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座漂来的城市

美食   2024-10-28 11:38   北京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国家地理














北京

在国人的心中并不是一座普通的旅游城市

而是有着崇高地位的国之首都

很多人的梦想清单中都有同样的一条:

“要带爸妈去趟北京”

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去看金水河波光粼粼

因为那里是首都的中心,也是全国的中心

新中国的壮美宏图就从此处开始















从先民依水而居,到先贤营城理水,从人类起源到国之首都,北京与水密切相关。人与自然,人与城市,相依相伴,共同生长。


北海公园的月光 摄影/陈海滢



1

京华通惠

运河漂来北京城

北京,处在一种特殊的地缘环境当中。

 

在景山上环视北京城,向南是一马平川,高低错落的只有城市天际线。平均海拔50米的华北平原拥有城市扩张的天然优势,这里也的确是我国三大平原中人口最多的平原。

 

视线从南转向东,忽有一列庞大山脉拔地而起,绵延至北部和西部,那就是燕山山脉和太行山脉,如臂膀,似屏障,环抱都城,是守卫京畿的忠实卫士。



背倚因“燕山运动”而崛起的山脉,面朝漫无边际的平原,北京地处山水环绕的“北京湾”之中。“东控辽碣,北连朔漠,西接三晋,背负燕山,左拥太行,右濒渤海”——这是人们对北京位置的精准描述。

 

发源于燕山山脉、太行山脉的永定河等数条大河,在庞大山脉中切割冲刷出曲峡后冲入平原,自北京城西北向东南蜿蜒而过,东流入海,这样的山川形胜让北京从古时候开始,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对于定都中原的王朝来说,燕山、太行山就是阻碍游牧民族南下侵略的最后一道有力防线,一旦冲破,骑兵铁蹄将会旦夕之间直捣国都。自从五代后晋石敬瑭失了燕云十六州,北宋都城汴京(开封)便无险可守。直到明朝,这条天然屏障才重归汉人政权之手。此后便更有无数砖石被人力运送上山脊,修筑曾经的防御工事、如今的中华名片——万里长城。



作为边疆军镇的古代北京城,它所在位置的重要性,早在西周时就已被意识到。

 

为了震慑外敌,边防需要驻军屯粮,但那时的北京距离国都十分遥远,即便有修筑的陆路,但运输效率依旧很低。为了完成运兵北上作战的任务,人工开凿的沟渠——运河出现了。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争霸需要,掀起了第一次开凿运河的热潮。南方水利工程多利用自然河道,但在北方,更多还是开挖人工沟渠,连接自然河道,有了水的助力,人力物力的消耗减少了很多,物资粮草的运送也更为便捷。

 

隋朝疏浚了之前王朝开凿留下的河道,完成了华夏历史上第一条长距离运河工程,以洛阳为中心,永济渠从沁河口北直抵涿郡(今北京),通济渠则南达余杭(今杭州),后又通过浙东运河连接起了明州(今宁波),“隋唐大运河”全线贯通。


隋永济渠示意图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元朝定都北京,皇家和民生需求巨大,为了便于运输江南物资,舍弃了绕行洛阳,将运河裁弯取直,于是,现代京杭大运河的雏形出现了。自然天成与人为改造合力,奠定了北京“前挹九河,后拱万山”的山川形胜。

 

2024年“茅台1935·寻道中国”-“喜逢大运·共赴山河”最终章,我们来到了运河北首——北京。



2

建都通漕

四方物聚一脉通

从金元时期开始,华夏大地的政治中心逐渐北移。1260年忽必烈登基,建元中统,至元三年,刘秉忠受命在原燕京城东北方向,设计建造一座新的都城。城市建设开始于1267年,1276年建设完成,它就是规划整齐,格局宏大的元大都。


金中都与元大都城址示意图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古代中国的城市建设大都是以单体建筑为中心开始扩张,一圈一圈逐渐发展为城池,但元大都不一样。元大都是在全新的地点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起来的一座城池。

 

宫殿和皇城置于城市中央,中轴线贯穿大内,而11座城门的数目配置及命名皆取自《周易》。这样的布局完全再现了《周礼·考工记》中对帝王之居的理想化设计——“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北京故宫 摄影/蔡泽臻


北京的中正不仅体现在故宫、天坛等庄严的皇家建筑,传统礼制影响下的建筑风格已经广泛传播到了民间。虽然规模大小不可相提并论,但共同点都是方正、对称,连民间住的四合院都是如此。所以北京的中轴线十分整齐美观。


从景山向北远眺北京中轴线 摄影/几奥


从大都的规划原则、坊巷设计、河流水系等方面来讲,刘秉忠设计的元大都,将传统礼制思想与山水城市特色有机地融为一体,对明清以及今天的北京,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北京城成为中国历代都城建设的经典。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天坛祈年殿 摄影/李若渔


不过政治中心虽在北方崛起,但元朝时期的经济中心已经转移到了南方。元灭宋以后,南宋一百多年经营出的富庶之地,归元朝所有,所产的粮食财物皆要由运河运送至北方大都。都城建设和维护所需木石砖瓦、粮食物资、珠宝玉石、珍奇宝贝等,几乎全都来自外地,所以京杭大运河的开凿是国家战略,备受皇室重视。


但河运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北京通州北运河 摄影/秋斩年华


金元以来,通州至大都之间的漕运问题实难解决。因坝河缺水不畅,漕粮运至通州后仍需陆路运输。为此,至元三十年(1293年),在郭守敬亲自设计、主持下,通惠河成功开凿,逆流而上的运河漕船可从北运河直接驶入大都城内积水潭码头,京杭大运河实现全线通航。

 

北运河竣工使用后经常缺水,通航不畅,郭守敬又一次展现了他的水利之才。实地考察和周密规划后,从白浮泉引水,修筑了一条长达六十里的白浮堰,汇聚双塔、榆河、一亩、玉泉诸泉水,引入瓮山泊(今颐和园昆明湖),通过筑堤蓄水,形成具有调节功能的水柜。


颐和园西堤看万寿山秋色 摄影/山叔夏河


水从西北方向入都城,汇入积水潭(今北京市什刹海),再从什刹海引出,沿通惠河至通州入白河。积水潭从此成为从通惠河来的河舟海船云集停泊的地方。

 

利用高梁河故道,郭守敬将其整治成向通惠河引水的渠道——长河。长河从昆明湖到通惠河,经过的紫竹院和动物园的零星塘泊、积水潭等,都是沿程的蓄水“水柜”,这些湖泊水塘,也成为了现代北京河湖水系的核心部分。


紫竹院


三千年建城史,八百余年建都史,如今的北京城还保留着她规整、恢宏的古都格局。从永定门至钟鼓楼长7.8千米的南北中轴线上集中着万宁桥、景山、故宫等许多重要文物建筑,和大运河一样,穿越时空,跨越地理,串联起历史。


3

寻道中国

喜逢大运赴山河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从渔猎、捕获到驯化、收获,都离不开水源地。无论是渭水边的远古遗址,还是现代都市中总有江河流过,这都是人类逐水而居的证据。

 

数千年来,我们的先民追随江河定居,既仰赖山川,又驯服水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开凿运河,联通水道,开创了全球开凿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运河系统——“中国大运河”。




2024年“茅台1935·寻道中国”以大运河的“地理源流”为经,以运河之城的“人文烟火”为纬,寻迹帝王将相的雄才伟略,探索古代水工的聪明才智,体悟运河风土的美好生活,一同“喜逢大运,共赴山河”。



我们来到河南开封,追寻千年古都的繁华,在北宋东京 “他乡遇故知”。走入一步一景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穿行在熙熙攘攘的市井风貌中。一千年前的宋代城市文明,浓缩在五米长的画卷里。


开封-清明上河园


我们来到浙江宁波,寻访河海商贸的超级节点,见证商界领袖的财源广进。这里既是中国大运河的终点,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启航地之一。延展着中华帝国的商贸地图,诞生了极具实力的工商业贸易集团。


宁波-港口


我们来到江苏扬州,共赴金玉良缘,共品人间甘美。这里有独领风骚的“盐商派”生活方式,也有文人雅士的诗情画意。有古典精巧的“山水园林”,也有绝妙工艺的“富贵气象”,它的繁华富庶、优雅精致,足以传唱千年。


扬州-瘦西湖


我们来到江苏淮安,探索人间“至味”,共享“家和体魄健”,这里诞生了经天纬地的伟岸人杰,孕育出繁盛市井中的小说传奇,更催生了清鲜平和闻名遐迩的淮扬菜。


淮安-吴承恩故居


我们来到山东济宁,致敬“金榜题名”的千年文脉。这里是“万世师表”的故乡,圣人孔子在这里授业解惑,让儒家文化源远流长。孔孟之道也顺着“水路”不断前行,流向中华,走向世界。


济宁-曲阜孔庙


我们来到天津市,共享“天伦合家欢”,这里有味兼南北的河鲜海鲜,有南来北往的民风民俗,有喜庆吉祥的年画民艺,有欢笑一堂的相声曲艺。是守护京畿的天津卫,也是松弛感爆棚的哏都。


天津-三岔口


今天,我们抵达了

大运河千帆所往的终点之城——首都北京

六下江南的乾隆皇帝,从这里扬帆起航

北上赶考的江南秀才,在这里取得功名

官员俸米与兵丁口粮,沿着运河补给滋养

故宫皇城的一砖一木,沿着运河输送营建……




BEI JING

/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十周年,也是北京中轴线成功申遗的第一年,好事成双。

 

“茅台1935·寻道中国”-“喜逢大运·共赴山河”历时七个月,行程六千里!

 

从开封到北京,从隋唐大运河到京杭大运河,从江南到华北,一路探寻大运河历史底蕴、感受运河沿线人文情怀,深深体味人与水、河与城的命运交织,和谐共生。

策划:中国国家地理

采编:赵雅靓 史楠 蔺伯维 陈靖铠 张楠 张磊 张凯

撰稿:张家苗

图编:李萌 赵雅靓

设计:洪玥


(广告)


中国国家地理国酒地理
中国国家地理·国酒地理系中国国家地理旗下品牌。依托中国国家地理的品牌优势,聚合地理科学、微生物学及行业内专家优势,以独特的视角丈量中国酒地理,解读中国酒文化,揭秘中国美酒产区背后的地理密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