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在华北大地上的海河,是千年的美酒河。这里平原广布,有充足的酿酒原料,特别适合酿酒高粱种植;这里河湖交织,有充足的酿酒水源和丰富的湿地微生物;这里酒史悠久,金元明清都城坐落于此,有清晰的酿造传承;这里名酒众多,不仅孕育出了一众特色酒,也留下了数不尽的酒故事。
全文约6200字,图(表)40幅,阅读约需12分钟。
"太行高峻挺拔,屏蔽在西;
燕山雄奇壮阔,横亘在北。
"
作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单元,燕山与太行共同支撑了华北地理大格局的骨架,也锁定了华北平原的天然边界,并围合环抱出一个大大的“河北湾”。襟山带海的河北湾里,既拥充沛水汽之来源,又兼降雨之特殊地形;既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也滋润出广阔的湖泊湿地;这里是文明的摇篮,亦是酒的世界。北京湾、河北湾、中原湾,三者就像俄罗斯套娃,一个套一个,或者说一个是一个的扩大版。原载于中国国家地理 2015年02期《北京湾、河北湾:谁把中国的“风水宝地”玩砸了》。
河北湾里的酒故事要从独特的气候开始讲起。这里背靠地球上最大的陆地——亚欧大陆,面向蓝色星球上最广阔海洋——太平洋。陆与海极限撕扯下季风交替,让海河流域成为蓝色星球上四季更替最明显的地方之一。
除海陆关系外,下垫面也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燕山与太行山如同张开的双臂,每年的“七上八下”(7月上旬—8月下旬),将强势北上的东南季风以及北上台风诱发的水汽输送尽数揽入怀中,这些丰沛的水汽一头扎进河北湾,并沿着山地迎风坡逐渐爬升,与地形一拍即合,形成“拧抹布效应”,水汽冷凝形成酣畅降水。2023年华北特大暴雨。生活在华北一带的朋友应该还对2023年7月开始的连续下了70多个小时的大暴雨记忆犹新,最大小时降水量111.8毫米(北京市丰台区),累计最大降水量达1003毫米(邢台市临城县赵庄梁家庄站)。这是近几十年来华北中北部一带极为罕见的大暴雨,致使海河流域中16条支流发生超警戒洪水。这场强降雨的形成有全球气候变化背景,在全球变暖、雨带北移,夏季热浪频繁、各地年温差变化大等宏观气候变化下引发的一次特大降水事件。
除了大气环流影响外,也与河北湾独特地形不无关系。风吹到山前,空气不能钻山,入地也无门,就只能上天去受冷了。杜苏芮东侧低空东南风输送的巨量水汽,正是沿着太行山与华北平原的高差线展开形成超强降水。
海陆位置与特殊地形,形成了河北湾里的极端高温,并一度取代长江流域成为“新火炉”(石家庄以42.7℃的极端最高气温荣登榜首);同时也让这里每年夏季迅速切换到多雨模式,不仅降水量明显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区,也极易形成洪涝灾害,变成一片泽国。
高温与暴雨的反复蹂躏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带来难熬的夏天,但同期到来的雨热,丰沛的降水让气候变得温暖湿润,也滋养了燕山、太行山丰茂植被。涵养在山地林间的雨水汇聚成山泉,山泉奔腾而下形成清流,条条支流如列队冲杀的士兵,切开崇山峻岭后,用裹挟的泥沙在山前洼地上塑造出广袤冲积扇,之后大河在广袤平原上缓缓前行,萦绕的流水填满洼地,形成规模可观的湖泊湿地。最终,这些四方辐辏而来的河流汇聚到一起,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响亮名字——海河。海河并不是自古就存在,而是在黄河改道南迁腾出舞台之后,由位于河北平原的一众河流,逐渐汇聚在一起而形成的。兼收并蓄的胸怀,让海河最终拥有了32.06万平方公里的广阔流域(包括滦河和徒骇马颊河流域),占全国总面积的3.3%,年均径流量达211.6亿立方米,并与黄河长江并列为七大流域。海河流域为典型的扇状水系,如同铺陈在华北平原上的一棵巨树,塑造了河北湾的大地风貌,润泽了这片广袤平原的同时,也在冲积扇的下游洼地留下了众多河、湖、沼、淀、洼、沽。图为海河入海口。
从空中垂直俯瞰,平原上的海河水系图犹如一把巨大的扇子,一条支流便是一根扇骨。与其他大江大河不一样,海河五大支流(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几乎“势均力敌”,并没有压倒性的主干,到底哪一条才是源头一直存在争议。永定河是海河最重要支流之一,图为官厅水库与永定河大峡谷。
虽然海河浩瀚不及黄河,广博不及长江,但作为七大流域之一,海河流域水土条件优渥,光热资源充足。大河奔流,浩浩汤汤,交织的河网滋养了大地,灌溉了农田,产出了原粮,孕育了城市。众多支流冲积而成的山前冲积扇成为我国农耕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这里黍粟农业历史超过8000年,被誉为华夏第一座“粮仓”,为酿酒提供了坚实的原粮基础。
太行山、燕山的山麓地带盛产古都,也盛产好酒。但与古都密集分布在山前冲积扇上不同,这里并不是酒的集中分布区,酿酒更偏爱地势更低的地带。
白酒,多兴于大河之畔。华北缺水,本不适宜酿酒,但这里并非自古如此,曾经也是湖泽湿地广布的水乡。“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明代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征明,用诗句生动描绘了燕山脚下清泉四溢,河湖纵横,港汊遍布的水乡景象,直到今天,仍然有众多湖泊湿地静静铺陈在广袤大地之上。正是这些优质水源支撑起了华北大地酒业的千年繁华。
空气质量好的时候观赏燕京八景之一的“银锭观山”不是难事。图为夕阳下的什刹海,得益于较为宽阔的水面,游船与桨板运动互不干扰,甚至周边的什刹海体校也常有水上项目运动员在此训练。
红星二锅头、牛栏山、燕潮酩、衡水老白干、板城烧锅、刘伶醉、丛台、山庄老酒、津酒、芦台春等等,你知道的这些名酒都在海河流域,并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自不同风格,一起构成华北大地上满天星斗的酒格局。你会发现,这里不同于其它产区主打一种香型,浓、清、酱、老白干香型应有尽有;有别于其他产区聚是一团火,海河流域的酒散是满天星,这样的分布同样与水息息相关。
曾经的北京地下富存条件优越,水资源充足,通过石灰岩(裂隙)渗滤而来的西山诸泉清冽甘美,穿过北侧燕山山脉麻砾岩流淌出的好水清澈纯净,从溪流泉水开始,北京湾里的永定河、拒马河、北运河、潮白河和蓟运河一起组成了北京的五大水系,奔涌漫延,哺育着这片沃土,并于天津汇入海河干流。北京的中心城区,就坐落在冲洪积扇上。可以说正是因为河水太多、太猛,才冲积出了北京城。图为夕阳下的北京CBD建筑群。北京,孕育了中国二锅头产区。二锅头酒不仅是北京特色酒品,也早已成为全国大多酒友的日常口粮酒。要说其中的代表,红星与牛栏山当仁不让,它们堪称京酒双雄,几乎主宰了这里的口味和外地人对京酒的认知,更深刻影响了中国白酒格局。
在海河流域众多河湖当中,最为知名的要数白洋淀与衡水湖了,它们如同两颗肾脏一南一北镶嵌在华北平原之上。两座天然大湖也各自孕育了属于自己的名酒。白洋淀位于太行山前缘,滹沱河与永定—拒马河两大冲积扇的夹角处。这里地势低洼,上游各支流来水不断汇聚于此,从雨季时地面零星分布的洼地发展成小型季节性洼淀,最终形成366平方公里的广袤湿地。九河入淀、下通津门,泄而不竭,蓄而不盈,白洋淀为整个海河流域重要蓄滞洪区和水源地。
充足的水源带来的一个重要影响便是多样的动植物与微生物,白洋淀接纳上游各河流洪水期的泛滥相泥沙沉积,在水与植被作用下形成厚厚淤泥层,湖、泊、池、壕、沟、岔纵横交错,最终让这里成为微生物的天堂,水陆交错带的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最高。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由143个淀泊、3700多条沟壕组成。白洋淀的记载最早见于左思的《三都赋》里面有一句“掘鲤之淀”就是指的白洋淀。白洋淀湿地在缓洪滞沥、调节气候、降解污染、保持生物多样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徐水县志》“水文·河流”中记载:“漕河,又名徐河、徐水,亦称漕水。发源于河北省易县五回岭东麓”。作为白洋淀水系的重要支流与补给来源,徐河(又称漕河)自太行深处缓缓奔流而过,最终进入白洋淀,融于海河流域,而千年古酒刘伶醉,正诞生于徐河岸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首批食品文化遗产、国家工业遗产、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刘伶醉酒有太多响亮名头。不间断酿造897年活的发酵池更是刘伶醉的底气。
与白洋淀一样,衡水湖是华北平原上另一处重要湿地。湖为浅碟形洼淀,属黑龙港流域冲积平原中冲蚀低地带内的天然湖泊。由古黄河、古漳河、滹沱河、滏阳河等多条古河流共同积水而成。衡水湖,是华北大地上沧海桑田后的“遗孤”。与白洋淀不同,它刚好位于黄河故道上。曾经携带着滚滚泥沙的黄河,以善决、善徙而闻名,在千百年的时间里留下了复杂的故道体系,它们曾经是大地的伤痕,给两岸的人民带来无尽灾难;也曾是美丽的传说,冲积出水草丰美的湿地家园。飞芳千家醉,开坛十里香的衡水老白干,兴起离不开衡水湖的加持。作为重要酿酒水源地,衡水湖地下500米富含极微金属离子和柔软深层地下水,对老白干酿酒原料的糖化发酵起到至关重要作用,隐藏着老白干风味密码。
衡水老白干厂区,向日葵在黄河故道沉积的肥沃土地上生长。
图源/衡水老白干
九河下稍天津卫,这里同样是水与酒的世界。从隋唐“三岔沽”,金“直沽寨”、元朝“大直沽”,到明朝天津卫,可以说天津的发展从未离开过“水”。天津处于海河众支流的下游,五大支流最终汇聚之处,由西北向东南流经三岔河口贯穿天津市区至大沽口注入渤海。海河不仅在这里孕育了广袤的滨海湿地,也见证了天津建城600多年的发展历史,支撑了这座传统工业城市的蝶变进程,更与大运河千年协作,造就津门繁华,也孕育了津酒、直沽高粱酒、芦台春等众多津门名酒。三岔河口也被认为是天津的起源地。当地有句俗语,“先有三岔口,后有天津卫”。这里是天津最早的居民点、最早的水旱码头、最早的商品集散地,有“天津摇篮”的美称。天津人爱酒,也会喝酒,名酒更是数不胜数。明清时期,大运河自北京通达津沽,形成河海连运系统。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近代天津经贸日臻繁荣,世界各地的名酒汇聚于此后行销京津,白酒酿造技术也迅速传入,开启了津门白酒的酿造历史。“天妃庙对直沽开,津鼓连船柳下催;酾酒未终舟子报,柁楼黄蝶早飞来。”此诗描述的即是漕工抵达直沽后,在天妃庙前以酒行祀的风俗。南来的漕工取大直沽后街的优质小溪之水,自设烧锅酿酒,用酿造的酒祭祀海神天妃妈祖娘娘,天津酿酒业,自此始创。“人马过直沽,酒闻十里香。”大直沽在明永乐年间建村,村里三千户居民中,有一半以酿酒为生。(天津市烹饪协会.津菜文化|傍河话食事——天津美酒出直沽.2023.5)芦台春酒厂,酒海。
历史上的华北,各大水系之间由运河相连,舟楫往来不绝。京杭大运河南北贯通之后海河水系航运愈加繁荣,这大大促进了酒的兴盛与传播。今天的华北,同样是水的世界。河流串联起白洋淀、衡水湖、天津72沽,黄河故道、大运河与南水北调,还有众多的水库及人造湿地,一起构成了新的庞大水网格局。从上图可以清晰地看出,河北主要大中型水库主要集中在太行山山麓地带,也就是说从太行山流出的河流,在山前地带便被束缚在水库里,然后再被分配至各个灌区,用于农业灌溉和城市用水等需求。2013年,河北水利厅公布全省共有水库1077座,总库容151.48亿立方米。原载于中国国家地理 2015年02期《河北无河水都去哪儿了?》。
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京杭大运河前后营建长达1779年,是史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系统,其中39.4%位于海河流域。其实海河流域运河的历史比京杭大运河还要早,最早始于曹操远征乌桓所开凿,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后汉书.郡国志》载:“建安十年凿渠,自呼(谭佗)人汾,名平虏渠。”公元206年(东汉建安11 年)完成平虏渠、泉卅渠及新河开凿,使华北平原上的各条河流开始互通,海河水系扇面分布的格局方始形成,也开启了华北河网交织,千帆竞渡的繁荣景象。换句话说,自1800多年前,河北平原上的各条河流的径流状态就已经发生改变,不再独立东流向海,而是开始互相连通。
此后,隋大业四年(608年)重修永济渠,基本上利用曹魏时旧渠。元代郭守敬主持重修大运河,强化了这水系格局。
河北衡水,京杭大运河衡水段永济渠故道唐宋武城遗址夯土墙。南北向的京杭大运河是一条流淌千年的美酒河。自公元610年全线贯通始,便与海河各支流水系千年交织,在华北大平原上编织起一个庞大的水路运输网络,共同缔造了华北大地舟楫往来的繁荣盛况。“流动的运河”,经过治理,重新换发生机。图为北京通州,京杭大运河。历史上,参与运河漕运的人员多达上百万之众,庞大的基数创造了广阔的饮酒需求;漕运带动了运河沿线一众手工业城市蓬勃兴起,广阔的市民阶层和富商群体的兴起,形成了另一个消费市场。“纵横欧亚九千里,称雄商界五百年”,有贸易的地方就有晋商,有晋商的地方就有山西酒。在晋商与晋酒向外传播的四条路线中,大运河线便是其中之一(其余三条分别为北三线、汉水线、海上线)。在利润的驱使下,嗅觉敏锐的山西商人开始纷纷在运河沿线投资办酒厂,并将山西的酿酒技艺拓展到运河沿线,在史料中都可以看到他们在各地办酒厂的记载。据清代史料载:清初仅“直隶”一省就有几百家烧酒作坊,多为山西商人开办,而这些酿酒作坊很大一部分位于大运河沿线。从晋酒外销、异地建坊、技术输出,大运河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舟楫千里的大运河沿岸,处处可见好酒酝酿。于是北京二锅头、永清燕南春、三河燕潮酩、沧州十里香、天津直沽高粱酒等,纷纷诞生于大运河沿岸。泥坑酒,黑龙岗流域特有的狗头胶泥为窖泥原料,赋予了泥坑酒特有的净雅醇香,泥坑酒也由此得名。图为当地盐场前村一带的胶泥。
截图来源/秒懂宁晋
也正是由于山西酿酒的影响,海河流域也成为了清香型白酒最集中的产区,进而成为清香型白酒最大、消费忠诚度最高的市场,京津地区是清香型白酒的高端消费区。此外,大运河的开凿也让沿线得舟楫之利,酒沿大运河黄金水道行销南北,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为有源头活水来,保护与恢复华北平原上的湿地,继续延续华北酿酒业的繁荣,也需要它江之水。河北正定,南水北调滹沱河倒虹吸工程,干渠从地下穿过滹沱河,一路向东北方向奔去。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季风雨带逐渐南移,华北地区持续干旱。随着气候变化,随着流域降水逐年减少,加之工农业发展导致需求量大大增加,海河流域一度出现有河皆干的窘境。
于是,长江流域的水,伸出长长的臂膀,探向北方,有了大江东去,汉水北流的新格局。2014年10月汛期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通水。通水以来,南水北调工程累计向50余条河流实施生态补水,补水总量超100亿立方米(2024年1季度数据),助力华北地下水压采和河湖生态环境修复改善。而今,大运河更与海河及南水北调呼吸与共,一起维系着庞大河流湿地系统。海河流域,我国白酒版图上一块重要拼图,这里曾经酒肆林立,河上舟楫往来美酒飘香。而今,海河流域正逐渐恢复北国水乡的风貌,也必将续写酒的传奇!燕山之麓,潮白河之滨的燕潮酩酒,是海河流域名优白酒的代表,大曲浓香型酒体醇厚浓烈,带有淡淡的甜香。贴心的国酒菌特意准备了一份福利,名额共有6个。还是老规矩,请在“中国国家地理国酒地理”公众号的本文文末参与留言互动,讲讲你与海河流域白酒的不解之缘!留言点赞前6名者可获得燕潮酩美酒福利一份。截止时间:6月24日12:00,不要错过哦~~《云旺走笔——衡水湖风物》.赵云旺.
衡湖史话 | 衡水湖的前世今生.闫宏利.滨湖新区融媒体中心.
跨流域跨区域调水 南水北调工程助力河湖生态环境改善. 环球网,2022(12).
大河之北.河湖水系篇——水脉探源.
大型生态人文纪录片《海河》.
《海河志(第一卷)》(海河志编纂委员会 编).水利水电出版社.
👆
欢迎各位点击关注
也欢迎扫码添加国酒菌微信,加入读者群
入群可以领取多种不定时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