一两杯,便精神大增,舞起龙来更有劲头。


所谓“醉后提龙漫舞之,力疲亦有行行止。酒能壮神持啜瓯,神壮气力自可使。”形容的就是人们借着微醺的酒劲,以舞龙这种传统形式,庆贺生活的富足与圆满、舞出对生命的热忱与激情,舞出一个最暖、最热的中秋。


湖南道县

“暖龙”祭礼 宗庙相亲暖人心


  • 中秋暖龙舟

    宗族亲邻的美好时刻


观罢舞龙、喝足龙酒,我们乘着“火龙”从岭南一路向中部飞去,抵达湘南一带。


这里地貌与岭南大为不同——四面高山环绕,群峰耸峙,中部岗丘起伏,平川交错;坡降陡、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此时便要换乘“水龙”——龙舟,而龙舟也正是湘南永州道县一带庆贺中秋的独特方式


湖南永州宁远,十里画廊的诗意风光。


提起龙舟,人们的印象往往是庆贺端午佳节的专属方式,而被称为“龙舟之乡”的湖南永州道县,是全中国唯一一个会在端午、中秋两节举办龙舟活动的地方。在每年中秋,更是会特别举办一种被称为“暖龙”的仪式。


湖南怀化中方县,燕尾龙舟。


在道县,每年人们都会打造新的龙船,凡是打造一只新的龙船,邻村亲睦都会前来恭贺。


在当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期间,须得在当地宗庙内举办祭礼,随后几十个壮汉抬出新船喜气洋洋地走街串巷,这期间鞭炮争鸣,锣鼓喧天,极为热闹,因此被称为“暖龙”。


而新打造的龙船须得先要“试水”,以此检验新龙船的质量,必得确认无虞过后才能参加次年的比赛。新龙船下水时,要下帖邀请来邻村相好的旧龙船陪划,接到请帖的村坊同样喜庆,担当起“陪练”的职责,这可谓是一场欢庆热闹“邀请赛”“友谊赛”。


老龙船护送新龙船、邻村人庆贺本村人,彼此相伴相助,在中秋佳节当天,一种安友睦邻、团结美满的情谊在潇水中漫延开来。


龙舟竞渡时的热烈场面,船上的人们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虽是试水,但划起龙舟来各个汉子可谓是当仁不让:“上了船就要拿第一,雨再大水再急,就是打雷下雹也要一划到底,亮出我们村的精气神。”


赛龙舟,考验的就是一船人的默契协作和强大合力。一旦开始竞赛,潇水便泛起汹涌腾波,锣鼓声、口号声、吆喝声、助威声响作一团、震天动地。


此时总舵主要掌控龙头,鼓手、打锣人、舵手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把控龙舟行驶的节奏和速度,并随时根据水况来调整路线和方向,舵手往往是最有经验的划船手,他掌握全局,维持稳定。


在龙舟争渡时,这一船人仿佛融为了一体,达到忘却自我、人舟合一的境界,这时龙舟竞渡不仅是庆贺中秋的仪式,更是全村众心成城、凝聚力量共创盛举的热忱表达


  • 龙生庙 庙生龙

    自宋代至今的坚守与传承


在龙舟竞渡比赛中所体现的众志成城之精神,几乎与这项习俗的历史一样久远。


相传龙舟习俗最早能追溯到舜帝时期,当时他巡游至道州一带,人们纷纷驾龙船出迎,此后道州百姓就自发以赛龙舟的形式来纪念他的功德。此后,更有为人所熟知的“屈原投江”之故、以及对道县人——北宋理学鼻祖周敦颐的纪念。


但赛龙舟的历史,却险些一度中断,这段历史见证了道县居民对于传统文化的坚守、更奠定了他们众心协力、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


故宫影壁上的龙纹,龙图腾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作为华夏子民,众所周知在历史中“龙”一直是天子的象征,而普通百姓划龙舟,自然容易犯了帝王的忌讳。


宋代,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太祖在乾德元年和开宝五年间三次传旨,不准湖南、四川一带百姓划龙舟。明代亦有相似的禁令:《道州志》记载,明朝万历二十六年,州守韩子祁下令收缴龙舟改为浮桥,严令百姓赛龙舟。


清代佚名画师所绘《闹龙舟》,记录了当时龙舟竞渡的盛况。


龙舟历史已有千古,怎能说禁就禁?


道州的百姓自古气质豪迈,所谓“山边奶崽不怕鬼,河边奶崽不怕水”,他们偏要反抗禁划龙船的律令,道州人团结一致,开动脑筋,卸下龙头,改成了象征吉祥喜庆的虎头、凤头、猫头,巧妙地避开皇帝的忌讳。


以此为契机,各村就分别认领了本村专属的龙舟颜色与造型,一直传续到今日。一眼望去,不同村落的赛船辨识度高又各具特色,龙凤呈祥、还有猫、鹰等不同动物龙舟,它们齐聚潇水、一字排开,好一幅丰富、壮丽的节日图景。


龙舟文化传承千年,如今依然迸发出新的生机。


事实上,在水系发达的其他省市,解禁后的龙舟全是龙头造型,只有道县保留了动物龙头,可谓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


这也与道县当地的宗族、祠庙信奉关系十分密切,由“龙生庙,庙生龙”演绎而来。相同的船头说明他们是同出一脉或共奉一庙,看到各式各样的龙船头,就能辨认出村庄或庙宇的归属。


这船头即是和而不同、丰富多彩的节日庆贺表达,又能唤起人们对于曾经那一段共同抵抗强权、守护传统文化、众志成城、力求圆满的历史。


因此,龙船文化能够流传至今,靠的就是同一宗、同一族,有时甚至只是一衣带水,无甚血亲,但彼此之间追求美满生活的愿望是一致的,在龙图腾的统合之下,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愈加紧密,情感愈加亲厚、浓郁。


中秋的龙舟仪式,就是对如今美好生活的庆贺、对宗族乡亲浓郁情谊的庆贺


湖南道县

“暖龙”祭礼 宗庙相亲暖人心


  • 酒自古醇

    非酒无以成礼 无酒不以成书


在的龙船试水之后,必须回村庙里再摆上酒席数十桌,招待来庆贺的十里乡亲后,“暖龙”活动才算结束。


乡里乡亲经过一日的忙碌,晚间在东家宴请的“下水宴”中欢聚一堂,席间众人举杯庆贺,十里八乡共享交友聚会的美好时光。在这流传千百年的中秋暖龙仪式中举办的大型酒席,必然少不了酒。


十里八乡在酒席上共享亲睦的美好时光。

湘菜全国闻名,大家都知道湖南人爱吃辣椒。湘人亦爱美酒。无论是辣椒还是酒,都与湖南人的性格极为贴合:热忱的、直爽的、豪迈的、不畏困难的、敢闯敢干的!


尤其“暖龙”仪式盛行的永州一带,这里的人们喝酒极为豪爽——用碗不用杯,还是吃饭的碗。而且碗碗有名头:先喝三碗,叫“三羊开泰”。再喝六碗,叫“六六大顺”。再喝九碗,叫“天长地久”。派头十足、气势豪迈,不得不叫人敬服。


永州人喝酒讲究气派,体现了湘人性格中的直爽与豪迈。


湖南人自古爱酒,可谓是在酒香中成长的,酒孕育了湘人的阔达爽朗的性格特质,更在历史中造就了一段段诗意的美谈。


怀素放逸潇洒的草书作品,往往于酒酣兴发时所作。


中国书法史上颇具美名的书法家“颠张醉素”,所谓“醉素”指的就是著名的永州醉僧怀素,在唐代时以草书闻名朝野。下笔之前,必要痛饮一番,酒酣兴发,挥毫泼墨,写就了《自叙帖》等名作,被称为“草圣”,名垂千古。


而湖湘一带山水秀美,正是激发诗意的宝地,凡是来到这里的风流才子们,必要饮酒赋诗,以抒胸臆,如杜甫“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刘禹锡“春堤缭绕水徘徊,酒舍旗亭次第开”等名句,皆是以山水佐酒、以诗句抒怀、赞扬华夏大地美好景致的表达。


湖南长沙,月出杜甫江阁。


湘水绵延不绝,在无数个历史的须臾之间,酒已经融入了湘人生活中的每个庆贺圆满的美好时刻


亲邻盛宴第一杯

中国白酒第一坊


无论是“暖龙”仪式上彼此庆贺打造新船的亲邻“下水宴”,还是”舞火龙“之后庆贺圆满的“龙饭”“龙酒”盛宴,在次第排开来的圆桌上,往往由主家邀请族中长者“起酒”,以第一杯酒来开启庆祝仪式的序幕。


而这“第一杯”就最为弥足珍贵——夜幕低垂、华灯初上,人们满心欢喜地围坐在一起,聚精会神地倾听长者的祝辞,将心绪归集于当下的美好时刻。


第一杯醇香美酒入喉,心便暖起来了,心一暖,一年来攒着想传达的语言、想传递的情感就自然而然地抒发,浓郁的情感开始在友邻与宗族之间流动,于推杯换盏中开始持续升温,欢腾的节庆礼俗在美酒的加持下,推向高潮、臻于圆满。


湖南博物院收藏的西汉“君幸酒”云纹耳杯。

这”第一杯“,就是一切美好的开端,这“第一”,就是每一个圆满故事的起点。


作为酒文化最早的起源地,中国的历史上有着有着数不胜数的“第一”。我们常说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这当中指代的是炎帝、黄帝二位农耕文明的开创者,炎帝是农耕文明的始祖,更被认为是酒文化在历史上最初的奠基人,早在炎帝生活的时代,人们已具备了酿酒的原料、贮酒的设备,并从猿猴造酒总结出了酿酒的技术。


而世界上第一个经考古发现的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白酒酿造作坊遗址——水井街酒坊遗址,在四川成都被发现,出土了大量与酒坊相关的文物,包括酒窖、晾堂、蒸馏器基座等。


水井街酒坊遗址蒸馏酒酿造技术与设备的起源、发展、演变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丰富了中国酒文化的研究内容。


水井街酒坊遗址俯瞰图。


600多年来,水井街酒坊与技艺流传并存至今,保存和发展了重要的民族工业遗产,是至今发挥作用的活文物,被誉为“中国白酒的一部无字史书”。


水井坊的无数个“第一”,就如同“暖龙”、“舞火龙”等节礼习俗一样,是一切圆满美好愿望的开始,水井坊·第一坊在600年间见证着节礼上每一个亲友睦邻欢饮的瞬间,承载着每一份对圆满美好的祈愿与庆贺。


每一滴佳酿的背后都是匠人们对传承的不懈坚守,对圆满的不懈追求。


无论是自舜帝时代延续至今的龙舟竞渡、拥有百余年历史的舞火龙,还是拥有“前店后坊”悠久历史的水井坊,他们之所以能够赓续至今,无不因为在其背后传承着浓郁的,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


一杯醇美的佳酿、一场精彩的龙舞表演、一场热烈欢庆的龙舟竞渡,都是对传承的不懈坚守,对圆满的不懈追求


《汉书》有曰“酒为百礼之首。”明宣宗在《酒谕》则说:“非酒无以成礼。”每一个值得庆贺的美妙时分,必然有美酒的见证


古时祭祀不可无酒,“凡祭祀共酒以往”,而如今祭祀活动已经剥去了陈旧的涵义,更增添了对当下人与人之间圆满相聚、增进情感、庆贺欢饮的意义;酒亦不再作为一种饮品,而是承载着千百年来人们对于圆满与庆贺的希冀


非酒无以成礼,每一个值得庆贺的美妙时分,必然有水井坊的见证。


今年这个暖秋,我们跟随《中秋美好起源地图》从成都出发,踏寻了酒坊文化的悠久历史,接着抵达北方,在骑马追月的豪迈中痛饮醇香美酒,继而沿水路蜿蜒通向华东,在轻歌曼语的引导下凝望月色,最后搭乘一条巨龙,在中南地区的湖海中激荡,感受一个情意暖暖的中秋。


从南到北,由东到西。在中秋满月之夜,华夏山河的每一方水土都在庆贺着圆满与美好。


穿越古今,历久弥新。从600年前到今天,每一个圆满与美好的时刻,都由水井坊·第一坊见证。


水井坊的每一滴佳酿,都浓缩着美好的情感,庆贺着圆满的今天。




本文创作团队:
撰  稿:HoneyMoney
制  图:Abner
部分供图:水井坊、视觉中国


👆
欢迎各位点击关注
也欢迎扫码添加国酒菌微信,加入读者群
入群可以领取多种不定时福利
👇



往期精彩回顾


中国国家地理国酒地理
中国国家地理·国酒地理系中国国家地理旗下品牌。依托中国国家地理的品牌优势,聚合地理科学、微生物学及行业内专家优势,以独特的视角丈量中国酒地理,解读中国酒文化,揭秘中国美酒产区背后的地理密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