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六七十年代老照片一组

文摘   2024-11-15 20:58   湖北  

每张老照片,都是一段独特的历史,都有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犹如一部部无声的纪录片,静静诉说着那些被时光掩埋的细节。本期我们将带您踏上一场穿越时空的视觉之旅,发布的老照片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黄冈地区的老照片。这些照片宛如一扇扇通往过去的大门,让我们得以窥探那个特殊时期黄冈地区的风土人情、社会风貌以及人们的生活百态。它们是历史的拼图碎片,拼凑在一起,将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生动而鲜活的历史画卷。


春节前夕,武汉市接待了一批前来参观访问的基层干部和农民代表,他们来自农村,此次接待进一步强化了工农之间的联系。这些代表来自麻城、黄梅等12个县,其中不少人是全省闻名的农村模范干部和爱国爱社的先进典型。(1962年 杨礼门摄)


为供应山区春耕生产需要,罗田县农业机械修配厂工人制造了一批新式步犁。(1962年 刘心宁摄)


麻城城关拖拉机站的机务人员及早动手检修拖拉机,以备春耕需要。(1962年 刘心宁摄)


罗田县八迪河公社第二大队各个生产队的社员们积极行动起来,他们认真整修塘堰、引水灌塘,同时对排洪沟进行清理,早早地为防旱防涝做好了两手准备。(1962年 夏正寅摄)


罗田县八迪河公社二大队第三生产队社员周正兴,从高级社担任饲养员以来,工作一直认真负责,耕牛养得膘肥体壮,年年受到奖励。(同上)


黄梅县红旗公社红旗大队各生产队种植的芋头,由于培育管理细致,生长良好。这是红旗大队第一生产队社员在管理芋头。(1962年 刘心宁摄)


浠水县云路公社群力大队利用堰塘养鱼,发展多种经营。(1962年 丁遵新摄)


湖北省民航局派专机为麻城县林区扑灭松毛虫,取得一定成效。这是民航局的飞机正在空中喷撒灭虫药粉。(1962年 肖述纲摄


浠水县兰溪区红莲供销合作社利用职工下乡参加劳动或送货的机会,了解农民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需要情况,积极组织货源有计划地供应。(1962年 肖述纲摄


蕲春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特约农民研究员、全国劳动模范高荫余(右一)和研究所研究人员一起总结1962年早稻生产经验。(于澄建摄)


1962年 刘心宁摄


严亚楚把未定稿的长篇小说《龙感湖》念给社员听,征求意见。黄梅县农民作家严亚楚,在劳动之余坚持业余文艺创作,写过鼓词、快板和短篇小说,受到读者的欢迎。


在罗田县河铺区的接生员训练班上,保健员吕芙蓉正在向学员们介绍常用药物的性能以及使用方法。(1962年 夏正寅摄)


罗田县卫生院助产士张翠兰(右三)在给河铺区卫生院举办的接生员训练班学员讲解接生用具的使用方法。

罗田县河铺区卫生院开办了接生员训练班,分批次为当地人民公社各个生产队培训不脱产的接生员。该训练班每期时长为两周,主要学习内容是接生方法和保健的一般知识。


1965年,为了让农业获得丰收,浠水县的机关干部积极行动起来,他们参与积肥造肥工作,以此支援附近公社生产队的春耕生产。(刘心宁摄)


黄冈专区农业机械厂所生产的大量“T56”型脱粒机,马上就要被运往农村,为夏收工作提供支援。(1965年 刘心宁摄)


1965年,麻城县培养了一批农村业余电影放映员。他们平日里就如同所在生产队的社员一般参加劳动,而当有放映电影的需求时,他们便白天继续劳作,夜晚为大家放映电影。刘心宁摄


红安县楚剧团的文艺工作者,他们身扛行李、肩担道具,不辞辛劳地跋山涉水,只为前往山区为群众献上精彩演出。(1973年 于澄建摄)


浠水县城关公社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对配料进行精心筛选,所生产的夏令商品 —— 蚊香,赢得了顾客的青睐。1978年 刘心宁摄
【往期链接】

投稿邮箱:6374854@qq.com

微信联系:13872007026

资料来源:转载自头条号集影斋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内容源自多源,保持中立立场。仅供学习研究,非商业用途。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转自古今蕲谈”。


古今蕲谈
探寻鄂东历史,品味地域文化。共赏鄂东之美,同品岁月沉香。
 最新文章